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医源性脾损伤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到2013年2月出现的20例医源性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全部医源性脾损伤患者都与胆道、肝脏、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以及结直肠等手术相关。2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13例进行脾切除手术,5例进行脾修补手术,所有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在进行胆道、肝脏、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以及结直肠等手术时,需严格手术操作流程,精细控制,最大程度降低医源性脾损伤发生几率,如出现医源性脾损伤时,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合理治疗方式选用,如脾切除、脾修补等。
【关键词】医源性脾损伤;治疗;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02-02
在进行胆道、肝脏、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以及结直肠等腹部手术时,会出现医源性脾损伤,这是难以避免的[1]。但是通过相关的精细手术和规范手术时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该项外科重症的发生几率的[2]。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2月到2013年2月出现的20例医源性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该20例医源性脾损伤患者男女比例为13:7,年龄为19-58岁,平均年龄为35.2±1.3岁。患者医源性脾损伤原因如下:胆道手术2例、肝脏手术4例、食管手术5例、胃十二指肠手术6例、胰腺手术2例以及结直肠受1例。
1.2方法医源性脾损伤处理方法以保留性脾手术为主,医生需根据患者脾脏实际损伤情况进手术选择,把握“保脾”和“治愈”之间的平衡。在相关的胸腹手术中一旦出现医源性脾损伤,需及时暴露出出血部位,并进行压迫止血,然后上报给上级医生,再对患者脾损伤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于Ⅰ级损伤可用电凝加医用生物蛋白胶以及常规止血方式进行手术;Ⅱ及损伤需进行脾修补或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Ⅲ、Ⅳ级损伤需立即进行脾切除,以免大量出血而导致其他并发症出现,如有条件也可进行自体脾移植手术。
2结果
全部医源性脾损伤患者都与胆道、肝脏、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以及结直肠等手术相关。2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13例进行脾切除手术,5例进行脾修补手术,所有患者全部治愈,见表1。
3讨论
医源性脾损伤指的是在进行胸腹手术中,对脾脏附近的身体器官进行手术治疗时出的脾脏损伤,主要体现为肝脏、胃肠、食管等部位的手术中[3]。该种外科重症出现原因主要是麻醉效果不佳、强力牵拉、手术粗糙、过度分离等造成脾脏包膜或脾门损伤,通常在施术过程中便能发现,并可立即诊断。
医源性脾损伤通过一定的精细手术操作和规范手术流程可以极大降低发生率的,主要有以下控制措施:杜绝脾脏为无用器官的错误观点,明确主刀医生的正确脾脏治疗观念,应对脾脏肿大的患者时需小心谨慎,动作轻柔。在手术操作时,需合理的进行施刀和麻醉,保证手术视野明晰,同时避免出现左上腹深部拉钩的强力牵拉。在进行胃肠手术中,需特别注意保护、松懈脾胃韧带,减少脾脏压力,避免出现意外情况[4]。如在进行全胃手术解剖胃短动脉时需远离脾门。相关的胸腹手术主刀医生需掌握脾脏双重血供的解剖学特点,一旦出现医源性脾损伤可及时进行简单处理,并上报上级医生,再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我国目前的医源性脾损伤处理方法以保留性脾手术为主,医疗机构需遵守“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原则[5]。在实际的医源性脾损伤处理中,主治医生需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并且还有医疗机构具备基础的设备和条件,保证患者安全,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几率[6]。
本次研究中,20例医源性脾损伤患者都与胆道、肝脏、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以及结直肠等手术相关。2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13例进行脾切除手术,5例进行脾修补手术,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可以发现严格手术操作流程,精细控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医源性脾损伤发生几率。一旦出现医源性脾损伤,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合理治疗方式选用,如脾切除、脾修补等,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宋洪宽,于彩廷.医源性脾损伤26例原因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02).
[2]陆深泉,黄民平,覃国坚.胃切除术中医源性脾损伤15例分析[J].广西医学,2006(04).
[3]明新求.胃手术致医源性脾损伤的保脾治疗分析[J].广西医学,2006(05).
[4]陈燕青,杜昌恩.18例医源性脾损伤防范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5(06).
[5]张彪,姜波健,王大铮,夏焱,郑元超.医源性脾损伤的防范及处理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12).
[6]李文惠,仪孝信,高峰,倪倩.胃癌切除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及其处理[J].中国综合临床,2005(04).
【关键词】医源性脾损伤;治疗;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02-02
在进行胆道、肝脏、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以及结直肠等腹部手术时,会出现医源性脾损伤,这是难以避免的[1]。但是通过相关的精细手术和规范手术时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该项外科重症的发生几率的[2]。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2月到2013年2月出现的20例医源性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该20例医源性脾损伤患者男女比例为13:7,年龄为19-58岁,平均年龄为35.2±1.3岁。患者医源性脾损伤原因如下:胆道手术2例、肝脏手术4例、食管手术5例、胃十二指肠手术6例、胰腺手术2例以及结直肠受1例。
1.2方法医源性脾损伤处理方法以保留性脾手术为主,医生需根据患者脾脏实际损伤情况进手术选择,把握“保脾”和“治愈”之间的平衡。在相关的胸腹手术中一旦出现医源性脾损伤,需及时暴露出出血部位,并进行压迫止血,然后上报给上级医生,再对患者脾损伤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于Ⅰ级损伤可用电凝加医用生物蛋白胶以及常规止血方式进行手术;Ⅱ及损伤需进行脾修补或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Ⅲ、Ⅳ级损伤需立即进行脾切除,以免大量出血而导致其他并发症出现,如有条件也可进行自体脾移植手术。
2结果
全部医源性脾损伤患者都与胆道、肝脏、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以及结直肠等手术相关。2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13例进行脾切除手术,5例进行脾修补手术,所有患者全部治愈,见表1。
3讨论
医源性脾损伤指的是在进行胸腹手术中,对脾脏附近的身体器官进行手术治疗时出的脾脏损伤,主要体现为肝脏、胃肠、食管等部位的手术中[3]。该种外科重症出现原因主要是麻醉效果不佳、强力牵拉、手术粗糙、过度分离等造成脾脏包膜或脾门损伤,通常在施术过程中便能发现,并可立即诊断。
医源性脾损伤通过一定的精细手术操作和规范手术流程可以极大降低发生率的,主要有以下控制措施:杜绝脾脏为无用器官的错误观点,明确主刀医生的正确脾脏治疗观念,应对脾脏肿大的患者时需小心谨慎,动作轻柔。在手术操作时,需合理的进行施刀和麻醉,保证手术视野明晰,同时避免出现左上腹深部拉钩的强力牵拉。在进行胃肠手术中,需特别注意保护、松懈脾胃韧带,减少脾脏压力,避免出现意外情况[4]。如在进行全胃手术解剖胃短动脉时需远离脾门。相关的胸腹手术主刀医生需掌握脾脏双重血供的解剖学特点,一旦出现医源性脾损伤可及时进行简单处理,并上报上级医生,再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我国目前的医源性脾损伤处理方法以保留性脾手术为主,医疗机构需遵守“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原则[5]。在实际的医源性脾损伤处理中,主治医生需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并且还有医疗机构具备基础的设备和条件,保证患者安全,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几率[6]。
本次研究中,20例医源性脾损伤患者都与胆道、肝脏、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以及结直肠等手术相关。2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13例进行脾切除手术,5例进行脾修补手术,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可以发现严格手术操作流程,精细控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医源性脾损伤发生几率。一旦出现医源性脾损伤,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合理治疗方式选用,如脾切除、脾修补等,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宋洪宽,于彩廷.医源性脾损伤26例原因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02).
[2]陆深泉,黄民平,覃国坚.胃切除术中医源性脾损伤15例分析[J].广西医学,2006(04).
[3]明新求.胃手术致医源性脾损伤的保脾治疗分析[J].广西医学,2006(05).
[4]陈燕青,杜昌恩.18例医源性脾损伤防范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5(06).
[5]张彪,姜波健,王大铮,夏焱,郑元超.医源性脾损伤的防范及处理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12).
[6]李文惠,仪孝信,高峰,倪倩.胃癌切除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及其处理[J].中国综合临床,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