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调查背景
为了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笔者研究了课题“小学中年级语文专题式研究性学习的选题策略研究”,为了此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特开展了小学中年级语文专题式研究性学习主题选择的调查。
二、调查时间和对象
调查时间:2012年9月。
调查对象:四年级(8)班学生,共44人。
三、调查方式和方法
调查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访谈的对象是本班班长、语文课代表及对研究性学习非常了解的学生1~3名(依据问卷调查产生)。问卷调查设有学生这个部分,设立了10个问题,对研究性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调查均采用了无记名的方法进行。本班共发问卷44份,收回44份,其中有四题学生进行了多项选择。
四、分析与反思
1.关注自身需求
语文学科你更喜欢哪个方面知识:学生普遍对写作方法比较看重,有35人选择“写作方法”,占总人数的79.5%。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个重视来源于考试的需求,很多学生考不到高分是因为作文扣分比较多,中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不久,对自己眼高手低的现象不满,遇到可以写的事物,不知道怎样表达得具体、形象。所以学生希望教师能引导自己在这一主题有所研究。
如果是写日记,你喜欢内容涉及哪些?学生爱好写“校园日记”和“成长日记”,各占29.5%、31.8%。学生倾向于这两项选择,道理很简单,贴近生活的才最真实、最有趣的。学生的写作来源于自身的生活。
如果是写作文,喜欢描写人物、景物的较少,分别占7%,喜欢动物的最多,占50%,这也比较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选择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应该是他们欢迎的。
2.着眼课外拓展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懂得的道理,其“研究性”的领域十分广阔,学生更喜欢接近家庭生活之外的东西。喜欢课外的有32人,占总数的72.7%。“课外你喜欢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一项,选“城市方面”有28人,占63.6%。对于“景物描写”,选择“自然山水”的较多,也有28人,占63.6%。可以看出,学生还是比较渴望脱离作业和辅导班的牢笼,去大自然里走一走。了解城市的变化和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就这些内容做一些专题式研究性学习,不仅不会使学生的成绩降低,反而能使学生的见识更广,思考更深刻,有利于写作和阅读,增强语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注重学科整合
根据学生的多项选择,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偏科,喜欢多门学科(见下图)。基于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仍然喜欢自己动手,喜欢玩耍,所以选择“信息”的最多,占总人数的100%,其次是“体育”。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之所以喜欢这两门学科,不仅是因为教师给了学生玩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选择玩的形式。比如体育课上的“分组自由活动”,信息课上的“自主浏览网页”“自主选择电子游戏”等。
■
这就告诉我们,人的智能发展有不同倾向。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的学科,一个学生也可以喜欢多个学科,所以,教师要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注重知识的整合,选择多学科交叉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同时,还要考虑学科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性,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选择的内容要能使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
4.倾向未知世界
调查显示,文体方面学生偏爱寓言和童话;对于故事,学生更喜欢古代故事和未来的科幻故事。比例如下图:
■
文体方面,大部分学生偏爱寓言和童话,分别占34%和47%。这说明学生喜欢选择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文学作品,这样充满神秘感,学生才有探究的欲望。寓言和童话也是高于现实世界的文学作品,有学生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所以学生很喜欢。
5.重“语”和“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当然要围绕“语”和“文”进行研究,不能“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所以,在选题时,要结合学科教学中的困难开展研究。
比如:语言的训练可以围绕学生关心的“写作秘诀”这一话题,提高写作技巧,可以围绕网络语言、歇后语、成语、农谚等开展研究,丰富语言积累,还可以进行“广告设计”“板报创作”“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就語言的运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文化的渗透可以结合民俗、节日、地方饮食风俗等开展。研究作家、作品、作品里的人物、佳句等都是紧密围绕语文进行的,都可取。
总之,我们选择的主题内容要能够适合三、四年级小学生研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好奇心、探索欲等,引导学生参与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语文学习等,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使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为了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笔者研究了课题“小学中年级语文专题式研究性学习的选题策略研究”,为了此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特开展了小学中年级语文专题式研究性学习主题选择的调查。
二、调查时间和对象
调查时间:2012年9月。
调查对象:四年级(8)班学生,共44人。
三、调查方式和方法
调查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访谈的对象是本班班长、语文课代表及对研究性学习非常了解的学生1~3名(依据问卷调查产生)。问卷调查设有学生这个部分,设立了10个问题,对研究性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调查均采用了无记名的方法进行。本班共发问卷44份,收回44份,其中有四题学生进行了多项选择。
四、分析与反思
1.关注自身需求
语文学科你更喜欢哪个方面知识:学生普遍对写作方法比较看重,有35人选择“写作方法”,占总人数的79.5%。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个重视来源于考试的需求,很多学生考不到高分是因为作文扣分比较多,中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不久,对自己眼高手低的现象不满,遇到可以写的事物,不知道怎样表达得具体、形象。所以学生希望教师能引导自己在这一主题有所研究。
如果是写日记,你喜欢内容涉及哪些?学生爱好写“校园日记”和“成长日记”,各占29.5%、31.8%。学生倾向于这两项选择,道理很简单,贴近生活的才最真实、最有趣的。学生的写作来源于自身的生活。
如果是写作文,喜欢描写人物、景物的较少,分别占7%,喜欢动物的最多,占50%,这也比较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选择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应该是他们欢迎的。
2.着眼课外拓展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懂得的道理,其“研究性”的领域十分广阔,学生更喜欢接近家庭生活之外的东西。喜欢课外的有32人,占总数的72.7%。“课外你喜欢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一项,选“城市方面”有28人,占63.6%。对于“景物描写”,选择“自然山水”的较多,也有28人,占63.6%。可以看出,学生还是比较渴望脱离作业和辅导班的牢笼,去大自然里走一走。了解城市的变化和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就这些内容做一些专题式研究性学习,不仅不会使学生的成绩降低,反而能使学生的见识更广,思考更深刻,有利于写作和阅读,增强语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注重学科整合
根据学生的多项选择,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偏科,喜欢多门学科(见下图)。基于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仍然喜欢自己动手,喜欢玩耍,所以选择“信息”的最多,占总人数的100%,其次是“体育”。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之所以喜欢这两门学科,不仅是因为教师给了学生玩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选择玩的形式。比如体育课上的“分组自由活动”,信息课上的“自主浏览网页”“自主选择电子游戏”等。
■
这就告诉我们,人的智能发展有不同倾向。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的学科,一个学生也可以喜欢多个学科,所以,教师要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注重知识的整合,选择多学科交叉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同时,还要考虑学科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性,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选择的内容要能使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
4.倾向未知世界
调查显示,文体方面学生偏爱寓言和童话;对于故事,学生更喜欢古代故事和未来的科幻故事。比例如下图:
■
文体方面,大部分学生偏爱寓言和童话,分别占34%和47%。这说明学生喜欢选择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文学作品,这样充满神秘感,学生才有探究的欲望。寓言和童话也是高于现实世界的文学作品,有学生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所以学生很喜欢。
5.重“语”和“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当然要围绕“语”和“文”进行研究,不能“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所以,在选题时,要结合学科教学中的困难开展研究。
比如:语言的训练可以围绕学生关心的“写作秘诀”这一话题,提高写作技巧,可以围绕网络语言、歇后语、成语、农谚等开展研究,丰富语言积累,还可以进行“广告设计”“板报创作”“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就語言的运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文化的渗透可以结合民俗、节日、地方饮食风俗等开展。研究作家、作品、作品里的人物、佳句等都是紧密围绕语文进行的,都可取。
总之,我们选择的主题内容要能够适合三、四年级小学生研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好奇心、探索欲等,引导学生参与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语文学习等,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使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