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表扬的后果及应对措施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表扬是对学生某方面的表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充分运用表扬,对学生的学习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凡事物极必反,表扬用得过多过滥,就达不到表扬的目的和表扬应有的作用,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危害。那么,滥用表扬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呢?
  
  1.使学生情绪浮躁
  
  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这本没有什么错。但是整堂课如果处处都是“你真行”之类的表扬话语,毫无原则地随口表扬学生,尤其是在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表现并不是很出色也得到教师的大加赞赏时,表扬将走向泛化,它的激励功效反而被削弱了。长期以往就有可能导致学生虚荣心的增长,容易“迷失自我”,不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学生听到的尽是赞美之词、夸奖之声,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烦情绪,处于麻木状态。情绪变浮躁。我们必须记住“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2.使学生浅尝辄止
  
  表扬要根据学生表现出色的程度来定。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不算太难的问题答对了,就给予过多的隆重的“表彰”,类似“1+1=2”的简单问题都随意赏识,这些轻而易举就得到的赞扬,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
  
  3.使学生随意应付
  
  在教学工作中,为了体现“以生为主”的新课标,大多数教师往往都以表扬来激励学生。经常出现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每个问题都加以赞赏,课堂上鼓掌声不绝于耳,学生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学生随意鼓掌,随意回答,随意应付的不良倾向。
  
  4.使学生产生惰性
  
  在学生发言时,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而不是一味地喊“好”,滥用表扬。学生一发言就是“你真棒”、“真聪明”,这样的赞赏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
  
  5.使学生概念模糊
  
  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少评价甚至不评价。有的教师只要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也不加以纠正。一概以“好”、“很好”进行笼统地评价。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对概念模模糊糊。
  要避免以上几种情况,笔者认为课堂表扬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把握好表扬的时机
  教师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一个美的发现者。教师要善于用独特的眼光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善于在细微之处见真谛。对学生的每一个好的表现,每一个细微的进步,教师都要抓住表扬的时机,即时肯定,当场赞扬。
  
  2.把握好表扬的对象
  优等生条件优越,自然得到老师们很多的疼爱,但对待中等生和后进生则要特别细心多加关照。对待经过艰苦努力后取得成绩的学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对待学习成绩下降的学生要及时给他们暗示和提醒。课堂上要经常注意给中等生和后进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得到老师“宠爱”的温暖。特别是后进生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教师更是要多加鼓励。
  
  3.把握好表扬的方式
  表扬的方式方法很多,用得最多的是口头表扬。此外,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昵的摸头动作、一个竖起拇指的手势等都可作为称赞的表达方式。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表扬。
  
  4.把握好表扬的原则
  (1)及时:一旦发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要立即赞扬。
  (2)诚心:要出于真心赞赏学生的努力。
  (3)具体:不要空泛地赞扬,应具体。
  (4)准确:准确评价,不能含糊。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表扬鼓励出现弊端,是由于表扬用得过度过滥的结果。要学会赞扬和激励学生,关键是我们要做到“恰到好处”,把握好表扬的“度”。廉价、偏激、夸张、频繁的表扬都是不可取的。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运用表扬,才能充分发挥表扬的作用。
其他文献
教学策略,既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或在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有效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方法、手段、技术等方面作出的概括性规定。它包括一定的理论成分,在概括性与包容性等方面高于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的“上位说”。其特点是可操作性、灵活性、目的性、相对概括性。新课程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运用如下新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之一:主动参与    学生在教师的激励、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因素特点,限制了小学生的习作能力。那么,做为农村小学教育者的我们,怎样利用好现有条件,因地制宜,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小学作文教学活动呢?经过近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循序渐进,使学生爱上作文    叶圣
期刊
当语文教师难,当一名好语文教师更难。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不容置疑,语文是门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如何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语文教师都喊苦。依据语文这门学科的功能和课程标准,怎样当好一名语文教师,这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有人说语文教师是一个杂家,文史哲不分家,这是当好语文教师的前提;其次是
期刊
我担任中小学校师生食堂炊事员已经将近30年了。如今在海拔1650米的高山小学食堂工作。几十年来,我无论是在集镇中心学校,还是在乡村的偏僻学校,都是一贯敬业,忠于职守,默默无闻,把做师生满意的炊事员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在多年的炊事工作中,我不断提高炊事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安全操作,为创建和谐校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多次得到学校和上级领导的好评和奖励。是什么力量促进我把炊事工作做好的呢?我回顾总结主
期刊
这样的年代教师还家访,真是老土!很多人都持这样的态度,他们认为现在通讯这样的发达,根本没有必要登门造访了。信息时代,教师对学生的家访真的可以被取代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家访是在特定的环境和融洽的气氛下进行的工作,它可以让教师和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谈,可以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拉近教师与家长、学生的距离,其作用是现代通信技术不可替代的。  在这次我校组织的对西湖镇农林、柴塘学生
期刊
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少年,是将来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键靠人的培养。一年来,我根据学校德育要求,针对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三自"能力为突破口的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
期刊
表扬与批评作为管理学生的常用手段,我们应正确把握它们的艺术性,以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下面我对此谈谈几点体会。    一.掌握表扬与批评的准确性    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重要的是掌握准确的事实,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如果言过其实,就会失掉他的应有作用。应注意两点:(1)横比,即受表扬学生的实际表现确比一般同学突出一些,或带有需要肯定的特点。这样,学生才感到,表扬是要
期刊
可以说,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这盏灯怎样才能照得更亮、照得更远?笔者从教书育人的典型案例中得到点滴体会。  案例:严冬,刺骨寒风呼啸着,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教室的窗户紧闭,走进教室才感觉暖和些。语文课讲完后,学生开始写作业。这时,我发现一名叫马玉梁的男生穿的格外单薄,蓝格子褂子,一双退了色的黄跑鞋。怎么没穿棉袄呢?对了,肯定是没有棉袄。我突然想起刚接班时,听其他教师讲过他家里很穷。“
期刊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的现状如何呢?他们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这种“三缺”状态。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首先是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
期刊
[摘要]边远地区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普遍沿袭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外阅读情况更令人堪忧。农村初中教师应从思想认识、兴趣激发、阅读方法、环境和条件的创设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选择书籍、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做好积累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极、主动、充满乐趣。  [关键词]边远地区 农村初中 阅读指导    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