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得到培育。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通过让学生体验和感悟逐渐成长,培养其良好习惯的养成,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1.从小事中增强责任意识
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定期充分利用班会、队会等时间,在反复逐条讲解“规范”、“守则”每项条款的基础上,联系学生自身小事,编排故事小品,进行演练,让学生体验。通过集体交流,将“规范”、“守则”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准则。如我针对学生在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规范”内容编演小品《吐痰》、《是谁扔的纸屑》等,使学生感同身受,似乎像亲历了“小事”,明白了环境在自己生活和健康中意味着什么。有的学生讨论后交流道:“痰是疾病之源,空气是传病之媒介,我们要从我做起,防止病从口入、病从口出。”有的说道:“讲究卫生,人人有责,环境整洁,人人开心。”借此,我抓住契机,让学生畅谈平时在校内外的举止、行为表现。有的心悦诚服的供出了自己的“不轨”行为,有的道出了自己的文明做法,从而使每位学生都从不同层面受到了教育,在班内形成了共同气候:时刻佩戴红领巾,见到杂物弯腰捡,宁脏小手不脏地。我做值日认真扫,你做值日我来帮。此后,他们争先恐后,乐此不疲。这就为在家少干或不干家务而身不壮,力不足的学生们不自主地营造了学习锻炼体验的氛围,既炼了“本领”,又磨了意志,还强了身体,环境意识增强了,自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讲卫生的习惯逐渐养成,这真是“一举多得”。
另外,我利用语文课交流体会语文知识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历,谈感想,悟道理,从小立志,自立,努力,在平时的学习、集体活动中严守承诺,促成了乐合作,勤努力,共提高的班风。
2.在小事中体验快乐,增强信心
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我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氛围,在快乐中使他们成长。在课间,我与学生或一起游戏、说笑话,之后交流感受,一吐为快;或与学生共办壁报,“画、涂、写、擦”。待人接物时师生以诚相待,微笑着交流合作,互相听取评价,取长补短,携手共建良好的班风。
现在,学生在校内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有限,师生(班主任与学生)除在课间十分、中午之余,更无太多的近距离接触交流的机会。为此,我在此间隙,搭建与学生相处的平台,通过小游戏、笑话等增加师生间的亲和力,使他们无拘无束地说其所想,放飞心中的快乐,体会到学校是学习的乐园、快乐成长之地。如我班有位姓刘的男生,平时羞怯,不善言语,课堂上三心二意,左顾右盼,还爱做小动作,从不举手发言。有次课间,我跟几个学生在玩掰手腕拍掌游戏,他在一旁边看边眯眯笑,我见状断定他可能喜欢与伙伴玩,而碍于个性特点和适时锻炼机会的缺乏,于是我主动拉他的手,他欣然成了玩伴,而且玩得开心,笑声琅琅。从此,他在课堂上开始举手发言了,字写得也努力了,他还在周记中写道:“老师像我爸爸,见到老师我开心。”我带班级的班长年长于其他同学,处处为别人着想,据此,我引导班委,由他负责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红领巾监督岗,成立课外合作学习小组。同学们在班委的感召下,利用中午时间帮一、二年级小同学提水、扫地;有的还争当小老师,帮扶学困同学;还有的轮流做值“周”员,负责管理全班一天内的学习生活情况。
我身边的同事常对我这样说:“你班的学生真听话。”看到孩子们活力四射地徜徉在乐意善为的情景中,也为班主任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3.用爱心唤起学生的信心
班主任善待每位学生,努力点亮每位学生展现自我、发展提高自我的希望之灯,是促成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形成良好班风的先决条件。
在教育教学中,作为班主任的我,课堂上、活动后,诚心表扬每位同学的可贵之处,及时鼓励学困生,为他们在全班树立起威信,鼓励他们一丝一毫的进步,使他们坚定信心。如我班学生王某,自从插入我班后,我发现她爱美,总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她乐善事,但作业马虎,说话信心不足,经正面说教引导后仍无济于事,于是在课堂有意请她回答问题,表扬她的每一点闪光点,同时也让她自我评价。两周后,她的作业细心努力了,书写美观了。后来我发现她的管理能力强于别人,于是又让她当体育班长,结果她干得出色。从此,脸上总漾着自信的笑靥。
1.从小事中增强责任意识
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定期充分利用班会、队会等时间,在反复逐条讲解“规范”、“守则”每项条款的基础上,联系学生自身小事,编排故事小品,进行演练,让学生体验。通过集体交流,将“规范”、“守则”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准则。如我针对学生在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规范”内容编演小品《吐痰》、《是谁扔的纸屑》等,使学生感同身受,似乎像亲历了“小事”,明白了环境在自己生活和健康中意味着什么。有的学生讨论后交流道:“痰是疾病之源,空气是传病之媒介,我们要从我做起,防止病从口入、病从口出。”有的说道:“讲究卫生,人人有责,环境整洁,人人开心。”借此,我抓住契机,让学生畅谈平时在校内外的举止、行为表现。有的心悦诚服的供出了自己的“不轨”行为,有的道出了自己的文明做法,从而使每位学生都从不同层面受到了教育,在班内形成了共同气候:时刻佩戴红领巾,见到杂物弯腰捡,宁脏小手不脏地。我做值日认真扫,你做值日我来帮。此后,他们争先恐后,乐此不疲。这就为在家少干或不干家务而身不壮,力不足的学生们不自主地营造了学习锻炼体验的氛围,既炼了“本领”,又磨了意志,还强了身体,环境意识增强了,自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讲卫生的习惯逐渐养成,这真是“一举多得”。
另外,我利用语文课交流体会语文知识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历,谈感想,悟道理,从小立志,自立,努力,在平时的学习、集体活动中严守承诺,促成了乐合作,勤努力,共提高的班风。
2.在小事中体验快乐,增强信心
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我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氛围,在快乐中使他们成长。在课间,我与学生或一起游戏、说笑话,之后交流感受,一吐为快;或与学生共办壁报,“画、涂、写、擦”。待人接物时师生以诚相待,微笑着交流合作,互相听取评价,取长补短,携手共建良好的班风。
现在,学生在校内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有限,师生(班主任与学生)除在课间十分、中午之余,更无太多的近距离接触交流的机会。为此,我在此间隙,搭建与学生相处的平台,通过小游戏、笑话等增加师生间的亲和力,使他们无拘无束地说其所想,放飞心中的快乐,体会到学校是学习的乐园、快乐成长之地。如我班有位姓刘的男生,平时羞怯,不善言语,课堂上三心二意,左顾右盼,还爱做小动作,从不举手发言。有次课间,我跟几个学生在玩掰手腕拍掌游戏,他在一旁边看边眯眯笑,我见状断定他可能喜欢与伙伴玩,而碍于个性特点和适时锻炼机会的缺乏,于是我主动拉他的手,他欣然成了玩伴,而且玩得开心,笑声琅琅。从此,他在课堂上开始举手发言了,字写得也努力了,他还在周记中写道:“老师像我爸爸,见到老师我开心。”我带班级的班长年长于其他同学,处处为别人着想,据此,我引导班委,由他负责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红领巾监督岗,成立课外合作学习小组。同学们在班委的感召下,利用中午时间帮一、二年级小同学提水、扫地;有的还争当小老师,帮扶学困同学;还有的轮流做值“周”员,负责管理全班一天内的学习生活情况。
我身边的同事常对我这样说:“你班的学生真听话。”看到孩子们活力四射地徜徉在乐意善为的情景中,也为班主任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3.用爱心唤起学生的信心
班主任善待每位学生,努力点亮每位学生展现自我、发展提高自我的希望之灯,是促成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形成良好班风的先决条件。
在教育教学中,作为班主任的我,课堂上、活动后,诚心表扬每位同学的可贵之处,及时鼓励学困生,为他们在全班树立起威信,鼓励他们一丝一毫的进步,使他们坚定信心。如我班学生王某,自从插入我班后,我发现她爱美,总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她乐善事,但作业马虎,说话信心不足,经正面说教引导后仍无济于事,于是在课堂有意请她回答问题,表扬她的每一点闪光点,同时也让她自我评价。两周后,她的作业细心努力了,书写美观了。后来我发现她的管理能力强于别人,于是又让她当体育班长,结果她干得出色。从此,脸上总漾着自信的笑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