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著教学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在考试大棒的重压下,学生阅读的文本已经被一种微缩本所取代,教师导读只是进行机械性的纯技术操作。学生拿起名著来无不蹙眉。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名著导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正本清源。
一、以名激趣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让学生从一提起名著就痛苦万状转变为抱着名著不肯放手呢?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如此看来,一切还得从激发兴趣做起。
1. 以名人名言激趣。我们既可以用名人名言来宣传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也可以借名人名言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我们借卢梭的“每一个成长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它”来宣传《鲁滨逊漂流记》,借司各特的“《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来推介《格列佛游记》,借茅盾的“一片冰心安在,千秋童稚永存”来宣传《繁星·春水》,借“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来激发学生阅读这两部古典名著的兴趣。
2. 以名媒名片激趣。四大名著早已被拍成了电视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赏、评价,吸引学生走近文本。“百家讲坛”等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我们要结合媒体热点,抓住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激趣、拓展,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从导入手
导,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如果说阅读让学生神游驰骋于名著世界,那么导则是教师泼墨挥毫、尽情抒写了。
1. 从课文导入。名著中有相当多的名段妇孺皆知,我们可以以这些名段为诱饵,吸引学生走近名著。比如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真假李逵等;比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又比如小人国官员选拔,飞岛国科学院等。这些片段生动精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感受到快乐。
2. 让学生引导。课程标准建议教师主动积极地去创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及个人特长自主选择。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由学生主持“名著导读推荐会”,让学生畅谈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名著,自己从中汲取了哪些营养。如此现身说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激活他们的情感,而且最有可信度,最契合学生的实际。
3. 以方法引导。先贤陶行知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有关方法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的利器就是方法。
(1)计划先行一步。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计划应该包括每学年读哪几本名著,每周要做多少读书笔记,要写出自己的感悟与体会,特别要注意捕捉思维的火花。
(2)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正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所言:“读书既要精,还要博。有的书要细嚼慢咽,有的书要快读,有的书只要尝尝滋味就可以了。”无关紧要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对于重要章节则应该含英咀华。
(3)进行交流总结。要经常开展阅读成果交流和汇报活动,交流的方式应该灵活:可讲述故事情节,可谈作者的创作背景或作者的文风,可评析重点章节,可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自己对作品的感悟,等等。让学生有话可说,让交流落到实处,以此推动、监控阅读过程。
三、自读感悟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治学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1. 读后悟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辟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讽刺和抨击。感,不仅要心到,也要口到、手到。写下来,组织成文,让这些思想的精髓永远散发芬芳。
2. 读后悟写。2001年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对众多学生影响深远,摹仿者众多。写的方式很多,仿写、改写、续写,对理解、体味文章,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颇有益处。
3. 读后悟演。模仿作品中人物的言谈、神态、行为、动作进行表演,远胜过单纯对作品进行纯文本式的解读。可以通过观看影视、戏剧表演、演讲朗诵等加深体会,让学生获得新的认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让学生主动去欣赏、品味名著呢?这需要语文教师多一些关注,多一些探求。浚其泉源,引入活水,让学生看见“万亩方塘如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绚烂景象。
一、以名激趣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让学生从一提起名著就痛苦万状转变为抱着名著不肯放手呢?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如此看来,一切还得从激发兴趣做起。
1. 以名人名言激趣。我们既可以用名人名言来宣传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也可以借名人名言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我们借卢梭的“每一个成长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它”来宣传《鲁滨逊漂流记》,借司各特的“《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来推介《格列佛游记》,借茅盾的“一片冰心安在,千秋童稚永存”来宣传《繁星·春水》,借“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来激发学生阅读这两部古典名著的兴趣。
2. 以名媒名片激趣。四大名著早已被拍成了电视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赏、评价,吸引学生走近文本。“百家讲坛”等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我们要结合媒体热点,抓住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激趣、拓展,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从导入手
导,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如果说阅读让学生神游驰骋于名著世界,那么导则是教师泼墨挥毫、尽情抒写了。
1. 从课文导入。名著中有相当多的名段妇孺皆知,我们可以以这些名段为诱饵,吸引学生走近名著。比如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真假李逵等;比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又比如小人国官员选拔,飞岛国科学院等。这些片段生动精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感受到快乐。
2. 让学生引导。课程标准建议教师主动积极地去创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及个人特长自主选择。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由学生主持“名著导读推荐会”,让学生畅谈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名著,自己从中汲取了哪些营养。如此现身说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激活他们的情感,而且最有可信度,最契合学生的实际。
3. 以方法引导。先贤陶行知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有关方法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的利器就是方法。
(1)计划先行一步。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计划应该包括每学年读哪几本名著,每周要做多少读书笔记,要写出自己的感悟与体会,特别要注意捕捉思维的火花。
(2)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正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所言:“读书既要精,还要博。有的书要细嚼慢咽,有的书要快读,有的书只要尝尝滋味就可以了。”无关紧要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对于重要章节则应该含英咀华。
(3)进行交流总结。要经常开展阅读成果交流和汇报活动,交流的方式应该灵活:可讲述故事情节,可谈作者的创作背景或作者的文风,可评析重点章节,可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自己对作品的感悟,等等。让学生有话可说,让交流落到实处,以此推动、监控阅读过程。
三、自读感悟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治学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1. 读后悟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辟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讽刺和抨击。感,不仅要心到,也要口到、手到。写下来,组织成文,让这些思想的精髓永远散发芬芳。
2. 读后悟写。2001年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对众多学生影响深远,摹仿者众多。写的方式很多,仿写、改写、续写,对理解、体味文章,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颇有益处。
3. 读后悟演。模仿作品中人物的言谈、神态、行为、动作进行表演,远胜过单纯对作品进行纯文本式的解读。可以通过观看影视、戏剧表演、演讲朗诵等加深体会,让学生获得新的认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让学生主动去欣赏、品味名著呢?这需要语文教师多一些关注,多一些探求。浚其泉源,引入活水,让学生看见“万亩方塘如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绚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