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课程教学品质纵论(十一)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年,其后,从事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编写德育教材,参与有关专家编写论著和德育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陈光全单元》《小学德育课程论》《教师发展之路》等专著。
  中学德育课程作业的创新
  作业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重建和提升课程意义的要素。鲁洁教授提出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理论,这种“回归”分为“出发点”回归和“归宿性”回归[1]。所谓“出发点”回归,是指德育教学应基于生活,坚持从生活世界出发,主要解决实现课堂生活化的问题。所谓“归宿”性回归,是指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到的一切,能返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与“出发点”回归相比,显得更为重要,更具目的性和本质意义。因此,中学德育课程作业不能局限于课堂时空,而要“追随学生的生活”[2]。本文对新课改以来思想品德(政治)课作业创新的走势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论述,以期对教师有所帮助。
  一、作业目的:走向多维与综合
  作业目的既由教学目标决定,又服务并积极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课改前中学德育课程在知性道德观关于“学习道德就是学习书本知识,学习书本上写明了的道德”[3]观点的指导下,作业的目的局限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经历了课改洗礼,作业观发生了根本转型。中学德育课程作业已由过去只是让学生练习“嘴巴”和“笔头”,转变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4]。作业目的由单一转变为多维:即既注重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习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不忽视对伦理知识、社会知识、法律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的习得。作业目的观的转变旨在引导学生由“知”走向“行”;由逻辑推演转向触及学生的心灵;由走进文本转向走出校门去思考和解决社会上的有关问题。
  基于“从发展学生的角度设计作业的目的”[5]的需要,思想品德(政治)课作业或侧重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训练,或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或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陶冶和提升;而优质作业则体现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巩固、能力的训练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案例】“逆反心理有危害”(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的作业运筹
  教师发放调查表(见下表),要求学生带回家,在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填写,由小组长回收调查表,并组织全组同学就调查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研讨,写出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然后全班集中,各组推举代表发言,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分享到他人的调查体验与收获。
  显而易见,这道作业的目的具有综合性功效。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危害、应对措施等知识,而且通过活动提高了与父母沟通、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加强了自己对父母的理解、对父母的爱、对家庭的责任感。
  张济洲博士强调:思想品德(政治)课作业要关注青少年的生命价值,坚持“以学生的身心自由、和谐与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6]。坚守作业目的设计的多维与综合,是中学德育课程作业创新的灵魂所在。学生正是借助作业,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在对道德、法律、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的不断运用中成长,在能力的不断磨砺中成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变化中成长。课改后的思想品德(政治)课作业成为学生成长履历中的一种重要标记,成为青春期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所彰显的亮丽风景。
  二、作业内容:走向实践与创造
  新课改以来,中学德育课程作业内容丰富多彩:诸如能力的训练、情感的陶冶、行为的养成、心灵的倾诉和个性的放飞等。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彰显作业的人本性与人文性,都不可或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当下中学德育课程作业应特别注重实践取向和创造价值。
  1. 作业走向实践
  作业是彰显德育课程实践性特征的重要元素。作业不能停留在文本内,不能局限在课堂中,不能封闭在学校内操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升中学德育课程作业品质,要“注重与社会实践联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积极引领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行,使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能够在课外生活世界中得以践履和彰显。
  【案例】
  在教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第二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本地区的情况,选择一个小小的调查主题,拟订一份调查表,搞一次民意调查。然后把调查结果整理出来,看我们从中了解到了什么。学生作业时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选择了“旧城区拆迁的居民安置”“怎样解决污染性小广告:城区牛皮癣的问题”“居民对医院药房药价的意见”……然后以作业为“桥”走进社区,进入居民家中,广泛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最后将调查结果形成报告,送给政府有关部门或社区负责人。
  类似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学生走近群众,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实践性作业有多种取向:可以知识与技能为主,可以过程与方法为主,也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但更多的时候是将三者有机融合起来。
  实践性作业是联接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体验机会,让他们享受到了更多的合作乐趣;对于开阔青少年视野,增长社会经验非常必要。诚如鲁洁教授所强调的:教师要借助实践性作业“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要把课程带出课堂,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到学生的整个生活”[7]。
  2. 作业走向创造   作业操作是学生生命意义发展和创生的“诗意栖居”的过程。学生在“作业情境”的遭遇中进行生动活泼而富有创造性的生命实践,有助于学生获得情境知识,实现心灵的润泽和重建,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思想品德(政治)课开发创造性作业,一般先提供一定的材料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消化、理解既定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和创造。
  例如,“珍爱生命”(《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设计的创造性作业:续写关于赞颂人的生命的小诗。教材提供了诗的前八句:“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鱼的腮鳍,人也可以遨游大洋海底/……”作业要求:“除了上述之外,人还可以怎样?试着续写下去。”显然,这道作业要求学生不仅能领悟诗的旨趣,还要对“人的智慧性”“人的独特性”有深度理解,并驰骋想象力,才能完成对诗的拓展。
  有的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写出了佳句:“虽然没有鹰的眼球,人也能看到宇宙星空的奇妙。”有的学生考虑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人的生命的价值,写出了精美的诗行:“虽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人却能在追梦中演绎精彩的人生。”更有学生思接千载,联想到了“天人合一”的名言,别开生面地表达了自己的诗意寄托:“虽然人类是最富有智慧的生物,人只是大自然中的一族/人是受惠者,更是施爱者/要与一花一草一木为友,让生态文明之风/吹拂绿意盎然的美丽神州。”当学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中学德育课程创造性作业的设计创意,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思考问题;要注重知识的重组、迁移、变通和拓展;注重综合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求异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作业要求:走向分层与选择
  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潜能倾向、家庭背景,教师应尊重不同学习者的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作业适应学生,做到“顺性适需”。
  1. 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顾明远教授指出:要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8]对于中学德育课程作业来说更应如此。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所能承受的作业时间、难度和作业量,把作业区分为“基本作业”“选做作业”和“挑战性作业”等不同的水平层次,允许优生少做“基本作业”,选做难度较大的作业;鼓励中下水平的学生在完成基本作业的前提下,尝试“选做作业”。如此,学生拥有了选择权,才能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
  【案例】
  教学高中《文化生活》全册后,教师设计了一道自由选择作业:请阅读本册介绍巴金、鲁迅、徐悲鸿、孔子、屈原、李大钊等文化名人的文字和图像。从中选择一个文化名人,从如下三项任务:①写出文化名人的颂文;②写出一幅文化名人画的画评;③写出一部表现文化名人电影的观后感,选择一项完成。
  类似这样的作业创意,有利于“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如此,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9]。
  2. 注重个性化作业的创意
  个性化作业重在呵护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旨在激励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表现。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教师要求学生书写“我的生命箴言——”。“生命箴言”可能是一个学生就有一个版本。类似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凸显学生个体的特点。又如,有教师安排作业,采用了“自选菜单”的方式。作业类型包括“牛刀小试”“影视欣赏”“漫画赏析”“美文阅读”等,既能调动学生兴趣,又有利于开发不同学生的潜能。相反,“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布置个别性的作业,那就说明了他没有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可能性和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语)
  此外,对于个性化作业,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独特理解和富有创意的表达;重视个体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的横向对比。
  四、作业主体:走向自主与合作
  学习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作业主体的转变:即学生由对作业的疏离,转变为对作业的亲近;由怕作业、厌作业转变为爱作业,主动参与作业。中学德育新课程作业创新,除了个人作业,还体现在对团队性作业的创意上。借助团队性作业,可以打造良好的学习生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生存智慧。
  1. 让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
  【案例】
  在教学“做诚信的人”(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时,教师设计的作业是:一个人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等七个背囊,有一次乘船渡江时天气突变,此时风大浪涌,险象环生。船老板说,请你丢弃一个背囊,减轻船的载重,方可化危为安。这个人对自己的所有背囊恋恋不舍,最后将“诚信”背囊抛进了大江里。你怎样看待这个人的选择?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并说说理由。
  学生认真思考后,说出了自己的选择和理由。有学生说:他不应该丢掉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觉得可以丢掉金钱,因为钱没有了可以再挣。有学生说:我会丢掉荣誉。因为只要诚信不丢,荣誉还会再获得。有学生铿锵有声地说:我会丢掉美貌,因为美貌只是美在外表,而诚信则美在心灵。
  类似这种作业旨在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并由他们自己作出表达或决策,学生会乐此不疲。正如鲁洁教授所说:德育课程有许多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并且由他们作出表达的主动作业,这一切都会使学生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10]
  2. 作业走向合作
  【案例】
  在教学“过健康、安全的生活”(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教师设计了合作型作业:编辑《初中生自我防护手册》。作业设计了温馨的提示语:“我们的生活有精彩、有新奇,充满着无限情趣。但生活中也有来自方方面面的不良诱惑。对此,要识别、要抵制、要勇敢地说‘不’!对于正值花季年华的我们来说,如何保护自己不受诱惑和侵害,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作业的操作分为四步:其一,分组拟订调查提纲,内容包括我们可能面对的诱惑,可能遇到的危险或侵害;其二,组长安排全组人员收集自我防护方法,在网上搜集资料,到有关部门调查,征集同学的好经验,以及父母和老师的建议等;其三,各组汇总收集的材料,经筛选后完成手册草案;最后,由班委会主持,融会各组方案的精华,编订出《初中生自我防护手册》。   开展小专题研究、实施社会调查,需要学生互相合作和配合。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孕育守望人生花季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学生在合作中成长,在成长中进一步合作,从中可以学会尊重、倾听和分享,增强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实现与同伴的共同发展。
  五、作业节点:走向灵活与开放
  在知性德育观的主导下,作业往往是固时性的、封闭的,一般安排在一课的终了。这种简单化、单一性的作业节点,既不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也不利于诊断和改善教师的“教”。与此不同,中学德育新课程作业,从服务和推动学生学习的需要着眼,灵活安排在课首、课中或课尾等各个节点上。
  1.课首节点的作业运筹
  抓好课首节点的作业运筹,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注重把作业与课前调查,作业与洞悉学情,拿捏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满怀希望,迎接明天”(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之前,教师提出了四个主题:“国家的发展成就”“家乡的变化”“家庭的变化”“未来生活的新期待”,要求学生分别承担一个主题的调查任务。这样的课前作业,有利于为新课的展开营造理想的氛围和背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搭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脉搏。
  2. 课中节点的作业运筹
  课堂中的作业注重将作业操作抛锚在学生的动态学习进程中,让学生边学边练,寓学于练,以练助学,真正使作业训练成为解决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的“脚手架”,成为开拓思路,深化思维,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抓手”,成为通向教学目标的“铺路石”。
  【案例】
  当“心有他人天地宽”(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渐进高潮时,教师通过呈现情境材料,安排了一道作业。中秋佳节,张某本来要和自己多年未见的妹妹团聚,而当天下午的一场车祸夺去了妹妹的生命,肇事司机也当场丧命。这位司机家住农村,全家靠其收入过日子。司机年迈的父亲在悲痛之余为了赔偿,四处奔走筹了4万元给张某,司机年幼的儿子生活没有了着落。张某得知此事,不仅把4万元赔偿金退了回去,还决定无偿资助司机的儿子上学。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辨析:“是不是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借助作业,教师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度把握宽容的内涵: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当我们受到他人的无意伤害时,要善于宽容他人的过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以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
  3. 课尾节点的作业运筹
  教师应把作业作为课后延伸的一个套环,将学生已经学过的教育主题的意义,与其课外生活衔接起来。课尾节点作业的运筹思路不外乎四条:①围绕课内活动内容,延伸到课外去寻访、搜索相关信息,以扩大视野;②由学生课内的表现扩展到学生的课外表现;③将课内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延伸到课外,继续探究相关问题;④把课内掌握的有关生活和社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实践和确证。
  【案例】
  在教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时,教师采用法庭听证的形式设计了一道课后作业:近来有许多自然界的受害者(森林、河流、空气、珍稀动物),纷纷向我诉说,他们受到了人类的伤害。环保法将开庭审理。同学们就是律师,可以选择一至两个受害者,通过调查取证,看看他们到底受到了哪些伤害?让我们比一比,哪位律师最优秀?
  这样的作业可以引领学生由课内生活走进现实生活,运用和实践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
  此外,运筹好作业评价,也是中学德育课程作业创新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新课改以来,中学德育新课程作业评价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作业评价的激励性。作业不采用量化法,而是质性评价,主要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其优点,肯定其进步,鼓励其创意,指点其不足。二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作业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共同参与作业评价。三是评价过程的对话性。教师注重将单向的作业评价转变为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交流、情感沟通,让作业评价真正成为师生间志趣相投的平台,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增长点,成为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实现生命发展的载体。四是评价方式的适切性。针对不同类型的作业,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文本型作业,一般采用“圈、划、写、辩”相结合的沟通式评价方式;对实践型作业更多地采用“作业展”和报告会的方式进行评定;对客观性作业,可采用小竞赛的形式,请部分学生和教师当评委,以竞赛结果评判作业。五是评价信息的反思性。作业评价重在反馈,教师可引领学生每次或每隔一段时间对作业进行分析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提出改进策略。
  中学德育课程作业领域的创新,对于开拓学生学习的宽度,推进学生学习的深度,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同时,对于改善教师的教学也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2][7]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3]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4][5]李臣之,孙薇.发展性作业观[J].课程·教材·教法,2013(7).
  [6]张济洲.中小学作业观:特点、问题与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3(7).
  [8][9]顾明远.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J].新华文摘,2012(9).
  [10]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欢欣鼓舞。然而,这当中仍有许多令人叹息的现象。比如不少高分入读重点高中的学生因缺乏明确目标,沉迷网络和游戏,任由美好年华在指尖流逝。不少教师为“出成绩”,罔顾学生兴趣培养和思维发展,坚持满堂灌,让学生不堪重负,甚至酿成极端事件。不少学校引领失当,导致学生高考前后以撕书、扔书的方式来给终于解脱学业压力的自己“致礼”……如此等等,让人在感叹之余,不免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微信、贴吧等自媒体成为中小学德育课堂常用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许多一线教师秉持创新与实践精神,将自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并在应用中不断思考:如何激活自媒体素材的价值,引领学生在“回望”生活中成长;如何构建基于自媒体的互动课堂教学,应对自媒体对传统师生关系带来的冲击,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希望我们编选的这组文章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变革的时代充满挑战与机遇,我们将与一线教师一起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和家庭、社区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开展一致的行动,学生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近年来,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对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共享共建共育办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通过积极引导社区、家庭、社会组织和公民有序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等工作,创新办学模式,促进学校管理与运行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优质化,使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督教
摘 要 获得完整健全的人格以及在困难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实现生活的意义,是价值教育的理论导向。学会过美好生活,获得人生的终极幸福,离不开时代价值教育的引领。这样的引领既有对理性价值原则的遵从,也离不开对非理性的直觉、感觉和灵性的关注,只有将理性的结构与非理性的自觉结合起来,教育才能以一种审慎的、明确的价值确立来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关 键 词 美好生活;价值;价值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教育很简单,简单到只须回答两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但教育又很不简单,因为从古到今,人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从来没有公认的“标准答案”。  对于前一个问题,“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决策者的角度而论,是培养“接班人”还是“公民”,探索还在进行中。就平民百姓而言,对孩子成长期望的关键词,如:分数、特长、个性、学业、品行等,每个人的选择和排序都不一样;而且,就算有了某种期望,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实验稿相比,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减弱了评价具有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等功能的一般性陈述,特别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能力;对于
摘 要 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班主任的爱需要智慧和理性。面对班级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群体,班主任要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学会适当地“偏爱”“厚爱”和“严爱”,用特别的爱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关 键 词 班级管理:爱的教育;中等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
《教育诗》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用文学形式写就的,反映了作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创办并领导高尔基儿童劳动教养院的教育历程。此书用娴熟而幽默的文笔、充满激情地叙述了教养院的流浪儿童,从不遵守纪律的一群乌合之众,在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逐渐转变为团结战斗的集体,成为苏维埃新人的故事。其所揭示的“惩罚教育”理论至今仍值得教育工作者借鉴。  教育需要适度的惩戒  《教育诗》中记载了一个
摘 要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武汉市J区10239名初中生和6483名高中生发现:中学生品德发展主流积极向上,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父母学历等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学校规章合理、全员育人、教师示范、德育工作相互支持、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一致对学生品德发展存在显著正向预测效应,班级不当行为对学生品德发展存在显著负向预测效应。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澄清德育工作理念,加强德育改革,重
当王清平主编约请我在《中小学德育》杂志开设专栏时,我感到既荣幸又惶恐。对于一名一线普通老师而言,在这样一份优秀杂志系统地开设专栏,既是荣誉,更是挑战。  在最初的惊喜和慌乱后,我平静下来,眼前浮现起以往讲座现场一个又一个满含热忱的老师。他们听完我的带班经历与案例分享后,总是问道:“万老师,您有专著吗?我们想拜读,可以更细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我总是既感动又汗颜地说:“谢谢您,暂时没有,我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