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围绕“践行课程标准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益”这一问题,作者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培养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能力;抓住重点词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度拓展,丰富学生积累;读写搭桥,培养学生想象与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整体感知 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诸多任务,如既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课程标准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思考。
一、培养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能力
整体感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方法很多,指导学生概括小标题,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就是一种。譬如教学《嫦娥奔月》一文时,要求学生尝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故事情节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学生经过一番阅读、思考,展开交流、讨论,概括出如下标题:后羿射日→智斗逢蒙→嫦娥奔月→后羿追妻→思念期盼。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概括了各个段落的内容,又弄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又如教学《天火之谜》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的情况下,笔者用多媒体出示如下一道填空题,让学生从文中捕捉信息,完成填空: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做是“?摇?摇 ?摇?摇”,中国人则把它称为“?摇?摇 ?摇?摇”。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摇?摇?摇 ?摇”,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摇?摇?摇 ?摇,他又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摇 ?摇?摇?摇。这道题目设计的意图是给学生提供一根“拐杖”,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此外,还可以采用划分逻辑段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与概括课文内容。
二、抓住重点词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汉语言文字不仅形式优美,而且内涵丰富,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吕叔湘等语文教育家早就指出语感培养对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语感培养”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的、精彩的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朗读、品味,是培养语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故事,课文中有两处地方出现“小宝贝”这个词语:“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抓住这两个“小宝贝”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小宝贝”是指什么?如果把它们换成“小甲虫”,好不好?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思考,领会用“小宝贝”是富有感情色彩的,用这个词更能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又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笔者抓住“鮮花伴着骨灰”一句中的“伴”字,设置疑惑:这句话中的“伴”字是不是用错了?我认为应该用“拌”比较合适,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笔者故意提出这样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原来“拌”只告诉我们鲜花掺和着骨灰,是不能体现出任何感情的;而用“伴”有“陪伴”之意,不仅说明了鲜花和骨灰一起撒向大海,更传达出人们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爱戴与思念。一字之差,表达效果迥然不同,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皆含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语感培养意识,善于抓住文中的妙词佳句,引导学生咀嚼、玩味,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
三、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度拓展,丰富学生积累
课文只是个例子,仅仅教好一篇课文,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的过程中或者在学完课文之后,要进行适度拓展。拓展的思路很多,其中依据教材内容,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行拓展是其中的一种。如教学《推敲》一文,讲述贾岛作诗时推敲词语的故事,他所作的诗是《题李凝幽居》,但课文中并没有出现整首诗,只出现跟故事相关的两句,而且是未改动之前的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那么,在上课伊始,就可由这首诗导入新课,即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这首呈现给学生,教学生朗读,初步讲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中有一个“敲”字,可是诗人最初作这首诗的时候并不是用这个字,而是“推”字。后来为什么改成“敲”字了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这样一问,可以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学生学习课文之前粗略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可以为学习课文作下铺垫。此外,学习《推敲》一文,还可以给学生拓展王安石“推敲”词句的经典传说——针对“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中的“绿”字,王安石先后选择“到”、“入”、“过”、“绿”等字,最终才确定用“绿”。因为这个“绿”字不仅写出了春风的功能,还能让人展开想象,仿佛看到江南那绿草丛生、春意盎然的大好春色。通过课内学习、课外拓展,学生明白了斟酌词句的重要性。
四、读写搭桥,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
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是通过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阅读是吸收、消化,写作是倾吐、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融入说话或练笔活动,以此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教学《嫦娥奔月》,笔者抓住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威逼”和“周旋”两个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口语训练。尔后,笔者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一个当逢蒙,一个当嫦娥,给大家表演。其中一位学生接下笔者递给他的教杆当宝剑,表演起逢蒙威逼嫦娥的这个情节——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不然我就一剑刺死你!”嫦娥:“我凭什么要把仙药交给你?你这贪婪、奸诈的东西,能配吃仙药吗?……”两位学生的表演入情入境,赢得学生的一阵掌声。这样的训练不仅给课堂增添了生趣,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又如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以指导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写一封信,以表达对爸爸教诲之恩的感激和并祝愿爸爸身体早日恢复健康。书信交往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这一练笔活动既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对曾经学过的书信格式进行巩固,又有助于促进学生进步,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整体感知 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诸多任务,如既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课程标准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思考。
一、培养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能力
整体感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方法很多,指导学生概括小标题,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就是一种。譬如教学《嫦娥奔月》一文时,要求学生尝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故事情节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学生经过一番阅读、思考,展开交流、讨论,概括出如下标题:后羿射日→智斗逢蒙→嫦娥奔月→后羿追妻→思念期盼。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概括了各个段落的内容,又弄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又如教学《天火之谜》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的情况下,笔者用多媒体出示如下一道填空题,让学生从文中捕捉信息,完成填空: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做是“?摇?摇 ?摇?摇”,中国人则把它称为“?摇?摇 ?摇?摇”。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摇?摇?摇 ?摇”,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摇?摇?摇 ?摇,他又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摇 ?摇?摇?摇。这道题目设计的意图是给学生提供一根“拐杖”,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此外,还可以采用划分逻辑段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与概括课文内容。
二、抓住重点词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汉语言文字不仅形式优美,而且内涵丰富,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吕叔湘等语文教育家早就指出语感培养对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语感培养”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的、精彩的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朗读、品味,是培养语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故事,课文中有两处地方出现“小宝贝”这个词语:“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抓住这两个“小宝贝”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小宝贝”是指什么?如果把它们换成“小甲虫”,好不好?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思考,领会用“小宝贝”是富有感情色彩的,用这个词更能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又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笔者抓住“鮮花伴着骨灰”一句中的“伴”字,设置疑惑:这句话中的“伴”字是不是用错了?我认为应该用“拌”比较合适,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笔者故意提出这样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原来“拌”只告诉我们鲜花掺和着骨灰,是不能体现出任何感情的;而用“伴”有“陪伴”之意,不仅说明了鲜花和骨灰一起撒向大海,更传达出人们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爱戴与思念。一字之差,表达效果迥然不同,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皆含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语感培养意识,善于抓住文中的妙词佳句,引导学生咀嚼、玩味,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
三、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度拓展,丰富学生积累
课文只是个例子,仅仅教好一篇课文,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的过程中或者在学完课文之后,要进行适度拓展。拓展的思路很多,其中依据教材内容,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行拓展是其中的一种。如教学《推敲》一文,讲述贾岛作诗时推敲词语的故事,他所作的诗是《题李凝幽居》,但课文中并没有出现整首诗,只出现跟故事相关的两句,而且是未改动之前的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那么,在上课伊始,就可由这首诗导入新课,即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这首呈现给学生,教学生朗读,初步讲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中有一个“敲”字,可是诗人最初作这首诗的时候并不是用这个字,而是“推”字。后来为什么改成“敲”字了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这样一问,可以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学生学习课文之前粗略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可以为学习课文作下铺垫。此外,学习《推敲》一文,还可以给学生拓展王安石“推敲”词句的经典传说——针对“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中的“绿”字,王安石先后选择“到”、“入”、“过”、“绿”等字,最终才确定用“绿”。因为这个“绿”字不仅写出了春风的功能,还能让人展开想象,仿佛看到江南那绿草丛生、春意盎然的大好春色。通过课内学习、课外拓展,学生明白了斟酌词句的重要性。
四、读写搭桥,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
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是通过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阅读是吸收、消化,写作是倾吐、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融入说话或练笔活动,以此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教学《嫦娥奔月》,笔者抓住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威逼”和“周旋”两个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口语训练。尔后,笔者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一个当逢蒙,一个当嫦娥,给大家表演。其中一位学生接下笔者递给他的教杆当宝剑,表演起逢蒙威逼嫦娥的这个情节——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不然我就一剑刺死你!”嫦娥:“我凭什么要把仙药交给你?你这贪婪、奸诈的东西,能配吃仙药吗?……”两位学生的表演入情入境,赢得学生的一阵掌声。这样的训练不仅给课堂增添了生趣,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又如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以指导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写一封信,以表达对爸爸教诲之恩的感激和并祝愿爸爸身体早日恢复健康。书信交往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这一练笔活动既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对曾经学过的书信格式进行巩固,又有助于促进学生进步,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