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都是广大数学教师不懈的追求。本文从立足课堂,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实施差异化教学、情境化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动手操作,加强合作交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有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23-02
引言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只有教师高效率引导和学生高收益学习,才能形成有效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探讨。
一、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实行差异化教学,它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差异的矛盾,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我们要认真地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给学生划分不同的层次,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还要适时调整预设的目标,使各层次的目标更加合情合理、针对性强。课堂上,教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分层指导,培优辅差,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问时,把问题分成不同层次,让差生回答基础性问题,或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减缓坡度,适当铺垫,引导差生作答;提问中等生时,由浅入深作适当启发;在提问突破重点、难点的问题时,让优生相互启发、补充,使问题得到解决。在作业上,也要精心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适合各层次学生的练习,使所有学生都能愉快地、有效地完成,让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运用情境教学,激发探索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利于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索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采用讲故事、播视频、放录音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现实情境,将要探究的问题蕴藏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创设具有悬念,能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巧设疑问,启发猜想,激活他们的思维和动机。小学生爱玩好动,思想专注的时间较短,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进行探究和练习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情境,如小表演、小游戏、小竞赛等等,营造学与玩融为一体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感悟,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整合信息技術,拓展教学空间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导入时,可利用动画技术,音、视频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兴趣。在探究新知时,精心设计制作画面精美、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在一般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显现出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
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教师在课前对知识点进行准确、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制作微课,课上借助微课引导学生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学生在课上没有听懂的内容,回家可以运用微课继续学习、复习,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仔细揣摸,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四、注重动手操作,发挥主体作用
动手操作尤其是一些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创造了条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差,几何知识又较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公式等,都须有大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的积累,因此教材中编排了很多的动手操作活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通过拼、剪、折、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代数、统计等知识时,我们也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动手因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操作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变为可操作、可感知的具体形式,使学生调动手、脑、口等感官参与,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交流,把自己的成果与别人分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不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而且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探索环境等,选择具有思考性、开放性问题,精心设计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有具争议性、挑战性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及时把握,因势利导,组织开展合作交流,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有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23-02
引言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只有教师高效率引导和学生高收益学习,才能形成有效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探讨。
一、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实行差异化教学,它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差异的矛盾,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我们要认真地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给学生划分不同的层次,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还要适时调整预设的目标,使各层次的目标更加合情合理、针对性强。课堂上,教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分层指导,培优辅差,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问时,把问题分成不同层次,让差生回答基础性问题,或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减缓坡度,适当铺垫,引导差生作答;提问中等生时,由浅入深作适当启发;在提问突破重点、难点的问题时,让优生相互启发、补充,使问题得到解决。在作业上,也要精心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适合各层次学生的练习,使所有学生都能愉快地、有效地完成,让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运用情境教学,激发探索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利于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索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采用讲故事、播视频、放录音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现实情境,将要探究的问题蕴藏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创设具有悬念,能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巧设疑问,启发猜想,激活他们的思维和动机。小学生爱玩好动,思想专注的时间较短,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进行探究和练习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情境,如小表演、小游戏、小竞赛等等,营造学与玩融为一体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感悟,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整合信息技術,拓展教学空间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导入时,可利用动画技术,音、视频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兴趣。在探究新知时,精心设计制作画面精美、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在一般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显现出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
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教师在课前对知识点进行准确、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制作微课,课上借助微课引导学生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学生在课上没有听懂的内容,回家可以运用微课继续学习、复习,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仔细揣摸,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四、注重动手操作,发挥主体作用
动手操作尤其是一些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创造了条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差,几何知识又较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公式等,都须有大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的积累,因此教材中编排了很多的动手操作活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通过拼、剪、折、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代数、统计等知识时,我们也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动手因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操作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变为可操作、可感知的具体形式,使学生调动手、脑、口等感官参与,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交流,把自己的成果与别人分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不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而且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探索环境等,选择具有思考性、开放性问题,精心设计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有具争议性、挑战性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及时把握,因势利导,组织开展合作交流,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