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交融,灵动表达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ltt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提倡“读写结合”,即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交融,最终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正如叶圣陶所说:“读是吸收的过程,写是释放和倾吐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将读写互相渗透,让阅读成为写作的基础,用写作来检验阅读成果,读与写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模仿经典句式,描摹生动场景,想象拓展练笔,让学生学会个性表达,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句式模仿,仿中有创
  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语文为生活服务。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会让学生由浅入深,深入文本,品读、探究、感悟,并据此对经典句式、段落等进行模仿,仿其句式结构,用其词语,引其手法,在模仿中有所创新,最终掌握写作的核心方法,并逐步从机械模仿走向轻车熟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月光启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一句非常感兴趣。我问大家这一句有什么特殊之处呢?一个学生说:芬芳是用来形容花朵的,怎么能形容歌声呢?还有的说:歌声是听到的,怎么觉得好像能用鼻子闻到一样,这个句子真奇怪!还有的说:我觉得这个句子特别生动,要比“院子里回荡着妈妈优美的歌声”更为动人。我告诉大家这是一种“通感”的修辞,在描述时将人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相互交通,彼此转换,让语言更为生动。我让大家试一试仿写此类句子。有的说:天上的星星在朝我眨眼睛,努着小嘴说你好!有的说:老师的声音像棉花糖一样,真甜!还有的说:花园里的花随着风轻轻摇摆,像在窃窃私语,又像在翩翩起舞。学生们已经开始自由运用这种修辞,写出生动的句子。
  二、品味描摹,升华情感
  语文世界丰富多彩,展现出不同的风情。小学生可以在文本中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望无际的草原、荒无人烟的沙漠、雄壮奇伟的大山、奔腾湍急的河流……可以领略先贤伟人的风姿、各路英雄的气概、各行能人的风采……亦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为学生创设写作氛围,让他们在品味中描摹,倾吐自己的真实情感。
  在《西湖》一课的教学中,师生一起诵读《忆江南》,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苏杭的美景,而此时“西湖”佳人也翩跹而至,带着江南的烟雨,用吴侬软语为我们唱一曲《大美西湖》。学生们从“西湖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一句出发,观湖光山色,赏湖堤小岛,睹华灯初上,既将西湖的万种风情尽收眼底,也体会到文本在描摹上的功力。这样的西湖,你如果是一個散文大师,会如何绘出美景,如何赞美它的无与伦比呢?
  立足文本,品析不同的情境,感悟不同的意蕴。当学生心中涌动着情感时,他们就会将其喷薄而出,激活思维,激发灵感,并诉诸于笔端,在栩栩如生的描摹中,表达自己的真情体验。
  三、拓展补写,积极生成
  小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了营养,就可以将其酿成花蜜,这就是从读到写的过程。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探究文本,在文本的关键处、空白处、悬念处展开想象,积极生成,续写故事,或者妙笔生花补全留白,不再像以前那样呆板,更不会笑话百出,都是真情流露且富有生命力的表达,让人刮目相看。不得不说,读让写水到渠成,让表达生机勃勃。
  在《轮椅上的霍金》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与“霍金”隔空对话,让学生与人物展开心灵上的交流。一个学生问:霍金,你难道没有抱怨过生活吗?难道没有抱怨上帝的不公吗?一个学生替霍金来回答:抱怨过,也痛恨过,但最后我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如果我注定要经历痛苦,就让我把它变成动力,变成我引以为傲的资本,向世人证明,我可以,我不辜负生命!这种角色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人物之间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找到解读人物的钥匙。于是,我顺势让大家将此情境写下来,展开想象,大胆创新。
  在读中悟,在悟中生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其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丰厚的语言基础,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没有对主题的品悟,很难写出富有特色的作品。现在,我的学生已经能深入文本,言未尽之意,抒未完之情,与作者惺惺相惜,拓展想象,一展身手。
  总之,从小学生的终身需求出发,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深入地读、充实地写,做到读写结合、灵动表达。我相信小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准确用词、简明表达、条理清晰等规律,一定会应用到写作中去。坚持不懈,定会使他们积累丰厚的语言功底,全面挖掘他们的语言潜能,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而不少教师依然采用呆板、机械等老旧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表达形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以视角导读,培养学生表达的创造力  小学生年纪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干扰,不能够将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到课堂上,所以教师如果按照传统
期刊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不仅要教给学生文章里阐述的关于某些事物的相关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习说明文在语言文字、逻辑层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因此,将说明文上出“语文味”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加思考的事情。笔者就以《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的教學为例,阐述如何将说明文上出“语文味”。  一、学说明文中的“准确”语言  说明文较之其他文体,语言的准确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正处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对获取信息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重视不够。在小学中年段,将文学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恰当的融合,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既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基于兴趣,获取文学体验和鉴赏能力。遵循这样的目的,笔者选择了我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带领一群四年级的孩子进行赏读。  一、简约中的丰富  漫画,属于“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图画。漫画阅读,首
期刊
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呈现理想的状态,往往只注重形式,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思考。  一、把握合作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个体无法解决疑难的前提下,通过集体探究,互相启发,共同克难。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依据教学的需要而展开,特别是遇到有价值的问题时更显成效。但有些老师却把小组合作当作了“万金油”,过分依赖小组合作学习,无论问题的难易,无一例外地都安排小组讨
期刊
《新课标》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基础语文能力的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用”起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重点。  一、推荐类文,延伸阅读  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想游刃有余地运用语文知识,前提是要胸中有物。对小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刚刚起步,语文知识素材的积累尤为重要,仅仅靠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课本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师课堂的延续和拓展,是构建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作业不仅能使学生在作业中喜欢上英语,学到学习英语的方法,还能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让学生在作业中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提升。“抄、背、练”的作业形式已不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趣味、实效、有层次的作业形式效果更显著。本文试以趣味、实效、有层次的作业实践形式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设计作业 趣味 实效 层次  传统的英语作业形
期刊
摘 要:提炼浓缩知识、培养记忆技巧、设计问题层次,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也是强化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中学历史 减负教学 有效手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已是大势所趋,学生主体教学也成为时代潮流,但高考试题对识记能力的考查并未因此弱化。如何在能力培养、学生主体、知识识记三者中寻求一种平衡?笔者认为,“减负教学”或许就是突破口。  一、提炼浓缩知
期刊
《感恩的心》一歌中写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这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以凄婉动人的故事为创作背景,歌颂了妈妈的伟大,唱出了对妈妈的感恩之情,也营造出浓郁的感恩风气,润泽着人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如今的中小学生,他们的感恩情怀越来越弱,一些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能体谅父母的心酸,对父母的疼爱麻木不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学生感恩素养缺失的现状,作为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品德
期刊
摘 要:人文素养是综合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小学品德课中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室,步入生活大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本土资源,大胆开发身边资源,让学生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发展人文素养。  关键词:本土资源 实践体验 人文素养  品德学科的教师要为发展学生的素养而教,切不可只为学科而教,方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利用多元评价手段,抓住课堂教学评价切入角度,给出最为专业教学评价,发动学生展开自评、互评活动,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热情,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评价 设计艺术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教学原则,呼唤课堂活力的快速成长。因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激励属性,所以教师科学运用评价手段,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主动学习动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学科特点,教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