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红:女儿在眼前时,我知道我只是一个女人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一直充满传奇色彩。在中央美术学院时,她就已经很“红”了。
  因为长得漂亮,她是学校的“校花级”人物;在油画系读大一时,她画的《大卫像》,被称为“中央美术学院有史以来画得最好的大卫”,作品后来入选高校教材,为美术考生们所熟知;1993年,她主演了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这是一部以她和丈夫刘小东为原型的电影,“男主角叫冬,女主角叫春,都是画画的,两人从学校毕业后,找不到生活的出路,想卖画卖不出去,遇到各种困扰,最后女孩子春选择出国,去寻找新生活,冬则进了精神病院。” 这部影片1994年获希腊塞索斯尼克国际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1999年被BBC评为自电影诞生以来100部佳片之一,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
  那时候大学刚毕业,喻红留校任教,刘小东则分配到美院附中,两人蜗居一起,生活虚无潦倒。不过,与电影里女主角出走,男主角成疯的结局不同,今天的刘小东已是画作拍卖动辄过千万元的画家,而喻红也像姥姥给她取名时期望的那样“长大后越来越红”。
  不同于向京在雕塑中惯用的抽象写意,喻红的作品擅长述说生活细节中构成的小世界,她的作品里“写”满了时间里的故事。
  她的创作初期,坦然描绘的是自己的青春记忆,从少先队员到都市女性,“有如揽镜自美,游戏于简朴的平面性”;1990年代,喻红成为了母亲,她做家务,照顾女儿和家人,画画反而成为不常做的事,到2002年一场“目击成长”的个展,她再次开始讲起自己和孩子的成长以及与时代的故事;2011年,她创作了《金色天井》、《黄金界》,开始关注历史上的经典;而前不久,她在长征空间里办了名为“忧云”的个展,则将关注投向当下人类的焦虑压迫和紧张。
  展览中有一幅画有18米长,由六幅作品组成,是她目前为止创作的最大作品,“我把日常生活中的焦虑和自然界空间中的爆炸、压迫和不安感糅合在一起。”她说。这个展览的另一部分是在对六个人采访、拍照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访谈的六个人都有一些忧郁的状态,“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我想用这种接近内心的方法,来表达一些东西。”
  当被问及这次创作的主题是否出于自身生活近况的体验时,她说:“我生活中有一些朋友比较焦虑,有一些还有忧郁症,和他们的接触,让我得以慢慢了解这个群体。”
  对于这个题材,喻红已经想了很长时间。“因为我需要找到一些特别适合的方法去挖掘和表现,我的每个题材都会孕育很长时间,一步步走下来,创作的都是来自生命体验的东西。”
  丈夫刘小东喜欢喻红的作品,这个跟他朝夕相处几十年的女人的作品让他动容。“她的作品,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非常感动,这种感动是其他任何形式无法替代的,它不打扰你,安安静静地陈述一件事,又陈述得非常客观,让你联想特别多。绘画作品能感动人的非常少,她的画跟生命特别近,看完感觉到有一种很悲凉的宿命,也让我看到一个女人很独立很坚韧的内心。”
  画画慢而精的喻红,坦言自己为家庭和孩子付出了不少的时间,批评家尚辉更是辣嘴一张:“如果没有刘小东,她可能更完美!”但喻红并没有觉得自己因此失去了什么,“我会把自己很多的事情往后挪,先处理家庭和孩子的事,对我而言,这是一种责任感,一方面,这对艺术创作的时间带来了限制,但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也让我有更宽的角度、更多的责任感和积淀积累,而不只是想着自己的感受想法,有的时候艺术慢一点挺好。我不是一个强求的人,非要挤出时间来赶画画,在我看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她把名利看得很淡,“人生没有什么非得要执著、不能放弃的东西,我是随时都可以从头再来的人。”
  她把自己的时间腾出来,跟女儿一起成长,她们一块去学骑马、滑雪,“基本上都是她学什么,我就学什么。女儿在我面前时,她知道我只是一个女人。”
  喻红说这两个项目自己都没有女儿刘娃学得好,因为小孩子柔韧性好,相比之下,她更喜欢骑马,“我觉得骑马特别快乐。马是有脾气的,骑着骑着它可能就不想跑了,你就得哄它。”女儿对喻红的影响还包括她们听的音乐,都是刘娃负责每几个月买些碟,然后放在车里我听。“我听的都是女儿淘汰下来的。”她家的茶几上放着《史上最动听的巴西音乐》和《中国洞箫》两张碟,在高雅奔放的桑巴舞曲或者风情变幻的拉丁爵士中,喻红专心描画着自己的金色天井。
  她还有一帮自己的闺蜜,包括同为女艺术家的好友姜洁、肖鲁、申玲以及作家廖一梅等,女人们之间的聚会通常安排在晚上,她们一群人时常去望京或酒仙桥附近的餐馆,偶尔还会去肖鲁家,让她掌勺,“因为她非常会做饭”。她也会被朋友们拉着去唱卡拉OK,自己最常唱的是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我唱得不太好,都只唱上学时期的歌,现在看来都太老了。”
  谈起当下艺术创作的现状,她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能参与到艺术的展览活动中,这是很好的,但女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却并不乐观。“上学时女学生特别多,但毕业之后能继续保持创作的很少,这是社会的问题,根本没有足够大的空间,让女性能够持续创作。”而对于有些女艺术家比较“身体化”,多简单地以身体、生殖器或性作为表达的创作,她持比较宽容的态度,她认为,“任何艺术形式都应该尊重其存在”。
  喻红的妈妈说“她天性厚道、无私、纯洁”,丈夫刘小东说“她性格很好、特别稳、特别自信,什么她都干,画也画得好,精力超人”。 当我问起她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时,她只是腼腆一笑,“人不能自己说优点的吧”。
其他文献
“我想很多人会非常迷恋墨香味,还有很多传统媒体人喜欢书香,所以有人在拯救书香,但是更有人在拯救树木。未来,作为阅读工具的书并不会死亡,只不过纸质的书本不在,全部都数字化了。未来,电子书和茶杯会存在在一个和谐的空间。面对变革,书本和纸媒的业者,该有怎样的新思路呢?”去年年尾,艺术家、策展人岳路平如此说道。  这是他在锦沧文华大酒店举行的“2013上海国际收藏论坛 机构收藏与艺术生态”上做的主题演讲。
期刊
在临平的市中心,坐拥临平山南唯一一块上风上水风水宝地的便是闻名遐迩的昊嘉·雍熙山地标大盘。  该盘地处临平极其稀缺的临平山南面住宅区核心位置,作为临平城目前最受追捧的市中心板块,到达城市原点的绝对距离是其他板块所无法比拟的。其优越的地段价值奠定了项目成为高端豪宅的价值基础。  相伴历史望山仰阁 氏族传承和乐升平  “雍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词语,意味着和乐升平。宋代词人张元幹,有一首词叫《雍熙堂》,
期刊
2013年12月初,浪漫都市巴黎已处在寒冷冬日中,外出的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围巾、大衣是日常巴黎人基本装备。但这都未能挡住年末巴黎的一场热闹而盛大的聚会:“卡地亚风格史诗”巴黎大皇宫展开幕预展暨晚宴。  仿佛巴黎的社会名流和欧洲王室贵族一夜之间都聚集到了这里,包括前法国总统瓦雷里·吉斯卡尔·德斯坦及其夫人、法国安茹市公爵查尔斯·菲利普王储、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威灵顿公爵长子杜诺勋爵及夫人、英国驻
期刊
2014年第一季度,四大国际顶尖眼镜品牌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保时捷设计(Porsche Design)、登喜路(Dunhill)、埃德哈迪(Ed Hardy)携新品华丽登陆中国。喜欢各种风格眼镜的潮流人士无疑将会喜上眉梢。  如果说帕丽斯希尔顿的“魅惑”“花之炫”系列以十足的女人味为卖点,登喜路和埃德哈迪打的是英伦和朋克牌,那么“保时捷设计” 新推出的Heritage复古和黑
期刊
前不久,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中国当代数字艺术展』刚刚落幕。展览令人瞩目之处,不仅在于其首次推出了『数字艺术』这个全新的概念,也不仅在于其主办方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支持是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更因为9位参展艺术家形成了一个崭新的阵容,包括卜桦、崔岫闻、冯梦波、金江波、刘茜懿、缪晓春、邱黯雄、吴俊勇和张小涛。在担任执行策展人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端廷看来,这些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数
期刊
最近,《艺术新闻》上一篇国外艺术批评家的文章《从纽约到中国艺术界 女艺术家对“伟大”的求索任重道远》在网络颇受瞩目,文中将中西方历史上缺乏“伟大的女艺术家”的主要原因归结于“策展人与历史学家思想的狭隘”——他们让有天赋的女性艺术家不被认可和褒奖。作者对联合揭露行业里男性至上主义的纽约女艺术家表示了赞赏,并对中国的现状表示了质疑,“在大量北京和上海的女艺术家中,很少有人把自己归类为女性主义者,更鲜有
期刊
向京,当代雕塑家,从个展“保持沉默”(2003-2005)、“全裸” (2006-2007),到之后一些重要的个人作品如《你的身体》(2005)、《敞开者》(2006)和 《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2007),她在以“女性身体”为主体线索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开始探讨女性本体之外、超越“性别”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继2008年至2011年作品系列《这个世界会好吗?》后,她正一心准备着自己的新作品。
期刊
大衣、深色过膝裙、细高跟,这是王薇最常见的装束。  在外,她是收藏家、龙美术馆馆长,在内,她是外婆、母亲、妻子、女儿……在各个角色间转换,她潇洒自如,举重若轻。  圈内人赞叹着她的优雅与成功,也好奇私底下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借这次专访的机会,《财富堂》让你见识一个丰富又多元的馆长王薇。  第一面:认真的女人最美  从“全职太太”到“收藏达人”再到“美术馆馆长”,王薇都做得一丝不苟认认真真。虽然生
期刊
《财富堂》: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们甚至听过一种说法,说当代艺术现在靠王薇顶起了“半边天”?  王薇:我认为“艺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当代,在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色。无论市场的反响和波动如何,当代艺术有它的特点,有它的出色之处,放在一个大的艺术发展史上看,就是现在的“当代水墨”,也很有可能会被写入“艺术史”,成为后来人眼里的一个高度。我对艺术的态度很单纯,也像我一直坚持所说
期刊
《财富堂》:在传统戏剧领域,保守派和改革派一直吵得厉害,你觉得呢?从来没见过哪个昆剧院团或者传统表演单位打出过“最先锋”的旗号,不怕昆曲老票友开骂吗?  柯军:其实我是昆曲派,只要利于昆曲,该保守的保守,该发展的发展。  我也不怕票友开骂,因为我根本不想迎合票友,我不想要廉价的赞美,根本就不想。我知道艺术必须是这样的——最传统,最先锋,就这么干,未来这一定是最纯粹的艺术,和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没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