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特色的价值判断
《中小学管理》2012年第2期刊发季苹《从起点到评价:学校特色建设过程的思考》一文,指出,评价一所学校特色建设的成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学校特色建设的价值性。学校特色建设是否有意义,要看其是否为学生发展需要服务。(2)学校特色建设的科学性。学校特色属于教育特色,要取得成效、获得价值,必须以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为前提。(3)学校特色建设的实在性。实在性是指学校特色建设是不是落到了实处。课程是学校实现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学校特色建设是不是落到了实处,首先要看有没有实践形态的课程支撑;其次,要使得课程得到持续的发展,还要看学校的评价体系和相关制度是否能跟进。
要“学生评教”
也要“职业评教”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2年第6期刊发华东师范大学葛大汇教授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教师》,摘编如下:从总体上看,学生评教的绩效导向是有用的,不应该取消,但其所占权重毕竟是有限的,在实际运用时我们要认真考量。
什么是教育的公益性?对此,我们应该回到逻辑原点,即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教育即教师向学生施加影响;否则,学校、讲台、备课这些制度设施就不会存在,教育教学行为就不会发生。可见,让未知者评价有知者是有限的;用功利者去评价非功利者(至少我们希望教师职业是学术导向的)更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说时代进步,我们必须采用学生评教,那么,旨在绩效考核的教师评价就更要重视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所涵括的核心要素。大家所熟悉的专业评价、同行评价、听课评价、专题研讨评价等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其评价结论应占有相当的权重。笔者把这些评价方式合起来称为“职业评价”,即用职业的眼光来评价教师。
用职业的眼光来看,教育的质量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学科知识、经验积累的水准,也就是说,你在这个方面要有真学问,如教数学的要会实验建模,教语文的要会或学会写作品,同时,你要有启迪学生的道德良知,尽管有些做法学生当下还无从知晓。再进一步,教育的隐性与迟效问题对你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学生评教是指这个学期的即时的、实际的评教,而不是对十年以后教学效果的评价。更何况,很多潜在课程(hidden eurriculum)、德育教化、意识作用、隐性知识或“未明言知识”(tacit knoedge)恰恰是教育的真谛,而这些都是学生评教无法进入的或者说是学生评教无力承担的。
既要“学生评教”也要“职业评教”,其结合之处则是这些评教方式用在什么地方、用在什么时间、各占多大比例。当学校处于稳定发展,班子领导能力强、心理氛围好这种状态时,对教师的评价则应更注重潜入教育的内质,此时专业导向、促进教师发展的“职业评教”就要多一点。
特色学校建设的两条路径
《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9期刊发李淑春、邓成林《特色学校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一文。指出,特色学校创建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共性”。特色学校建设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项目突进、全面优化”,其基本路线是“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创建过程大致分为四步:寻找突破口,锁定特色项目;优化特色项目,亮出学校名片;凝练办学理念,构建特色文化;转型特色教育,整体打造特色学校。二是“顶层设计,系统打造”,其基本路线是“特色定位—顶层设计—全面施工”。特色定位可以选择问题诊断式、文化传承式、主动创生式等策略;顶层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核心理念,合理设计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系统和工作系统。
(史 航 摘编)
《中小学管理》2012年第2期刊发季苹《从起点到评价:学校特色建设过程的思考》一文,指出,评价一所学校特色建设的成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学校特色建设的价值性。学校特色建设是否有意义,要看其是否为学生发展需要服务。(2)学校特色建设的科学性。学校特色属于教育特色,要取得成效、获得价值,必须以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为前提。(3)学校特色建设的实在性。实在性是指学校特色建设是不是落到了实处。课程是学校实现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学校特色建设是不是落到了实处,首先要看有没有实践形态的课程支撑;其次,要使得课程得到持续的发展,还要看学校的评价体系和相关制度是否能跟进。
要“学生评教”
也要“职业评教”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2年第6期刊发华东师范大学葛大汇教授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教师》,摘编如下:从总体上看,学生评教的绩效导向是有用的,不应该取消,但其所占权重毕竟是有限的,在实际运用时我们要认真考量。
什么是教育的公益性?对此,我们应该回到逻辑原点,即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教育即教师向学生施加影响;否则,学校、讲台、备课这些制度设施就不会存在,教育教学行为就不会发生。可见,让未知者评价有知者是有限的;用功利者去评价非功利者(至少我们希望教师职业是学术导向的)更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说时代进步,我们必须采用学生评教,那么,旨在绩效考核的教师评价就更要重视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所涵括的核心要素。大家所熟悉的专业评价、同行评价、听课评价、专题研讨评价等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其评价结论应占有相当的权重。笔者把这些评价方式合起来称为“职业评价”,即用职业的眼光来评价教师。
用职业的眼光来看,教育的质量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学科知识、经验积累的水准,也就是说,你在这个方面要有真学问,如教数学的要会实验建模,教语文的要会或学会写作品,同时,你要有启迪学生的道德良知,尽管有些做法学生当下还无从知晓。再进一步,教育的隐性与迟效问题对你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学生评教是指这个学期的即时的、实际的评教,而不是对十年以后教学效果的评价。更何况,很多潜在课程(hidden eurriculum)、德育教化、意识作用、隐性知识或“未明言知识”(tacit knoedge)恰恰是教育的真谛,而这些都是学生评教无法进入的或者说是学生评教无力承担的。
既要“学生评教”也要“职业评教”,其结合之处则是这些评教方式用在什么地方、用在什么时间、各占多大比例。当学校处于稳定发展,班子领导能力强、心理氛围好这种状态时,对教师的评价则应更注重潜入教育的内质,此时专业导向、促进教师发展的“职业评教”就要多一点。
特色学校建设的两条路径
《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9期刊发李淑春、邓成林《特色学校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一文。指出,特色学校创建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共性”。特色学校建设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项目突进、全面优化”,其基本路线是“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创建过程大致分为四步:寻找突破口,锁定特色项目;优化特色项目,亮出学校名片;凝练办学理念,构建特色文化;转型特色教育,整体打造特色学校。二是“顶层设计,系统打造”,其基本路线是“特色定位—顶层设计—全面施工”。特色定位可以选择问题诊断式、文化传承式、主动创生式等策略;顶层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核心理念,合理设计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系统和工作系统。
(史 航 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