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挖掘素材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习作教学,就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性工程,其重点应该放在“习”字上。教学中,我们不能光盯着结果,只管“我要的是葫芦”,而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所要做的应是“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的自由,多引导,多激励,少限制,少指责”。
  习作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会,“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习作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习作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说真话,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 在生活体验中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搜集,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上学,只要留心一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本来坑坑洼洼的道路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路旁正在建造一幢幢小洋房;路边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已经渐渐变绿,充满生机……还可以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快乐的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可是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表象,所以习作无从下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比如,观察一棵小草,一种小动物、一处小景、一件小事等,及时把它写下来。
  二、在语文学习中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倒背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和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因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中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本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的日积月累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如我在教完《顶碗少年》、《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文后,都会让学生仿照课文描写人物的手法,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一个作文片段,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
  三、在课外阅读中扩充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应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教师可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活泼好动,真正让他坐上数十分钟,读一篇长文章,他是没有耐心的。即使让他读作文范例,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式的读法,很难深入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与他们一起欣赏好作文。可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采取不同的读法。写景的文章可读出山清水秀、心旷神怡,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感;记事的文章,可读得扣人心弦、如痴如醉;写人的文章,可读出欢蹦乱跳、活灵活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段,并和自己一起去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语感,激发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能水到渠成,下笔才能洋洋洒洒。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汲取文学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其他文献
预习,对于每一节课都是必要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可以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大部分课文都安排了预习。由此可以看出预习对于孩子们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预习水平的高低,和教师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的预习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就会影响学
数学来源于人类认知活动与社会实践,又应用于社会实践,并且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四个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并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材在每册中安排了不同课时的主题单元,我们要认真扎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翻开小学生的作文本,虽不乏优秀习作,但更多的是内容大同小异,空话、假话、套话连篇。作文考试或作文竞赛中,不少习作为迎合评委口味,无病呻吟,生搬硬套,成人化、公式化、口号严重,缺乏真情实感,反映少年儿童的童心、童真、童
“意外”的产生:昨天的数学课,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按照教材安排,今天数学课的学习内容是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上尽管发生了一些诸如同学上课走神、私下讲话、计算错误等都让我一一化解了,一切都朝我预设的目标进行,我心里暗自高兴,自我感觉不错。  看到学生们都掌握得不错,离下课还有10分钟,我决定灵活调节内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如图),先请学生说说生活中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8课  [教学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课将紧扣中心问题——“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请诸葛亮的诚意与尊重”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体悟,同时在探究感悟中,习得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让课堂更有语文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
伴随着阅读过程的随文练笔,因融读写为一体,能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而得到重视。但“读写结合了,效果却不明显,甚至两败俱伤”的局面仍屡见不鲜。  如何实现读写双赢,让练笔真正为文本空白锦上添花,为情感升华推波助澜,为写作架桥铺路……笔者于实践中发现:在练笔前下足功夫、下好功夫是关键。  一、广纳资料,为练笔铺就通途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练笔前,教师应重视并善于引
EVERYONE,EVERYDAY对于一些人来说,时装是潮流、明星款或者昂贵的价格,而对于UNIQLO与CHRISTOPHE LEMAIRE来说,穿着者以及他们的生活才是衣服的精髓。  当Christophe Lemaire卸下Hermès创意总监的头衔,与搭档Sarah-Linh Tran转而专注打造同名品牌Lemaire之后,他们第一个大的动作便是宣布与Uniqlo合作推出一个特别系列。即便在
感悟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对学生而言,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咀嚼语言文字感悟文本?笔者认为,在细心品读、留有空间、升华情感处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定能成就我们朴实、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在细心品读
总想给你一片云  把云彩揉成最美丽的棉花  制成棉袄  亲手披在你身上  为你送去一片片温暖  任凭风霜雨打  总想让温暖永远留在你的心上    总想给你一片云  把云彩变成最宜人的一股凉风  凝成细雨  轻轻地飘在你的身上  任凭热浪翻滚  总想让夏日的炎热远离你的身旁    总想给你一片云  把云彩织成一根根棉线  纳成布鞋  亲手为你穿在脚上  任凭你翻山越岭  总想让你感觉接送学生的路不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目前如皋全面推广的“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检测反馈等主要流程中,最大限度给予学生亲历学习的时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真实显现学生的学态。传统的语文课堂,重在教师的“讲”,重在教师讲得是否精彩,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