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生物因子对农田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生态系统为例

来源 :资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cis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系统呼吸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碳循环中仅次于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第二大通量组分.除温度和水分外,生物因子对生态系统呼吸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生物因子往往与温度、水分有着相似的季节变化,并且温度还对这些因子有重要的影响,这加深了探讨生物因子对生态系统呼吸影响的难度.复种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因子与气象因子季节变化的非同步性为探讨生物因素对生态系统呼吸时间变异的影响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华北平原冬小麦一夏玉米复种农田LAI的季节动态与温度的季节动态存在非同步性这一天然试验条件,本研究通过该农田生态系统连续两年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温度和生物因子对该农田生态系统呼吸季节及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各个生育阶段,其夜间生态系统呼吸都受到土壤温度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有所差异,尤其当土壤温度与叶面积指数(LAI)的季节变化非同步时,LAI会改变土壤温度对生态系统呼吸的控制.基于直线回归方程,LAT能分别解释2003年和2004年冬小麦生态系统参考呼吸(10℃下的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变异的97%和74%,能分别解释夏玉米生态系统参考呼吸变异的85%和42%.华北平原冬小麦一夏玉米复种农田的生态系统呼吸呈“双峰”季节动态模式,且与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及LAI的季节动态模式相一致,两次峰值分别出现在冬小麦的LAI和夏玉米的LAI达到最大时.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呼吸的最大值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6.6 gC/(m2·d)和5.5 gC/(m2·d),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呼吸的最大值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7.7 gC/(m2·d)和6.9 gC/(m2·d).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在2003年和2004年2个生育期的总呼吸量分别为402 gC/m2(累计220天)和486 gC/m2(累计232天).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在2003年和2004年两个生育期的总呼吸量分别为557 gC/m2(累计131天)和48l gC/m2(累计107天).冬小麦及夏玉米生育期生态系统呼吸的年际差异受土壤温度和受LAI影响的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协同作用控制.冬小麦秸秆还田引起的生态系统呼吸底物的增加以及夏季降雨对土壤湿度的改善都促进了夏玉米生长前期生态系 .统CO:排放量的增加.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受到更多的管理措施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农业管理措施以及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呼吸影响的研究.
其他文献
《箴言》的作者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这句话按原文也可以译为:喜乐的心可以让医药发挥作用。解经家莫菲特说:“内心快乐能医疾病。”
这是最常见的化疗副作用,俗称“血象低”,包括白细胞减少、血色素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容易导致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和静脉置管感染,严重者可能导致败血症和高热;血色素
文章围绕着企业核心竞争力所涉及的执行力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论述了其中各自的内涵、相互影响以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执行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基础,而企
古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是一个人想做成大事,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把自己的小家处理好,才有资格、有能力治国,进而“平天下”。俗话说“家有一心其力断金,家和万
温度对于人具有诸多微妙的作用。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合适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人体体温在37℃左右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
7月5日,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开幕式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展览。国土资源部部长、
7月6日~7日,全省国土资源局长座谈会在自贡召开,在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时,厅党委书记、厅长宋光齐指出,一是要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二是要切实保障发展用地;三是要坚决守住耕地
大家都知道吃蔬菜和水果对身体好,因为果蔬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这是人们可以达成的共识。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坚持每天吃足够量的蔬菜和适量的水果呢?
挠力河作为三江平原一条典型的沼泽性河流,其径流过程的演变受到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对挠力河2个水文站(宝清站、菜嘴子
2015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组织权威专家认真评估了食用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的致癌证据后,将红肉归为“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级别,而加工肉制品被列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