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学,学生通过听、说、动、唱、玩等活动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语感。根据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生理及学习特点,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而创设和谐生动的教学情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技巧。我们的课标里也明确提倡情景教学模式。下面几点是我关于情景教学的思考。
一、合理组织,创设听说情景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是听。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英语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优化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景语境中自然地学好英语,并始终保持浓厚兴趣。
二、挖掘教材内容,创设直观情景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景内容,如教科书全部采用彩色图画,情景会话贯穿全套教材,安排了大量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游戏、小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使用实物或直观教具,以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点。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概念、语言现象、语言环境等,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打电话、问路、购物、道别等。教师可利用学生过去学过的知识,结合周围的环境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种情景教学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三、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景
随着教学中多媒體技术的引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运用各种电教手段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例如,课本配套光盘教课文对话,利用录音机、录音磁带培养学生的听力、语感,利用VCD、电视机教学直观明了,学生也感兴趣……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情景,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创设巩固情景
小学生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式上直观的模仿胜于理性的思维,形象的接受易于抽象的理解。他们更适合在游戏、娱乐中掌握新本领,学习新知识。愉快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又符合基础教学性质和小学生的发展规律。采用游戏教学手段恰好符合愉快教学的要求。为了避免学生感到厌倦,教师可安排一个比赛,把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比赛。这样每个同学都能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既得到了听说读的训练,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五、在情景教学中要关注是否全体学生都理解情景的含义
情景教学的优点很多,但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我们的学生是否都理解你设计的情景呢?你设计的情景是否能清楚得表达和传递你想要传达的信息呢?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观察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我发现不是的。即有些老师设计的情景无法让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现象,也有的老师设计得很好,但学生的能力问题阻碍他理解老师所设计的情景。例如:我们老师提供了这样一幅图(右图):老师的教学内容是“warm”,可是这幅图亦能表达“warm”,亦能表达“sunny”,所以学生就感觉糊涂了。虽然课本提供的是这样的图,但为了使我们的情景达到更好的教学服务效果,我们有责任优化我们的教学软件。再举个例子吧:我在教“Tree Planting Day”时,结合刚学的日期表达法,在我课件上出现一幅挂历,挂历表达的是2011年3月的日历,我把12号这个日子用红色的圈圈出来,然后我问:“What was the date?”学生准确地说:“It was March 3rd.”然后我就引入:“It was Tree Planting Day.”我满以为我设计的情景很清楚,也很容易理解啊,但结果不是。当我在改作业时,习题上有这么道题:根据中文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词或词组: It was (植树节) yesterday.我几乎要晕倒,因为有一半的学生没写对!我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呵呵,问自己是问不出来答案来的,因为答案在学生那里。向学生了解,哦,原来是他们不知道3.12是植树节。所以他们那天上课时根本就不知道3.12—Tree Planting Day就是植树节!所以在我们设计情景的时候要考虑得周全一些。
六、关注情景的完整呈现
把目光放远些,有利于学生更宏观地把握整体,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更准确的理解教师所创设的情景。
七、创设情景的原则
1.情景必须具有种学性。设置的情景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真实自然。具有可操作性,便于通过情景学到语言功能。
2.情景应当具有思想性。创设情景时,教师要考虑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这一教学任务,要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熏陶。
3.情景必须具有明确性。设置的情景必须明确包括情景对话的诸因素。
4.情景的创设要有信息差。信息差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掌握信息的不同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或不对等,由于这种不对等,就有了交际的必要。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共同解决问题。信息差情景教学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去促进语言形式的掌握,激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激发学习动机。信息差情景是指在活动中学生被给予不同片段的信息,学生通过交流,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因为信息的差异,构成了真实交际。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习内驱力,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地寻求缺失的信息,把未知变为已知。
龚亚夫、罗少茜(2003)提出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互动和交际来发展学生的语言系统。只有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运用语言传递与接受真实的信息时,才产生互动。这是信息差任务的主要互动形式。学生可以在模拟真实交际的情景中进行语言活动,使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量增加,重新组合以前的语言,创造性、综合性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5.情景应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情景设置的本意就是帮助学习生活用语,克服死记硬背的现象。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作必要的铺设,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使用的语言形式,向他们提供足够的语言材料,帮助他们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自然交际。
6.情景应有利于学生辨析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大都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教师要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领会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之,英语情景导学是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之一,它使学生的科学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了协调的发展。在小学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把语言教学与认识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一、合理组织,创设听说情景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是听。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英语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优化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景语境中自然地学好英语,并始终保持浓厚兴趣。
二、挖掘教材内容,创设直观情景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景内容,如教科书全部采用彩色图画,情景会话贯穿全套教材,安排了大量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游戏、小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使用实物或直观教具,以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点。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概念、语言现象、语言环境等,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打电话、问路、购物、道别等。教师可利用学生过去学过的知识,结合周围的环境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种情景教学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三、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景
随着教学中多媒體技术的引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运用各种电教手段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例如,课本配套光盘教课文对话,利用录音机、录音磁带培养学生的听力、语感,利用VCD、电视机教学直观明了,学生也感兴趣……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情景,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创设巩固情景
小学生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式上直观的模仿胜于理性的思维,形象的接受易于抽象的理解。他们更适合在游戏、娱乐中掌握新本领,学习新知识。愉快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又符合基础教学性质和小学生的发展规律。采用游戏教学手段恰好符合愉快教学的要求。为了避免学生感到厌倦,教师可安排一个比赛,把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比赛。这样每个同学都能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既得到了听说读的训练,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五、在情景教学中要关注是否全体学生都理解情景的含义
情景教学的优点很多,但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我们的学生是否都理解你设计的情景呢?你设计的情景是否能清楚得表达和传递你想要传达的信息呢?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观察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我发现不是的。即有些老师设计的情景无法让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现象,也有的老师设计得很好,但学生的能力问题阻碍他理解老师所设计的情景。例如:我们老师提供了这样一幅图(右图):老师的教学内容是“warm”,可是这幅图亦能表达“warm”,亦能表达“sunny”,所以学生就感觉糊涂了。虽然课本提供的是这样的图,但为了使我们的情景达到更好的教学服务效果,我们有责任优化我们的教学软件。再举个例子吧:我在教“Tree Planting Day”时,结合刚学的日期表达法,在我课件上出现一幅挂历,挂历表达的是2011年3月的日历,我把12号这个日子用红色的圈圈出来,然后我问:“What was the date?”学生准确地说:“It was March 3rd.”然后我就引入:“It was Tree Planting Day.”我满以为我设计的情景很清楚,也很容易理解啊,但结果不是。当我在改作业时,习题上有这么道题:根据中文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词或词组: It was (植树节) yesterday.我几乎要晕倒,因为有一半的学生没写对!我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呵呵,问自己是问不出来答案来的,因为答案在学生那里。向学生了解,哦,原来是他们不知道3.12是植树节。所以他们那天上课时根本就不知道3.12—Tree Planting Day就是植树节!所以在我们设计情景的时候要考虑得周全一些。
六、关注情景的完整呈现
把目光放远些,有利于学生更宏观地把握整体,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更准确的理解教师所创设的情景。
七、创设情景的原则
1.情景必须具有种学性。设置的情景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真实自然。具有可操作性,便于通过情景学到语言功能。
2.情景应当具有思想性。创设情景时,教师要考虑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这一教学任务,要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熏陶。
3.情景必须具有明确性。设置的情景必须明确包括情景对话的诸因素。
4.情景的创设要有信息差。信息差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掌握信息的不同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或不对等,由于这种不对等,就有了交际的必要。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共同解决问题。信息差情景教学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去促进语言形式的掌握,激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激发学习动机。信息差情景是指在活动中学生被给予不同片段的信息,学生通过交流,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因为信息的差异,构成了真实交际。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习内驱力,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地寻求缺失的信息,把未知变为已知。
龚亚夫、罗少茜(2003)提出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互动和交际来发展学生的语言系统。只有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运用语言传递与接受真实的信息时,才产生互动。这是信息差任务的主要互动形式。学生可以在模拟真实交际的情景中进行语言活动,使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量增加,重新组合以前的语言,创造性、综合性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5.情景应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情景设置的本意就是帮助学习生活用语,克服死记硬背的现象。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作必要的铺设,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使用的语言形式,向他们提供足够的语言材料,帮助他们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自然交际。
6.情景应有利于学生辨析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大都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教师要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领会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之,英语情景导学是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之一,它使学生的科学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了协调的发展。在小学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把语言教学与认识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