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离不开字词句的教学,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怎样教学字词句,大家的看法就不一致了。有的老师认为:讲字,就是讲识字、正音;讲词,就是解释词义;讲句,就是分析句子成分。鉴于此,本人就字词句的教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章句》篇中有关字词句的说法很有辩证法。他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这个理论发展到今天,就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句口头禅:“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就说明:字词句段篇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它们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就字词句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字是词的组成单位,词是字的组合体,句因词而生。反过来,句又统领和制约词。所以,只要“句之清英”,词则“不妄”,词“不妄”是“句之清英”的先决条件。章士钊在其《中等国文典》里说:“句,集字而成者也,如《孟子》云:‘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共九字为一句,分视之则为字,合观之则为句……右所引句,共九字也,而自文法上观之,则‘孟子’、‘齐宣王’、‘雪宫’皆名词;‘见’,动词;‘于’,前置介词,共五词也,是一字可为一词,而一词不必为一字。泛论之为字,而以文法规定之则为词……”
凡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任何语言,没有无义之词,有義,词才有生命。我们汉语词汇丰富,词义复杂,用法多变。因而,每个词只有在具体的句法结构中,才有其固定的功能,才能显示出它确定的意义和性质。有人把词与句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的关系:词不离句,犹如鱼儿离不开水;词入句,如鱼得水。多么的生动、恰切!
我国有许多引为美谈的“一字师”的故事,那些一字之师,不是因为他们教会了别人一个字,而是因为其某一个字用得好而被引以为师。“敲”与“推”,哪个字好?哪个词美?离开了句,离开了具体的情境,谁也答不上来。但说“僧敲月下门”,就比“僧推月下门”好且美,因在此情此境“敲”比“推”轻,与静夜、月色和谐一致,“敲”不仅表动作。还有音响,月夜之中这一“敲”,反衬夜更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先是“排出九文大钱”,后是“摸出四文大钱”,这一“排”一“摸”,用得传神,若前后互易,就太不确切了。《屈原》中婵娟斥责宋玉有句台词“你是个无耻的文人”,郭沫若后将其改为“你这个无耻的文人”,一字之差,把一个一般的判断句改为语气短促有力的词组短语,感情变得如此的强烈!一个近指代词“这”,显示出它的语法功能和性质。
讲字,主要是讲文章里哪个字用得好,有讲头,才讲。卢延让说他写诗时,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谈创作诗时的感受时,说他:“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他们这样说,显然绝不是因为不会写字,不会造句,而是为了用什么字、用什么词、用什么句才能更好地表达他们的诗情,才花那么大的功夫。就拿“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来说,言称王安石曾多易诗稿,在“绿”字位上屡试用到“到”、“过”、“入”、“满”等数字,均觉平淡而弃,最后几经冥思苦想终得一个“绿”字,让人顿觉有春天之感,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又兼具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由此使全诗出神入化。再如《马克思的好学精神》中,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除了“陡峭”与“攀登”需要让学生掌握外,我觉得“只有……才……”这个条件关系的复句就更有讲头:“只有”后面的条件,学生不难理解;“才”后面的话恐怕学生未必能想到。“有希望”只是“希望”而已,并不一定会成为事实。为什么呢?因为只靠蛮干死拼的人,是不可能达到科学的顶点的。如果把“有希望”三个字换成“能”字,就不成其为名言了,也不科学了。
这样看来,无论是古文,还是似乎学生很懂的现代大白话,都很有讲头。反之,只从生字难词上讲字词句,看起来学生似乎明白了,其实未必真懂。因此,窃以为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语文的字词句要在类似于上述的方面下功夫。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章句》篇中有关字词句的说法很有辩证法。他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这个理论发展到今天,就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句口头禅:“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就说明:字词句段篇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它们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就字词句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字是词的组成单位,词是字的组合体,句因词而生。反过来,句又统领和制约词。所以,只要“句之清英”,词则“不妄”,词“不妄”是“句之清英”的先决条件。章士钊在其《中等国文典》里说:“句,集字而成者也,如《孟子》云:‘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共九字为一句,分视之则为字,合观之则为句……右所引句,共九字也,而自文法上观之,则‘孟子’、‘齐宣王’、‘雪宫’皆名词;‘见’,动词;‘于’,前置介词,共五词也,是一字可为一词,而一词不必为一字。泛论之为字,而以文法规定之则为词……”
凡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任何语言,没有无义之词,有義,词才有生命。我们汉语词汇丰富,词义复杂,用法多变。因而,每个词只有在具体的句法结构中,才有其固定的功能,才能显示出它确定的意义和性质。有人把词与句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的关系:词不离句,犹如鱼儿离不开水;词入句,如鱼得水。多么的生动、恰切!
我国有许多引为美谈的“一字师”的故事,那些一字之师,不是因为他们教会了别人一个字,而是因为其某一个字用得好而被引以为师。“敲”与“推”,哪个字好?哪个词美?离开了句,离开了具体的情境,谁也答不上来。但说“僧敲月下门”,就比“僧推月下门”好且美,因在此情此境“敲”比“推”轻,与静夜、月色和谐一致,“敲”不仅表动作。还有音响,月夜之中这一“敲”,反衬夜更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先是“排出九文大钱”,后是“摸出四文大钱”,这一“排”一“摸”,用得传神,若前后互易,就太不确切了。《屈原》中婵娟斥责宋玉有句台词“你是个无耻的文人”,郭沫若后将其改为“你这个无耻的文人”,一字之差,把一个一般的判断句改为语气短促有力的词组短语,感情变得如此的强烈!一个近指代词“这”,显示出它的语法功能和性质。
讲字,主要是讲文章里哪个字用得好,有讲头,才讲。卢延让说他写诗时,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谈创作诗时的感受时,说他:“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他们这样说,显然绝不是因为不会写字,不会造句,而是为了用什么字、用什么词、用什么句才能更好地表达他们的诗情,才花那么大的功夫。就拿“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来说,言称王安石曾多易诗稿,在“绿”字位上屡试用到“到”、“过”、“入”、“满”等数字,均觉平淡而弃,最后几经冥思苦想终得一个“绿”字,让人顿觉有春天之感,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又兼具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由此使全诗出神入化。再如《马克思的好学精神》中,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除了“陡峭”与“攀登”需要让学生掌握外,我觉得“只有……才……”这个条件关系的复句就更有讲头:“只有”后面的条件,学生不难理解;“才”后面的话恐怕学生未必能想到。“有希望”只是“希望”而已,并不一定会成为事实。为什么呢?因为只靠蛮干死拼的人,是不可能达到科学的顶点的。如果把“有希望”三个字换成“能”字,就不成其为名言了,也不科学了。
这样看来,无论是古文,还是似乎学生很懂的现代大白话,都很有讲头。反之,只从生字难词上讲字词句,看起来学生似乎明白了,其实未必真懂。因此,窃以为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语文的字词句要在类似于上述的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