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铿锵有力的京剧唱腔,热闹响亮的锣鼓唢呐,是京剧团在演出吗?不,是南宁市翡翠园学校的同学们在进行京剧排演,国粹京剧正在这里绽放它古典的光芒。
2008年3月,教育部提出了让京剧走进课堂的建议,一时间京剧进课堂成了弘扬民族文化的一项新举措。但在快节奏的今天,在校园里学习京剧是否适宜?为了探索出一条把京剧引进课堂,让京剧文化扎根于南方孩子心里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学校老师对京剧的认识、鉴赏和指导能力,南宁市翡翠园学校的领导班子积极探索,多次邀请广西京剧团的表演专家到学校进行指导、上课。经过多次调研,校长马碧丹敏锐地发现,京剧之所以吸引人,并不只是在唱腔的表现上,其背后包含的丰富民族文化,才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根源,比如京剧的服饰、脸谱、程式动作等,这些不正是开展校园京剧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吗?于是她决定以民族文化为出发点,把国粹京剧引进校园,让其走进课堂。
京剧能否顺利走进课堂,学生的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最初,很多学生对京剧的认识几乎是空白的,为营造良好的京剧学习氛围,翡翠园学校采取“由内而外”的方法,充分利用课堂资源,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京剧,进而学唱京剧,加强京剧知识课内外的渗透力度。课前引导学生到图书室、互联网上查找并收集相关资料,如京剧故事、京剧脸谱、剧目文字介绍等,然后利用每周一节的语文阅读课、主题班会分享课等开展主题阅读,老师向学生传授京剧知识,介绍京剧名家的生平及感人事迹,用京剧名家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为学生了解京剧架设桥梁。其次,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如对京剧角色的看法、脸谱画法、从脸谱解读人物性格等,扩大信息的流动性,做到资源共享,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课外,鼓励学生把知道的京剧故事与家长分享,为京剧走进学生家庭起到促进作用。这些做法为京剧进课堂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利用美术课和校内的文化墙进行京剧渗透是翡翠园学校京剧进课堂的又一重要突破口,在这块天地里,学生尽情领略着京剧的无穷魅力。京剧脸谱纷繁复杂、丰富多彩,每一张脸谱都代表着不同的人物特点和人物性格,且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老师们巧妙地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利用学校的文化墙,展示多样的京剧脸谱,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美术课上,老师会逐一向学生解释不同脸谱所包含的意义,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类型,学画京剧脸谱、学做京剧道具,再让他们戴上自己的作品,表演相应的人物性格,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五彩斑斓的京剧世界中,也很好地把京剧学习融进美术教学中。
另外,翡翠园学校抓住学生对京剧戏服五彩缤纷、雕龙画凤十分好奇的心理,利用每天的晨会课展示并讲解京剧服饰的来历及其历史意义,以及京剧表演者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戴这样的头饰等。为实现京剧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开设了京剧表演兴趣班,分别进行身段和唱腔训练,用“以点带面”的教育策略,先培养部分精英,利用他们的示范作用,让其他学生明白要耍好京剧里的程式动作,唱好京剧,并不只有专业演员才能做到,身边的同学就能做到,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京剧在校内的普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平时,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课中设计与京剧有关的服装、装饰,利用节日举办带有京剧元素的时装秀,为学生献上了一场场欣赏京剧美、感受京剧魅力的文化盛宴,也激发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国粹京剧的兴趣。
两年来,翡翠园学校表演兴趣班的训练正在向常规化发展,京剧表演不仅成为校内各类活动的重头戏,还走向了校外——在南宁国际民歌节“绿城歌台”上的演出,博得了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2009年春节,京剧班代表区内的少年儿童到中央少儿频道参加“春之韵”春节晚会,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壮乡孩子学习京剧的热情和风采。自从把京剧引进课堂,孩子们从京剧故事、京剧名家身上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知识面不断扩大,行为习惯也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意志力,增强了责任感。比如以前有些学生上学经常迟到,自从参加表演兴趣班以后,玩性得到收敛,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到学校参加基本功训练,学习积极性也明显增强。他们的进步带动了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翡翠园学校也以京剧进课堂为契机,全面规划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浓郁的中国风,绚丽多彩的文化氛围,不仅吸引了壮乡的孩子,还深深地吸引着就读于该校的东盟商务区缅甸大使馆的孩子们。在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中国与世界共生的“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翡翠园学校以学画京剧脸谱、学唱京剧为载体,让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孩子和学校的同学们一起享受京剧带来的乐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08年3月,教育部提出了让京剧走进课堂的建议,一时间京剧进课堂成了弘扬民族文化的一项新举措。但在快节奏的今天,在校园里学习京剧是否适宜?为了探索出一条把京剧引进课堂,让京剧文化扎根于南方孩子心里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学校老师对京剧的认识、鉴赏和指导能力,南宁市翡翠园学校的领导班子积极探索,多次邀请广西京剧团的表演专家到学校进行指导、上课。经过多次调研,校长马碧丹敏锐地发现,京剧之所以吸引人,并不只是在唱腔的表现上,其背后包含的丰富民族文化,才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根源,比如京剧的服饰、脸谱、程式动作等,这些不正是开展校园京剧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吗?于是她决定以民族文化为出发点,把国粹京剧引进校园,让其走进课堂。
京剧能否顺利走进课堂,学生的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最初,很多学生对京剧的认识几乎是空白的,为营造良好的京剧学习氛围,翡翠园学校采取“由内而外”的方法,充分利用课堂资源,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京剧,进而学唱京剧,加强京剧知识课内外的渗透力度。课前引导学生到图书室、互联网上查找并收集相关资料,如京剧故事、京剧脸谱、剧目文字介绍等,然后利用每周一节的语文阅读课、主题班会分享课等开展主题阅读,老师向学生传授京剧知识,介绍京剧名家的生平及感人事迹,用京剧名家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为学生了解京剧架设桥梁。其次,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如对京剧角色的看法、脸谱画法、从脸谱解读人物性格等,扩大信息的流动性,做到资源共享,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课外,鼓励学生把知道的京剧故事与家长分享,为京剧走进学生家庭起到促进作用。这些做法为京剧进课堂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利用美术课和校内的文化墙进行京剧渗透是翡翠园学校京剧进课堂的又一重要突破口,在这块天地里,学生尽情领略着京剧的无穷魅力。京剧脸谱纷繁复杂、丰富多彩,每一张脸谱都代表着不同的人物特点和人物性格,且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老师们巧妙地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利用学校的文化墙,展示多样的京剧脸谱,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美术课上,老师会逐一向学生解释不同脸谱所包含的意义,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类型,学画京剧脸谱、学做京剧道具,再让他们戴上自己的作品,表演相应的人物性格,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五彩斑斓的京剧世界中,也很好地把京剧学习融进美术教学中。
另外,翡翠园学校抓住学生对京剧戏服五彩缤纷、雕龙画凤十分好奇的心理,利用每天的晨会课展示并讲解京剧服饰的来历及其历史意义,以及京剧表演者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戴这样的头饰等。为实现京剧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开设了京剧表演兴趣班,分别进行身段和唱腔训练,用“以点带面”的教育策略,先培养部分精英,利用他们的示范作用,让其他学生明白要耍好京剧里的程式动作,唱好京剧,并不只有专业演员才能做到,身边的同学就能做到,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京剧在校内的普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平时,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课中设计与京剧有关的服装、装饰,利用节日举办带有京剧元素的时装秀,为学生献上了一场场欣赏京剧美、感受京剧魅力的文化盛宴,也激发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国粹京剧的兴趣。
两年来,翡翠园学校表演兴趣班的训练正在向常规化发展,京剧表演不仅成为校内各类活动的重头戏,还走向了校外——在南宁国际民歌节“绿城歌台”上的演出,博得了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2009年春节,京剧班代表区内的少年儿童到中央少儿频道参加“春之韵”春节晚会,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壮乡孩子学习京剧的热情和风采。自从把京剧引进课堂,孩子们从京剧故事、京剧名家身上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知识面不断扩大,行为习惯也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意志力,增强了责任感。比如以前有些学生上学经常迟到,自从参加表演兴趣班以后,玩性得到收敛,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到学校参加基本功训练,学习积极性也明显增强。他们的进步带动了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翡翠园学校也以京剧进课堂为契机,全面规划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浓郁的中国风,绚丽多彩的文化氛围,不仅吸引了壮乡的孩子,还深深地吸引着就读于该校的东盟商务区缅甸大使馆的孩子们。在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中国与世界共生的“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翡翠园学校以学画京剧脸谱、学唱京剧为载体,让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孩子和学校的同学们一起享受京剧带来的乐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