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运动心理学理论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内涵、构成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篮球运动项目特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篮球运动智力的问题,提出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运动智力;发展途径;注意
1、前言
运动员专项智力水平的高低是运动员在激烈的竞技运动中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动场上每个位置、每一个角色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构成了运动员不一样的运动智力。篮球运动是以投篮为途径,以得分为目的的运动项目。在篮球赛场上,篮球运动员将受到攻防两端多方面不同程度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赛场上捕捉有用的信息,对信息快速处理,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2、运动智力的概述
目前对于运动智力的研究可分为两种理论和方法,即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的方法和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在2000 年之前的大多数研究是有关运动员的智力研究,2000 年之后,运动科学研究者注意到了应用一般智力理论解释运动员意义不大。运动领域应该存在自己的运动智力——独特的、区别与一般智力的心理特质。
国外最早对运动智力进行研究的是FISHER,他在1984年通过研究给智力下的定义是:“智力是一个以个体适应特殊环境能力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结构。Papanikolaou(2000)的研究认为:个人运动智力是指运功员能够充分了解此项运动的身体、技战术和心理方面的要求,能从自己以往的经验中了解比赛的规律,并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Ellis Cashmore(2002)提出斯腾伯格的智力定义更适合特定的运动情境,这个定义认为智力是“能够充分认识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并能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己水平的能力。FALK等人通过对14~15年龄段国家水球队员进行运动智力的评估,发现运动智力并没有像测量反应时和决策时体现的那么明显,但比没入选国家队的运动员具有更高的运动智商,以此认为选择少年水球运动员时更应该侧重的是运动智商。
在国内,张力为(1993)强调应当在具体运动情境条件下来理解运动智力,并提出运动智力是:“人们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表现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荣敦国、徐斌等人(2012)的研究中指出,运动智力因素是指运动员通过认识活动在运动训练竞赛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葛春林(1995、2003)提出“运动员的智能包括一般智力和专项智能。一般智力是基础,专项智能是运动员在参加比赛过程中表现的信息加工速度、认知策略及认知反应方式的心理测验。”徐培(1999)论证中指出:“运动员专项智力结构中基本的认知过程,也要包括思维,决策等高级认知过程,同时还应把自我监控视为运动智力结构的重要内容。”由此得出还有很多属于运动智力研究范畴的研究,如付全的击剑决策支持系统,王斌的手球直觉决策系统,程勇民的羽毛球决策系统,王洪彪的注意与工作记忆测试系统等,他们测试的都是运动智力成分。
3、影响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因素
戴斯(1999)指出,注意状态和选择性的保持是辨别和概括的基础。注意必然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被运用,而且可以通过适当的任务来评估。注意通过与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联系而成为智力行为的本质成分。由此认为,注意的提高能促进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发展。翟强(2004)认为在选材过程中,我们不但关心运动员是否具备了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所必须具备中等以上的一般智力发展水平,而且更关心运动员在具体运动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练员(省级和国家级)在选材时可以设置一些“一般化”具体运动情景,来考察运动员在运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加工的好坏,可以反映运动员运动智商的高低。阎巩固等人(1994)的研究指出,完成智力活动的质量和速度是决定智力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在测试中不限时会导致一些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困难。张银奎、李训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对于篮球运动员具有5个限定性因素:(1)篮球运动员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和注意力;(2)用实战来丰富个人经验,提高心理稳定性;(3)对于场上时间的把握;(4)确立目标,体现个人价值;(5)对于认知领域中不同因素的判断。同样的,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王庆龙将影响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因素缩减到了4个:(1)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方面的因素体现在注意力方面;(2)篮球运动员只有经历数次大赛的磨练,不断积累经验,运动智力才有可能提高。(3)认知心理学认为,一旦运动员有了目标,知觉也就随之确定。(4)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
综上所述,影响篮球運动员运动智力的主要是生理因素、实践因素、目标与价值因素和意识因素,但个人认为篮球讲究的是一个攻防体系,而所查阅的文献更倾向于运动员的运动智力在进攻中的体现,而忽略了运动智力其实也存在于防守中,攻防的平衡可能对于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智力更具有说服力。还有,性别的差异也可能会制约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发展。
4、发展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途径
认知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Allard 1980),优秀运动员在特殊运动情景中的信息加工能力优于一般运动员,当然,更是远远优于普通人。由此看出,篮球运动员对于信息加工能力的强化,有利于他运动智力的发展。张伟在1996年提出:(1)加强智力投资,严格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定教学时数,控制学习成绩考核;(2)对现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学习管理标准;(3)教练员的人选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取得合格证者方能任教。我们不难发现,不管从教练员还是运动员自身出发,文化水平的高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智力水平的发展。张银川、李训锦(2000)提出的建议是:(1)建议对不同水平、层次的运动员不但不能放弃,反而应加大文化知识的教育力度;(2)篮球运动员应注重丰富个人经验和进行象征性演练并举的训练方法;(3)认知速度是篮球运动员不可忽视的问题;(4)“大声思维”法同样适用于篮球运动员;(5)篮球运动员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训练,提高自己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发展篮球运动专项的思维和注意能力。张京杭(2009)提出:(1)篮球的专业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业认知水平,同时也说明了篮球专项智力与一般智力的不同(2)培养和运用有效的认知策略能够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从而提高认知的效率和能力。王庆龙在2007给出的意见是:(1)加强文化知识的教育(2)不断积累篮球运动实践(3)重视篮球意识的培养(4)发展篮球运动专项思维。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虽然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完全反映智力问题,但是文化知识的储备对于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还是
不言而喻。运动经验、运动意识和专项思维都是從后天训练比赛中慢慢汲取,运动智商高的篮球运动员对于比赛中信息的删选能力,接收能力,运用能力都相对更好。
5、结论
张禹在2005年的研究中指出智力的研究不止有助于选拔,对训练也有帮助,可以改善某方面的智力特征,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王海宏、李晓莉等人在研究中认为:(1)运动员的运动智力有其专项特征;(2)具有较高智能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必须重视对运动员的智能训练;(3)专项技术等级有待更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张银川、李训锦、王庆龙等人的结论大体一致,即:(1)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智力有其专项特征;(2)只有较高智商的运动员才有可能取得篮球比赛的好成绩;(3)象征性演练同实际操作一样有助于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水平的提高;(4)篮球运动员的智力训练最高的要求是让运动员能够很好地处理运动场上的先行信息和不完整信息以及复杂信息的能力。张京杭(2009)在此基础上,从训练年限的角度出发认为:(1)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反应认知方式特征比训练年限短的更趋向于独立于场,可能与高水平运动员主要运用内在线索来判断,具有较强组织与提取能力有关;(2)在策略选取方面,训练年限长的高水平运动员在注意、编码、组织、提取、检索策略等方面均优于训练年限短的低水平运动员。
可以看出虽然研究的项目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家都认同“运动智力有其专项特点”,针对于篮球这个项目研究者们更趋向于通过训练跟比赛去培养提高运动智力。篮球运动员专项智力是结构和过程的统一,即,包括信息加工速度、反应认知方式和认知策略三部分。而篮球作为一个有攻有守的运动项目,研究者们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进攻中,忽略了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在防守中的价值体现,不同性别对于运动智力的影响讨论的也较少。还有篮球运动员在受到外界威胁而本能的做出一些合理的举措,这种下意识的行为该不该算作运动智力的范畴,也会影响人们对于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张力为.值得运动心理学家探索的6个问题[J].心理学报,2004.
[2]荣敦国、徐斌等.运动智力品质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2.
[3]王庆.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内涵与发展途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
[4]张京杭.篮球运动员专项智力测量的理论基础分析与实证研究[M],2009.
【关键词】运动智力;发展途径;注意
1、前言
运动员专项智力水平的高低是运动员在激烈的竞技运动中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动场上每个位置、每一个角色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构成了运动员不一样的运动智力。篮球运动是以投篮为途径,以得分为目的的运动项目。在篮球赛场上,篮球运动员将受到攻防两端多方面不同程度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赛场上捕捉有用的信息,对信息快速处理,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2、运动智力的概述
目前对于运动智力的研究可分为两种理论和方法,即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的方法和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在2000 年之前的大多数研究是有关运动员的智力研究,2000 年之后,运动科学研究者注意到了应用一般智力理论解释运动员意义不大。运动领域应该存在自己的运动智力——独特的、区别与一般智力的心理特质。
国外最早对运动智力进行研究的是FISHER,他在1984年通过研究给智力下的定义是:“智力是一个以个体适应特殊环境能力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结构。Papanikolaou(2000)的研究认为:个人运动智力是指运功员能够充分了解此项运动的身体、技战术和心理方面的要求,能从自己以往的经验中了解比赛的规律,并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Ellis Cashmore(2002)提出斯腾伯格的智力定义更适合特定的运动情境,这个定义认为智力是“能够充分认识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并能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己水平的能力。FALK等人通过对14~15年龄段国家水球队员进行运动智力的评估,发现运动智力并没有像测量反应时和决策时体现的那么明显,但比没入选国家队的运动员具有更高的运动智商,以此认为选择少年水球运动员时更应该侧重的是运动智商。
在国内,张力为(1993)强调应当在具体运动情境条件下来理解运动智力,并提出运动智力是:“人们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表现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荣敦国、徐斌等人(2012)的研究中指出,运动智力因素是指运动员通过认识活动在运动训练竞赛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葛春林(1995、2003)提出“运动员的智能包括一般智力和专项智能。一般智力是基础,专项智能是运动员在参加比赛过程中表现的信息加工速度、认知策略及认知反应方式的心理测验。”徐培(1999)论证中指出:“运动员专项智力结构中基本的认知过程,也要包括思维,决策等高级认知过程,同时还应把自我监控视为运动智力结构的重要内容。”由此得出还有很多属于运动智力研究范畴的研究,如付全的击剑决策支持系统,王斌的手球直觉决策系统,程勇民的羽毛球决策系统,王洪彪的注意与工作记忆测试系统等,他们测试的都是运动智力成分。
3、影响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因素
戴斯(1999)指出,注意状态和选择性的保持是辨别和概括的基础。注意必然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被运用,而且可以通过适当的任务来评估。注意通过与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联系而成为智力行为的本质成分。由此认为,注意的提高能促进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发展。翟强(2004)认为在选材过程中,我们不但关心运动员是否具备了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所必须具备中等以上的一般智力发展水平,而且更关心运动员在具体运动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练员(省级和国家级)在选材时可以设置一些“一般化”具体运动情景,来考察运动员在运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加工的好坏,可以反映运动员运动智商的高低。阎巩固等人(1994)的研究指出,完成智力活动的质量和速度是决定智力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在测试中不限时会导致一些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困难。张银奎、李训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对于篮球运动员具有5个限定性因素:(1)篮球运动员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和注意力;(2)用实战来丰富个人经验,提高心理稳定性;(3)对于场上时间的把握;(4)确立目标,体现个人价值;(5)对于认知领域中不同因素的判断。同样的,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王庆龙将影响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因素缩减到了4个:(1)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方面的因素体现在注意力方面;(2)篮球运动员只有经历数次大赛的磨练,不断积累经验,运动智力才有可能提高。(3)认知心理学认为,一旦运动员有了目标,知觉也就随之确定。(4)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
综上所述,影响篮球運动员运动智力的主要是生理因素、实践因素、目标与价值因素和意识因素,但个人认为篮球讲究的是一个攻防体系,而所查阅的文献更倾向于运动员的运动智力在进攻中的体现,而忽略了运动智力其实也存在于防守中,攻防的平衡可能对于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智力更具有说服力。还有,性别的差异也可能会制约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发展。
4、发展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途径
认知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Allard 1980),优秀运动员在特殊运动情景中的信息加工能力优于一般运动员,当然,更是远远优于普通人。由此看出,篮球运动员对于信息加工能力的强化,有利于他运动智力的发展。张伟在1996年提出:(1)加强智力投资,严格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定教学时数,控制学习成绩考核;(2)对现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学习管理标准;(3)教练员的人选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取得合格证者方能任教。我们不难发现,不管从教练员还是运动员自身出发,文化水平的高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智力水平的发展。张银川、李训锦(2000)提出的建议是:(1)建议对不同水平、层次的运动员不但不能放弃,反而应加大文化知识的教育力度;(2)篮球运动员应注重丰富个人经验和进行象征性演练并举的训练方法;(3)认知速度是篮球运动员不可忽视的问题;(4)“大声思维”法同样适用于篮球运动员;(5)篮球运动员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训练,提高自己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发展篮球运动专项的思维和注意能力。张京杭(2009)提出:(1)篮球的专业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业认知水平,同时也说明了篮球专项智力与一般智力的不同(2)培养和运用有效的认知策略能够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从而提高认知的效率和能力。王庆龙在2007给出的意见是:(1)加强文化知识的教育(2)不断积累篮球运动实践(3)重视篮球意识的培养(4)发展篮球运动专项思维。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虽然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完全反映智力问题,但是文化知识的储备对于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还是
不言而喻。运动经验、运动意识和专项思维都是從后天训练比赛中慢慢汲取,运动智商高的篮球运动员对于比赛中信息的删选能力,接收能力,运用能力都相对更好。
5、结论
张禹在2005年的研究中指出智力的研究不止有助于选拔,对训练也有帮助,可以改善某方面的智力特征,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王海宏、李晓莉等人在研究中认为:(1)运动员的运动智力有其专项特征;(2)具有较高智能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必须重视对运动员的智能训练;(3)专项技术等级有待更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张银川、李训锦、王庆龙等人的结论大体一致,即:(1)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智力有其专项特征;(2)只有较高智商的运动员才有可能取得篮球比赛的好成绩;(3)象征性演练同实际操作一样有助于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水平的提高;(4)篮球运动员的智力训练最高的要求是让运动员能够很好地处理运动场上的先行信息和不完整信息以及复杂信息的能力。张京杭(2009)在此基础上,从训练年限的角度出发认为:(1)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反应认知方式特征比训练年限短的更趋向于独立于场,可能与高水平运动员主要运用内在线索来判断,具有较强组织与提取能力有关;(2)在策略选取方面,训练年限长的高水平运动员在注意、编码、组织、提取、检索策略等方面均优于训练年限短的低水平运动员。
可以看出虽然研究的项目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家都认同“运动智力有其专项特点”,针对于篮球这个项目研究者们更趋向于通过训练跟比赛去培养提高运动智力。篮球运动员专项智力是结构和过程的统一,即,包括信息加工速度、反应认知方式和认知策略三部分。而篮球作为一个有攻有守的运动项目,研究者们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进攻中,忽略了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在防守中的价值体现,不同性别对于运动智力的影响讨论的也较少。还有篮球运动员在受到外界威胁而本能的做出一些合理的举措,这种下意识的行为该不该算作运动智力的范畴,也会影响人们对于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张力为.值得运动心理学家探索的6个问题[J].心理学报,2004.
[2]荣敦国、徐斌等.运动智力品质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2.
[3]王庆.篮球运动员运动智力的内涵与发展途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
[4]张京杭.篮球运动员专项智力测量的理论基础分析与实证研究[M],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