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在一所小学支教过程中看到的、想到的提出了“借农村改造拆迁东风,建规范化规模校园”的设想,给出了“千人校园”的一个初步模型,并对这种设想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 设想 规范化规模 校园模型 发展
【提纲】:①所在农村小学所处社会环境分析;②学校生活情景再现,分述设想起因;③类“资产重组”进行可行性、可操作性分析;④初步规范化规模校园模型;⑤现在优势和未来发展矛盾探索。
2010年8月受组织安排,我开始在西安市雁塔区曲江街道办事处裴家崆小学支教。每日往返驱车几十千米,我看到了雁塔区南郊所有的村庄都在拆迁改造,雁塔南路、航天大道、环湖几路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裴家崆小学距离大雁塔约5.5千米在南偏东35度的方向上。校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在校教职工19人,学生人数183名,师生比例约为1:10。裴小给我留下最深的感触是:它是一个村庄中的绿洲、净土,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科学发展方向。
校外人门忙着建房占面积,街道堆满建筑用品,尘土飞扬、杂乱无章;校内初春的绿意沁润着整个校园,整洁明亮、一尘不染。校长每天亲自抗着大扫把和师生一起清扫校园,虽然是土操场,但是这儿的草坪是天然的四季覆盖。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老主任要亲手把升起的国旗钢丝绳一匝匝捆绑在旗杆上。每周老师的课时量在16-18节,并且是分成5-6科次的课程。我有一张学生集会的摄影,其中一座小2楼上:文化宣传栏、网线、摄像头、灭火器、远程天线接收器……如此完备的科技含量和文化氛围,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投入以及学校的管理。
2010年冬季一天上午,最后一节课约11时,我指着窗外太阳问全班23名学生:“现在太阳在我们的什么方向?我们的校门面向哪个方向?”四年级学生的回答竟然不能确定方向。这是一个实践活动的例子。再回顾期末全区学业质量抽查检测,虽然裴小在曲江片9校居其三,然面对反复教授过的知识点和成绩尚不能让人满意,参与集体阅卷的统观一局,不得不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担忧。再回顾四周,我们完全公办中学竟然无几所列入“十大名校”,可是,以高新一中为例的新建学校和资产模式却迅速成长。
如果说解放后全国每一个村落拆庙建校,普及了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到了“有教无类”,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飞跃,那么,跨越20世纪10年后的今天,这种一村一小学的类似自然经济模式下的教育现状是不是也应该加快其社会化进程?雁塔区的西郊各村搬迁已经建立的几个小学校,如丈八小学,但是估计不足几百米距离还要重建原来各村的学校,房子漂亮了、面积缩小、规模老样子,比起隔壁的高新区一、二、三小,这真是一个悲哀。
交通便利了,村子都要集中进小区了,再要一村一个百人左右学校已经没有必要。经济是基础,如果对其进行“资产重组”,首先从基础投资建校这个大单子上来看是要开发商买单的。因为无论拆掉了哪个地方最低的标准是不是也得保证原来的资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做的就只是重新规划,从中调合。哪一个开发商不希望自己的小区工厂附近有完备的教育设施、卫生设施等。政治是保障,教育局内部重新调动调整自己的教工,应聘上岗、竞争校长再加上组织的耐心谈话,任何人都是可以接受的。许多家长为了孩子,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外面上学尚能做到,一个全新的教育机构就在门口,大多数家长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外来务工的子女也能享受到政府的温暖。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新建的学校首先是定几个,再者选址,下来是怎么建、怎么管。建设几个是规模问题。以大雁塔小学为例,3000多名学生放学就要一节课,堵得翠华路加隔离带仍然无济于事。考虑到各科代课量和实际情况,以一个完全小学一个年级6个班,每班40人为例。40 6 6=1440(名)用全部要改造区内学生数除以1500个数就可以解决了。至于为什么要以1500生为例后面分析时候会谈到的。
选址问题首先是要保证学校的占地面积,偏远点的地价可以置换到更多的面积,这是为孩子活动空间考虑的。交通便利不就是修路通车么。政府早就做好了,现在接送孩子难处是拥堵和停车。丹凤中学远在商南难道距离西安市那么远就影响了她享誉省内的美名?
建设设计除过符合双高普九标准外,面对校外接送孩子的家长和整个全民绿色节约考虑,我建议都要配置午餐和午休条件,另附一则:楼高于路,路高于花坛。
怎么管?区内小学、子校现在已经没有直属乡属之分,已经是教育局直接管理了。
校内管理模式设正校长兼书记一名,教育教学副校长一名,安全后勤副校长一名兼工会主席;中设教导处2人,大队部1人,保卫处1人,总务处1人;下设6个年级,每个年级6个班。为什么一个年级选择6个班呢?主要是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考虑的,以科任老师一周上3节体育课为例,一个年级一周正好18节,如果是8个班每个老师就要上24节课这不符合现有的工作量标准,也不会保质保量。为什么不选择12个班呢?规模太大不适合小学生。为什么不选择3个班呢?考虑到数学老师一个人2个班级的现状。每个年级语文老师6人兼班主任和写字课,数学老师3人兼数学课外辅导,英、体、音、美、品社、综合教育各1名。每年级15名老师,一线教师共计90人。全校即使按照原来的师生比例1:10配置,还有50名余额用以配置电教中心、打字室、保安、勤杂、食堂、午休管理等等。
我给以上模式的学校起了个名字叫“千人校园”,我希望再经过专家的论证分析能够给小学教育打造一种规模和规范。
优势分析:首先资产重组符合社会化进程,从而不需要太多投资。其二,可以缩小师生比例提高教育效益和效能。其三,便于垂直管理,便于对比分析,提高管理质量。其四,去除种属概念推动义务教育公平。其五,便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科研化发展。其六,提高教育质量和品质为孩子一生奠基。
发展趋势:学生少了小班教学,幼儿园、中学可以借鉴,据说我们雁塔区打算要建立3所公立幼儿园,这将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决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 设想 规范化规模 校园模型 发展
【提纲】:①所在农村小学所处社会环境分析;②学校生活情景再现,分述设想起因;③类“资产重组”进行可行性、可操作性分析;④初步规范化规模校园模型;⑤现在优势和未来发展矛盾探索。
2010年8月受组织安排,我开始在西安市雁塔区曲江街道办事处裴家崆小学支教。每日往返驱车几十千米,我看到了雁塔区南郊所有的村庄都在拆迁改造,雁塔南路、航天大道、环湖几路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裴家崆小学距离大雁塔约5.5千米在南偏东35度的方向上。校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在校教职工19人,学生人数183名,师生比例约为1:10。裴小给我留下最深的感触是:它是一个村庄中的绿洲、净土,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科学发展方向。
校外人门忙着建房占面积,街道堆满建筑用品,尘土飞扬、杂乱无章;校内初春的绿意沁润着整个校园,整洁明亮、一尘不染。校长每天亲自抗着大扫把和师生一起清扫校园,虽然是土操场,但是这儿的草坪是天然的四季覆盖。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老主任要亲手把升起的国旗钢丝绳一匝匝捆绑在旗杆上。每周老师的课时量在16-18节,并且是分成5-6科次的课程。我有一张学生集会的摄影,其中一座小2楼上:文化宣传栏、网线、摄像头、灭火器、远程天线接收器……如此完备的科技含量和文化氛围,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投入以及学校的管理。
2010年冬季一天上午,最后一节课约11时,我指着窗外太阳问全班23名学生:“现在太阳在我们的什么方向?我们的校门面向哪个方向?”四年级学生的回答竟然不能确定方向。这是一个实践活动的例子。再回顾期末全区学业质量抽查检测,虽然裴小在曲江片9校居其三,然面对反复教授过的知识点和成绩尚不能让人满意,参与集体阅卷的统观一局,不得不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担忧。再回顾四周,我们完全公办中学竟然无几所列入“十大名校”,可是,以高新一中为例的新建学校和资产模式却迅速成长。
如果说解放后全国每一个村落拆庙建校,普及了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到了“有教无类”,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飞跃,那么,跨越20世纪10年后的今天,这种一村一小学的类似自然经济模式下的教育现状是不是也应该加快其社会化进程?雁塔区的西郊各村搬迁已经建立的几个小学校,如丈八小学,但是估计不足几百米距离还要重建原来各村的学校,房子漂亮了、面积缩小、规模老样子,比起隔壁的高新区一、二、三小,这真是一个悲哀。
交通便利了,村子都要集中进小区了,再要一村一个百人左右学校已经没有必要。经济是基础,如果对其进行“资产重组”,首先从基础投资建校这个大单子上来看是要开发商买单的。因为无论拆掉了哪个地方最低的标准是不是也得保证原来的资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做的就只是重新规划,从中调合。哪一个开发商不希望自己的小区工厂附近有完备的教育设施、卫生设施等。政治是保障,教育局内部重新调动调整自己的教工,应聘上岗、竞争校长再加上组织的耐心谈话,任何人都是可以接受的。许多家长为了孩子,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外面上学尚能做到,一个全新的教育机构就在门口,大多数家长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外来务工的子女也能享受到政府的温暖。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新建的学校首先是定几个,再者选址,下来是怎么建、怎么管。建设几个是规模问题。以大雁塔小学为例,3000多名学生放学就要一节课,堵得翠华路加隔离带仍然无济于事。考虑到各科代课量和实际情况,以一个完全小学一个年级6个班,每班40人为例。40 6 6=1440(名)用全部要改造区内学生数除以1500个数就可以解决了。至于为什么要以1500生为例后面分析时候会谈到的。
选址问题首先是要保证学校的占地面积,偏远点的地价可以置换到更多的面积,这是为孩子活动空间考虑的。交通便利不就是修路通车么。政府早就做好了,现在接送孩子难处是拥堵和停车。丹凤中学远在商南难道距离西安市那么远就影响了她享誉省内的美名?
建设设计除过符合双高普九标准外,面对校外接送孩子的家长和整个全民绿色节约考虑,我建议都要配置午餐和午休条件,另附一则:楼高于路,路高于花坛。
怎么管?区内小学、子校现在已经没有直属乡属之分,已经是教育局直接管理了。
校内管理模式设正校长兼书记一名,教育教学副校长一名,安全后勤副校长一名兼工会主席;中设教导处2人,大队部1人,保卫处1人,总务处1人;下设6个年级,每个年级6个班。为什么一个年级选择6个班呢?主要是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考虑的,以科任老师一周上3节体育课为例,一个年级一周正好18节,如果是8个班每个老师就要上24节课这不符合现有的工作量标准,也不会保质保量。为什么不选择12个班呢?规模太大不适合小学生。为什么不选择3个班呢?考虑到数学老师一个人2个班级的现状。每个年级语文老师6人兼班主任和写字课,数学老师3人兼数学课外辅导,英、体、音、美、品社、综合教育各1名。每年级15名老师,一线教师共计90人。全校即使按照原来的师生比例1:10配置,还有50名余额用以配置电教中心、打字室、保安、勤杂、食堂、午休管理等等。
我给以上模式的学校起了个名字叫“千人校园”,我希望再经过专家的论证分析能够给小学教育打造一种规模和规范。
优势分析:首先资产重组符合社会化进程,从而不需要太多投资。其二,可以缩小师生比例提高教育效益和效能。其三,便于垂直管理,便于对比分析,提高管理质量。其四,去除种属概念推动义务教育公平。其五,便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科研化发展。其六,提高教育质量和品质为孩子一生奠基。
发展趋势:学生少了小班教学,幼儿园、中学可以借鉴,据说我们雁塔区打算要建立3所公立幼儿园,这将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