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而农村学生因各种因素的制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不佳,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发挥其人文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语文学科;人文性质;农村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79-01
目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及原因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人拥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素质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进程, 而在农村,素质教育虽全面推广,但部分教师和家长仍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对学生一味地追求成绩,却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加上农村地区,大部分家长由于经济需要,常年外出打工,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孩子在老人的宠溺下成长,又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加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大部分农村中学,才着手建立心理咨询室,即使有了这样的功能室,也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这门学科依然发挥不了它真正的作用。况且,很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混淆,当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采用单纯的德育教育方式解决,学生从心理上排斥,不接受这样的说教,导致许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得以解决。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语文的人文性浸润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而语文学科与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等素质相互交织、紧密联系。通过语文教育这个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品德的培养是必要的。而且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语文的人文性就是灵魂,而人文性又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发展的东西,包括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其实质即是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所以,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即能完成语文教学的目标,又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巧借课文,立足课堂,启迪感染。
语文教育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积淀着爱与美,善与德,包含着是与非,美与丑,在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会不自觉得受到启迪与感召,从而向善求真。如:学习课文《散步》,学生总会被本文的亲情打动,被人物身上的善良与孝心,互相体谅与彼此理解感染,随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情感上便有了共鸣,当谈及他们的家庭时,有孩子反思自己的自私与任性伤害了爷爷奶奶,有孩子理解了父母的长期外出,懂得了体谅父母的艰辛,内在的孝心种子悄悄萌发。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有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了理解父母的不易和无私,从而减少了与父母的敌对情绪,少了几分叛逆。学习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和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有孩子明白成长途中,挫折难免,面对现实,改变自我,坚强的走出困境才是理性的选择。像这样,不露痕迹的用无声的文字轻轻打破包裹在这些孩子纯真善良内心上的尖锐与刻薄,自私与冷漠,任性与脆弱,自卑与消极,让语文的教学巧妙的完成了一次次的心理健康教育。
2.巧借活动,潜移默化,鼓励暗示。
语文活动丰富多彩。比如演讲比赛可以明确志向,可以坚定信念,对于缺乏科学有效心理辅导的农村孩子,这个活动能起到鼓励精神,明确目标,净化心灵的作用;辩论会可以辩出是非,辩出价值取向,对于粗放式成长的农村孩子而言,很少有人耐心的告诉他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惑该怎么做,即使反了错误,也很少有人细心发现并及时纠正,所以在辩论会对与错的矛盾冲突中,这些孩子会比照自己的内心,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不自觉的反省自我,从而改善不良行为,塑造良好形象。诸如此类,在语文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例子不胜枚举。
3.巧借写作,发现问题,沟通疏导。
语文教学中常常用日记、作文、书信等形式来聆听学生心声,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而这些也是最能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载体,作为语文老师,常常会借助这些最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能及时的去跟这些孩子沟通交流,并认真耐心的对其进行疏导,可能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孩子一时的心情,或许会影响他的一生。
4.巧借名著,熏陶感染,塑造自我。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调节人的情绪,提高人的精神,净化人的心灵,完善自身人格。初中生的心理正是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心理承受能力极其有限。来自自己、教师、父母的压力,会让学生有沉重感。而且,青春期的生理发展,必然引起初中生情感上的激荡。要排解这些压力,寻找解脱,砥砺耐挫力,课外阅读无疑是最佳途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约翰克里斯多夫》等名著会调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在欣赏人物人格魅力中受到坚忍不拔、健康昂扬精神的感染,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参照榜样,形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从" 小我" 的牢笼中挣脱出来,磨炼出" 大我" 来。读名著,还能体验到友谊、忠诚、勇敢、正直、宽容、豁达等豐富的精神境界,开拓自己的精神世界,激荡内在动机,塑造立体人格。可见,课外阅读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阅读中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决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有两者巧妙统一,互相渗透,才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张娟祥. 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D].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关键词]语文学科;人文性质;农村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79-01
目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及原因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人拥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素质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进程, 而在农村,素质教育虽全面推广,但部分教师和家长仍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对学生一味地追求成绩,却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加上农村地区,大部分家长由于经济需要,常年外出打工,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孩子在老人的宠溺下成长,又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加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大部分农村中学,才着手建立心理咨询室,即使有了这样的功能室,也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这门学科依然发挥不了它真正的作用。况且,很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混淆,当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采用单纯的德育教育方式解决,学生从心理上排斥,不接受这样的说教,导致许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得以解决。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语文的人文性浸润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而语文学科与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等素质相互交织、紧密联系。通过语文教育这个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品德的培养是必要的。而且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语文的人文性就是灵魂,而人文性又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发展的东西,包括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其实质即是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所以,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即能完成语文教学的目标,又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巧借课文,立足课堂,启迪感染。
语文教育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积淀着爱与美,善与德,包含着是与非,美与丑,在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会不自觉得受到启迪与感召,从而向善求真。如:学习课文《散步》,学生总会被本文的亲情打动,被人物身上的善良与孝心,互相体谅与彼此理解感染,随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情感上便有了共鸣,当谈及他们的家庭时,有孩子反思自己的自私与任性伤害了爷爷奶奶,有孩子理解了父母的长期外出,懂得了体谅父母的艰辛,内在的孝心种子悄悄萌发。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有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了理解父母的不易和无私,从而减少了与父母的敌对情绪,少了几分叛逆。学习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和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有孩子明白成长途中,挫折难免,面对现实,改变自我,坚强的走出困境才是理性的选择。像这样,不露痕迹的用无声的文字轻轻打破包裹在这些孩子纯真善良内心上的尖锐与刻薄,自私与冷漠,任性与脆弱,自卑与消极,让语文的教学巧妙的完成了一次次的心理健康教育。
2.巧借活动,潜移默化,鼓励暗示。
语文活动丰富多彩。比如演讲比赛可以明确志向,可以坚定信念,对于缺乏科学有效心理辅导的农村孩子,这个活动能起到鼓励精神,明确目标,净化心灵的作用;辩论会可以辩出是非,辩出价值取向,对于粗放式成长的农村孩子而言,很少有人耐心的告诉他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惑该怎么做,即使反了错误,也很少有人细心发现并及时纠正,所以在辩论会对与错的矛盾冲突中,这些孩子会比照自己的内心,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不自觉的反省自我,从而改善不良行为,塑造良好形象。诸如此类,在语文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例子不胜枚举。
3.巧借写作,发现问题,沟通疏导。
语文教学中常常用日记、作文、书信等形式来聆听学生心声,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而这些也是最能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载体,作为语文老师,常常会借助这些最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能及时的去跟这些孩子沟通交流,并认真耐心的对其进行疏导,可能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孩子一时的心情,或许会影响他的一生。
4.巧借名著,熏陶感染,塑造自我。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调节人的情绪,提高人的精神,净化人的心灵,完善自身人格。初中生的心理正是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心理承受能力极其有限。来自自己、教师、父母的压力,会让学生有沉重感。而且,青春期的生理发展,必然引起初中生情感上的激荡。要排解这些压力,寻找解脱,砥砺耐挫力,课外阅读无疑是最佳途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约翰克里斯多夫》等名著会调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在欣赏人物人格魅力中受到坚忍不拔、健康昂扬精神的感染,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参照榜样,形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从" 小我" 的牢笼中挣脱出来,磨炼出" 大我" 来。读名著,还能体验到友谊、忠诚、勇敢、正直、宽容、豁达等豐富的精神境界,开拓自己的精神世界,激荡内在动机,塑造立体人格。可见,课外阅读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阅读中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决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有两者巧妙统一,互相渗透,才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张娟祥. 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D]. 辽宁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