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多背诵、积累的好处毋庸置,但在开展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方法处理不当,导致背诵成了孩子的一种负担。如何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孩子喜欢上背诵呢?
一、咬文嚼字地读
宋代朱熹谈其读书经验时曾指出:“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东,亦奚益于学哉”(《文集·答陈师德》)。这是教诲人们,读书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只有潜心玩味,体察其理,方为善学。美学宗师朱光潜也非常赞同朱熹的观点,认为读书要“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
这种由“理解”到“记忆”的读书、背诵方法,其实就是“意义记忆”,它是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记忆。意义记忆应成为小学生首选的背诵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背诵的兴趣,更能够将所背诵的知识进行合理地运用。相反,小学生如果背诵的内容都无法理解,背诵起来就会感到“味同嚼蜡”,背诵就会感到一种压力。如果教师、家长每天给小学生规定了一定的背诵的量,小学生势必就会变成接受经典的一种“容器”。
那么,哪些内容可采用意义记忆呢?这需考虑到小学生个体的理解能力和背诵内容的难易程度两个相关联的方面。比如《论语》是一本可以让人终身咀嚼,学用不尽的书,里面的内容有的很深奥,有的比较浅显,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意思简单易懂,完全可以理解后再记忆。如果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像幼儿园小朋友背“绕口令”一样,毫无意义。
二、不求甚解地读
和“意义记忆”相对的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只是以多次重复复习为基本条件,依据事物的外在联系而进行的记忆。如果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相比,意义记忆的优点显然多于机械记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每读一本书都要采用意义记忆,在儿童时代也读不了几本书了。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读书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近代文史界的邓拓,也主张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强调读书关键在养成习惯,日积月累。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呢?其实最主要的方法是“多读书”。实践告诉人们,书读得越多越能体会读书的乐趣,也就越想读更多的书。怎样才能在小学阶段里,阅读更多的书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做到“不求甚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绝大部分书籍读起来是可以“不求甚解”的。学生背的《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内容都“求甚解”,势必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甚至是理解力所不能及。从“不求甚解”开始,反而会让学生感到轻松,从而引起他们读书的兴趣。如能持之以恒,就会渐渐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
不求甚解,不是完全不理解,全无收获。这是一种介于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之间的读书、背诵的方法。正如五柳先生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沉醉于书香之中,没有明确的读书目的,反而会在无意中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古文观止》一书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善于读书者”,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别有会心处”!
三、素读
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 :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古代私塾里提倡“素读”就是“背诵”,是要求忠实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
也就是说,“素读”主要采用的是机械记忆的方式。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陈琴老师让学生背诵《大学》中的:“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单从识字而言,学生就很难认识,更不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平均每天认识1.5个。最可惜的是,等小学毕业以后,学生的最佳背诵期已经错过了,再补救为时已晚了。而古代私塾的“素读”,孩子有足够的诵读时间,他们在大量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汉字的音、形、义,无须独立识字。
由此可见,“素读”的初衷和终极目标都体现在“积累”上。在机械记忆了经典内容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提升,学生们就会“渐悟”,将来定会形成“厚积薄发”之功。
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在经典诵读的活动开展中,我们要根据经典内容的深浅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地选择背诵的方法,将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就平地坐,往高处走”。
一、咬文嚼字地读
宋代朱熹谈其读书经验时曾指出:“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东,亦奚益于学哉”(《文集·答陈师德》)。这是教诲人们,读书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只有潜心玩味,体察其理,方为善学。美学宗师朱光潜也非常赞同朱熹的观点,认为读书要“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
这种由“理解”到“记忆”的读书、背诵方法,其实就是“意义记忆”,它是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记忆。意义记忆应成为小学生首选的背诵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背诵的兴趣,更能够将所背诵的知识进行合理地运用。相反,小学生如果背诵的内容都无法理解,背诵起来就会感到“味同嚼蜡”,背诵就会感到一种压力。如果教师、家长每天给小学生规定了一定的背诵的量,小学生势必就会变成接受经典的一种“容器”。
那么,哪些内容可采用意义记忆呢?这需考虑到小学生个体的理解能力和背诵内容的难易程度两个相关联的方面。比如《论语》是一本可以让人终身咀嚼,学用不尽的书,里面的内容有的很深奥,有的比较浅显,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意思简单易懂,完全可以理解后再记忆。如果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像幼儿园小朋友背“绕口令”一样,毫无意义。
二、不求甚解地读
和“意义记忆”相对的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只是以多次重复复习为基本条件,依据事物的外在联系而进行的记忆。如果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相比,意义记忆的优点显然多于机械记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每读一本书都要采用意义记忆,在儿童时代也读不了几本书了。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读书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近代文史界的邓拓,也主张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强调读书关键在养成习惯,日积月累。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呢?其实最主要的方法是“多读书”。实践告诉人们,书读得越多越能体会读书的乐趣,也就越想读更多的书。怎样才能在小学阶段里,阅读更多的书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做到“不求甚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绝大部分书籍读起来是可以“不求甚解”的。学生背的《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内容都“求甚解”,势必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甚至是理解力所不能及。从“不求甚解”开始,反而会让学生感到轻松,从而引起他们读书的兴趣。如能持之以恒,就会渐渐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
不求甚解,不是完全不理解,全无收获。这是一种介于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之间的读书、背诵的方法。正如五柳先生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沉醉于书香之中,没有明确的读书目的,反而会在无意中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古文观止》一书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善于读书者”,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别有会心处”!
三、素读
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 :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古代私塾里提倡“素读”就是“背诵”,是要求忠实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
也就是说,“素读”主要采用的是机械记忆的方式。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陈琴老师让学生背诵《大学》中的:“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单从识字而言,学生就很难认识,更不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平均每天认识1.5个。最可惜的是,等小学毕业以后,学生的最佳背诵期已经错过了,再补救为时已晚了。而古代私塾的“素读”,孩子有足够的诵读时间,他们在大量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汉字的音、形、义,无须独立识字。
由此可见,“素读”的初衷和终极目标都体现在“积累”上。在机械记忆了经典内容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提升,学生们就会“渐悟”,将来定会形成“厚积薄发”之功。
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在经典诵读的活动开展中,我们要根据经典内容的深浅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地选择背诵的方法,将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就平地坐,往高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