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联通”模式 咀嚼诗词教学的文化味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幸于2019年12月6日参加了江苏省“师陶杯”在盐城举办的同课异构《涉江采芙蓉》的教学观摩活动,先后有三位教师执教此课。可谓如沐春风,受益匪浅,特别是对如何咀嚼出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文化味也有了自己的浅薄之思。即要介入“联通”模式,让诗词中蕴含的文化能得到有效的“渗出”。所谓“联通”是让诗词教学中的一文一字、一言一词、一句一段等都与外界贯通联系,这种贯通既有时间上的,也有空间上。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联源:在咬文嚼字处追溯文化的渊源性
  诗词本身就是浓缩的语言艺术,或洗练传神,或造语贵新等。这种艺术形式往往追求一种审美效果:即以最精少之文字,涵盖最包容之信息,以有限之文字,传达无限之妙用。每一个文字都不是“废字”,而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可以说很多字皆有来历,皆有出处,皆有妙用。缪钺先生曾在《诗词散论》里提到:“凡有来历之字,一则此字曾经古人选用,必最适于表达某种情思,……二则除此字本身之意义外,尚可思及其出处词句之意义,多一层联想。”由此可见,品读诗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咬文嚼字,嚼出文字的文化渊源,追溯其源头来历,方能让学生更好地品读出文化味,理解其情感性。
  潘老师在自主品评环节,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加以赏析时,就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其文化的源头性或来历性。如“涉江采芙蓉”一句中的“涉”字,追溯其原义,涉乃一水一步,更多是指靠自己,赤着足蹚水过江,如此采芙蓉更显情感的真挚。让我们仿佛感受到江水在肌肤上流过时细腻腻的触感,如此的行为是因为思念的深厚。同样“长路漫浩浩”,这里的“长”是空间距离之远,而“漫”其实也有“长”的意思,只不过与时间也有关,如漫漫长夜。这种时间空间上之长无疑加深了彼此的思念之情。而“还顾望故乡”一句,引导学生思考,望和看谁的距离远?在明确“看”一般是用手遮目看近处,望更侧重于看远处时。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组词,是眺望好,还是遥望好?
  如此的寻根追源,让每一个浅显的文字显示出文化的厚重性。真应了钟嵘在《诗品》里对此诗的评价——“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潘老师在咬文嚼字处的这一番细细考究,让冰冷的文字有了温度和厚度,熬煮出浓浓的文化味,学生细细品味,别有滋味在心头。如此的联源联根,就是要让文字在历史性的时间维度中,焕发光彩。不仅这一篇,所有的诗词教学皆应如此。
  二、联文:在挖掘内涵处理解文化的传承性
  诗词教学,承载文化内涵的一个突出载体便是意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赏析意象是诗歌教学的起点,也是非常有效的抓手。因为“意象”本身就是一种“意(主观情意)”和“象(客观物象)”的有机融合。筛选挑选何种独特意象(外在的色彩色调,内在的涵义寓意),如何排列组合不同意象都能传达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心理。正如黄厚江老师曾说:“与此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意象在表意中的重要作用,诗人和作家用丰富的想象、浓烈的情感和敏感的心灵创造了意象。”意象就是“言,但又是非同一般的‘言’;意象是‘意’,但又是非同一般的‘意’。阅读教学中破解文本这个结构体,常常要‘寻象以观意’”。同样,寻“象”以观诗词文化之“眼”也是一个非常经济有效的手段。
  针对诗题《涉江采芙蓉》,陈老师就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兰泽众多芳草之中,为何钟情于芙蓉,有何寓意?学生能够通过周敦颐《爱莲说》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得出其品质高洁、气质高雅的文化特性。这时陈老师就延续着学生的思路,通过联彼文来解此文的方式进一步追问这种意象的独特性。如学生之前学过的课文《荷塘月色》里有这么一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让学生明白,莲花也有美好爱情的象征性。在学生道出“莲子”是“怜子”的谐音时,教师进一步引导“芙蓉”可能有怎样的谐音时,学生便一语道破谐音“夫容”也。也就是这样一个内(品质)外(美貌)兼修的好丈夫才更值得女子去思念。同样这种“采芳寄情”的方式也有它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延续,如屈原的“香草美人”说,以及后人的折柳送别——“河桥杨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或折梅送别等——“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诗词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宝库,每一首诗词中的独特意象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意象由古及今持续性地流传开来,一见此意象便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文化心理、文化审美!“那是因为它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已成为一个语码,就是它已变成一种符号。”而像这些已被约定俗成的意象式的文化符号,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因为每一首诗词的文化密钥便是这些不同类型的意象组合。而每一个意象永远都不是一座“孤岛”,它散落在不同的文学作品类型中,形成特定的文化“磁场”。所以通过对其他作者作品中此类意象的联系分析,以文解文,会更全面地理解一个独特意象的文化脉络性、发展的传承性,这样的诗词教学也才更具人文性。
  三、联今:在情景设置处生成文化的鲜活性
  《周易》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这可看出,文化二字并不意味着远离人间烟火,让人高不可攀。文化本身就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生,所谓“化成天下”。
  而古诗词中孕育的丰富文化,如果一直静静地躺在古典书籍中“休眠”,这样的静态文化可能让其本身失去一种生命的活力和活性,甚至腐烂死亡。如何让古诗词中传统的、古老的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和散发魅力,保持鲜活,不至于与当今的生活和时代脱节、脱轨应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甚至是传承中的再创造。正如荷兰文化学家皮尔森所说的那样,“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所谓动词在我理解是文化不能永远封存在图书馆或博物館,变成死的东西,一定要活在人的心中,活在今天的生活中,让文化为人生服务。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眼光和思维要善于“联今”,即联系今天的生活和时代,从时间维度上要往后看,往未来看。而情景设置,激趣激思更能让文化动起来、活起来。
  杨老师针对“芙蓉”这个独特意象,设置了“创胜境”这一教学情境,可谓别开生面。而这一创意源于一则报道,即2019年10月28日,全省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现场推进会召开。会上公布了苏北农房改善第一批省级示范项目创建名单29个,其中盐城9个(他的家乡在盐城)。他因关注而感发,因感发生成创意。
  其情境设置如下:根据有关“芙蓉”的诗句(共10句,此处略)。当一回胜境创客:某村规划依托水乡荷塘,创建“荷”主题文化旅游景点,已征集到的景点名称有:荷花池/芙蓉苑/采芳洲/世外荷塘/水乡莲歌……
  你最喜欢哪一个景点名?根据你的定名,你会从上面“芙蓉”诗文中选哪4句写到景点周边的“文化标识牌”上?
  如有学生选择“芙蓉苑”。理由如下,名称既直接点出景点主题为“荷”,又给人以古典清新的美感,优美怡人。第5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给人一种天然感、自然感。让游客在尘世中忙碌的心态在这里被洗涤而感到舒适。第4句“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代表游客夫妻的爱情,永结同心,白头偕老,增添游客的喜悦心情……
  这种情景设置,联系今朝的做法,让古诗中采摘芙蓉所代表的“采芳寄情”的文化习俗在如今的生活中有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实践,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新和再生。核心素养所要求的文化传承和理解应落实在教学层面的“一体四层四翼”当中。而这“四翼”明确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在本环节的联今情境设置中,就凸显了应用性、创新性的考察要求。
  古诗词教学应浸润在浓浓的文化汁液中,古人说,一枝一叶总关情,而古诗词其一言一词总关文(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人文素养的提高,审美境界的提升得益于对古诗文的含英咀华。通过这种“联通”模式,可以有效地联通古今,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让文化在时空的长河里永远浸润我们的心灵,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有一个善感的心灵。”(叶嘉莹语)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睢宁县李集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考史传文言阅读选文是基于原文本的内容重构,本文以近五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该类题型为例,从情节、人物、史料等方面,于章法考究、词句褒贬处,探究选文内容重构的价值选择,以期精准把握其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   关键词 高考;史传文言选文;内容重构;价值选择  史传文言选文是全国卷文言阅读较为稳定的选材。囿于结构篇幅、阅读难度等,这些呈现在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经过剪裁与内容重构。王荣生说:“文
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不能不被其间所蕴含的凄凉悲怆之情所动。  其实,将这首词当作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来看,本身就有隔山看海、难得其真之嫌。或许我们更应该将其看作是词人内在的愁苦惨痛郁积到顶点的自然喷发,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冲决奔泻。缘字披文,你会感觉到一股空茫无望的哀绝之气扑面而来,让人禁受不得。诚可谓,读《声声慢》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仁!  该词中的字词复叠现象,向来是为人们所注目的。不过倘从
【评析样本】  郑桂华.《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语文学习》,2016(7)  曹勇军.《我们欠学生真正的阅读课》,《中国教育报》,2016.10.24  胡春梅.《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策略探析》,《语文建设》,2016(9)  张媛.《和学生共读“整本书”:流程设计与策略使用》,《语文教学通讯》,2016(6B)  徐小兵、倪峰.《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一 、生命踪迹的隐喻意味  《说书人》中说书人的生命踪迹,由一系列变化的环境地点连缀而成。说书人绽放艺术生命的场所是城隍庙,生命的终结点是乱葬岗,串起城隍庙、乱葬岗的是城外、大路、郊野、小路等一系列环境地点。从城隍庙到乱葬岗,是说书人存在寓所的变迁,既隐喻一个命运主题,也隐喻一个文化主题。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
告别以《考试大纲》作为高考命题和阅卷依据的时代,进入以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教学和考试的新高考阶段,语文教学与考试迎来新的变革。虽然教育考试改革讲求“稳定当先”,但是时代的发展对所需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选拔人才的考试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  “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
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依然延承往年的出题风格:在具体情境任务中,辨析写作对象之间的关系,用以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价值观。具体有如下三个特点:   1.限定具体情景,紧贴学生实际。   2020年作文材料和2019年一样,都是通过“假如”“可能”等假设性语句来限定具体情境,明确情境任务,重在考生“个人体验”,强调考生“人生感悟”。其情景内容的限定,也极其贴近考生的实际。个人的现实条件与对未来
一、现代诗歌教学总思路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教什么?  这首诗的标题很丰富。主标题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个不带标点的比喻句;副标题是,“一句爱的赞颂”。一个“爱”字,点明了诗歌主题。爱谁?爱“你”。爱他什么?也就是,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人间的四月天。人间的四月天是怎样的?由此入手,教学这首诗。  “你”是谁?徐志摩、梁从诫,还是诗人林徽因自己,抑或三者兼而有
《老山界》是陆定一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回忆性叙事散文,当时他20多岁,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文章以时间为序叙写了长征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以“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再现翻越老山界的艰难,表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乐观精神,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文章叙述、议论、描写交融,叙述平易质朴,描写细腻优美,议论精当深刻,是一篇言之有物、言之有文的佳作,其写作技
巴金《随想录》中的《小狗包弟》其构思内核(生活形象与思想感情初步融为一体的浓缩物)即是“解剖”二字所关涉的事象。在“文革”的特殊年代里,作者家的小狗包弟成了连累全家的一个大“包袱”而被送到医院解剖,这件事对巴金先生内心的触动,巨大、持久,以致鲜血淋漓、惨不忍睹的解剖幻象,频现眼前,挥之不去,让作者又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这样,“解剖”一词也就成了他永远的剜心之痛。因而,作者以这一生活中似乎微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编入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一直以来,人们读解和教学这篇文章,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新闻体例的约束,局限自己的视野,刻板地对待这个文本。而事实上,本文又不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新闻,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在大胆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者的主观印象和使命感。因而,我们读解和教学这个文本,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