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民俗文化,点亮语文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5126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民俗文化,是指人民大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其中包含工艺文化、装饰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以及音乐文化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民俗文化不仅源远流长、斑斓多姿,而且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同时给当下的语文课堂增添了别样的趣味与活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民俗文化 作用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元素,承载着重要的文化教育任务,在课堂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加强重视,精心设计教学,将文本内容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巧妙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有效规范学生言行,帮助其形成良好品德,与此同时增加课堂趣味,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国家文化的精深,进而感到骄傲自豪。
  一、弘扬——陶冶情操,培育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众所周知,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其中蘊含着丰富文化内涵,值得后人铭记、学习。我国的民族文化主要包含两部分,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前者重在传承力量、思想以及精神,好比父亲一样;后者则是一种母体文化,以情感、血肉、凝聚力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受到地域和时间的影响,我国民族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尽管地区在文化上迥异不同,但无一不包含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时代精神。抓住这一点引入教学,就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陶冶、弘扬作用,促进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在教学《离骚》一课时,我先从文本内容出发,和学生一起阅读理解,尝试走近作者,从其自叙中了解其身世、品德以及理想,初步体会其遭谗言迫害的苦闷、矛盾,在面对不堪社会、时局发出的对楚王昏庸的斥责,以此表现自身的政治理想。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很快就体会到了屈原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坚持自我以及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到这里,文本目标基本完成,但是教学目标仍在推进,综观这首政治抒情诗,楚辞风貌清晰可见,其中民俗风情与作者满腔爱国之情相得益彰,为了加深学生感悟,我会适当引入楚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风物,像艾草幽兰、江离辟芷等,考虑到学生兴趣,可在拓展中插入相关的神话传说,像后羿攻猎、灵氛占卜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塑造——批判渗透,培养健全人格
  众所周知,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就学旨在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人格,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有代表、有对比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其在古今对比中树立自身观点,生发感悟,进而实现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高中语文课程包含多篇鲁迅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内容大多蕴含深刻的批判精神,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会将其与民俗文化结合,以现实的触角激发学生敏锐的时代意识,以此促进感悟,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我从人物形象上寻找突破,引导学生分析、感悟,反复思考后,学生给出了结论:作者借助华老栓、夏瑜形象的刻画,有力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劳苦大众,导致革命不彻底的错误。在这一基础上,我就引导细节探究,深入分析内容,将其与民俗文化结合。学生抓住了“血馒头”事件,表示对华老栓为救治身患肺痨重病的儿子买来人血馒头表示不理解,疑惑“明明没有用,为什么还要这样做?”由此,我就联系历史上的祭祀民俗进行讲解,文中人血馒头被当作“药”,实际上充当彰显作品内涵的艺术道具,旨在突出小说主题。这样一来,学生在民俗文化的基础行就能深刻领会人物形象,对于麻木不仁的、愚昧落后的看客与社会的沉痛批判,以此树立鲜明态度,促进自身健全人格的树立。
  三、形成——潜移默化,确立人生价值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内涵丰富,除了民族精神与品质精神,还蕴含很多哲学思想和礼俗规范,像忠、仁、信、义、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等,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明资源,让其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促进自身价值的挖掘,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纵观语文教材,其中很多名篇佳作都蕴含着丰富、深远的哲理,值得学生用心体会,永远铭记,将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不断完善人格。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有这样一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对此可衔接神话《刑天舞干戚》,引导学生感悟刑天不屈不挠、不服输的战斗精神,启发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道路上不轻易放弃,勇敢朝着目标前进。而在沈从文的《边城》一文中,我就会适当延伸,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湘西对歌文化和傩文化,鼓励学生深入解读,融入其中,在领略湘西自然美景的同时体悟其中自然、真实的人性美。在学习《诗经》时,我就会结合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生活民俗、礼仪民俗、婚姻民俗以及游艺民俗来引导感悟,借助民俗经典文化引导学生,帮助其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收获越来越多的人生财富,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总之,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的核心点,不仅是重要的文化瑰宝,更是其民族理想、信仰以及价值观的体现。具体教学时,我们要立足文本内容,科学设计,拓展衔接,致力于德育、智育、美育多方引导,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形成,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阶段,因为这一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没有真正的形成,他们往往将成年人的评价或者相关的信息当作自己评价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就得到了凸显,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日后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至于出现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这样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才真正的发挥了自身的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然后提出了学习困难的转化策略,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参考,使学生能够解决学习困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生物学习 困难 原因 策略  引言  农村高中的学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方面往往会遇到较多的问题,部分学困生面对困难放弃了主动学
【内容摘要】教学方式的探索永无止境,谁对谁错唯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故意错误教学法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改变学生的同时也革新教师本人,科学运用之后,学生素养必然提升,讲授合理,运用巧妙,成果必然显著。本文就从故意错误教学法的实施意义、培养方向、合理运用三大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故意错误教学法 实施意义 培养方向 合理运用  教育者的教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所
大学毕业从教已20余年,不曾想还能在这个年龄经历一次系统的“成人教育”——“国家现代教育技术远程培训”。远程培训已经结束,但学习过程中自己分享到的场景,像视频呈现的精彩画面,流畅的技术效果,学科团队深入浅出的专业引领,优秀的实践课展示等等,使自己对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迷惘,顿觉眼前豁然开朗,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受,明晰了自己的工作方向。  一、现代教育技术认知的升华  基于我实
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正确的示范和讲解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教师正确讲解,学生才能够去理解这个动作,从而标准地完成动作,达到训练的真正目的。而且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动作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有了兴趣之后的练习,便能够高效率地去掌握动作。作为体育教师,掌握正确的示范法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保证,学生只有在观察完正确的示范之后才能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了解动
【内容摘要】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习惯、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主渠道。内容涵盖“成长”、“责任”、“社会生活”、“法治”等方面。教学过程均要求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大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导入时找到一个巧妙的切入点,既能暗示即将学习的内容,又能激发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导入法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国的电影近年来发展迅速
【内容摘要】现代高考语文中最重要的考试内容之一便是古诗词的鉴赏,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竭尽全力、想尽办法来全面提升高中生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高中生在这一环节的得分率,在潜移默化当中让高中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是古代诗词。本文将就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古诗词 鉴赏能力 提升策略  引言  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中存在的优劣之分。  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语  瀑布选择了悬崖,它便跌宕成了一首奔腾的歌;种子选择了泥土,它才成就了一片蓬勃的绿;河蚌
新课标指出,初中化学教师应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将探究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探究教学于教师而言,拓展了教学领域,创建了新的教学方式;于学生而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化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总而言之,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能力创建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初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一、以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初中学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对看待事情,去评论人和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是由于历史课程知识的个性特点,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教学现状堪忧,本文将具体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并对这些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