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学习方法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也就是说,历史教学大力提倡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探究式
一、引言
探究式学习方法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高中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也就是说,历史教学大力提倡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专家指出:“探究学习是一种提出问题、计划探究、得出结论并评判结论的学习过程。”它是一种需要学生设计研究、收集信息、分析资料、建构证据,然后围绕从证据中得出的结论进行争论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新课改的大纲中明确提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何谓探究式学习?
高中新课改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一是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即善于从已有的历史知识、结论、观点、文献中发现错漏、片面、逻辑矛盾、归纳不全、判断有误等问题;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具备一定的资料阅读能力,对资料进行抽象地分析、归纳、运用的能力,构建论据的能力,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等……历史课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二、以史导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
以史导论,强调的是在老师展示史料、根据史料设计问题、师生对史料进行正确的鉴别和阐释的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由老师所提供的史料构成了问题性情景,这正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研读史料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其阅读、分析、归纳、运用材料能力的过程;这些正是课标对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具体操作过程是:老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史料并设计问题——老师加以引导——师生研讨达成共识。
如:高中新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在总复习时,我根据课标选择了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一:凤阳小岗村 1976~1979 年粮食产量变化)、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二:1958~1960 年粮食减产、吃饭要粮票)两方面的史料,并围绕课标和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1.材料一中小岗村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采用了哪一经营方式?2.材料二中全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如何?为何出现“1960 年到餐馆吃饭要凭票才能供应”的状况?3.你从材料一、二中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第一问,学生阅读材料后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能较快解答问题;第二问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材料阅读与归纳能力,老师可做适当引导;第三问的历史结论建立在史料和第一、二问的基础上,需要师生共同研讨,最终得出结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上述探究过程是在“规定情景”(由教师给定史料并设问)中进行,一般不会超出课标的范围,再加上老师及时而明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很高。因而在目前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之下,这种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三、老师提供史料,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探究式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养成问题意识,就需要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同时养成尊重他人提出问题的习惯。举个例子:在历史教学中,我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做法是:老师提供素材(图片、图表、文字资料)——学生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请其他同学作答———提问的同学对答案评判———答案不一致时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讨答案。
如复习三次科技革命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以下材料: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图片、三次科技革命后各国经济发展的数据材料、环境污染、核武器核泄露等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由学生设计问题。学生提问的热情非常高。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则由师生共同讨论,完善答案。这一教学方法,是师生一起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过程。这一教学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问问题的习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课标对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焱东.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3.
[2]王波.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
[3]庄小红.浅论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亓英丽.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
[5]姜芳芳.高中历史学习中的“认知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探究式
一、引言
探究式学习方法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高中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也就是说,历史教学大力提倡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专家指出:“探究学习是一种提出问题、计划探究、得出结论并评判结论的学习过程。”它是一种需要学生设计研究、收集信息、分析资料、建构证据,然后围绕从证据中得出的结论进行争论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新课改的大纲中明确提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何谓探究式学习?
高中新课改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一是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即善于从已有的历史知识、结论、观点、文献中发现错漏、片面、逻辑矛盾、归纳不全、判断有误等问题;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具备一定的资料阅读能力,对资料进行抽象地分析、归纳、运用的能力,构建论据的能力,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等……历史课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二、以史导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
以史导论,强调的是在老师展示史料、根据史料设计问题、师生对史料进行正确的鉴别和阐释的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由老师所提供的史料构成了问题性情景,这正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研读史料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其阅读、分析、归纳、运用材料能力的过程;这些正是课标对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具体操作过程是:老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史料并设计问题——老师加以引导——师生研讨达成共识。
如:高中新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在总复习时,我根据课标选择了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一:凤阳小岗村 1976~1979 年粮食产量变化)、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二:1958~1960 年粮食减产、吃饭要粮票)两方面的史料,并围绕课标和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1.材料一中小岗村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采用了哪一经营方式?2.材料二中全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如何?为何出现“1960 年到餐馆吃饭要凭票才能供应”的状况?3.你从材料一、二中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第一问,学生阅读材料后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能较快解答问题;第二问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材料阅读与归纳能力,老师可做适当引导;第三问的历史结论建立在史料和第一、二问的基础上,需要师生共同研讨,最终得出结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上述探究过程是在“规定情景”(由教师给定史料并设问)中进行,一般不会超出课标的范围,再加上老师及时而明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很高。因而在目前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之下,这种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三、老师提供史料,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探究式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养成问题意识,就需要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同时养成尊重他人提出问题的习惯。举个例子:在历史教学中,我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做法是:老师提供素材(图片、图表、文字资料)——学生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请其他同学作答———提问的同学对答案评判———答案不一致时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讨答案。
如复习三次科技革命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以下材料: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图片、三次科技革命后各国经济发展的数据材料、环境污染、核武器核泄露等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由学生设计问题。学生提问的热情非常高。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则由师生共同讨论,完善答案。这一教学方法,是师生一起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过程。这一教学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问问题的习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课标对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焱东.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3.
[2]王波.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
[3]庄小红.浅论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亓英丽.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
[5]姜芳芳.高中历史学习中的“认知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