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在学生掌握汉语拼音,有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上,笔者从学生的作文习惯、兴趣培养、不固定章法、教师艺术化的评语四个方面阐述了解决小学生作文入门难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习惯 兴趣激发 章法 艺术化评语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又是一个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而小学一、二年级则是简单地进行一些辅助性的练习,如词语造句、看图说话、写日记,等等。笔者认为,小学生写作文不要受一定的时间限制,只要学生能掌握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识字量,就可以写作文。为此,笔者谈几点行之有效的体会。
一、良好的作文习惯至关重要
常言说得好:“习惯成自然”,能否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决定着写作文的成败。
1.多读。现行九年制语文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拼音,学生在掌握拼音后,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多读一些童话故事、儿童文学、抒情散文。阅读可以调整学生的语言结构、丰富学生的语言。学生阅读要做到:(1)心到。真正能做到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2)眼到。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一定要弄懂,把优美的词句、段落要找出来;(3)口到。就是要求学生要大声地读,既可以培养语感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读完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这篇文章你认为哪些片段较好?写了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等等。
2.细看。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家长要经常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提示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亮点。
3.善于思考。教师、家长要培养学生爱动脑筋,明白为什么有的事情可以做,有的不可以做;为什么这样做。
4.爱说。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加,适当地对他进行说话训练。如让孩子转述一段话,再进行复述课文,复述故事,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讨论。例如,学过《盲人摸象》后,提问:盲人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等等。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了,口头作文能力自然就增强了,写作文就容易多了。
二、激发兴趣,信手拈来
写作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笔尖能否把感受、想法用文字表现出来,词语能否达意,关键要求学生写身边发生的感兴趣的事情。如有的老师让学生写日记,要求一两句话即可,学生就会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写:“今天我哭了,因为妈妈吵我。或者,今天我笑了,因为我又可以吃红烧肉。”这些内容实在没有意义,但的确是符合老师的要求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引导。如在春天来的时候,让学生读描写春天的文章,具体让学生说说春天是什么样子;在春雨过后给学生读一读有关春雨的儿歌,让学生感受一下春雨,或给学生一幅白描画,让学生涂上颜色,并给出这些词:“冰雪融化、飞燕、睡眠、鸳鸯、色彩”,让学生去说说春天。然后,再进一步引导:“春天的鸟儿怎样?春天的水有什么变化?春天风的感觉怎样?春天的花草、树木、温度、吃的、衣服有什么变化?等等。”学生了解了这些,再去写春天就容易了。又如,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后,让他谈想法写感想;春节过后,让学生说见闻写趣事,这样可以激发写作兴趣,写作文就会信手拈来,学生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不固定章法,不拘一格写作文
一般学生写作文,教师首先出一个题目,再讲题目范围,如何开头结尾,中间怎么写。然后,学生就按老师所讲的去写。这种僵化的写作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以《伙伴》为题作文,老师要求“伙伴”就是写人的记叙文,实际上“伙伴”是广义的,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如一份报纸,一个玩具等,如有个学生就以《小学生学习报》作为伙伴来写,内容就非常新颖。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看到学生作文程度差,就购买了许多作文选,认为多读几本就能解决写作文的问题,这种做法只能望梅止渴,解决不了真正问题。试想,作文选中的作文有几个家长能写出来,更何况孩子?看作文选的目的是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小到字词,大到文章的结构章法等。诚然,学生写作文允许模仿,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也是一个创作过程,要进行创作必须要体验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什么?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该让学生写自由文、写生活杂记、写生活中的小镜头、写真实的小事情,不提倡多少华丽的词语,因为朴实的语言才是真正美的语言。如有个学生以《走路》为题,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走路时看到的、想到的、走路的乐趣,文章在最后卒章显志。再如,学生写人记事,往往都是写一些好人好事,认为这样才符合要求。诚然,好人好事可以催人奋发。但同样,坏人坏事也可以使人醒悟。有一个学生以《请客》为题写了这样一件事:春节,爸爸的朋友来家做客,爸爸盛情款待,爸爸朋友喝多的醉态以及他对爸爸的规劝。写发生在身边真实事情就顺手,自然就容易写。当把写作文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时又何愁作文呢?
四、恰当地鼓励、真诚地赞扬,用艺术化的评语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至今,还有许多教师信奉这样的观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其进步,殊不知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家长又不懂得教育规律,老师作文评语不好,不是挖苦就是责骂,使孩子带有严重的失败情绪。由于得不到教师、家长的认可,也就觉得写作文没劲,丧失了写作文的信心。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长处,真诚地去鼓励,在指出其缺点时也要进行思考,用什么语言,让他认识存在的问题,改正缺点不就容易多了。如一个孩子在《春节趣事》里写道:自己如何怕放鞭炮的事,作文写得很有趣,就是字体不工整。教师写下评语:“其实你也很勇敢,不然你敢这么生动地写出自己的胆小,勇敢的男子汉,请你把字写得漂亮点好吗?”学生根据一幅漫画编了一则童话故事,内容很好,用词不是很恰当,教师这样写下评语:“真神奇,这个故事棒极了,如果稍加修改,都可以刊登在《童话故事》里了”。学生在观看《大风车》节目后,试着给“顽皮”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表扬了“顽皮”,也指出它的不足,教师的评语是:“你是个思想活跃的孩子,‘顽皮’一定会喜欢你这个朋友的”。这种带有艺术化的评语,不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吗。
小学生处在身体、心理不成熟的阶段,他们非常希望教师、家长的鼓励,教师、家长对他们的鼓励又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使他们得到鼓励后变得更加自信,及时获得成长的动力,变得更加努力。所以,给孩子的作文以艺术化的评语,就会让孩子从作文中得到写作的幸福感,进一步品尝到写作文幸福喜悦的滋味,从而会起到对孩子非常有益的正面强化的作用。
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写好作文更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如果教师、家长都能掌握一点写作的规律,会有更多的学生不怕作文,写好作文的。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45.
[2]李圣珍.李圣珍老师“教育经典”20条.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职工医学院)
【关键词】作文习惯 兴趣激发 章法 艺术化评语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又是一个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而小学一、二年级则是简单地进行一些辅助性的练习,如词语造句、看图说话、写日记,等等。笔者认为,小学生写作文不要受一定的时间限制,只要学生能掌握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识字量,就可以写作文。为此,笔者谈几点行之有效的体会。
一、良好的作文习惯至关重要
常言说得好:“习惯成自然”,能否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决定着写作文的成败。
1.多读。现行九年制语文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拼音,学生在掌握拼音后,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多读一些童话故事、儿童文学、抒情散文。阅读可以调整学生的语言结构、丰富学生的语言。学生阅读要做到:(1)心到。真正能做到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2)眼到。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一定要弄懂,把优美的词句、段落要找出来;(3)口到。就是要求学生要大声地读,既可以培养语感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读完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这篇文章你认为哪些片段较好?写了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等等。
2.细看。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家长要经常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提示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亮点。
3.善于思考。教师、家长要培养学生爱动脑筋,明白为什么有的事情可以做,有的不可以做;为什么这样做。
4.爱说。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加,适当地对他进行说话训练。如让孩子转述一段话,再进行复述课文,复述故事,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讨论。例如,学过《盲人摸象》后,提问:盲人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等等。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了,口头作文能力自然就增强了,写作文就容易多了。
二、激发兴趣,信手拈来
写作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笔尖能否把感受、想法用文字表现出来,词语能否达意,关键要求学生写身边发生的感兴趣的事情。如有的老师让学生写日记,要求一两句话即可,学生就会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写:“今天我哭了,因为妈妈吵我。或者,今天我笑了,因为我又可以吃红烧肉。”这些内容实在没有意义,但的确是符合老师的要求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引导。如在春天来的时候,让学生读描写春天的文章,具体让学生说说春天是什么样子;在春雨过后给学生读一读有关春雨的儿歌,让学生感受一下春雨,或给学生一幅白描画,让学生涂上颜色,并给出这些词:“冰雪融化、飞燕、睡眠、鸳鸯、色彩”,让学生去说说春天。然后,再进一步引导:“春天的鸟儿怎样?春天的水有什么变化?春天风的感觉怎样?春天的花草、树木、温度、吃的、衣服有什么变化?等等。”学生了解了这些,再去写春天就容易了。又如,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后,让他谈想法写感想;春节过后,让学生说见闻写趣事,这样可以激发写作兴趣,写作文就会信手拈来,学生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不固定章法,不拘一格写作文
一般学生写作文,教师首先出一个题目,再讲题目范围,如何开头结尾,中间怎么写。然后,学生就按老师所讲的去写。这种僵化的写作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以《伙伴》为题作文,老师要求“伙伴”就是写人的记叙文,实际上“伙伴”是广义的,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如一份报纸,一个玩具等,如有个学生就以《小学生学习报》作为伙伴来写,内容就非常新颖。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看到学生作文程度差,就购买了许多作文选,认为多读几本就能解决写作文的问题,这种做法只能望梅止渴,解决不了真正问题。试想,作文选中的作文有几个家长能写出来,更何况孩子?看作文选的目的是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小到字词,大到文章的结构章法等。诚然,学生写作文允许模仿,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也是一个创作过程,要进行创作必须要体验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什么?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该让学生写自由文、写生活杂记、写生活中的小镜头、写真实的小事情,不提倡多少华丽的词语,因为朴实的语言才是真正美的语言。如有个学生以《走路》为题,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走路时看到的、想到的、走路的乐趣,文章在最后卒章显志。再如,学生写人记事,往往都是写一些好人好事,认为这样才符合要求。诚然,好人好事可以催人奋发。但同样,坏人坏事也可以使人醒悟。有一个学生以《请客》为题写了这样一件事:春节,爸爸的朋友来家做客,爸爸盛情款待,爸爸朋友喝多的醉态以及他对爸爸的规劝。写发生在身边真实事情就顺手,自然就容易写。当把写作文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时又何愁作文呢?
四、恰当地鼓励、真诚地赞扬,用艺术化的评语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至今,还有许多教师信奉这样的观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其进步,殊不知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家长又不懂得教育规律,老师作文评语不好,不是挖苦就是责骂,使孩子带有严重的失败情绪。由于得不到教师、家长的认可,也就觉得写作文没劲,丧失了写作文的信心。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长处,真诚地去鼓励,在指出其缺点时也要进行思考,用什么语言,让他认识存在的问题,改正缺点不就容易多了。如一个孩子在《春节趣事》里写道:自己如何怕放鞭炮的事,作文写得很有趣,就是字体不工整。教师写下评语:“其实你也很勇敢,不然你敢这么生动地写出自己的胆小,勇敢的男子汉,请你把字写得漂亮点好吗?”学生根据一幅漫画编了一则童话故事,内容很好,用词不是很恰当,教师这样写下评语:“真神奇,这个故事棒极了,如果稍加修改,都可以刊登在《童话故事》里了”。学生在观看《大风车》节目后,试着给“顽皮”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表扬了“顽皮”,也指出它的不足,教师的评语是:“你是个思想活跃的孩子,‘顽皮’一定会喜欢你这个朋友的”。这种带有艺术化的评语,不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吗。
小学生处在身体、心理不成熟的阶段,他们非常希望教师、家长的鼓励,教师、家长对他们的鼓励又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使他们得到鼓励后变得更加自信,及时获得成长的动力,变得更加努力。所以,给孩子的作文以艺术化的评语,就会让孩子从作文中得到写作的幸福感,进一步品尝到写作文幸福喜悦的滋味,从而会起到对孩子非常有益的正面强化的作用。
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写好作文更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如果教师、家长都能掌握一点写作的规律,会有更多的学生不怕作文,写好作文的。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45.
[2]李圣珍.李圣珍老师“教育经典”20条.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职工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