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客家地区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懂得发掘和利用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广东客家传统山歌,同时应用在本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在本文,笔者将根据相关课题研究,论述广东客家山歌在本土高中音乐教学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广东客家山歌;高中音乐教学;民族优秀文化
如今,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国民的民族自信一直在提升,社会上也刮起一股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风,那么自然,在高中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忽略自己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身处岭南的广东,浸润在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文化之中,身为粤东门户的惠州,拥有着灿烂的客家文化,客家山歌更是其中的瑰宝。客家山歌在客家人南迁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古中原民歌的传统以及《诗经》风格,后客家人安居粤赣等地,更是吸收了畲族、瑶族等本土歌谣的精华,随着客家人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集体创作,成为客家人为民间留下宝贵的文艺奇葩,同时这也是客家人抒发情怀的特有表现形式,被誉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那么,在客家地区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更应懂得发掘和利用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广东客家传统山歌,同时应用在本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就应当让高中音乐课堂上体现客家本土音乐的审美内核及文化内涵,并且进一步发挥广东客家山歌在教育中的社会、个体功能。同时利用地区的语言环境优势,让学生在熟悉的方言创作而来的音乐中更进一步地提升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鉴赏、尝试、实践客家传统音乐的过程中提升音乐鉴赏能力,进一步了解音乐美学的内核并且激发学生对本民族传统音乐的热爱,树立发扬民族音乐的思想。为此,我校成立了“广东客家传统音乐发掘及其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对这项传统音乐文化在高中的教学进行研究。
一、学生对客家山歌的认知与接纳
根据课题研究,笔者利用学校高中合唱团的资源,在学生当中进行了一次关于惠州客家山歌认识及推广的抽样调查。从调查问卷的答卷情况来看,选择参加合唱团的学生半数以上最感兴趣的学科为艺术学科,并且毋庸置疑全都是喜欢音乐的,但多数成员虽喜欢音乐却并非擅长。对于客家山歌,大多数成员并未深入了解,但有一定的兴趣,而另一方面,对此类地方音乐的理解有一定的误区,相当一部分成员认为本土化、方言话的音乐受众年纪应当是年纪较大者,说明对客家山歌的新发展以及新生代演员没有了解,但也说明在新时代下,客家山歌的发展缺乏一定的生力,在年轻一代中未得到普及。学生认为,年轻人对客家山歌接受度较低的最主要三个原因是歌词陈旧、难听懂以及不喜欢这种唱腔,因此,想要在年轻人中普及客家山歌,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寻找突破点,但半数接受调查的学生依然看好客家山歌的发展,并且表示愿意参加惠州客家山歌相关的活动,由此可见,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找到它的生机。不到30%的学生认为客家山歌进校园的可行性高,但仍旧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当普及客家山歌,关于如何普及客家山歌,近94%的学生认为应当利用网络及媒体,近85%的学生认为应多开展此类演出,这也是本课题研究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可以借鉴思考的地方。
二、客家山歌对本土高中生音乐学习的帮助
(一)在音乐奖赏学习上的帮助
在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中,有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汉族民歌,而汉族民歌又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在本市选用的教材中,山歌选取了陕北民歌《赶牲灵》作为北方山歌的代表,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作为南方山歌的代表。“北方山歌在总体上具有奔放、豁达、沉雄、浑厚的风格特征”,“南方山歌旋律具有委婉、清丽但又不失热情、奔放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笔者在所带部分班级将南方山歌鉴赏选曲变更为惠州本土客家山歌《对面唱歌系哪人》,以便观测本土方言音乐对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采用虽传唱度不广、歌曲旋律较不熟悉的客家山歌,但由于听见熟悉的方言,更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专注地聆听。同时,相较于普通话唱词的外省山歌,惠州客家山歌的唱词由于是绝大多数学生所熟悉的本土方言——客家话,因此在鉴赏的过程中,虽旋律不及在全国范围传唱的《小河淌水》熟悉,但通过熟悉的方言,以及联想本土的地理、人文条件,学生能更快鉴别出南北方山歌在风格上的差异。
(二)在歌唱学习上的帮助
除了音乐鉴赏的课堂教学,笔者带领校合唱团的训练,为更好地研究课题,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合唱团学生掌握新作品的能力与效率、丰富学生音乐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笔者将广东客家传统山歌《落水天》改编为四部合唱,并作为学生训练且参赛参演惠州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在合唱团以往的训练中,四度音程常是学生易跑调、易形成声部不和谐的音程,而作为常用四度三音列②的南方山歌,《落水天》的主要旋律以及笔者改编的四部合唱中,四度音程必然是“常客”(见谱例1所圈音程)。
然而,兴许是在方言唱词的帮助下,本作品的排练过程中,学生较少出现跑调的现象,偶有出现,也较易纠正。因此,笔者推测,将广东客家传统音乐、尤其是以方言为唱词的广东客家山歌加入客家地区学生的歌唱学习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准。
总结: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的部分,客家文化更是岭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广东客家山歌本就在客家文化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她无穷的生命力及其重要地位离不开广东客家人从古自今真善美的精神內核。而广东客家山歌由于其有着独特魅力的旋律特点、学生熟悉的方言唱词以及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特别适合高中音乐教师融入日常教学,不仅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体验,更能利用本土学生早已在血脉中传承下来的文化,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拓宽其美学视野,促使其关注、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系惠州市2019-202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广东客家传统音乐发掘及其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hzkt21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乔建中.论汉族山歌的艺术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报.1983,(01)
[2]李秋玉.广东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观.2021,(12),13-14
注释:
[1]引自乔建中.论汉族山歌的艺术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3,(01)
[2]引自乔建中.论汉族山歌的艺术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3,(01)
关键词:广东客家山歌;高中音乐教学;民族优秀文化
如今,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国民的民族自信一直在提升,社会上也刮起一股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风,那么自然,在高中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忽略自己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身处岭南的广东,浸润在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文化之中,身为粤东门户的惠州,拥有着灿烂的客家文化,客家山歌更是其中的瑰宝。客家山歌在客家人南迁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古中原民歌的传统以及《诗经》风格,后客家人安居粤赣等地,更是吸收了畲族、瑶族等本土歌谣的精华,随着客家人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集体创作,成为客家人为民间留下宝贵的文艺奇葩,同时这也是客家人抒发情怀的特有表现形式,被誉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那么,在客家地区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更应懂得发掘和利用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广东客家传统山歌,同时应用在本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就应当让高中音乐课堂上体现客家本土音乐的审美内核及文化内涵,并且进一步发挥广东客家山歌在教育中的社会、个体功能。同时利用地区的语言环境优势,让学生在熟悉的方言创作而来的音乐中更进一步地提升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鉴赏、尝试、实践客家传统音乐的过程中提升音乐鉴赏能力,进一步了解音乐美学的内核并且激发学生对本民族传统音乐的热爱,树立发扬民族音乐的思想。为此,我校成立了“广东客家传统音乐发掘及其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对这项传统音乐文化在高中的教学进行研究。
一、学生对客家山歌的认知与接纳
根据课题研究,笔者利用学校高中合唱团的资源,在学生当中进行了一次关于惠州客家山歌认识及推广的抽样调查。从调查问卷的答卷情况来看,选择参加合唱团的学生半数以上最感兴趣的学科为艺术学科,并且毋庸置疑全都是喜欢音乐的,但多数成员虽喜欢音乐却并非擅长。对于客家山歌,大多数成员并未深入了解,但有一定的兴趣,而另一方面,对此类地方音乐的理解有一定的误区,相当一部分成员认为本土化、方言话的音乐受众年纪应当是年纪较大者,说明对客家山歌的新发展以及新生代演员没有了解,但也说明在新时代下,客家山歌的发展缺乏一定的生力,在年轻一代中未得到普及。学生认为,年轻人对客家山歌接受度较低的最主要三个原因是歌词陈旧、难听懂以及不喜欢这种唱腔,因此,想要在年轻人中普及客家山歌,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寻找突破点,但半数接受调查的学生依然看好客家山歌的发展,并且表示愿意参加惠州客家山歌相关的活动,由此可见,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找到它的生机。不到30%的学生认为客家山歌进校园的可行性高,但仍旧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当普及客家山歌,关于如何普及客家山歌,近94%的学生认为应当利用网络及媒体,近85%的学生认为应多开展此类演出,这也是本课题研究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可以借鉴思考的地方。
二、客家山歌对本土高中生音乐学习的帮助
(一)在音乐奖赏学习上的帮助
在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中,有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汉族民歌,而汉族民歌又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在本市选用的教材中,山歌选取了陕北民歌《赶牲灵》作为北方山歌的代表,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作为南方山歌的代表。“北方山歌在总体上具有奔放、豁达、沉雄、浑厚的风格特征”,“南方山歌旋律具有委婉、清丽但又不失热情、奔放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笔者在所带部分班级将南方山歌鉴赏选曲变更为惠州本土客家山歌《对面唱歌系哪人》,以便观测本土方言音乐对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采用虽传唱度不广、歌曲旋律较不熟悉的客家山歌,但由于听见熟悉的方言,更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专注地聆听。同时,相较于普通话唱词的外省山歌,惠州客家山歌的唱词由于是绝大多数学生所熟悉的本土方言——客家话,因此在鉴赏的过程中,虽旋律不及在全国范围传唱的《小河淌水》熟悉,但通过熟悉的方言,以及联想本土的地理、人文条件,学生能更快鉴别出南北方山歌在风格上的差异。
(二)在歌唱学习上的帮助
除了音乐鉴赏的课堂教学,笔者带领校合唱团的训练,为更好地研究课题,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合唱团学生掌握新作品的能力与效率、丰富学生音乐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笔者将广东客家传统山歌《落水天》改编为四部合唱,并作为学生训练且参赛参演惠州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在合唱团以往的训练中,四度音程常是学生易跑调、易形成声部不和谐的音程,而作为常用四度三音列②的南方山歌,《落水天》的主要旋律以及笔者改编的四部合唱中,四度音程必然是“常客”(见谱例1所圈音程)。
然而,兴许是在方言唱词的帮助下,本作品的排练过程中,学生较少出现跑调的现象,偶有出现,也较易纠正。因此,笔者推测,将广东客家传统音乐、尤其是以方言为唱词的广东客家山歌加入客家地区学生的歌唱学习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准。
总结: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的部分,客家文化更是岭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广东客家山歌本就在客家文化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她无穷的生命力及其重要地位离不开广东客家人从古自今真善美的精神內核。而广东客家山歌由于其有着独特魅力的旋律特点、学生熟悉的方言唱词以及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特别适合高中音乐教师融入日常教学,不仅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体验,更能利用本土学生早已在血脉中传承下来的文化,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拓宽其美学视野,促使其关注、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系惠州市2019-202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广东客家传统音乐发掘及其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hzkt21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乔建中.论汉族山歌的艺术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报.1983,(01)
[2]李秋玉.广东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观.2021,(12),13-14
注释:
[1]引自乔建中.论汉族山歌的艺术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3,(01)
[2]引自乔建中.论汉族山歌的艺术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