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科教学的思考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a123ertswe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我国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年,河北省各市相继开始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初中毕业生一升入高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高一级的学习阶段,其知识结构、知识容量,无论深度、难度、广度都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陡的阶梯,同时初高中教学方法差异、教学内容的深浅及中高考之间在能力方面要求的巨大差异,学生进入高中后,常常在学习上出现滑坡现象,对高中各学科教学来说,都有一个教学衔接的问题,政治学科也是如此。为切实解决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人在高级中学的十几年政治教学工作中的感受和体会,就高中政治科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体会。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一、教学节奏差异问题
  
  初高中政治教学就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而言,初中远比不上高中,所以高中政治科教学为完成课时的教学任务,节奏明显快于初中,内容也更精细。这一快一慢、一粗一细两对矛盾就很容易将初高中教学阻隔,使初高中教学难以系统化,从而影响政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学习上难以适从,出现滑坡,产生两极分化。
  
  二、教学方法差异的问题。
  
  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由一个学习环境转换到另一个学习环境适应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教材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高中政治教学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引领。有许多高中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参与初中的备课、听课、评课,对初中教学知之不多,这使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教学较大知识容量和能力要求的压力下,又加上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从而在高中起始阶段就形成了部分学生的掉队和分化现象。
  
  三、课改践行差异而形成的问题
  
  我省高中政治仍然为老教材,没有实行新课改,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新知识的接受。初中进入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的学,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改进。与初中课改相比,高中教学方式还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教师一言堂,教法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
  四、中高考性质差异而形成的问题
  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前者为了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形式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考试在能力要求上不高。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与高中政治教学相比,在量上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而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因此,许多初中政治教师便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圈范围,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许多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根本不理解知识内容,到考前突击背老师划定的内容也能够达标过关,所以这些学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的方法大不一样,便感到明显不适应,造成学习上的滑坡。
  这种问题的存在给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起始年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那么高一政治教师该如何迎接这种挑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转变学生思想,重新认识政治学科
  刚从初三中考政治开卷考试形式过来的高一新生,一般都以为高中政治还是开卷,因而在第一节课上完后,学生总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像初中政治教师那样勾勾书上的重点呢?为什么老师总要我们理解这些知识呢?政治科考试是不是开卷?可见,在思想上学生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果按照初中那种学法根本适应不了高考的要求。针对这样的状况,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第一堂课就应该把学习高中政治的具体要求明确,让学生依章进行。
  第二,化抽象为具体, 优化课堂教学
  初中政治,对学生印象深刻的只有初三内容。随着初三政治新教材的使用,教材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目前主要讲述的是社会发展简史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相对而言比较直观、形象、容易理解。而高中政治比较抽象,重在理解、运用。如,高一经济常识,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其中有很多知识离学生生活较远,很难找到浅显的例子加以说明,尤其是高一上册第一课《商品 价值 价值规律》,几乎是纯马克思主义理论,抽象深奥。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因而教学时政治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入门教育要切实做好。
  第三,提高学生悟性,培养学习兴趣
  随着内容的变化,考查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也要有极大的改变。死记硬背不行,只理解不记忆也不行,而应是识記、理解、运用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要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悟性”,即一种政治敏感力。高中学生正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他们都迫切希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政治敏感力的提高适应了他们的这种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他们这种要求越强烈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兴趣越浓厚,就越有利于高中政治科教学的开展。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展示传统教学中不能意会言传的实例,提高政治科教学效果
  现在的高中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尤其是省级示范性中学,班班都有多媒体,在平时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鲜活的视频事例,不仅能够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速度,而且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比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神舟七号的发射视频、青藏铁路的专题、优秀的企业经营者柳传志的传奇经历等等,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通过课件,把这些事例融入到教学中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我们高中政治科教学要想做到合理衔接,不仅是在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更新或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实际中,要不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省抚宁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不少高中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经常听到学生抱怨作文难写。的确,学生的抱怨不无道理,他们的生活阅历浅,每天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读书,作业,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学生写作难主要是苦于没有材料。殊不知,高中语文课本就是一座巨大的金矿。有效挖掘课本里面的金矿大致可从三方面着手:    一、素材积累——挖掘课本中的人物事例作为作文的有力论据    1. 挖掘名篇作者(名家)的经典事例。古今中外,文学
我们看学生,往往看到的是学生的外部表现。其实,任何现象的后面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问题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亦如此,他们身上的错误缺点一定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如果只看到现象,不做深入了解,只纠正一些表面的东西,采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简单办法去治救问题学生,就事论事,采用轻描淡写的批评教育,只求一时之功,采用“激素”疗法,对问题学生来说,往往是不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他们总是口头上服气,心里不服,
一、高中历史理性思维能力的构成   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内部的规律性。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进入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历史现象虽然纷繁复杂,其本质却有一定的共性,人们可以通过知识的积累,情境的设置,从枯燥的史实、概念中推理、论证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帮助我们预测今后发展的方向。“学校的历史教育是以教科书为依据,以实现教学大纲
对于每一门课程,其学习兴趣的决定因素在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就是围绕学习这个中心的相应的行为习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是学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教师该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我认为要从科目的内容本质出发,找对教学方法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班级大,程度差别较悬殊的现象,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中对提问把握的难度。其实,提问也是有技巧的,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精心设计提问难度,灵活运用提问方法,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渗透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立足于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一、再现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应用情趣    “数学”这颗明珠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出来的,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祖先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数学教师的职责是把这些宝贵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优秀诗词歌赋浩若晨星,有的清新隽永、有的磅礴胸怀、有的空灵幻动、有的沉毅顿挫,其间不仅蕴含着山水之美、人物之美和人情之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教学古诗词应以注重学生“主体感悟”为基础,按照新课标中“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要求,既让学生掌握
“课堂提问” 是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创造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好的提问为前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要善于用提问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实
设计理念:《让生命之花绽放》选自于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遵循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情”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活动”为体验平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基于上述理念,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四个部分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让生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训练既要让学生有效的掌握一些运动技能,又要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自主训练能力,应该说是我们正在追求的体育教学目标。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我做以下几点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  通过电视、多媒体,组织观看各类体育比赛,定期进行体育图片资料展览,开阔学生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