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指施工企业为完成工程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所包括的费用繁多,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才能达到减少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本文从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四个成本”的控制、成本核算三方面探讨了水利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水利施工;成本控制
一、实现水利施工成本控制的途径
(一)做好施工成本预测
在进行成本预测时,要结合中标价,并根据工程项目的人员素质、机械设备、施工条件等情况,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大概确定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及间接费的控制标准,从而制定出施工费用限额的控制方案,依据投入和产出费用额,做到量效挂钩。
(二)做好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的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
(三)做好施工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原则必须要合理的围绕成本目标来进行确立,确保其适应性,为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设计应用科学合理的经济措施,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工作,降低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控制工程成本。
(四)做好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是按规定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并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取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五)做好施工成本分析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工作,它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六)做好施工成本考核
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期间,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按施工前签定的《项目成本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分配事务,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采取合理的经济措施,落实每项责任,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最大限度确保项目经营管理工作的良性运作。
二、水利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一)现场施工成本控制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也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应渗透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具体措施有:
1、制定合理施工方案
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有自己的特点,施工方案所产生的施工措施费用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普遍较高,因此对施工方案进行成本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无论是导流方案、围堰方案、排水方案、临时设施方案都要进行方案比较,从而选出技术性最优、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特别是临时设施方案,要尽可能地与永久性的管理厂房、
场区道路、供水供电设施结合起来,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与此同时,在施工组织上,要采用均衡生产、流水作业办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设备的闲置和积压。另外,还要注重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使企业在水利建筑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工程材料管理
材料费是施工成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材料费的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材料物资的收发、领取退还以及不同核算主体间的内部转移,都要经过清点和填制必要的凭证,并经一定的审批手续,以防止乱领、乱用。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要按规定及时地盘点、清查,防止积压浪费、变质和贪污盗窃;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尽量避免由于施工不当造成工程质量缺陷,从而减少返工的材料费损失;另外,材料的质量管理也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材料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合格的才能进入工地,坚决杜绝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返工和增加补救措施费用。
3、人工消耗的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要做好各工种劳动力的安排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平衡,避免出现窝工现象,增加现场劳务费用的支出。
4、项目管理费用的控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除工程本身的各种消耗外,还应该包括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业务关系协调费用,项目管理费用的控制,机械使用费用的控制,甚至包括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上所需费用,它们的支出主要由项目部自己来支配。
5、协调好外部关系
协调好同兄弟单位、工程建设外部相关部门及附近居民的关系。
根据水利工程特点,一项工程通常分几个标段,施工中难免同其他标段兄弟单位打交道;水利工程所处环境复杂多变,施工过程中通常涉及同电力、电信、交通、城建等部门及附近老百姓协调相关事宜,在处理同各部门及老百姓的关系时,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不盲目行事,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工期延误,以节约成本。
协调好施工单位同工程建设各方的关系。建设、设计、监理、质量监督、施工等单位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单位,共同为实现工程目标服务,在施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各方所处的角色不同,难免产生矛盾和摩擦,施工单位只有协调处理好同各方的关系,才能真正保证工程顺利进展
(二)关注项目的“四个成本”
1、关注质量成本管理效益。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关于质量损失
(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2、关注工期成本控制效益。正确处理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造成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
3、关注安全成本。安全成本属于非功能性成本,在保证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准确核算和预测并合理控制安全成本,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财务部门要按项目单独设立账户,对上述三个成本项目进行核算,反映项目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积累数据,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降低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建议。
4、关注技术成本。首先是要制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保证安全、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作业的组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项目成功的根本保证,更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其次是在施工组织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并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实施应用,也可以由技术人员与操作员工一起对一些传统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这将会对降耗增效起到十分有效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
1、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即责任成本。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责任成本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多的核算报表,简化核算过程,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2、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否则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
3、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用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
4、成本核算成果
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项目局域网络的建立,每位管理人员的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由计算机汇总后,将加工信息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其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总、整理。
参考文献:
[1]雅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分析与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5(23).
[2]秦晋.浅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J]地下水,2004(01).
[3]周进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讨[J].四川水力发电,2008(04).
[4]任秦晋.浅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J].地下水,2008(01).
上接第1页
雏形单元向外扩张,不断完善配套其他功能空间。城市结构优化型是中心城市调整内部用地,化零为整,重组空间结构的结果。城市功能置换联动型主要是中心城市面临转型期,需进行功能结构升级转型,而将原有产业及职能转移、过渡到新城,实现新城与中心城市的错位联动发展。
(2)乡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乡村城镇化为路径、以农业产业化为催化剂,通过构建地区产业体系,借助“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将新城作为生活、工作、物资集聚的中心区,逐步形成功能多元、规模合理、产业多样的新城体系。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应大力培养乡村增长点,通过乡村的外部推动力促使新城发展,为新城注入发展动力。
(3)资源依托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于新城的资源优势,包括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相应的形成旅游新城、现代农业新城、资源型新城。其中旅游新城凭借地区丰富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大打“旅游品牌”来吸引人流,加快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发展,通过与中心城市差异性发展,迅速实现新城“蜕变”,例如北京市亦庄新城、京津塘交叉地段的河北廊坊、西安曲江新区;现代农业新城是依托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及设施农业基础,采用现代化农业管理技术,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如杨凌;资源型新城主要是依矿产资源而兴,这一类型的新城往往存在着产城融合及城市功能转型的问题。
5、总结
新时期,以大城市-新城-一般城镇-乡镇为核心的区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已经成为普遍的认知,新城作为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节点,其重要作用已经显现。只有科学的、全面的了解新城发展的动力机制,准确把握新城规划的发展模式,才能更好的、更高效的缓解和分流大城市的压力,才能更好的与中心城市及乡村地区协调融合,构建等级层次明确、职能分工合理的区域空间格局,才能促使区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颖,孙斌栋,胥建华.探索国内外五个特大城市新城发展共性,引导上海新城建设.城市研究[J].2012:104-109.
[2] 杨靖,司玲.马里兰州哥伦比亚的新城规划.规划师[J].2005,21(6):87-90.
[3] 王亚钧,吕佳.新城规划: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北京规划建设[J].2011:43-44.
[4] 俞斯佳,骆倧.上海郊区新城的规划与思考.城市规划学刊[J].2009(3):13-19.
[5] 夏丽卿.新城规划建设的回顾及建议.上海城市规划[J].2011(5):4-5.
上接第16页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尽可能的将导管底部深深的埋在混凝土中,当发现导管上提明显过量时,应迅速将导管插到混凝土中,利用小型水泵或小口径的抽水设备,将导管中的水抽到之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六、埋管的防治措施
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应勤提勤拆导管;混凝土初凝时间一定要保证正常浇灌时间的2倍,夏季施工时应加缓凝剂,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浇捣。
七、钻孔内的有害气体
在灌注桩的成孔过程中,发现桩孔中产生沼气、天然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全套管施工中,当需要在孔口附近进行焊接钢筋骨架时,焊接的电火花会点燃桩孔内可燃性气体而发生爆炸的质量事故。
八、造成桩身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的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原材料不符合规定,诸如水泥过期结块,强度偏低、加水量与外掺剂控制不严、骨料含泥量过大等。由于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不符要求,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卡管事故,即混凝土堵塞在导管内下不去;混凝土坍落度小,流动性差,粗骨料粒径大,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或导管漏水,混凝土被水稀释后,粗骨料卡在导管处或混凝土在导管中停留过长而凝固;或有时导管提升过头而造成桩身夹泥或断桩等。
造成桩身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的防治措施:可采取在桩身混凝土中钻孔,用压力灌浆加固或者采用换桩芯及补桩等方案处理。
九、断桩及其防治措施
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冲洗液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断桩影响了桩身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降低了桩体强度和承载力。
断桩形成原因
(1)首批混凝土灌注时若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则混凝土被孔内水冲洗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导致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软弱或松散的混凝土填充,形成桩身中段出现软弱或疏松混凝土。
(2)导管提升和拔起过多,导管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坍孔、混凝土内有泥块等原因造成夹渣、夹泥,出现桩身中渣泥积成层,将桩身上下分开的现象。
断桩的防治措施: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绑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
参考文献:
[1] 孙庆丰.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探讨.交通科技,2003(6).24-25
关键词:水利施工;成本控制
一、实现水利施工成本控制的途径
(一)做好施工成本预测
在进行成本预测时,要结合中标价,并根据工程项目的人员素质、机械设备、施工条件等情况,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大概确定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及间接费的控制标准,从而制定出施工费用限额的控制方案,依据投入和产出费用额,做到量效挂钩。
(二)做好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的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
(三)做好施工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原则必须要合理的围绕成本目标来进行确立,确保其适应性,为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设计应用科学合理的经济措施,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工作,降低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控制工程成本。
(四)做好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是按规定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并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取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五)做好施工成本分析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工作,它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六)做好施工成本考核
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期间,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按施工前签定的《项目成本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分配事务,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采取合理的经济措施,落实每项责任,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最大限度确保项目经营管理工作的良性运作。
二、水利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一)现场施工成本控制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也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应渗透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具体措施有:
1、制定合理施工方案
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有自己的特点,施工方案所产生的施工措施费用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普遍较高,因此对施工方案进行成本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无论是导流方案、围堰方案、排水方案、临时设施方案都要进行方案比较,从而选出技术性最优、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特别是临时设施方案,要尽可能地与永久性的管理厂房、
场区道路、供水供电设施结合起来,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与此同时,在施工组织上,要采用均衡生产、流水作业办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设备的闲置和积压。另外,还要注重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使企业在水利建筑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工程材料管理
材料费是施工成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材料费的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材料物资的收发、领取退还以及不同核算主体间的内部转移,都要经过清点和填制必要的凭证,并经一定的审批手续,以防止乱领、乱用。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要按规定及时地盘点、清查,防止积压浪费、变质和贪污盗窃;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尽量避免由于施工不当造成工程质量缺陷,从而减少返工的材料费损失;另外,材料的质量管理也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材料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合格的才能进入工地,坚决杜绝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返工和增加补救措施费用。
3、人工消耗的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要做好各工种劳动力的安排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平衡,避免出现窝工现象,增加现场劳务费用的支出。
4、项目管理费用的控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除工程本身的各种消耗外,还应该包括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业务关系协调费用,项目管理费用的控制,机械使用费用的控制,甚至包括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上所需费用,它们的支出主要由项目部自己来支配。
5、协调好外部关系
协调好同兄弟单位、工程建设外部相关部门及附近居民的关系。
根据水利工程特点,一项工程通常分几个标段,施工中难免同其他标段兄弟单位打交道;水利工程所处环境复杂多变,施工过程中通常涉及同电力、电信、交通、城建等部门及附近老百姓协调相关事宜,在处理同各部门及老百姓的关系时,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不盲目行事,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工期延误,以节约成本。
协调好施工单位同工程建设各方的关系。建设、设计、监理、质量监督、施工等单位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单位,共同为实现工程目标服务,在施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各方所处的角色不同,难免产生矛盾和摩擦,施工单位只有协调处理好同各方的关系,才能真正保证工程顺利进展
(二)关注项目的“四个成本”
1、关注质量成本管理效益。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关于质量损失
(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2、关注工期成本控制效益。正确处理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造成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
3、关注安全成本。安全成本属于非功能性成本,在保证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准确核算和预测并合理控制安全成本,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财务部门要按项目单独设立账户,对上述三个成本项目进行核算,反映项目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积累数据,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降低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建议。
4、关注技术成本。首先是要制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保证安全、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作业的组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项目成功的根本保证,更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其次是在施工组织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并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实施应用,也可以由技术人员与操作员工一起对一些传统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这将会对降耗增效起到十分有效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
1、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即责任成本。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责任成本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多的核算报表,简化核算过程,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2、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否则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
3、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用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
4、成本核算成果
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项目局域网络的建立,每位管理人员的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由计算机汇总后,将加工信息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其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总、整理。
参考文献:
[1]雅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分析与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5(23).
[2]秦晋.浅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J]地下水,2004(01).
[3]周进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讨[J].四川水力发电,2008(04).
[4]任秦晋.浅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J].地下水,2008(01).
上接第1页
雏形单元向外扩张,不断完善配套其他功能空间。城市结构优化型是中心城市调整内部用地,化零为整,重组空间结构的结果。城市功能置换联动型主要是中心城市面临转型期,需进行功能结构升级转型,而将原有产业及职能转移、过渡到新城,实现新城与中心城市的错位联动发展。
(2)乡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乡村城镇化为路径、以农业产业化为催化剂,通过构建地区产业体系,借助“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将新城作为生活、工作、物资集聚的中心区,逐步形成功能多元、规模合理、产业多样的新城体系。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应大力培养乡村增长点,通过乡村的外部推动力促使新城发展,为新城注入发展动力。
(3)资源依托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于新城的资源优势,包括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相应的形成旅游新城、现代农业新城、资源型新城。其中旅游新城凭借地区丰富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大打“旅游品牌”来吸引人流,加快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发展,通过与中心城市差异性发展,迅速实现新城“蜕变”,例如北京市亦庄新城、京津塘交叉地段的河北廊坊、西安曲江新区;现代农业新城是依托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及设施农业基础,采用现代化农业管理技术,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如杨凌;资源型新城主要是依矿产资源而兴,这一类型的新城往往存在着产城融合及城市功能转型的问题。
5、总结
新时期,以大城市-新城-一般城镇-乡镇为核心的区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已经成为普遍的认知,新城作为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节点,其重要作用已经显现。只有科学的、全面的了解新城发展的动力机制,准确把握新城规划的发展模式,才能更好的、更高效的缓解和分流大城市的压力,才能更好的与中心城市及乡村地区协调融合,构建等级层次明确、职能分工合理的区域空间格局,才能促使区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颖,孙斌栋,胥建华.探索国内外五个特大城市新城发展共性,引导上海新城建设.城市研究[J].2012:104-109.
[2] 杨靖,司玲.马里兰州哥伦比亚的新城规划.规划师[J].2005,21(6):87-90.
[3] 王亚钧,吕佳.新城规划: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北京规划建设[J].2011:43-44.
[4] 俞斯佳,骆倧.上海郊区新城的规划与思考.城市规划学刊[J].2009(3):13-19.
[5] 夏丽卿.新城规划建设的回顾及建议.上海城市规划[J].2011(5):4-5.
上接第16页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尽可能的将导管底部深深的埋在混凝土中,当发现导管上提明显过量时,应迅速将导管插到混凝土中,利用小型水泵或小口径的抽水设备,将导管中的水抽到之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六、埋管的防治措施
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应勤提勤拆导管;混凝土初凝时间一定要保证正常浇灌时间的2倍,夏季施工时应加缓凝剂,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浇捣。
七、钻孔内的有害气体
在灌注桩的成孔过程中,发现桩孔中产生沼气、天然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全套管施工中,当需要在孔口附近进行焊接钢筋骨架时,焊接的电火花会点燃桩孔内可燃性气体而发生爆炸的质量事故。
八、造成桩身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的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原材料不符合规定,诸如水泥过期结块,强度偏低、加水量与外掺剂控制不严、骨料含泥量过大等。由于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不符要求,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卡管事故,即混凝土堵塞在导管内下不去;混凝土坍落度小,流动性差,粗骨料粒径大,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或导管漏水,混凝土被水稀释后,粗骨料卡在导管处或混凝土在导管中停留过长而凝固;或有时导管提升过头而造成桩身夹泥或断桩等。
造成桩身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的防治措施:可采取在桩身混凝土中钻孔,用压力灌浆加固或者采用换桩芯及补桩等方案处理。
九、断桩及其防治措施
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冲洗液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断桩影响了桩身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降低了桩体强度和承载力。
断桩形成原因
(1)首批混凝土灌注时若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则混凝土被孔内水冲洗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导致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软弱或松散的混凝土填充,形成桩身中段出现软弱或疏松混凝土。
(2)导管提升和拔起过多,导管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坍孔、混凝土内有泥块等原因造成夹渣、夹泥,出现桩身中渣泥积成层,将桩身上下分开的现象。
断桩的防治措施: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绑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
参考文献:
[1] 孙庆丰.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探讨.交通科技,2003(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