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自然之道》教学为例,通过对一个语用型的课例的反思,总结出七种“语用”的训练方法,以帮助学生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言意兼得”,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选择语言文字的训练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用;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要把语用训练扎扎实实地做好,实现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关键还是要教师巧妙地选择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关于“语用”的实践,以及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自然之道》教学案例分析
执教完《自然之道》一课后,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师生共同串编故事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学习第二课时,在学生充分自学了词语和把握了课文内容后,我进行了一次再创作的口头语言训练。在互动中,要求学生丢开书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巧妙串编故事。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深化文本内涵及灵活运用词汇。在互动中,我提示了开头及作了关键环节的过渡,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娓娓道来,到了高潮之处,尤其扣人心弦。训练过程摘录如下。
师开头:黄昏时分,我们一行九人来到了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生接1:碧蓝的天空白云朵朵,下面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水湛蓝湛蓝的,游人赤腳走在柔软的沙滩上。
生接2:我们发现了一只大龟巢。
生接3:有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生接4:正当它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
生接5:它用尖嘴啄住了那只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
师过渡:我们紧张的看着眼前这一幕,我忍不住焦急地对向导说:“快想想办法啊!”
生接6:向导却若无其事。
生接7:他说:“叼就叼去吧,自然界就是这样弱肉强食的。”
师过渡:向导这么冷漠,遭到了大家的不满,我们都说向导“见死不救”。
生接8:向导迫不得已,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放进大海。
生接9:那只嘲鸫无可奈何地飞走了。
师过渡: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大家极为震惊。
生接10:就在向导抱走那只侦察兵小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里鱼贯而出。
生接11:就在这时候,天空中飞来了一大群食肉鸟,它们铺天盖地地向幼龟发起了总攻。
生接12:小龟们惊慌失措,在无遮无拦的沙滩上四处逃命。
师过渡:我们救得了这个救不了那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沙滩上,目不忍睹,有的……
生接13:有的小龟被啄去了脖子;有的被啄去了四肢:还有的只剩下一只空壳……
生接14:我们终于明白了,我们之前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生接15:我们救了一只小龟却害了一群小龟,是我们导致众多小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它们以为外面安全了,才倾巢而出。
师总结:天色渐暗,残阳如血,沙滩上留下了无数幼龟的尸体和我们深深的自责,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因为我们的无知,不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导致了这一幕悲剧的发生。切记切记,自然之道啊!
在串编故事中,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如美丽的沙滩环境和沙滩上的惨状的描述,这是学生平时语言的积累所得,运用得恰到好处。同时,学生又准确地运用了许多新的词汇,如“欲出又止”“踌躇不前”“若无其事”“迫不得已”“无可奈何”“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这种做法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再表述,还是自觉地使用语言的能动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上面的做法正是在忠实文本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再创作,让学生对文中记叙的事物和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再想象,在头脑里形成动感画面,领悟蕴含的情感。串编故事的方式简单有趣也实用,也是提高“语用”效果的一种方法。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加强“语用”训练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实现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关键还是要教师巧妙地选择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在漫长的教育实践中,我不断地揣摩,总结出了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分析汉字法。对于汉字的认识的教学,我作了一个这样的示例:如学《燕子》时,“燕”,燕子的燕,部首四点底,结构上中下,写时注意不要写成草字头,组词还有 海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用;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要把语用训练扎扎实实地做好,实现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关键还是要教师巧妙地选择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关于“语用”的实践,以及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自然之道》教学案例分析
执教完《自然之道》一课后,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师生共同串编故事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学习第二课时,在学生充分自学了词语和把握了课文内容后,我进行了一次再创作的口头语言训练。在互动中,要求学生丢开书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巧妙串编故事。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深化文本内涵及灵活运用词汇。在互动中,我提示了开头及作了关键环节的过渡,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娓娓道来,到了高潮之处,尤其扣人心弦。训练过程摘录如下。
师开头:黄昏时分,我们一行九人来到了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生接1:碧蓝的天空白云朵朵,下面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水湛蓝湛蓝的,游人赤腳走在柔软的沙滩上。
生接2:我们发现了一只大龟巢。
生接3:有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生接4:正当它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
生接5:它用尖嘴啄住了那只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
师过渡:我们紧张的看着眼前这一幕,我忍不住焦急地对向导说:“快想想办法啊!”
生接6:向导却若无其事。
生接7:他说:“叼就叼去吧,自然界就是这样弱肉强食的。”
师过渡:向导这么冷漠,遭到了大家的不满,我们都说向导“见死不救”。
生接8:向导迫不得已,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放进大海。
生接9:那只嘲鸫无可奈何地飞走了。
师过渡: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大家极为震惊。
生接10:就在向导抱走那只侦察兵小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里鱼贯而出。
生接11:就在这时候,天空中飞来了一大群食肉鸟,它们铺天盖地地向幼龟发起了总攻。
生接12:小龟们惊慌失措,在无遮无拦的沙滩上四处逃命。
师过渡:我们救得了这个救不了那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沙滩上,目不忍睹,有的……
生接13:有的小龟被啄去了脖子;有的被啄去了四肢:还有的只剩下一只空壳……
生接14:我们终于明白了,我们之前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生接15:我们救了一只小龟却害了一群小龟,是我们导致众多小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它们以为外面安全了,才倾巢而出。
师总结:天色渐暗,残阳如血,沙滩上留下了无数幼龟的尸体和我们深深的自责,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因为我们的无知,不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导致了这一幕悲剧的发生。切记切记,自然之道啊!
在串编故事中,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如美丽的沙滩环境和沙滩上的惨状的描述,这是学生平时语言的积累所得,运用得恰到好处。同时,学生又准确地运用了许多新的词汇,如“欲出又止”“踌躇不前”“若无其事”“迫不得已”“无可奈何”“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这种做法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再表述,还是自觉地使用语言的能动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上面的做法正是在忠实文本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再创作,让学生对文中记叙的事物和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再想象,在头脑里形成动感画面,领悟蕴含的情感。串编故事的方式简单有趣也实用,也是提高“语用”效果的一种方法。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加强“语用”训练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实现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关键还是要教师巧妙地选择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在漫长的教育实践中,我不断地揣摩,总结出了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分析汉字法。对于汉字的认识的教学,我作了一个这样的示例:如学《燕子》时,“燕”,燕子的燕,部首四点底,结构上中下,写时注意不要写成草字头,组词还有 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