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6例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为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周。有2例远端锁钉未穿进锁钉孔,均于术中拍片发现,退出锁钉,重新置入锁定6个月后骨折愈合。结论: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内固定坚固,能早期离床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缺点是有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髓针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91-02
股骨干骨折包括股骨小转子下到股骨髁上的任何一段骨折。一般骨折后重迭移位大,骨膜撕裂多,骨折线形包括横断、斜形、螺旋形、带蝶形折片的粉碎骨折和节段性骨折等。髓内钉内固定的发展已有50余年历史,然而以往的髓内钉固定适应证有限,只能用于治疗股骨中上段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对粉碎骨折及股骨近、远端骨折,因其抗压缩及抗扭转能力较弱,多无法应用[1]。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6例髓针内固定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23 例,女13 例;年龄18~69 岁;左侧17 例,右侧19例;致伤原因:车祸20例,高处摔伤11例,其他4 例;股骨中上1/3骨折12 例,中段骨折13例,中下1/3骨折11 例;闭合性骨折30 例,开放骨折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交锁髓内钉治疗。
1.2 方法 顺行穿针或X线透射下需用引导针扩大髓腔和打入髓针。髓腔扩大器和髓针插入常常容易偏离髓腔轴线,并发症多,不及逆行穿针技术容易。逆行穿针方法,先将针尾逆行插入上折端,穿出大转子,再由臀部切小口露出针尾,将髓针尖端捶击到上折端平面止,再确切复位骨折,驱针通过骨折线,直至下折端松质骨内。对蝶形折片的长斜形骨折也可附加环扎丝内固定;如在股骨干上端或下端的增粗部位可附加螺钉内固定,以增加骨折的稳定性,要尽量少用环扎丝固定;因为环扎丝固定骨折片在环扎丝部位常发生应力集中,在骨片两端产生形变张应力,无骨痂生长,骨折愈合缓慢者极为常见,值得注意。逆行穿针当针尾冲破大转子皮质骨时,常易击脱1小折片,可能导致骨化性肌炎。故在插髓针前先用5mm直径的髓腔扩大器预制1孔引导髓针尾穿出皮质骨,以达到预防。关于髓针在大转子穿入部位,各有选择。为梨状肌凹最为合理,此点内侧接近大转子,后侧接近臀中肌,并与股骨上端髓腔轴心一致,驱针下行时针尖容易顺髓腔滑移,不易偏髓腔穿破骨干皮质骨。如取大转子顶端或偏内侧或外侧进针,此点偏离髓腔轴心,针尖朝间皮质骨,有劈裂皮质骨穿出骨外的危险。手术闭合切口时一般多采用负压引流48h,肢体放在CPM架上功能训练,恢复膝关节功能。早期离床活动,应采用腋杖保护,用足尖触地少负重,预防髓针弯曲或折断;尤其是上1/3骨折承受的应力大,更应重视。
2 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为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周。有2例远端锁钉未穿进锁钉孔,均于术中拍片发现,退出锁钉,重新置入锁定6个月后骨折愈合。
3 讨论
骨折内固定治疗,优点是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内固定坚固,能早期离床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缺点是有手术并发症。股骨干骨折髓针内固定的时机,目前仍有争论(见长骨干骨折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后立即手术行髓针内固定者可能加重骨折端的血供障碍,骨折愈合慢,外骨痂量少,骨折迟愈合和骨不连率相对地较多。如伤后先用骨牵引制动数日,再作髓针内固定者,外骨痂生长快,数量丰富,有利骨折愈合。此时骨折移位和伤后软组织挛缩已被牵引矫正,术中复位并不增加困难[2]。股骨干骨折髓针内固定分闭合穿针和开放穿针两种方法。闭合穿针需应用骨折整复台,先将骨折复位后在X线引导下进行穿针,不适用于多发性损伤。二者疗效基本相仿,但开放技术术中骨折复位充分;对不稳定性骨折和粉碎骨折,术中可附加其他内固定辅助,故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对骨折的稳定性,较闭合技术可靠。
髓针内固定的最大优点是能使骨折端保持充分的骨膜和软组织包裹,骨折愈合快。所以采用开放技术髓针内固定股骨干骨折时,由股外侧显露,宜采用有限切口,尽量少损伤骨折端的软组织和骨膜附着,先复位骨折,恢复骨的长度,正确对位对线,消除软组织挛缩,再作髓针内固定术。复位骨折时,应屈髋屈膝向下牵引下肢,消除坐神经上的牵张力,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
术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通常不必加外固定。多数病人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仅少数非常接近股骨近、远端的骨折或严重粉碎骨折需避免负重或部分负重。髓内钉的近、远端均作交锁固定称为“静力性固定” [3]。通常骨折早期均应作静力性固定。如仅在髓内钉的近侧或远侧端作交锁固定称为“动力性固定”,只有少数十分稳定的股骨中1/3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可作动力性固定(笔者认为,骨折早期应尽量避免动力性固定)。如术后3~4个月,骨折有延迟愈合的迹象,可将静力性固定改为动力性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通常将离骨折断端较远部位的交锁螺钉取出。一般不主张常规取出髓内钉。
参考文献
[1] 罗伟,李亚涛,李中文,等.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11:1 2731 274.
[2] 郭志坚.应用原始骨血肿对闭合性长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05,4:356358.
[3] 顾龙殿,何承文.带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长管骨骨折疗效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4):283.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髓针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91-02
股骨干骨折包括股骨小转子下到股骨髁上的任何一段骨折。一般骨折后重迭移位大,骨膜撕裂多,骨折线形包括横断、斜形、螺旋形、带蝶形折片的粉碎骨折和节段性骨折等。髓内钉内固定的发展已有50余年历史,然而以往的髓内钉固定适应证有限,只能用于治疗股骨中上段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对粉碎骨折及股骨近、远端骨折,因其抗压缩及抗扭转能力较弱,多无法应用[1]。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6例髓针内固定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23 例,女13 例;年龄18~69 岁;左侧17 例,右侧19例;致伤原因:车祸20例,高处摔伤11例,其他4 例;股骨中上1/3骨折12 例,中段骨折13例,中下1/3骨折11 例;闭合性骨折30 例,开放骨折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交锁髓内钉治疗。
1.2 方法 顺行穿针或X线透射下需用引导针扩大髓腔和打入髓针。髓腔扩大器和髓针插入常常容易偏离髓腔轴线,并发症多,不及逆行穿针技术容易。逆行穿针方法,先将针尾逆行插入上折端,穿出大转子,再由臀部切小口露出针尾,将髓针尖端捶击到上折端平面止,再确切复位骨折,驱针通过骨折线,直至下折端松质骨内。对蝶形折片的长斜形骨折也可附加环扎丝内固定;如在股骨干上端或下端的增粗部位可附加螺钉内固定,以增加骨折的稳定性,要尽量少用环扎丝固定;因为环扎丝固定骨折片在环扎丝部位常发生应力集中,在骨片两端产生形变张应力,无骨痂生长,骨折愈合缓慢者极为常见,值得注意。逆行穿针当针尾冲破大转子皮质骨时,常易击脱1小折片,可能导致骨化性肌炎。故在插髓针前先用5mm直径的髓腔扩大器预制1孔引导髓针尾穿出皮质骨,以达到预防。关于髓针在大转子穿入部位,各有选择。为梨状肌凹最为合理,此点内侧接近大转子,后侧接近臀中肌,并与股骨上端髓腔轴心一致,驱针下行时针尖容易顺髓腔滑移,不易偏髓腔穿破骨干皮质骨。如取大转子顶端或偏内侧或外侧进针,此点偏离髓腔轴心,针尖朝间皮质骨,有劈裂皮质骨穿出骨外的危险。手术闭合切口时一般多采用负压引流48h,肢体放在CPM架上功能训练,恢复膝关节功能。早期离床活动,应采用腋杖保护,用足尖触地少负重,预防髓针弯曲或折断;尤其是上1/3骨折承受的应力大,更应重视。
2 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为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周。有2例远端锁钉未穿进锁钉孔,均于术中拍片发现,退出锁钉,重新置入锁定6个月后骨折愈合。
3 讨论
骨折内固定治疗,优点是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内固定坚固,能早期离床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缺点是有手术并发症。股骨干骨折髓针内固定的时机,目前仍有争论(见长骨干骨折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后立即手术行髓针内固定者可能加重骨折端的血供障碍,骨折愈合慢,外骨痂量少,骨折迟愈合和骨不连率相对地较多。如伤后先用骨牵引制动数日,再作髓针内固定者,外骨痂生长快,数量丰富,有利骨折愈合。此时骨折移位和伤后软组织挛缩已被牵引矫正,术中复位并不增加困难[2]。股骨干骨折髓针内固定分闭合穿针和开放穿针两种方法。闭合穿针需应用骨折整复台,先将骨折复位后在X线引导下进行穿针,不适用于多发性损伤。二者疗效基本相仿,但开放技术术中骨折复位充分;对不稳定性骨折和粉碎骨折,术中可附加其他内固定辅助,故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对骨折的稳定性,较闭合技术可靠。
髓针内固定的最大优点是能使骨折端保持充分的骨膜和软组织包裹,骨折愈合快。所以采用开放技术髓针内固定股骨干骨折时,由股外侧显露,宜采用有限切口,尽量少损伤骨折端的软组织和骨膜附着,先复位骨折,恢复骨的长度,正确对位对线,消除软组织挛缩,再作髓针内固定术。复位骨折时,应屈髋屈膝向下牵引下肢,消除坐神经上的牵张力,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
术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通常不必加外固定。多数病人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仅少数非常接近股骨近、远端的骨折或严重粉碎骨折需避免负重或部分负重。髓内钉的近、远端均作交锁固定称为“静力性固定” [3]。通常骨折早期均应作静力性固定。如仅在髓内钉的近侧或远侧端作交锁固定称为“动力性固定”,只有少数十分稳定的股骨中1/3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可作动力性固定(笔者认为,骨折早期应尽量避免动力性固定)。如术后3~4个月,骨折有延迟愈合的迹象,可将静力性固定改为动力性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通常将离骨折断端较远部位的交锁螺钉取出。一般不主张常规取出髓内钉。
参考文献
[1] 罗伟,李亚涛,李中文,等.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11:1 2731 274.
[2] 郭志坚.应用原始骨血肿对闭合性长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05,4:356358.
[3] 顾龙殿,何承文.带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长管骨骨折疗效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