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看图画,写一写》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要求学生“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本次习作重在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中抓住重点画面,合理想象人物的动作和可能说的话,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清楚;指導学生学习欣赏和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了解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能通过辨析,抓住图画中的重点。
2.在情境中想象放风筝的动作,能用合适的动词把放风筝的动作写清楚;在模仿体验中,合理猜想图上人物可能说的话并写清楚。
3.通过例文比较、微课观看,在自评和互评中学会欣赏习作并根据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聊聊风筝,导入新课
1.观看放风筝的视频,交流:小朋友们在干什么?看到哪些画面让你觉得特别高兴?
2.聊风筝: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发明了风筝,那个时候的风筝叫纸鸢。清朝的高鼎还写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
3.揭题:古人和小朋友们都喜欢放风筝,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也在放风筝。今天我们要观察这幅图,把图上的内容写下来。(板书:看图画,写一写)
(点评:在心理学家Hayes和Flower建构的写作模型中,动机和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用心创设动机产生的契机,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让学生的写作动机为之生发。教师通过一个视频、一首古诗、一段介绍,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曾经的学习感受,使之与本课学习内容和习作任务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学习活动二:整体观察,抓住重点
1.回顾写话经验,回忆观察方法。
(1)唤起原有经验:(课件出示:二年级上学期“看一幅图写几句话”和二年级下学期“看多幅图写一段话”的写话内容)根据你的经验,你觉得看图写话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1:要仔细观察图上的内容。
预设2:要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
(适时板书:仔细观察,合理想象)
(2)回忆观察方法: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观察的方法,你能回忆起来吗?
预设1: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课件出示《我爱故乡的杨梅》)
预设2:可以抓住变化观察。(课件出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预设3:可以连续观察。(课件出示《搭船的鸟》)
2.学习写话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读懂本次习作要求:我们来看今天的“看图写话”提出的要求,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写之前要仔细观察,观察的是图画。
预设2:分三步提出要求,告诉我们“写之前”“写的时候”“写完后”分别要注意些什么。
(2)聚焦“写之前”的要求: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3.观察图画布局,抓住重点内容。
(1)设疑:图上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在放风筝,是不是每一个人物都要具体展开写?
(2)辨析图画的重点内容:教师对人物进行分组,最前面的两个小男孩为1号组,旁边的小女孩为2号组,远处的一家人为3号组,请学生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预设1:选1号组。理由:这两个小男孩离我们最近,也是画得最大的两个人物,所以是重点。
预设2:选1号组。理由:我们要写的是放风筝,这两个小男孩放风筝的动作是最清楚的。
预设3:选3号组。理由:他们一家人在放风筝,能让人感受到爱。教师可追问:如果我们把图画中的人物位置对换一下,你们再来选一选,选谁?引导学生辨析1号组是重点。
《看图画,写一写》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要求学生“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本次习作重在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中抓住重点画面,合理想象人物的动作和可能说的话,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清楚;指導学生学习欣赏和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了解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能通过辨析,抓住图画中的重点。
2.在情境中想象放风筝的动作,能用合适的动词把放风筝的动作写清楚;在模仿体验中,合理猜想图上人物可能说的话并写清楚。
3.通过例文比较、微课观看,在自评和互评中学会欣赏习作并根据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聊聊风筝,导入新课
1.观看放风筝的视频,交流:小朋友们在干什么?看到哪些画面让你觉得特别高兴?
2.聊风筝: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发明了风筝,那个时候的风筝叫纸鸢。清朝的高鼎还写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
3.揭题:古人和小朋友们都喜欢放风筝,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也在放风筝。今天我们要观察这幅图,把图上的内容写下来。(板书:看图画,写一写)
(点评:在心理学家Hayes和Flower建构的写作模型中,动机和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用心创设动机产生的契机,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让学生的写作动机为之生发。教师通过一个视频、一首古诗、一段介绍,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曾经的学习感受,使之与本课学习内容和习作任务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学习活动二:整体观察,抓住重点
1.回顾写话经验,回忆观察方法。
(1)唤起原有经验:(课件出示:二年级上学期“看一幅图写几句话”和二年级下学期“看多幅图写一段话”的写话内容)根据你的经验,你觉得看图写话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1:要仔细观察图上的内容。
预设2:要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
(适时板书:仔细观察,合理想象)
(2)回忆观察方法: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观察的方法,你能回忆起来吗?
预设1: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课件出示《我爱故乡的杨梅》)
预设2:可以抓住变化观察。(课件出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预设3:可以连续观察。(课件出示《搭船的鸟》)
2.学习写话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读懂本次习作要求:我们来看今天的“看图写话”提出的要求,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写之前要仔细观察,观察的是图画。
预设2:分三步提出要求,告诉我们“写之前”“写的时候”“写完后”分别要注意些什么。
(2)聚焦“写之前”的要求: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3.观察图画布局,抓住重点内容。
(1)设疑:图上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在放风筝,是不是每一个人物都要具体展开写?
(2)辨析图画的重点内容:教师对人物进行分组,最前面的两个小男孩为1号组,旁边的小女孩为2号组,远处的一家人为3号组,请学生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预设1:选1号组。理由:这两个小男孩离我们最近,也是画得最大的两个人物,所以是重点。
预设2:选1号组。理由:我们要写的是放风筝,这两个小男孩放风筝的动作是最清楚的。
预设3:选3号组。理由:他们一家人在放风筝,能让人感受到爱。教师可追问:如果我们把图画中的人物位置对换一下,你们再来选一选,选谁?引导学生辨析1号组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