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社会学需要这样一种理论, 它将知识问题重新纳入课程的争论之中, 而不否认知识的社会和历史本质。现有的教育社会学, 无论是建立在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之上, 都没能为可供选择的课程提供基础。本问就社會学视野中的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学;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83-01
  一、教育课程内容的社会学分析
  1.1“社会场域”对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的“社会场域”,是教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决定力量,各种社会力量凭借自身的优势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课程内容之中,对课程内容的制定、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社会政治对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最为直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政治本身就是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意识形态灌输的职能。无论是直接开设政治课还是举办有关政治方面的讲座、参观活动,通过在教育中实施各式各样的政治教育,政治社会化和继续政治社会化才能顺利进行,其灌输国家主流思想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2)政治决定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国家往往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规定课程中所要包含的内容,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
  社会经济多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间接影响教育相关课程内容的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曾经提到,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强烈地激起了教育上的扩张。人们过去所接受的单一的技能培训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性人才、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的新宠。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不得不重新投入学习,提升自己现有的能力以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传播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满足的各种实际需求,那些过时的、备受冷落的课程内容必将被淘汰。
  社会文化与教育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著名教育家叶澜在《教育概论》中指出,课程内容来自于社会文化,但又不是文化的简单复制。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制约并决定了课程的内容。如在学习型社会的推动下,教育课程内容必将更多的涉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作为文化的载体,担负着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创新的任务,离开课程内容,文化也就失去了最有利的传播途径。教育课程还能够根据的身心状况特点以及当前的主流教育思想,赋予已有文化传统以新的文化意义,使原有的文化在性质、功能等方面做出相应改变,以衍生出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课程内容。
  1.2“教育场域”对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所谓教育场域,指“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knowledge)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它是课程内容存在的核心场域,也是课程内容的核心影响域。在教育场域中,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与课程之间构成了一张客观的关系网络,而教育内容则是其中的关键性要素,如教师通过组织和讲授课程内容来与学生互动,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来实现与教师及其他教育者的交往,教育管理者的活动也是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组织、控制等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场域之中的权力中轴主要是知识和权力联合形成的文化权力,文化权力具有一定的支配性和霸权性,因为它决定着该场域内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其意识形态。此外,教育场域内的媒介资本主要是文化资本,教育场域对文化资本的传播也是依赖于课程内容,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安排来实现所要达到的目的。教育场域是从一种新的视角对课程内容做出新的理解,成为分析课程内容的一种新方法。
  1.3“学术场域”对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学术场域是由社会、学术活动、教师等各种因素建构而成的特定的行为空间。学术场域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教育的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为学术场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术场域对课程内容的影响有两个方面。首先,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教育者,皆身处特定的学术场域之中,有什么层次的场域就造就什么样的学者,换句话说,场域的理论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内容编制者理论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并进而通过课程内容体现出来。教育理论发展水平越高,教育课程就越能得到指导,课程内容也就越完善,使其充分适应的发展需要。其次,人们通常认为学术场域是一个纯粹探求真理的世界,学术场域中应该是一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其实不然,每一特定学术场域内部,任何一种文化资本都有着被学界同仁广泛接受的强烈愿望,这是因为课程内容需要完善的理论知识,并且往往只有在学术场域中占据较高地位的学术门类才有资格进入课程内容中,所以每个学术流派为了占有学术场域的支配权、话语权,便极力推广自己的学术理论观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门课程存在多种版本教材。
  二、关于教育课程内容的社会学思考
  2.1简化课程内容,降低学习难度
  对处于教育中心地位的教育内容而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融入生活,走进的“生活世界”,从而建立新的生活、学习状态。但是现行的一些课程内容,过于杂乱,有些是根本不需要的;在教材的编排上,有些语言晦涩难懂,超过了一般的理解能力。因而要改变过去教育课程内容繁芜丛杂的局面,根据实际的生活工作需要,适当删减一些内容,讲求课程实用性,增强针对性。同时,课程用书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充分考虑独特的社会生活经验。
  2.2紧随时代发展,更新课程内容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即使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未必能够及时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作为“充电”的重要途径之一的教育,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更应该推陈出新,与社会同步发展,改变注重继承、轻视发展的现状。教育学校或机构要克服课程内容知识老化、缺乏现代性的弊端,增加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既能反映时代的要求,又能满足当下的学习需求。
  2.3依据现实需要,丰富课程类别
  现今的教育课程内容仍然呈现“一边倒”的情况,绝大部分仍是关于提高学习者知识与技能,教育课程内容乃至整个教育领域对所面临的困境关怀都不够。对此,我们可以借鉴课程理论专家泰勒的做法,他把社会生活分为七个方面:“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我们可在综合考虑所面临的社会状况和生存状态的情况下,增加一些如“健康”、“家庭”、“消费”、“公民”等方面的课程内容,丰富教育课程内容的类别。由于在社会中扮演着多种角色,生活压力较大,课程内容中尤其要注重对精神世界的关注。
  2.4以为本,创新选择模式
  有研究认为,教育,特别是学历教育中,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通常是借鉴普通教育的选择模式,而非“创新”。此种选择模式导致的后果是课程内容远离实践,无法将其用于生活、服务生活。因此,要创新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模式,就要以“问题”为本位,注重从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汲取知识,以此做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同时,也要重视学以致用。
  三、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习者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伴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益变迁,如何准确、合理地掌握学习者的学习动向、丰富教育的课程内容,将是教育研究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教育既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迈入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其课程内容必须以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以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康宁.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04):1-5.
  [2]岳天明.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及民族教育[J].青海民族研究,2006(01):145-14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对水利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水环境监测工作是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供同行业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
期刊
[摘 要]土地储备是随着全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城市土地市场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项新型工作,是政府加强土地一级市场垄断的重要手段。土地储备经过几年的长足发展,全国各地从储备机构的隶属、融资渠道、收购储备方式等方面已经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收储模式。并为土地收购储备下了定义,土地储备制度是指市、县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委托土地储备机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将按照法定程序收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管理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在进一步提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学专业的实验性,教会学生如何去正确的理解管理理论、运用管理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固本创新,以达到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力、创造性思维以及严谨科学的学习能力。真正达到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理念和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目标。本文就构件管理学实验体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慢慢地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储存、搜索、查询的便捷性也让大多数人使用计算机成为了习惯,甚至于在高校的教育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不过现阶段高校的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还只是停留在打电子游戏的初级状态。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存在优势做出分析,以及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高校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人们常说:“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任何人都知道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个人的修养。但是现在的学前音乐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课本选曲、社会关注程度、教学法和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把幼儿培养成为歌唱家、舞蹈家、演奏家,而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我们的教育应从单纯的唱走向多元化,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切实以务实求真为基础,这样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取得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利于学习的和谐氛围,一切顺其自然。教师顺学而教,小学生顺心而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使其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价值,演绎精彩课堂。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氛围之中,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刺激小學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小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P58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是阐述和研究如何护理外科病人的临床学科,在外科护理学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外科临床护理理论,提升其护理技能。本文通过对外科护理专业教学教法的详细分析研究,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中职中专学生对基本临床知识和技能的了解需求,并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要素的有机整合,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摘 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而农村学生因各种因素的制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不佳,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发挥其人文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语文学科;人文性质;农村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79-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P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78-01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真正的学好一门课,就必须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科学课尤其如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可以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形象和直观,从而使枯燥而又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又具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也会使学生在轻松愉悦
期刊
[摘 要]在PBL教学观念下,生物化学教学中突出问题要素引导下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问题的分析和再发现能力,主动投入到预设的教学框架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果。可以把整个PBL教学过程视为是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索的过程。本文通过对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将为生物化学的教学方式选择提高参考。  [关键字]生物化学实验整体 PBL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