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來,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关注,研究其与区域活动的整合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幼儿园整合课程是给幼儿提供融生活、游戏、集体教育活动为一体的整合课程,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研究了区域活动内容与主题课程活动内容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幼儿园 活动整合课程 区域活动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46-02
一、前言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活动整合课程与区域活动的整合在近期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活动整合课程与区域活动整合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二、概述
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一种主要的课程模式,它通常围绕一个主题,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通过师生共同建构,生成一系列活动,共同探求新知。主题活动由于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性以及对儿童发展需要的切实关注,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式。主题活动的“主题”代表的是整个活动所围绕的焦点,这个焦点指向的是儿童生活与发展的兴趣和需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以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有价值的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结合不同的主题,有选择地利用课程资源,使主题活动既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幼儿园整合课程是给幼儿提供融生活、游戏、集体教育活动为一体的整合课程
整合课程设制的主题活动内容,体现的是幼儿喜欢学什么。即要依据幼儿的兴趣、经验、生活来安排、延伸的。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反映,他们的学习是在游戏和生活中实现,只有从幼儿的兴趣着手,才能让幼儿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有一次,我带领小朋友到科学活动室去活动,小朋友对用纸杯制作的电话很感兴趣,他们问我:“老师,为什么我能听到对面小朋友讲话的声音呢?”我说:“是连接两个纸杯的这根棉线在传递声音。”小朋友对这根棉线产生了兴趣。随即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惊奇一线”。主题活动中我引导小朋友去寻找和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发现有毛线、棉线、电线、钓鱼线、塑胶线、尼龙线、吉他线……在活动中,小朋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新的生成活动: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线,异想天开的线。小朋友都来当个小小发明家,发明出不同的线为人类造福。同时还进行线的创造性游戏:和小朋友学习绣花,用电线做“空中缆车”,用绳子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等等。这些同时也是教师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对课程重点安排的调整,如在主题活动课程设计重点中,根据幼儿实际水平,把主题重点安排在线的创意游戏上。给幼儿提供融生活、游戏、集体教育活动为一体的自主活动,更进一步强调了学习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四、区域活动内容与主题课程活动内容的有机整合
1.主题内容的预习
即在集体教学活动前,让幼儿先到区域活动中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一是让幼儿积累直接经验,二是使教师更好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问题,以便生成集体教育内容。这类内容常见于探索区、美工区,如在进行“伞的选美会”集体活动之前,先在探索区投放一些伞的漂亮拼图,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初步感知伞面不同图案的美,培养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然后,教师根据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生成集体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意在通过教师的提升,发现规律。
2.主题内容的巩固和拓展
即指区域活动的内容是集体教学活动内容的延伸。通过区域活动中频繁的个体性操作和练习,将集体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标得以弥补和迁移。例如“花伞加工厂”的游戏中,美工区的幼儿在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漂亮的花伞后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他们需要在交往能力、表演能力方面获得提升,于是教师在活动正式开始前以谈话的方式让幼儿讨论花伞加工厂做好的小伞可以做什么,哪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可以拿伞做游戏。这些目标的达成是在有限的集体活动中无法实现的。
3.主题内容的下放
即将主题内容直接通过区域活动形式开展,目的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便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指导。这类内容较常见于美工区、益智区。如在“伞的世界”主题区域活动中我们在美工区提供了制作降落伞、小纸伞、彩绘伞的材料、工具让孩子们探索、制作,这样教师既可以在边上观察,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个别的指导,特别是帮助那些动手相对差一点的幼儿提高能力。
主题内容的预习、巩固迁移及下放,使区域和主题、区域与区域有机地整合起来,特别是主题内容的预习和巩固迁移,促使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有机渗透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区域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当然,主题内容的预习、下放、巩固迁移在实施时,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也可以交叉使用。如原本是主题内容的下放,而教师发现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是一样的,为了提高教育效益,就组织了集体活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变成集体活动的预习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与区域活动整合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重视整合课程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具体实施措施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庄春梅.主题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路径和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02):85-86.
[2]王春燕.关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J].教育导刊.2012(02):115-116.
[3]季永花.整合三种资源开展主题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2013(10):88-89.
【关键词】幼儿园 活动整合课程 区域活动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46-02
一、前言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活动整合课程与区域活动的整合在近期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活动整合课程与区域活动整合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二、概述
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一种主要的课程模式,它通常围绕一个主题,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通过师生共同建构,生成一系列活动,共同探求新知。主题活动由于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性以及对儿童发展需要的切实关注,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式。主题活动的“主题”代表的是整个活动所围绕的焦点,这个焦点指向的是儿童生活与发展的兴趣和需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以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有价值的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结合不同的主题,有选择地利用课程资源,使主题活动既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幼儿园整合课程是给幼儿提供融生活、游戏、集体教育活动为一体的整合课程
整合课程设制的主题活动内容,体现的是幼儿喜欢学什么。即要依据幼儿的兴趣、经验、生活来安排、延伸的。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反映,他们的学习是在游戏和生活中实现,只有从幼儿的兴趣着手,才能让幼儿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有一次,我带领小朋友到科学活动室去活动,小朋友对用纸杯制作的电话很感兴趣,他们问我:“老师,为什么我能听到对面小朋友讲话的声音呢?”我说:“是连接两个纸杯的这根棉线在传递声音。”小朋友对这根棉线产生了兴趣。随即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惊奇一线”。主题活动中我引导小朋友去寻找和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发现有毛线、棉线、电线、钓鱼线、塑胶线、尼龙线、吉他线……在活动中,小朋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新的生成活动: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线,异想天开的线。小朋友都来当个小小发明家,发明出不同的线为人类造福。同时还进行线的创造性游戏:和小朋友学习绣花,用电线做“空中缆车”,用绳子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等等。这些同时也是教师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对课程重点安排的调整,如在主题活动课程设计重点中,根据幼儿实际水平,把主题重点安排在线的创意游戏上。给幼儿提供融生活、游戏、集体教育活动为一体的自主活动,更进一步强调了学习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四、区域活动内容与主题课程活动内容的有机整合
1.主题内容的预习
即在集体教学活动前,让幼儿先到区域活动中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一是让幼儿积累直接经验,二是使教师更好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问题,以便生成集体教育内容。这类内容常见于探索区、美工区,如在进行“伞的选美会”集体活动之前,先在探索区投放一些伞的漂亮拼图,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初步感知伞面不同图案的美,培养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然后,教师根据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生成集体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意在通过教师的提升,发现规律。
2.主题内容的巩固和拓展
即指区域活动的内容是集体教学活动内容的延伸。通过区域活动中频繁的个体性操作和练习,将集体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标得以弥补和迁移。例如“花伞加工厂”的游戏中,美工区的幼儿在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漂亮的花伞后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他们需要在交往能力、表演能力方面获得提升,于是教师在活动正式开始前以谈话的方式让幼儿讨论花伞加工厂做好的小伞可以做什么,哪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可以拿伞做游戏。这些目标的达成是在有限的集体活动中无法实现的。
3.主题内容的下放
即将主题内容直接通过区域活动形式开展,目的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便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指导。这类内容较常见于美工区、益智区。如在“伞的世界”主题区域活动中我们在美工区提供了制作降落伞、小纸伞、彩绘伞的材料、工具让孩子们探索、制作,这样教师既可以在边上观察,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个别的指导,特别是帮助那些动手相对差一点的幼儿提高能力。
主题内容的预习、巩固迁移及下放,使区域和主题、区域与区域有机地整合起来,特别是主题内容的预习和巩固迁移,促使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有机渗透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区域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当然,主题内容的预习、下放、巩固迁移在实施时,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也可以交叉使用。如原本是主题内容的下放,而教师发现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是一样的,为了提高教育效益,就组织了集体活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变成集体活动的预习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与区域活动整合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重视整合课程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具体实施措施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庄春梅.主题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路径和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02):85-86.
[2]王春燕.关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J].教育导刊.2012(02):115-116.
[3]季永花.整合三种资源开展主题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2013(1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