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本专业核心课程,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想象来完成角色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最终在软件上实现出来,所以难度较高,学生畏难情绪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围绕个人在在动画运动规律授课方法与教学糢式的几点思考,旨在促进学生从兴趣入手,提升对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学习认知,从而提升该门课的教学质量。
第一点,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课程伊始,部分教师的讲课往往从运动规律的视觉原理开始,学生在接触该门课的时候也是从旧有的理论书籍入手,并没有真正从实物运动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一开始听到看到的全是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旦其中一段没有听懂,很容易形成畏难的情绪,导致对该门课程兴趣不高。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从表演开始,动作可以从基本的走跑跳开始逐渐变为较为复杂的动作,让学生自己用手机或者其他设备记录下自己的表演,然后教师从拍摄的素材中分析学生表演中的动作关键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再尝试改变一下自己的动作幅度或者速率,再进行记录,对比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方法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接下来,可以配合使用一些简单易用的视频剪辑软件例如Quicktime,Aftereffects等等,让学生把自己的素材从视频导出成一帧一帧的图片,真正从动画最关键的“帧”的概念去理解动作。然后可以让学生用描摹的方法把自己导出的连续的帧图片勾勒出来,然后再使用软件合成使其动起来,在过程中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尝试通过加减动画“帧”的方法来增加趣味性,以达到创作出实际生活中做不出来的动作的结果。通过这样的练习,知识从具象再到抽象的过渡中有一个过程,学生参与的过程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往往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兴趣也比较高。
第二点,在学生开始使作用软件制作动画的初期,往往需要一个角色作为动作的载体,在学生设计动画角色的时候通常比较复杂,怎么好看怎么设计。在此时,如果教师经验不足没有良好的引导,接下来就会使得学生的工作量变得非常巨大,往往只是几秒钟的动画制作起来相当吃力,最终导致中途放弃。原因在于,复杂的动画角色往往充斥大量细节,在日常的动画作品中,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艺术效果,这些细节是可以被保留的,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这些绝对是“灾难”。所以对于初学的学生,“火柴人”这样的简单形象已经被行业反复验证,许多国内外动画专业人士在做日常练习的时候往往也采用这个形象。火柴人的形象保留了基本的人体外形和躯干,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人物“动作”的诠释上不会产生歧义,同时,在动画绘制过程中不必考虑角色由于角度变化所带来的的透视变化,而透视往往是动画初学者最棘手的问题。简单的角色也把不必要的细节全部剔除了,不会出现为了一个不重要的花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的问题。
第三点,即便是对于运动规律已经全部学习完成的学生,其对实物的运动规律多半是主观和整体的,例如对于简单的走跑循环动作,经常会误认为身体各部分在周期内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将各个身体部分之间的幅度和动作频率画成同步,发生这样的错误是对运动规律的认知不到位,在实践中受到其他动作部分的误导。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从观察入手,在视频勾画导出“帧”的训练中,刻意只画身体或者头发之类的单独部分,这样在绘制过程中排除了干扰,能够对主题动作、辅助动作、预备动作、跟随动作等等这些概念进行单独的绘制训练,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部分在运动时的自身规律。此阶段也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临摹一些动画的现有作品,从成熟的动画师那里吸取营养,过程中反向思维为什么画师是这么设计动作的等等。
第四点,动画团队合作模式的建立。运动规律本身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一切能够运动起来的物体都需要表现,包括一些四足动物、鸟类甚至是火焰或液体的特效。这些知识内容庞大,而要短时间内全部掌握并不现实,加上实践环节教师往往需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导致教师即便一刻不停的再帮学生解决问题也顾不到所有人的尴尬局面。所以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将各自的兴趣和不同的擅长方向先定出来,共同完成动画部分的绘制。在小组内部也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和帮助,让对动画规律理解比较快的同学帮助学习进度较慢的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教师也能从人数过多的问题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先将能力比较强的各组组长教会,让组长再去解决和监督其他同学的作画质量和进度,对于组员产生的问题也能够集中得到反映,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程实践效率。
第五点,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人才的辅助培养。动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学得再好也制作不出好的动画动作,偏理论轻实践也是当下许多学校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企业是行业第一线,制作的标准有行业规范的要求,所以必须积极寻求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器材,企业提供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这样能够最快速的让学生的运动规律制作水平达到行业要求,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急需的人才。教师本身也可以同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完成一些科研项目,或者参与到一些企业的实际项目中去,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个人坚持的观点是,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只有不断的在实际项目中汲取行业最前沿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才会不被淘汰。
以上是本人在平常的运动规律教学活动中总结出的一点经验和想法。动画运动规律再现有的高等动画教育里其实面临着很多困难,动画的学习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但实际情况可能因为经费问题造成这门课设备落后影响学生操作,安全问题造成無法外出写生观摩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过相信通过所有动画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加之现在提倡的教学改革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动画运动规律这门课能够发展的更好。
作者简介:谢智伟(1988-), 男, 汉族,籍贯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职称 讲师,学历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动画艺术创作与研究,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第一点,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课程伊始,部分教师的讲课往往从运动规律的视觉原理开始,学生在接触该门课的时候也是从旧有的理论书籍入手,并没有真正从实物运动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一开始听到看到的全是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旦其中一段没有听懂,很容易形成畏难的情绪,导致对该门课程兴趣不高。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从表演开始,动作可以从基本的走跑跳开始逐渐变为较为复杂的动作,让学生自己用手机或者其他设备记录下自己的表演,然后教师从拍摄的素材中分析学生表演中的动作关键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再尝试改变一下自己的动作幅度或者速率,再进行记录,对比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方法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接下来,可以配合使用一些简单易用的视频剪辑软件例如Quicktime,Aftereffects等等,让学生把自己的素材从视频导出成一帧一帧的图片,真正从动画最关键的“帧”的概念去理解动作。然后可以让学生用描摹的方法把自己导出的连续的帧图片勾勒出来,然后再使用软件合成使其动起来,在过程中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尝试通过加减动画“帧”的方法来增加趣味性,以达到创作出实际生活中做不出来的动作的结果。通过这样的练习,知识从具象再到抽象的过渡中有一个过程,学生参与的过程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往往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兴趣也比较高。
第二点,在学生开始使作用软件制作动画的初期,往往需要一个角色作为动作的载体,在学生设计动画角色的时候通常比较复杂,怎么好看怎么设计。在此时,如果教师经验不足没有良好的引导,接下来就会使得学生的工作量变得非常巨大,往往只是几秒钟的动画制作起来相当吃力,最终导致中途放弃。原因在于,复杂的动画角色往往充斥大量细节,在日常的动画作品中,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艺术效果,这些细节是可以被保留的,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这些绝对是“灾难”。所以对于初学的学生,“火柴人”这样的简单形象已经被行业反复验证,许多国内外动画专业人士在做日常练习的时候往往也采用这个形象。火柴人的形象保留了基本的人体外形和躯干,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人物“动作”的诠释上不会产生歧义,同时,在动画绘制过程中不必考虑角色由于角度变化所带来的的透视变化,而透视往往是动画初学者最棘手的问题。简单的角色也把不必要的细节全部剔除了,不会出现为了一个不重要的花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的问题。
第三点,即便是对于运动规律已经全部学习完成的学生,其对实物的运动规律多半是主观和整体的,例如对于简单的走跑循环动作,经常会误认为身体各部分在周期内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将各个身体部分之间的幅度和动作频率画成同步,发生这样的错误是对运动规律的认知不到位,在实践中受到其他动作部分的误导。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从观察入手,在视频勾画导出“帧”的训练中,刻意只画身体或者头发之类的单独部分,这样在绘制过程中排除了干扰,能够对主题动作、辅助动作、预备动作、跟随动作等等这些概念进行单独的绘制训练,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部分在运动时的自身规律。此阶段也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临摹一些动画的现有作品,从成熟的动画师那里吸取营养,过程中反向思维为什么画师是这么设计动作的等等。
第四点,动画团队合作模式的建立。运动规律本身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一切能够运动起来的物体都需要表现,包括一些四足动物、鸟类甚至是火焰或液体的特效。这些知识内容庞大,而要短时间内全部掌握并不现实,加上实践环节教师往往需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导致教师即便一刻不停的再帮学生解决问题也顾不到所有人的尴尬局面。所以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将各自的兴趣和不同的擅长方向先定出来,共同完成动画部分的绘制。在小组内部也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和帮助,让对动画规律理解比较快的同学帮助学习进度较慢的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教师也能从人数过多的问题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先将能力比较强的各组组长教会,让组长再去解决和监督其他同学的作画质量和进度,对于组员产生的问题也能够集中得到反映,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程实践效率。
第五点,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人才的辅助培养。动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学得再好也制作不出好的动画动作,偏理论轻实践也是当下许多学校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企业是行业第一线,制作的标准有行业规范的要求,所以必须积极寻求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器材,企业提供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这样能够最快速的让学生的运动规律制作水平达到行业要求,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急需的人才。教师本身也可以同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完成一些科研项目,或者参与到一些企业的实际项目中去,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个人坚持的观点是,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只有不断的在实际项目中汲取行业最前沿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才会不被淘汰。
以上是本人在平常的运动规律教学活动中总结出的一点经验和想法。动画运动规律再现有的高等动画教育里其实面临着很多困难,动画的学习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但实际情况可能因为经费问题造成这门课设备落后影响学生操作,安全问题造成無法外出写生观摩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过相信通过所有动画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加之现在提倡的教学改革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动画运动规律这门课能够发展的更好。
作者简介:谢智伟(1988-), 男, 汉族,籍贯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职称 讲师,学历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动画艺术创作与研究,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