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萍”的困惑是,戏中小贝拉着她的手说:“姐,我现在明白了,亲情比钱更重要!”每次说到这里,观众都会哄堂大笑。
立春。老天爷没在这天换上春天的布景。
上海市安福路288号有一块海报也很久未换了。“话剧《蜗居》”的字样下行人匆匆而过,大门口挂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牌子。
电视剧《蜗居》2009年的热度穿越了文化圈,演变成一个社会事件。同年8月首演的同名话剧一直以来也一票难求。
搬上舞台的《蜗居》将冗长的剧情“蜗”在两小时内演绎。电视剧里反映了房子、“小三”及官员腐败等问题,话剧则把侧重点放在了房子上。
话剧《蜗居》更接近“蜗居”主题,只有“借钱筹款买房”一个核心事件。
在为春节档全国巡演排练间歇,“宋思明”、“海萍”和“小贝”与本刊记者侃侃而谈:表演与生活的距离绝不是台上台下的几十米。
房“缘”
仅就住房条件而言,冯晖(话剧中饰演宋思明)还不如自己在戏中包养的“二奶”。
一家三口,租住在一套60来平米的老公房,月租金2500元。“太太都快像海萍一样了,天天在耳边念叨着‘买房”’。
《蜗居》里有场戏是海萍和苏淳差一点买了一套房子,但因为其他购房者哄抬价格没买成。这个桥段在冯晖的生活中真实再现。
“2006年,房价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吓人,我和太太有空就去看房,有一天我们俩难得同时看上一套房子,那房子真是不错,12.5平米,85万,在莘庄,很方便。”
他们没带定金,约好翌日一早送来。然后就欢天喜地回家了。
天蒙蒙亮就动身,两头打车,中间地铁二号线倒一号线,从浦东横贯整座上海到达正西的莘庄时,房子已被买走。“那个买家直接加了5万就买了房,发生在我们堵在路上的时候。我当时还觉得,房子哪里都有,就不信还买不着了。”
可他不得不信,房价像是拆了刹车片的隆隆列车,将一大批一大批的持币待购者抛出车外、抛在站后。
“错过这一次后,房价涨得就更厉害了,一直拖到现在。正像剧中台词‘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冯晖苦笑。
“我拖家带口的,太小的房子不够住,大的又很贵,我都离家20多年了,再向爸妈伸手要钱,哪好意思啊!”
除了“买房差一点儿”,冯晖家“拆迁也差一点儿”。妻子是支边子女,奶奶名下有一套30多平米的老房子,邻近浦东世博园区,那片居民眼巴巴地等拆迁。
然而在划定拆迁范围的时候,范围线只划到这个房子隔壁的一条街便戛然而止。冯晖苦笑着说:“这两个巧合是不是在暗示,我和房子的缘分还没到啊!”
“买房子,要有胆量!”孙宁芳(话剧中饰演海萍)说。她不像剧中的海萍一样为房发愁,一家三口住在一套很经济适用的82平米小窝里,每月还贷2500元。
2004年,孙宁芳看中了一套房,手头只有两万:一万交定金、一万交了税。然后又向双方父母筹了首付。“当时是6600元每平米,现在就贵了,得15000到16000之间了。”
房“辩”
购房者身份和租房者身份使孙宁芳和冯晖自然地产生了分野。台下,他们展开一场现场激辩,像演出状态中一样字正腔圆。
冯晖:“现在社会上的主流观点还是要买房,《蜗居》这个作品其实是在解构这种主流观点,看了《蜗居》,很多人看到了房子给人们带来的压力、痛苦和扭曲,反而不准备买房了。我自己也快放弃了,如果买房,我的生活水平就会从‘小康’一下降到‘贫民’,挺不值当。”
孙宁芳:“我不这么认为,房子还是要住自己的踏实,既然早晚要买,当然早买比晚买好。每个月交房租,那是交给别人的,买房还贷是还给自己的。”
冯晖:“这你就错了,你还贷是还给银行的,还贷总是先还利息,等利息还得差不多了,才开始还本金。等于是你在为银行打工,这些钱干什么不好啊?借用剧中一句台词:‘如果30年还完贷款,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来了。’租房子的好处是你还可以‘夜夜住新房’啊!”
孙宁芳:“怎么‘夜夜住新房’?难不成拖家带口地搬来搬去折腾吗?而且房东说涨价就涨价,多没有安全感。就算有利息,但是你可以提前享受到属于自己的产权房。”
冯晖:“产权房?中国的产权是什么概念?只有70年!你只是买了个没有地权的空中楼阁!更有意思的是,商品房的使用说明书上写着‘使用期限为50年’,更别提顶多住个二三十年就可能被拆。”
孙宁芳:“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房子买下来,以后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给子孙啊,而且房子是会升值的,至少是保值的。”
冯晖:“有房者总是希望房价可以一直涨,没房者盼着房价跌,我不相信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这只是时间问题。给子孙?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以后的孩子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呢?只会让他们不努力不靠自己奋斗罢了。”
“最重要的还是量力而行,有能力的人去买房,暂时没有能力买房的人心态要好,关键是看你能否在有房者的‘鄙视’下依然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
冯晖说到最后一句话时,孙宁芳主动伸出了手,握手,双方“辩友”在这点上达成共识。
房“惑”
小贝的扮演者铁政在孙宁芳和冯晖的辩论中一言不发,似乎他想从这场过来人的辩论中找出些能指导自己的线索。
戏里戏外,他都过着蜗居生活。2007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全班二十几个同学里,签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只有四个,他就是其中之一,其余的人还在沪上“漂”着。
铁政是佼佼者,但严酷的生活在蚕食着他的骄傲。他在离单位不远的江苏路租上了间30平米不到的小房子,可以走路上下班,省下交通费,月租2000多。
毕业两年多了,这个西安来的帅小伙对于目前的状况还算满意,除了房子。“有次热水器坏了,我打电话告诉房东,当时房东就不高兴了,勉强答应去买一个,他只挑那种最便宜的、连牌子也没听说过的热水器。最后我提出我分担一部分钱,这才买了个过得去的。”
铁政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因为我怕房东涨价,就把房间保持得还不错,平时还会送戏票给房东,所以住到现在只涨过一次价。可总还是有点提心吊胆,说涨价就涨价,太不公平了。”
高成本生活使人产生逃离大都市的冲动,铁政给自己的期限是五至六年,再没起色,“我接受回家乡或其他二线城市生活。”但他也很困惑,从事文化产业,站在一线城市,格局要比在二线城市大得多,这是他想坚守的原因。
孙宁芳的困惑则是,戏中小贝拉着她的手说:“姐,我现在明白了,亲情比钱更重要!”每次说到这里,观众都会哄堂大笑。
冯晖想起了六年前刚来上海的感受,“印象最深的就是地铁一号线转二号线之间那条长长的换乘通道,我想放慢脚步,慢慢欣赏两边的画,可我发现根本不可能放慢脚步,周围的人步履匆匆、目不斜视地往前走,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这让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来到了一个生活节奏如此快的城市,压力是无形的。”
海萍在剧中有一段台词,说出了诸多都市人的无奈。“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吃穿用度2500,冉冉上幼儿园1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费40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上海话剧中心演员去年的平均月工资为6000元。老资格的冯晖每月基本工资为800元,孙宁芳700多,铁政只有500左右。演出费占收入的大部,就像计件工资,根据角色重要程度。一般演员演出一场300到400元,相当于一张票的价钱。一个演员一年平均工作七八个月,要是没有演出,就只能拿基本工资,“要想在上海生存,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因此有很多演员在外面接影视剧、做主持,有时还兼配音。春节档的演出,大家争先恐后。”
立春。老天爷没在这天换上春天的布景。
上海市安福路288号有一块海报也很久未换了。“话剧《蜗居》”的字样下行人匆匆而过,大门口挂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牌子。
电视剧《蜗居》2009年的热度穿越了文化圈,演变成一个社会事件。同年8月首演的同名话剧一直以来也一票难求。
搬上舞台的《蜗居》将冗长的剧情“蜗”在两小时内演绎。电视剧里反映了房子、“小三”及官员腐败等问题,话剧则把侧重点放在了房子上。
话剧《蜗居》更接近“蜗居”主题,只有“借钱筹款买房”一个核心事件。
在为春节档全国巡演排练间歇,“宋思明”、“海萍”和“小贝”与本刊记者侃侃而谈:表演与生活的距离绝不是台上台下的几十米。
房“缘”
仅就住房条件而言,冯晖(话剧中饰演宋思明)还不如自己在戏中包养的“二奶”。
一家三口,租住在一套60来平米的老公房,月租金2500元。“太太都快像海萍一样了,天天在耳边念叨着‘买房”’。
《蜗居》里有场戏是海萍和苏淳差一点买了一套房子,但因为其他购房者哄抬价格没买成。这个桥段在冯晖的生活中真实再现。
“2006年,房价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吓人,我和太太有空就去看房,有一天我们俩难得同时看上一套房子,那房子真是不错,12.5平米,85万,在莘庄,很方便。”
他们没带定金,约好翌日一早送来。然后就欢天喜地回家了。
天蒙蒙亮就动身,两头打车,中间地铁二号线倒一号线,从浦东横贯整座上海到达正西的莘庄时,房子已被买走。“那个买家直接加了5万就买了房,发生在我们堵在路上的时候。我当时还觉得,房子哪里都有,就不信还买不着了。”
可他不得不信,房价像是拆了刹车片的隆隆列车,将一大批一大批的持币待购者抛出车外、抛在站后。
“错过这一次后,房价涨得就更厉害了,一直拖到现在。正像剧中台词‘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冯晖苦笑。
“我拖家带口的,太小的房子不够住,大的又很贵,我都离家20多年了,再向爸妈伸手要钱,哪好意思啊!”
除了“买房差一点儿”,冯晖家“拆迁也差一点儿”。妻子是支边子女,奶奶名下有一套30多平米的老房子,邻近浦东世博园区,那片居民眼巴巴地等拆迁。
然而在划定拆迁范围的时候,范围线只划到这个房子隔壁的一条街便戛然而止。冯晖苦笑着说:“这两个巧合是不是在暗示,我和房子的缘分还没到啊!”
“买房子,要有胆量!”孙宁芳(话剧中饰演海萍)说。她不像剧中的海萍一样为房发愁,一家三口住在一套很经济适用的82平米小窝里,每月还贷2500元。
2004年,孙宁芳看中了一套房,手头只有两万:一万交定金、一万交了税。然后又向双方父母筹了首付。“当时是6600元每平米,现在就贵了,得15000到16000之间了。”
房“辩”
购房者身份和租房者身份使孙宁芳和冯晖自然地产生了分野。台下,他们展开一场现场激辩,像演出状态中一样字正腔圆。
冯晖:“现在社会上的主流观点还是要买房,《蜗居》这个作品其实是在解构这种主流观点,看了《蜗居》,很多人看到了房子给人们带来的压力、痛苦和扭曲,反而不准备买房了。我自己也快放弃了,如果买房,我的生活水平就会从‘小康’一下降到‘贫民’,挺不值当。”
孙宁芳:“我不这么认为,房子还是要住自己的踏实,既然早晚要买,当然早买比晚买好。每个月交房租,那是交给别人的,买房还贷是还给自己的。”
冯晖:“这你就错了,你还贷是还给银行的,还贷总是先还利息,等利息还得差不多了,才开始还本金。等于是你在为银行打工,这些钱干什么不好啊?借用剧中一句台词:‘如果30年还完贷款,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来了。’租房子的好处是你还可以‘夜夜住新房’啊!”
孙宁芳:“怎么‘夜夜住新房’?难不成拖家带口地搬来搬去折腾吗?而且房东说涨价就涨价,多没有安全感。就算有利息,但是你可以提前享受到属于自己的产权房。”
冯晖:“产权房?中国的产权是什么概念?只有70年!你只是买了个没有地权的空中楼阁!更有意思的是,商品房的使用说明书上写着‘使用期限为50年’,更别提顶多住个二三十年就可能被拆。”
孙宁芳:“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房子买下来,以后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给子孙啊,而且房子是会升值的,至少是保值的。”
冯晖:“有房者总是希望房价可以一直涨,没房者盼着房价跌,我不相信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这只是时间问题。给子孙?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以后的孩子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呢?只会让他们不努力不靠自己奋斗罢了。”
“最重要的还是量力而行,有能力的人去买房,暂时没有能力买房的人心态要好,关键是看你能否在有房者的‘鄙视’下依然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
冯晖说到最后一句话时,孙宁芳主动伸出了手,握手,双方“辩友”在这点上达成共识。
房“惑”
小贝的扮演者铁政在孙宁芳和冯晖的辩论中一言不发,似乎他想从这场过来人的辩论中找出些能指导自己的线索。
戏里戏外,他都过着蜗居生活。2007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全班二十几个同学里,签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只有四个,他就是其中之一,其余的人还在沪上“漂”着。
铁政是佼佼者,但严酷的生活在蚕食着他的骄傲。他在离单位不远的江苏路租上了间30平米不到的小房子,可以走路上下班,省下交通费,月租2000多。
毕业两年多了,这个西安来的帅小伙对于目前的状况还算满意,除了房子。“有次热水器坏了,我打电话告诉房东,当时房东就不高兴了,勉强答应去买一个,他只挑那种最便宜的、连牌子也没听说过的热水器。最后我提出我分担一部分钱,这才买了个过得去的。”
铁政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因为我怕房东涨价,就把房间保持得还不错,平时还会送戏票给房东,所以住到现在只涨过一次价。可总还是有点提心吊胆,说涨价就涨价,太不公平了。”
高成本生活使人产生逃离大都市的冲动,铁政给自己的期限是五至六年,再没起色,“我接受回家乡或其他二线城市生活。”但他也很困惑,从事文化产业,站在一线城市,格局要比在二线城市大得多,这是他想坚守的原因。
孙宁芳的困惑则是,戏中小贝拉着她的手说:“姐,我现在明白了,亲情比钱更重要!”每次说到这里,观众都会哄堂大笑。
冯晖想起了六年前刚来上海的感受,“印象最深的就是地铁一号线转二号线之间那条长长的换乘通道,我想放慢脚步,慢慢欣赏两边的画,可我发现根本不可能放慢脚步,周围的人步履匆匆、目不斜视地往前走,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这让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来到了一个生活节奏如此快的城市,压力是无形的。”
海萍在剧中有一段台词,说出了诸多都市人的无奈。“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吃穿用度2500,冉冉上幼儿园1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费40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上海话剧中心演员去年的平均月工资为6000元。老资格的冯晖每月基本工资为800元,孙宁芳700多,铁政只有500左右。演出费占收入的大部,就像计件工资,根据角色重要程度。一般演员演出一场300到400元,相当于一张票的价钱。一个演员一年平均工作七八个月,要是没有演出,就只能拿基本工资,“要想在上海生存,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因此有很多演员在外面接影视剧、做主持,有时还兼配音。春节档的演出,大家争先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