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对边塞诗的鉴赏理解比其他题材的诗稍微难一些。但是,我们和诗人同为感情丰富的人,只要能用诗人的眼睛去看待战场硝烟,用诗人的情感去捕捉生离死别,就能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这也是身为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做的工作。高二上学期讲解《唐诗宋词选读》,笔者打乱教材的编排顺序,把杨炯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和杜甫的《兵车行》这几首边塞诗作为一个专题来讲解,上课时引导学生自己动脑,从三个角度进行比较阅读,系统地了解这种诗体。
一、比较作者对所写战事的态度
课前预习时,让学生认真研究写作背景,观察作者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并在诗中找出相关的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上课时,学生作了总结:
杨炯对战争是赞成的,从“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这一句可以看出,外敌入侵,边报传来,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他满腔自豪地高喊:“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愿投笔从戎,成就英名。
高适则是在慷慨激昂中夹杂着对军中苦乐不均情形的批判,以及对因战争而造成的普通百姓分离的同情。他说:“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边疆战事爆发,少数民族入侵唐朝,唐朝大将率领千军万马前去讨贼。他们“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正义之师开拔时威风凛凛,跃然于读者眼前。同时学生又找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丑恶现实,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凄凉无奈。
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用更充沛的热情,更高昂的笔调来赞美前去边关讨伐侵略者的将士们:“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在岑参的心目中,将军有如神兵天降,穿着“金甲”,驱赶着“五花连钱”前去杀敌。
这三位诗人豪情澎湃,但杜甫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看到的却是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听到的却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诗中字里行间的谴责,以及流露出的沉痛、抑郁之情,令人不忍卒读。学生找出这几句表达态度的诗句之后,发出了一声与他们年龄不符的沉重的叹息,随即是几秒钟的沉默。
笔者认为,通过这一环节的比较,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取向,明白了如同月亮的背面是黑暗的山丘一样,胜利的代价是不可忽略的牺牲,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肉体的。最高统治者穷兵黩武,轻挑边衅,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往往掩藏在壮烈场面的背后,像一缕轻烟,在赫赫战功后袅袅而逝。学生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宝贵和平,谴责不负责任的好战分子挑起的战争。
二、比较作者的语言特色
笔者打了个比方:每个诗人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它就像胎记,让人一眼可以辨认。我们读得出李白的豪放飘逸,读得出苏轼的洒脱出尘,就因为他们语言特色不同。笔者设计了四个问题:这四首边塞诗,哪首最明快?哪首最豪迈?哪首最沉痛?哪首最辛酸?让学生作答,并阐述理由。
学生对前两个问题没有争议,一致认为《从军行》节奏明快,《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最豪迈激昂。理由是:杨炯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段,又采取跳跃式结构,从而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精神面貌。结合杨炯本人的语言追求,他正是要反对当时的绮靡文风,从这首小诗看,他做到了。而岑参的诗中充满着对汉家将士的激情赞美,最后一句还明确指出,要“车师西门伫献捷”,必胜的信心跃然纸上。
至于后两个问题,学生无法在高适和杜甫之中做出选择,觉得二者都既沉痛,又辛酸。这时笔者提示,追加问题:二者要表现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学生在讨论后得出结论:高适侧重赞颂普通士兵远离家乡和亲人,为了国家的和平而苦战,不要功名,正如诗中所说“死节从来岂顾勋”,并且谴责将领荒淫无度。杜甫侧重于表现穷兵黩武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笔者问:哪种情况让你胸口发闷,想要大喊发泄?哪种情况让你落下同情之泪?学生这时做出了明确的选择:《燕歌行》沉痛,《兵车行》辛酸。
笔者又一次提示:“高岑”是边塞诗人的代表符号,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可以很快得出答案: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都富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但高适的诗往往充满了对士卒的深切同情,而岑参更多的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高适诗重描写现实,岑参诗则富浪漫色彩。同样的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由乐观的岑参写来,音节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奇语迭出,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而由沉着稳健的高适写来,则多出了一份沉痛,一份反思。
三、比较作者的人生经历
笔者一直强调,鉴赏诗词时,知人论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其作品风格的不同。笔者提示学生,借助参考书和网络,查询作者的人生经历,想一想,什么样的人生造就了什么样的作品。学生收集资料后发现:个性豁达者,人生顺畅者,作品激情四射;个性抑郁者,人生跌宕者,作品沉郁悲痛。他们总结出以下观点:
杨炯“恃才凭傲,为政苛酷”,这就不难理解他诗中遮掩不住的意气风发和金铁之声。只有一个狂傲的才华横溢的人,才会这样笔力雄健,直抒壮志豪情,想要抛弃书生身份。《从军行》的风格就明显呈现出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高适一生坎坷,经历数次兵败,在边境为官的经历让他看到了更多的痛苦。殷璠评价他“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我们既读到了描绘将士艰苦作战的“杀气三时作阵云”,又读到了思妇的“欲断肠”,征人的“空回首”。这首《燕歌行》,既柔软又坚硬。
岑参 “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因此对征行离别,边塞风光,都有非常深的体会。《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他写给战功赫赫的封常清将军出征时的送别之作,整篇洋溢着一股凛然之气,所以才有了“将军金甲夜不脱”的形象诞生。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人世艰辛。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弥漫着一股沉郁之气,挥之不去。他通过“道旁过者”的眼睛,看到了惨绝人寰的送别场面,通过“役夫”的讲述,向读者展示了满目疮痍、民生凋敝的社会现象,惹人落泪,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通过这次专题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同题材诗词的鉴赏窍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翻阅着学生主动递交的鉴赏论文,在欣慰之余,也有了把这种方法运用在以后的教学中的念头。比较,永无止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26009)
一、比较作者对所写战事的态度
课前预习时,让学生认真研究写作背景,观察作者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并在诗中找出相关的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上课时,学生作了总结:
杨炯对战争是赞成的,从“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这一句可以看出,外敌入侵,边报传来,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他满腔自豪地高喊:“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愿投笔从戎,成就英名。
高适则是在慷慨激昂中夹杂着对军中苦乐不均情形的批判,以及对因战争而造成的普通百姓分离的同情。他说:“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边疆战事爆发,少数民族入侵唐朝,唐朝大将率领千军万马前去讨贼。他们“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正义之师开拔时威风凛凛,跃然于读者眼前。同时学生又找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丑恶现实,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凄凉无奈。
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用更充沛的热情,更高昂的笔调来赞美前去边关讨伐侵略者的将士们:“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在岑参的心目中,将军有如神兵天降,穿着“金甲”,驱赶着“五花连钱”前去杀敌。
这三位诗人豪情澎湃,但杜甫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看到的却是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听到的却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诗中字里行间的谴责,以及流露出的沉痛、抑郁之情,令人不忍卒读。学生找出这几句表达态度的诗句之后,发出了一声与他们年龄不符的沉重的叹息,随即是几秒钟的沉默。
笔者认为,通过这一环节的比较,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取向,明白了如同月亮的背面是黑暗的山丘一样,胜利的代价是不可忽略的牺牲,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肉体的。最高统治者穷兵黩武,轻挑边衅,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往往掩藏在壮烈场面的背后,像一缕轻烟,在赫赫战功后袅袅而逝。学生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宝贵和平,谴责不负责任的好战分子挑起的战争。
二、比较作者的语言特色
笔者打了个比方:每个诗人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它就像胎记,让人一眼可以辨认。我们读得出李白的豪放飘逸,读得出苏轼的洒脱出尘,就因为他们语言特色不同。笔者设计了四个问题:这四首边塞诗,哪首最明快?哪首最豪迈?哪首最沉痛?哪首最辛酸?让学生作答,并阐述理由。
学生对前两个问题没有争议,一致认为《从军行》节奏明快,《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最豪迈激昂。理由是:杨炯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段,又采取跳跃式结构,从而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精神面貌。结合杨炯本人的语言追求,他正是要反对当时的绮靡文风,从这首小诗看,他做到了。而岑参的诗中充满着对汉家将士的激情赞美,最后一句还明确指出,要“车师西门伫献捷”,必胜的信心跃然纸上。
至于后两个问题,学生无法在高适和杜甫之中做出选择,觉得二者都既沉痛,又辛酸。这时笔者提示,追加问题:二者要表现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学生在讨论后得出结论:高适侧重赞颂普通士兵远离家乡和亲人,为了国家的和平而苦战,不要功名,正如诗中所说“死节从来岂顾勋”,并且谴责将领荒淫无度。杜甫侧重于表现穷兵黩武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笔者问:哪种情况让你胸口发闷,想要大喊发泄?哪种情况让你落下同情之泪?学生这时做出了明确的选择:《燕歌行》沉痛,《兵车行》辛酸。
笔者又一次提示:“高岑”是边塞诗人的代表符号,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可以很快得出答案: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都富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但高适的诗往往充满了对士卒的深切同情,而岑参更多的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高适诗重描写现实,岑参诗则富浪漫色彩。同样的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由乐观的岑参写来,音节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奇语迭出,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而由沉着稳健的高适写来,则多出了一份沉痛,一份反思。
三、比较作者的人生经历
笔者一直强调,鉴赏诗词时,知人论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其作品风格的不同。笔者提示学生,借助参考书和网络,查询作者的人生经历,想一想,什么样的人生造就了什么样的作品。学生收集资料后发现:个性豁达者,人生顺畅者,作品激情四射;个性抑郁者,人生跌宕者,作品沉郁悲痛。他们总结出以下观点:
杨炯“恃才凭傲,为政苛酷”,这就不难理解他诗中遮掩不住的意气风发和金铁之声。只有一个狂傲的才华横溢的人,才会这样笔力雄健,直抒壮志豪情,想要抛弃书生身份。《从军行》的风格就明显呈现出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高适一生坎坷,经历数次兵败,在边境为官的经历让他看到了更多的痛苦。殷璠评价他“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我们既读到了描绘将士艰苦作战的“杀气三时作阵云”,又读到了思妇的“欲断肠”,征人的“空回首”。这首《燕歌行》,既柔软又坚硬。
岑参 “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因此对征行离别,边塞风光,都有非常深的体会。《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他写给战功赫赫的封常清将军出征时的送别之作,整篇洋溢着一股凛然之气,所以才有了“将军金甲夜不脱”的形象诞生。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人世艰辛。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弥漫着一股沉郁之气,挥之不去。他通过“道旁过者”的眼睛,看到了惨绝人寰的送别场面,通过“役夫”的讲述,向读者展示了满目疮痍、民生凋敝的社会现象,惹人落泪,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通过这次专题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同题材诗词的鉴赏窍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翻阅着学生主动递交的鉴赏论文,在欣慰之余,也有了把这种方法运用在以后的教学中的念头。比较,永无止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2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