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一只白苍鹭》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p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萨拉·奥恩·朱厄特于1886年完成的短篇小说《一只白苍鹭》受到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分析该部作品,旨在借此努力唤回正被人类忽视的生态忧患与生态责任意识,倡导大家行动起来共同拯救全人类共同、唯一的家园。
  关键词:生态女性批评视角;生态忧患;生态责任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24-02
  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 Orne Jewett,1849-1909)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著名的短篇小说女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她一直被誉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描写新英格兰地方色彩最好的作家。自1909年朱厄特去世以来的一百年中,学术界主要针对乡土文学、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方面对朱厄特的作品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开始对其作品进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其短篇小说代表作《一只白苍鹭》[1](1886年)尤其受到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学术界对朱厄特的关注始于1999年金莉教授的论文《从〈尖尖的枞树之乡〉看朱厄特创作的女性视角》。在此此后,便陆续有论文从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等视角去研究朱厄特。2010年,唐建南在评论朱厄特的短篇小说《一只白苍鹭》时指出:作者试图在文本中创建一个没有男性的封闭式乌托邦,这“不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种尴尬困境”,“显示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任重道远,促使人们继续对提出的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以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真正和谐的现实世界”。[2]
  一、萨拉·奥恩·朱厄特和其作品《一只白苍鹭》
  萨拉·奥恩·朱厄特因幼年不幸患上了关节炎,无法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尽管如此,她在自家藏书丰富的图书室里博览群书。朱厄特不仅在书中了解生活,而且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生活。她经常跟随父亲外出诊治病人。在探视病人的过程中,朱厄特目睹了人们的病痛,了解他们的过去,也在随后的岁月中知道了他们生活的兴衰变迁。在与人们的交往过程中,朱厄特善于捕捉乡村的民间土语方言,这对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朱厄特平静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朱厄特庄园度过,她的大多数流传后世的作品也是在这里创作的。家庭及周围环境对她的性格、人生观以及创作思想和内容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只白苍鹭》是朱厄特于1886年首次发表的一个短篇故事。这个故事开始于小女孩西尔维娅在新英格兰的森林里寻找一只奶牛的晚上。一个年轻的带着猎枪的男人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宣称自己是一个鸟类学家,来到这片农村土地是为了射杀鸟类来充斥自己的标本,这让西尔维娅十分震惊。在年轻男人的央求下,西尔维娅将他带到了外婆的农场。远离了那个只有母亲一人独自挣扎辛苦维持的城里的家,西尔维娅来到外婆的农场帮忙,并给外婆做伴。年轻的陌生人的魅力吸引了祖孙二人,并用10美元引诱她们帮助他找到一只罕见的白苍鹭的巢穴。虽然第二天西尔维娅听话地伴随年轻人去寻找那只罕见的白苍鹭,但他们未能找到他们的猎物。第三天拂晓,西尔维娅醒来后爬上了一个巨大而古老的松树去搜索白苍鹭和它的巢。站在树上,西尔维娅瞥见了白苍鹭,它的巢,以及它的伴侣。此时,她经历一个了顿悟:她发现自己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所有动物。当她返回到农场时,西尔维娅守住了她的秘密。年轻人失望地离开了。西尔维娅也失去了她的第一个人类朋友。
  这个关于居住于森林之中的小女孩在选择是否要告诉一个英俊的年轻猎人一只罕见的白苍鹭的巢穴的故事被评论家门公认为一个宝藏。它已经成为最受喜爱和关注的作品。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批评者已经探索了善与恶的主题,肉体和精神,自然与文明,女性与男性的世界观。下文将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一只白苍鹭》。
  二、《一只白苍鹭》的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
  (一)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透过西尔维娅的眼睛,朱厄特显示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当西尔维娅到达松树的顶部时,她看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太阳和云彩,开始时的紫色,玫瑰色和黄色逐渐消退,还看到了美丽的白苍鹭。所有这些美景都是大自然赋予的。西尔维娅能感觉到她与生俱来是属于自然的。自从她从工业化的城市来到了平静的乡村,她的生活才得以恢复。美丽的和未开发的风景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生活的眷顾。然而,脆弱的大自然却面临着许多人类强加的危机。猎人就是大自然和西尔维娅平静生活的入侵者。朱厄特称他为一个鸟类学家,这意味着他也代表科学。这个年轻人猎杀鸟类和塞鸟的行为意味着科学与自然的冲突,但他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欣赏鸟而不是将鸟类杀死。西尔维娅的选择表明科学和大自然需要和谐共存。同时,为了与生俱来的道德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她牺牲了自己的浪漫的少女情结。
  (二)西尔维娅的成长过程是艰辛的,学习的过程也是孤独的。古老的松树代表生命之树。西尔维娅努力爬上松树的最高处象征着她苦苦挣扎在物质世界的诱惑和与生俱来的本性之间。最后,她到达松树顶端,看到了阳光。阳光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在这颗智慧树的顶端她获得了启蒙。为了看得更远,就得站得越高。然而,向上攀爬要求人们对抗所有可能的问题并做出艰难的选择。首先,她必须爬上长在古老松树旁边的白橡树,然后她从白橡树上跳到松树上,这个过程十分危险。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它包含许多曲折的道路。与此同时,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省和思考的过程。西尔维娅爬上了古老的松树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她没有依赖任何人。她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到一切她要得到的东西。尽管乡村的物质生活很匮乏,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西尔维娅感到无比快乐。
  (三)女性意识在西尔维娅体内觉醒。作为一个小女孩,西尔维娅和自己的外婆以及一头母牛一起生活在新英格兰森林里的农场上。她们都是女性,过着平静舒服但却贫穷的生活。一个男人闯入了她们平静的生活。他的到来威胁着她们日常随和的生活方式。这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生活并打乱大自然的静谧。因为这个小女孩接近青春期,她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懵懂的感情。因此她想通过帮他寻找白苍鹭来取悦年轻人。她拼命地想取悦他,然而,当她真正看到白苍鹭时,她是那么的不知所措,她因为白苍鹭的美丽而震惊不已。西尔维娅热爱这种乡村的田园生活和自由漫游的动物们。白苍鹭即是自由的象征,这种自由感是她搬来和外婆同住之后才得到的。爬上那棵古老的松树去看那只鸟,西尔维娅只是想看看那只白苍鹭所看到的,并试图了解白苍鹭的生活。所以她不能出卖它的巢穴所在,尽管年轻人用10美元来诱惑她,尽管她爱慕年轻人。西尔维娅不得不在童贞的爱和她与生俱来的道德之间进行痛苦地挣扎。她不得不牺牲其中之一来保护其他。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天真,快乐的小女孩了。
  三、结语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发现朱厄特小说作品中的生态女权主义内涵既反映了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社会和文化的现实,又体现了作者本人对协调男女两性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为人类在当今的经济、文化、生态语境下的后现代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萨拉·奥恩·朱厄特在其作品《一只白苍鹭》中通过探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主题,既赞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又委婉地谴责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残杀动物,破坏自然的卑劣行为,从而彰显出她的生态忧患意识及其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绿色关怀[3],旨在借此努力唤回当时正被国民和政府忽视和淡忘的生态忧患与生态责任意识,为拯救全人类共同、唯一的家园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Sarah Orne Jewett.A White Heron and other Short Stories[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99.
  [2]唐建南.人与自然和谐的乌托邦—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一只白苍鹭》[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
  [3]朱振武,杨瑞红.一只白苍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J].外国语文,2009,(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综合量化评价问题的方法,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对几种学生宿舍设计方案做出评价和比较。首先将最佳学生宿舍设计方案定为目标层,把学生宿舍的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定为准则层,进一步把建设成本等做为子准则层,把四种典型的学生宿舍设计方案作为方案层,从而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建立以建设成本等因素为子目标的正互反矩阵,分析并找出影响各个子目标的因素且分别用数学表达式进行量化,通过计算得出各个方案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原因,探讨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以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育改革;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08-01  自上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技对诸多产业影响的日趋明显,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这一时代
期刊
摘要: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其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极少数艺术中专毕业生。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基础的音乐素质方面的训练,并且已经步入成年,已经错过了建立稳定的固定唱名的最佳时期。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应根据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和就业方向,探索行之有效的视唱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和职业素质,以满足就业岗位需要。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视唱练耳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又一个新热点。如何充分有效的使用无线技术和移动设备来辅助学习成为移动学习研究的中心。针对目前国外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本文分别从其定义特点、研究理论框架及研究重心和热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通过介绍国外移动设备在语言学习上的应用,总结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此引起国内对移动学习及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的更多关注,促进国内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移动学
期刊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严重的“心理贫困”危机。了解和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65-03  
期刊
摘要:本文应用混沌理论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行为迭代模型来分析学生行为变化的动态过程。对模型的模拟与大学生的行为特点较为吻合,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大学生行为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混沌理论;大学生;行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55-01  一、高校学生行为“混沌理论”概述  (一)不确定性。  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表
期刊
摘要:情绪唤醒教学机制,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的情绪处于愉快、兴奋、积极思维的主动状态,从而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要在课堂教学上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要求教师们使用情绪唤醒这一教学机制积极营造课堂情绪,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这一机制,对课堂情绪进行自我调解的配合。根据这一理论,笔者利用自制的《高职教学中情绪唤醒情况调查表(学生)》对湖北当地的七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课是大学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本文主要针对大学《音乐欣赏》课在教学实践中的显现不足,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10-02  《音乐欣赏》课一直以来是大学、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自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期刊
摘要:对童话进行科学研究,应首先确定基本类型。在俄罗斯,阿法纳西耶夫是研究之第一人,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而芬兰学者阿尔涅列出了《童话类型索引》;每一个童话类型都有编号;对每一种类型内容都做了简述;研究者只需找出相应的童话编号即可。Н.П.安德列耶夫教授将索引翻译成俄语,并以引文的方式把自己的索引补充到其中。循着阿法纳西耶把把童话划分为“动物的”、“幻想(神话)的”和“魔幻的”3个基本类别。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美术课堂教学已经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引下,取得了积极显著的变化和成效,但是在课改不断推广和逐步深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旧教学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日益显露出来,本文就美术教学实施中如何艺术的把握课堂的教学环节浅谈了个人的做法。  关键词:教学环节;美术课堂;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11-02  学生的美术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