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点击1:新课程强调师生对话,于是,有的课堂把问答当对话,“知道吗”、“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充斥了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提出一百多个问题的现象屡见不鲜,把平等对话搞成为了问答,解释曰:“此乃新课改提倡的探究式教学。”
现象点击2:新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于是,有的教师不分地点场合,处处鼓励、表扬学生,却忽视了一些严峻的问题:从未受过批评是否会影响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发展?是否会影响他将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现象点击3: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把作业还给学生。于是有人说:“新课程改革太好了,我们老师真正解放了。”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与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
处在教育第一战线的教师对以上现象一定不陌生。笔者不禁困惑了:新课改若是被某些人这样改下去,不改也罢!倒不如沿用传统教学的好。细细想来,造成以上现象的不是课程改革本身,而是这次改革的主力军(教师)当中的一些人曲解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从而导致课程改革步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盲目崇拜和过分依赖
新课改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走进课堂。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知识容量,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于是在我们身边,热衷于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乏其人,有些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课件制作上而忽略了教师应着力于教学研究的“本”。
千万不要以为有了信息技术就可以不备学生了、不备教材了、不备实验了。其实凡实验能解决的就不该用计算机,只有当现实存在局限性时才能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虚拟。我们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一定要注重教学实效,更不能用它取代教师的职能。教师的魅力是计算机所不能代替的,师生交往中的情感交流及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现代化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与手段,不论这种形式是传统的还是新潮的,只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就应提倡使用。
误区之二:认为课程改革就是否定传统教学,把它们人为地对立起来。
课程改革要抛弃的只是不把学生当“人”对待的灌输式教学,而不是传授式教学本身。至于传授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绝非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对抗关系。事实上,传授式教学作为人类经验授受的最基本形式,只要有学习行为发生,必然就会有传授。传授式教学几百年来为基础教育普及化和提高全人类智慧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现代班级制度下的必然产物,课堂上需要传授式教学,尤其是在知识总量急剧膨胀的今天,我们很难想像一旦“从根本上转变”或放弃了传授式教学将会给课堂造成什么样的灾难。试想想,教牛顿第二定律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带学生从苹果落地开始作长期实践研究?教相对论时我们难道也要从构建一个类似于爱因斯坦用的实验室开始?正如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所说:“如果没有接受性学习,那么人类也许得重新研究钻木取火。”
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也不是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同时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念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等,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就应该发扬光大;有的教育观念如“只要升学率高,学校办学水平就一定高”、“分数是学生的命根,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尽管能被社会上许多人所接受,但它们有悖于新的课改理念,不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理所当然会被全面更新。因此,我们既要把传统教学中优秀的东西继承下来,又要将陈旧的、迂腐的东西大胆抛弃。
误区之三:过于注重形式,导致教学失去知识的价值目标
为表演而表演,为形式而形式,这是我们在听许多新课程课后的感受。热闹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新课程真正的精彩不在于表面的热闹,而在于实现教学由“单向的知识传授”到“多向的文化融合”。在新课程师生平等、人文关怀的理念下,教师的自我展现不是为了自己出彩,而是要以自身的展现带动问题的思考,引发学生探究。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也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要具体研究课堂气氛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课堂教学也只有对学生放手而不放纵,才能保证探究过程的真实有效。
误区之四:对课程改革过于急功近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人对这次课改过于急功近利。正是这种心态的支持,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稍遇到困难便对这次课改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
有人把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称之为“中国的课程革命”,可见这次改革影响之深之大。它既然是一场革命,就注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全国1300万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方式、3亿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法、6亿以上的家长需要改变帮助孩子学习的做法。
我们相当多的教师不仅在理念上急需洗脑充电,而且在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教学素养的积累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最令人“远忧”的是不少教师的专业知识老化,对新的、现代化的相关知识又知之甚少:年轻语文教师的古文功底每况愈下,年长的语文教师所读过的现代派作品并不比现在的高中生多,政治课教师已经将“剩余价值”学说讲了近半个世纪,又有多少教师对债券、期货、物流、股票等许多经济现象有较深入的了解?历史教师仍然以仇恨的态度来对待国际竞争,仍然教学生学会屈辱和仇恨,有多少人教学生学会合作?数学教师有多少人能够将数学与社会、生活进行有机而融洽的整合,能教给学生多少“走进生活的数学”?仅仅是教师的观念更新问题就绝对不是三五年内所能够解决好的大问题,更何况,新课改是一个从教学观念、教学结构、课程内容,乃至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均进行深刻改革的系统工程。
今天,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让可能以新形式表现出来的轻视课改思潮干扰了我们的改革方向。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我们还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这注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伟大的工程,我们应该主动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让新课改一路走好。
现象点击2:新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于是,有的教师不分地点场合,处处鼓励、表扬学生,却忽视了一些严峻的问题:从未受过批评是否会影响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发展?是否会影响他将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现象点击3: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把作业还给学生。于是有人说:“新课程改革太好了,我们老师真正解放了。”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与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
处在教育第一战线的教师对以上现象一定不陌生。笔者不禁困惑了:新课改若是被某些人这样改下去,不改也罢!倒不如沿用传统教学的好。细细想来,造成以上现象的不是课程改革本身,而是这次改革的主力军(教师)当中的一些人曲解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从而导致课程改革步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盲目崇拜和过分依赖
新课改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走进课堂。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知识容量,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于是在我们身边,热衷于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乏其人,有些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课件制作上而忽略了教师应着力于教学研究的“本”。
千万不要以为有了信息技术就可以不备学生了、不备教材了、不备实验了。其实凡实验能解决的就不该用计算机,只有当现实存在局限性时才能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虚拟。我们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一定要注重教学实效,更不能用它取代教师的职能。教师的魅力是计算机所不能代替的,师生交往中的情感交流及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现代化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与手段,不论这种形式是传统的还是新潮的,只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就应提倡使用。
误区之二:认为课程改革就是否定传统教学,把它们人为地对立起来。
课程改革要抛弃的只是不把学生当“人”对待的灌输式教学,而不是传授式教学本身。至于传授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绝非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对抗关系。事实上,传授式教学作为人类经验授受的最基本形式,只要有学习行为发生,必然就会有传授。传授式教学几百年来为基础教育普及化和提高全人类智慧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现代班级制度下的必然产物,课堂上需要传授式教学,尤其是在知识总量急剧膨胀的今天,我们很难想像一旦“从根本上转变”或放弃了传授式教学将会给课堂造成什么样的灾难。试想想,教牛顿第二定律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带学生从苹果落地开始作长期实践研究?教相对论时我们难道也要从构建一个类似于爱因斯坦用的实验室开始?正如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所说:“如果没有接受性学习,那么人类也许得重新研究钻木取火。”
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也不是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同时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念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等,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就应该发扬光大;有的教育观念如“只要升学率高,学校办学水平就一定高”、“分数是学生的命根,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尽管能被社会上许多人所接受,但它们有悖于新的课改理念,不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理所当然会被全面更新。因此,我们既要把传统教学中优秀的东西继承下来,又要将陈旧的、迂腐的东西大胆抛弃。
误区之三:过于注重形式,导致教学失去知识的价值目标
为表演而表演,为形式而形式,这是我们在听许多新课程课后的感受。热闹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新课程真正的精彩不在于表面的热闹,而在于实现教学由“单向的知识传授”到“多向的文化融合”。在新课程师生平等、人文关怀的理念下,教师的自我展现不是为了自己出彩,而是要以自身的展现带动问题的思考,引发学生探究。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也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要具体研究课堂气氛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课堂教学也只有对学生放手而不放纵,才能保证探究过程的真实有效。
误区之四:对课程改革过于急功近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人对这次课改过于急功近利。正是这种心态的支持,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稍遇到困难便对这次课改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
有人把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称之为“中国的课程革命”,可见这次改革影响之深之大。它既然是一场革命,就注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全国1300万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方式、3亿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法、6亿以上的家长需要改变帮助孩子学习的做法。
我们相当多的教师不仅在理念上急需洗脑充电,而且在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教学素养的积累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最令人“远忧”的是不少教师的专业知识老化,对新的、现代化的相关知识又知之甚少:年轻语文教师的古文功底每况愈下,年长的语文教师所读过的现代派作品并不比现在的高中生多,政治课教师已经将“剩余价值”学说讲了近半个世纪,又有多少教师对债券、期货、物流、股票等许多经济现象有较深入的了解?历史教师仍然以仇恨的态度来对待国际竞争,仍然教学生学会屈辱和仇恨,有多少人教学生学会合作?数学教师有多少人能够将数学与社会、生活进行有机而融洽的整合,能教给学生多少“走进生活的数学”?仅仅是教师的观念更新问题就绝对不是三五年内所能够解决好的大问题,更何况,新课改是一个从教学观念、教学结构、课程内容,乃至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均进行深刻改革的系统工程。
今天,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让可能以新形式表现出来的轻视课改思潮干扰了我们的改革方向。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我们还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这注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伟大的工程,我们应该主动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让新课改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