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人文资源值得关注珍视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我们逐渐发现:中国众多少数民族的群众,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穿着本民族的服饰,而改穿汉式服饰或西服;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说本民族的语言,而改说汉语;越来越多的人远离本民族的传统饮食方式,而叹羡各种新式快餐甚至于洋快餐。少数民族的其他文化———包括民间艺术、歌舞、戏曲、工艺制作、等等,也几乎无一例外地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处于边缘状态。
  以往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当中,还较多地保留着独特的文化。曾几何时,天真的人们甚至还在庆幸那里的传统民族文化保存得相对完整。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注意到,因为不断出现的外来文化以及这种外来文化强大的“渗透”,他们正在逐步地丧失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我们并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反对者,恰恰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一切交流都是理所当然的、必要的。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只有交流才能发展———尤其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交流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但是,对于文化的引进必须注意其整体性,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就会发生类似“生物入侵”后的灾难性后果。因而,如何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而不致弱化自己,更不致被外来文化同化而迷失、缺失自己,这是当前摆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面前的一个尖锐问题,更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民族发展战略问题。
  如果说“民族精神是民族共同体的核心”,那么“民族文化则是民族精神的产物”淤。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何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类社会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如同自然生态的生物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生存的共同需要。
  
  关于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比如主要流布于西部、承载着相应民族创造智慧和文化积淀的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尽管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学科视野中,它们一直被认为仅仅是一部史诗或者一类口头文学作品,但是,从这些史诗形成、发展、演变和传承的历史轨迹与文化手段来看,它们均是相应民族和相应传统文化及其形式。它们的直接创造者、发展者和传承者,就是借助口头说唱的表演方式承载传诵这些史诗的民间艺人。用以创造、完善和传承这些史诗的艺术形式,分别就是藏族艺术“岭仲”、蒙古族艺术“陶力”和柯尔克孜族艺术“柯尔克孜达斯坦”。这类史诗及其说唱表演即传承传诵的艺术形式本身,由于比较鲜明地保留了这些民族历史和文化发展演进的年轮,被誉为研究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包括艺术发生发展的“活化石”,可以说是非常恰当的。
  西部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不仅是滋养西部各个少数民族民众的重要精神食粮,在传统的农业和渔牧业社会,客观上又是这里的少数民族进行文化知识传播和道德信仰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在没有条件接受正规教育的普通民众那里,艺术表演形式历来是广大的少数民族同胞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的重要实现途径。少数民族艺术的这种功能价值,使得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被一再扩大,甚至成为宗教宣传的借用手段。这种情形普遍而且持久,无需举例细述。
  西部的少数民族文化,不仅以自身特殊的审美创造方式,丰富着少数民族同胞的精神文化生活,充盈着中华艺术文化的博大宝库,而且还像汉民族的艺术形式一样,孕育催生出了众多的其他艺术形式,从而为这些少数民族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发展提供着可能,具有“本体艺术”、“母体艺术”和“母题艺术”的多重功能与价值。比如中外闻名、被称为“叙事长诗”的《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和《玛纳斯》这三个西部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被人认知,也有着同样的性质与经历。换言之,是这些民族的艺术形式孕育了这些民族的叙事长诗和英雄史诗体裁,并使这些叙事长诗和英雄史诗作品成为各自民族的文学经典。同时,这些民族的此类文学经典,又成为其他艺术形式据以创作的经典“母题”,成就着类似民族英雄史诗式的诸多文化形态,辉耀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星空。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本无“先进”与“落后”之分的问题,因为存在即是合理的,对于它那个民族而言,它的文化就是最适宜的文化。更没有因为某一个民族所谓“先进”文化而得到法定发展,因为某一个民族所谓“落后”文化而遭到法定淘汰。因为“文化相对论主张每一种文化的标准都在该文化内部而不在外部,因而没有一种文化是衡量其他文化的绝对尺度”。于我们绝对不能用一种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成长过程和不同的目标,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对生活的态度,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前进的方式和目标,因此要理解它们就必须尽可能地深入其内部,用它们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例如在传承《格萨尔王传》中以“神授”、“掘藏”、“圆光”盂等等特殊的传承方式的存在,对我们科学认识其文化传承的特殊性和神秘性构成了挑战。其所折射出来的文化信息,是藏民族认识世界和感悟生命的特殊风格与途径。这些艺术传承的特殊方式与现象,看似迷信荒诞,却为许多艺人的经历和许多学者的考察所证实,是一种客观存在且需要进一步研究破解的文化谜题,不应当以迷信为由就无视或者刻意忽略其存在。
  这个现象也告诉我们,体现并且依附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当中的种种历史文化现象,对于我们认识这些民族及其历史文化的特殊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与学术探索意义。而对少数民族艺术的种种深入考察,会同时刷新我们对于一些文化经典的传统认识。
  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即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的比较研究,方认识到其间的意义是十分巨大而且深远的。其他如宗教思想在青藏高原的流变,“从原始信仰到原始苯教,从苯教到佛教的传人,从佛苯二教的斗争、融合到藏传佛教(特别是宁玛派)的形成和发展,都可从《格萨尔》中找到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轨迹”榆。这就说明,对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和考察,可以为研究一个民族与地域的历史文化现象,包括语言、习俗、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等等,提供重要的学术参考。   总而言之,这些蕴涵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西部少数民族艺术,是我们于艺术文化和审美文化的视野之外,认识、了解和考察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历史传统的重要文化标本和丰厚学术资源,是我们在进行西部人文资源的发掘和整理时不能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珍视。
  
  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便会丧失自己民族历史的根脉,其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的振兴也无从谈起。“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任何民族既立足在自己的经济实力里,也立足在自己独有的文化中虞。”各个民族都要自悟、自尊、自强、自立,保持特有的民族精神。在这个问题上,各个民族成员的自悟即“文化自觉”意识至关重要。
  人类进化史证明,但凡一个有自信心、有自尊心、有自豪感的民族,也就是具有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民族,是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相反,一个缺乏自信心、缺乏自尊心、缺乏自豪感的民族,也意味着它缺乏民族“文化自觉”的意识,就会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式微、民族传统的衰落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
  一个时期以来,国内知识阶层在欣赏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同时,对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愈来愈警觉,进而对文化多元化的呼声愈来愈强烈。这表明,我国主流社会知识阶层的“文化自觉”意识正在日渐凸显。与此同时,西部少数民族知识阶层中的相当多的知识分子也表现了同样的“文化自觉”意识。如果说有区别的话,主流社会的知识阶层的观照点在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层面;而西部少数民族知识阶层的观照点,则较多地在于某个“具体民族”的认识层面。
  我们应倡导全体少数民族知识阶层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给予极大关注。而中国知识阶层也应对“少数民族”(甚至于某个“具体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给予同样的关注。
  如在当代西北穆斯林民族聚居地区,一些青年知识分子采取办报刊、办学校、办网站等多种形式,表达一种“救族”、“救教”的呼声,反映出穆斯林民族内部深层的“文化自觉”意识。
  现在的问题是,主流社会要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给予必要的理解与尊重,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的前提是理解。只有理解了,宽容了,才能有尊重。一个民族、一个族群,对于另一个民族、另一个族群文化的尊重,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先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宽容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到诚心诚意的尊重。这种理解、宽容与尊重,同样包括大民族对于少数民族某些在常人眼中是“奇风异俗”甚至于是“落后愚昧”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趋同的文化,但同时也是宽容的文化。诸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化多元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多元主义的理论,非常适宜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国情。
  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不同的文化。人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多民族文化共同生存的后现代世界很有可能到来。”一个人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和谐、姹紫嫣红的美景也将最终展示在人们面前。
  注释:
  淤钱雪梅:《文化民族主义刍论》,载《世界民族》,2000年第4期,第5页。
  于张海洋:《从自强不息到厚德载物》,载《人文社会学苑·SESA学术通讯》,2003年第3期
  盂所谓“神授”,是说“岭仲”的节目《格萨尔王传》的传播是由神灵传给艺人的,(即艺人在少年时代于梦中得到有关格萨尔故事的情节与人物,醒来后即可说唱表演);所谓“掘藏”,是说艺人通过特异功能或者藏密功能,将前人或埋藏在地下隐秘处或深藏于自身意念中的《格萨尔王传》故事发掘出来,通过写本的抄传或心灵的感应方式,转化为自己拥有的说唱节目及其脚本;所谓“圆光”,是说艺人借助咒语、铜镜、大拇指甲或者碗中之水,看到并且学会了说唱表演《<格萨尔>王传》的有关故事情节。参见:降边嘉措:《<格萨尔>初探》,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9-62页;杨恩洪:《<格萨尔>艺人论析》,载《民族文学研究》,1988年第4期,65-66页。
  榆王兴先:《格萨尔论要》,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357页。
  虞冯骥才:《紧急呼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作者简介:冶英生,女,藏族。青海省文化馆调研部副主任,馆员。)
其他文献
四、清代河湟地区的土司制度  清朝初年,沿袭明末旧制。青海东部地区湟水流域归西宁卫管理,黄河以南的今尖扎、贵德等地归河州卫归德千户所管辖,均隶属于陕西布政使司和陕西行都司。而青海西部广大蒙藏地区仍由顾实汗为首的和硕特蒙古统治。雍正初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结束了和硕特蒙古贵族割据统治的局面,使清朝得以在青海全面建政施治。以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所奏“青海善后事宜十二条”和“禁约青海十二事”为基础
期刊
过去的文人墨客多认为,是周瑜的一把大火,烧退了曹操的大军。陈寿的《三国志》这么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这么说。  但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曹操赤壁战败,并不是败于火攻,而是遭遇疾疫的袭扰,军队丧失战斗力所致,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叙述:“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军归。”这里,明明说是败于“大疫”。况且,曹操在战后给孙权的一封信中也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
期刊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为人恃才负气,文笔简洁犀利,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后汉书》上说,孔融与曹操交恶,是以曹军攻克邺城,曹丕纳甄氏开始的。(1)在给曹操书中,他嘲笑曹丕纳甄氏。(2)他嘲笑征乌桓,认为乌桓是草芥小患,不值得兴师动众远征。(3)他嘲笑酒禁。(4)最使曹操难以容忍的是,他上奏宣扬尊崇天子,扩大汉室实权,这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相抵触,引起曹操的忌恨而顿起杀机。  但有人认
期刊
一、青海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地处边远的青海和全国一样先后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1931年10月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和部分教职员工首先发起组织成立了一支抗日义勇队。此后不久,西宁地区所有中小学以及乐都、民和、互助、大通、贵德、湟源、化隆、循化等地53所中小学纷纷响应,成立了抗日组织。10月28日,成立了“青海全省学生抗
期刊
朝鲜战争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零”。在当代战争史上,朝鲜战争打了3年多,规模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由双方内战到多方卷入,最后形成东西两大阵营对垒,伤亡上百万。从地理态势的结果上说,这场战争是没有意义的:双方交战从三八线开始,战争结束双方又回到三八线。惟其如此,它对后世的启迪才是巨大的,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世界政治家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战争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首选。  朝鲜半岛是中美俄日等大国利益交织之地。这样
期刊
爱情、婚姻、家庭就是从饮食发展出来的民俗,有了生存和发展才有了爱情、婚姻、家庭,即两性民俗。  民俗是一种时代传承的文化,不仅以口语而且以行为和习惯在传统中时代传承。包括民歌、谜语、谚语、民间故事等口头传唱的文化,也包括绳结、十字形面包、复活节彩蛋、栅栏等传统工具和有些物品,或者是特洛伊城一样的装式,像“蛀”(万)字符号,此外,民俗还包括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等此类传统信仰。  民俗作为一种时代传承的
期刊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纪念全民抗战爆发78周年的日子。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是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开始时间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从1931年“九·一八”起整整坚持了14年。  在伟大的中华民
期刊
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及文化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如何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机构健全、设施先进、服务优质、人员配备齐全的基层群众文化馆,成为摆在文化馆建设面前的重要问题。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全民所有制机构,是发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专业机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之一,文化馆应改变过去陈旧狭隘的运作模式,顺应新
期刊
【编者按】在本刊即将出版之际,得知刘得炎老先生去逝的消息,我们深感悲痛。刘老先生为青海群文事业默默奉献了几十个春秋,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有高尚品德的老人。此文虽是老人的亲人所写,但也是我们的感受,更是我们对老人的怀念。刘老先生走好……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文艺工作者,退休前在青海省群众艺术馆工作,任调查研究室主任,副研究馆员。1963年9月起,担任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第三届、第
期刊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地理“图腾”的“太极图”,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之图。笔者经过多年的考察、追寻,发现“太极图”是中华民族的“创世祖先———太昊伏羲”追寻、考察“黄河”的流程、轨迹所绘成,而伏羲描绘、图画“黄河”流程(太极图)的“西起点”,就是古代“黄河”的履足之处———今天的青海省贵德县!  此说何据?恕笔者“孤陋寡闻”:从小读书至今,尚未见到“正史、典籍”记录的有关“伏羲”涉足青海的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