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银行家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4606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第一次到访Brick&Wood之前就曾经和这间房子有过一次邂逅,在它还在装修的时候,我曾为这幢房子里有棵大树的神奇所在,还和同行的闺密调侃。这不就是一个“困”字吗?树木被束缚在房子里,不见日光,看起来那么没有精神。当我再次来到这间房子的时候,却看见这棵大树已经挣脱了束缚伸展向蓝天,枝叶繁茂郁郁葱葱。
  升哥是这家餐厅的主人,他解放了这棵树,也因为这家餐厅解放自己。升哥18岁的时候就去了大洋彼岸独自生活,学了金融也顺理成章地进了家极富盛名的投行工作。他赶上过金融行业最具光环的那几年,也度过了最低迷消沉的那几年。我们没有细聊那些日子的光彩与沉浮,说起了曾经坚持了那么多年的事业,升哥只是淡淡地一句带过:“那时候很忙,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忙。”多年的奋斗令升哥成为了大众视角下的成功人士:一家私募基金的重要人物。但这令人艳羡的一切都被他在一次骨折之后毅然放下,他走出了过去所有的光环,走进了这间有一棵大树的房子。
  升哥好吃,也会吃,他对美食的热爱源于他的父亲。在他孩提之时,父亲总是会变着花样儿给他做好吃的。他印象最深的儿时美食是父亲做的一道瑶柱蒸蛋。那时的北方,瑶柱是很少见的食材,父亲对于食材的搭配十分得法,升哥说起那道菜时眯着眼睛,那享受的表情仿佛蒸蛋的嫩滑和瑶柱的鲜美仍在唇齿之间。
  再后来的故事,发生在大洋彼岸,仿佛每一个远行的游子最先触动的乡愁都是对于故乡食物的思念,然后其中大部分人会因此“被迫”成为厨房里的艺术家,升哥便是其中之一。做饭这件事是需要天赋的,升哥擅长用有限的食材进行巧妙的搭配组合,制造出意想不到的神奇美味。从相册的旧照片里,我看到他做的宫保鸡丁、日式牛排、海鲜沙拉,也看到他最初尝试的Fusion。他曾经邀请很多朋友来家里吃饭,每一道菜做完大家一起分享、聊天,然后再去做下一道菜。他从来不会做好一桌子菜肴再开启晚餐,对升哥而言烹饪是一种交流,如果变成了苦力则会毫无乐趣。


  在旧金山生活的那些年,升哥时常光顾一间开在Downtown的小料理店。店里人很少,他也从不点菜,主厨从料理台背后递出什么他就吃什么。在那家叫作Shushiman在80s就被《Vogue》专题报道过,在这间小馆,他领略到了Sushi和Sashimi之外,日本料理的精妙和美味。这间小料理店仿佛是他的Muse,冥冥之中引领着他走到当下。
  升哥的另一个Muse是他的日本室友,他们会在一起研究烹饪、交流对各自菜品的心得。他让升哥接触到了日本传统的家庭料理:一碟鱼、一碗酱汤、一勺米饭十分用心,升哥最早擅长的几道日本菜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彼时周末,阳光下的一顿美味Brunch是开启一天最美好的方式。升哥还通过他的日本室友认识了他开店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他从东京远道而来的客座厨师。
  老先生每月都会从日本来到Brick&Wood几日,带着珍贵的食材来和升哥一起研发菜品。他拥有良好的法餐和意餐背景,在餐食的设计搭配上独具一格。他和升哥一样,都是迷恋厨房的艺术家。我有幸吃到过他用清酒的Paste做的冰霜,酒糟的甜香沁人心脾。Brick&Wood的老客人都无比期盼老先生莅临的那几天,那时候升哥的创意和老先生的经验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迸发出最令人惊艳的美味。
  Brick&Wood的客人大多是回头客,升哥会记得大家吃过的食物,照顾你的偏好也挑战你的习惯。Brick&Wood没有菜单,所有的菜品都是根据当天的食材应运而生,而相同的食材也会变换不同的烹饪手法和调味。升哥最厌倦单调重复,因此在他的餐厅里最不缺乏的就是惊喜。
  精美的Fusion是他的创意所在,而在制作传统料理的过程中,他则会格外恪守最地道的烹饪方式。作为一个寿喜烧爱好者,我在帝都多年都未曾寻觅到一处可口可心的寿喜烧。帝都的寿喜烧大多是关东风格,以高汤熬煮而成,高汤一旦寡淡,肉菜则毫无味道。在升哥的店里我却惊喜地吃到了关西风味浓郁地道的寿喜烧,以牛油热锅,放入大葱炝出香气,再放入牛肉,浇上秘制的酱汁烹煮而成。牛肉蘸上生蛋液,入口顺滑鲜嫩,酱汁醇厚且入口带有淡淡的甜,就像当年在浅草寺旁营业百年的米久本店尝到的味道。
  Brick&Wood对于升哥而言不仅是一间餐厅,还是一个梦想。就像我在这个专栏里写到的每一个餐厅老板一样,升哥相信并热爱他当下的事业,也只有这份热爱才会令他如此严谨地追求细节:他愿意为了菜品的最佳呈现牺牲客流,把餐厅每晚的接待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他的餐厅门口没有招牌,门窗也时时紧闭,为了避免游人好奇地推门而入影响他的客人完整的就餐体验;他的料理台被挖低了20厘米,客人可以平视厨师,而不会感觉被高高在上的目光压迫;料理台的全无遮挡让客人可以看到所有的制作过程,包括也许会发生的不完美;甚至餐厅的每一盏灯、每一把椅子都是他设计、试用过最舒适的结果。
  还有那棵直直生长的大树,很多朋友建议他在上面封一个玻璃屋顶,这样二层也可以在冬日营业。但他谢绝了朋友的好意,他说这棵树就应该生长在四季更迭的自然环境里,要感激自然的馈赠,珍惜那每年三四个月可以在树影婆娑下喝茶纳凉的好时光。
  采访结束之后,有老客人来店里吃饭,他们带了瓶好酒和升哥一起分享。升哥穿着料理师的衣服一边忙碌一边和他们谈笑风生,眉宇间写满了快活。想起几分钟前他衣冠楚楚拍照的样子,也只有那个瞬间,从那西装革履里我会一闪念想起他曾经是个无趣职业的扮演者,而今他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忙碌却幸福着。
其他文献
雕塑系毕业的孙昕和朋友一起成立了设计工作室“什么Design”,在经历了一系列雕塑创作后,他切身地体会到设计应该是相对更单纯、直接的,所以他把设计定位在日常生活中,别出心裁地选择水泥作为主要原料,创作出很多实用又有设计感的产品。在他位于杭州转塘镇的工作室内,满满当当地陈列着他的水泥产品,有成品,也有半成品。在最显眼的位置摆放了“水泥音响”,一扫科技带来的冰冷感,低调却富有现代的气息。  孙昕选择水
期刊
当清廷的端庄与英式的优雅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纺织品专业的洪雪芬,在她的“East Meets West”系列作品中,以中国清宫服饰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服装风格相结合,一方面希望借此回顾彼时朝代曾经辉煌的服饰文化,也希望能用这股兼具中式含蓄内敛及欧式浪漫华丽的柔美风格,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有其独特的民族印记,洪雪芬说:“设计
期刊
“不惑”是设计师汪浩与合伙人裘航共同创立的陶瓷品牌。在没见到汪浩之前,我以为这一定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洗尽铅华的沧桑男人,可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汪浩一身休闲装扮,风度翩翩,身上带有一种明朗皓洁的儒雅气质,他说四十不惑多令人伤悲,三十也可以不惑。  对于“不惑”,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汪浩一段时间的积累、沉淀的总结。他信奉智者不惑,无意强调自己的人生正处在怎样的阶段,相信只有学习钻研,才不会迷惑。大学时期,汪浩
期刊
“铁打出”的工作室隐藏在杭州转塘镇的山腰上,两层楼高的仓库里有些昏暗。房间四处分布着打铁的工具,发出冷冷的光。而这些许寒气又迅速被锻炉里涌出的股股热浪驱散, 李共标正在为一套茶托进行煅烧氧化的处理。  李共标与我想象的铁匠大相径庭。说到打铁,我直觉地想到电影中挥锤锻剑的英勇侠客。与之相比,李共标瘦小很多,穿着一件普通的针织外衣,系着围裙,反戴棒球帽,几句招呼寒暄已显木讷内敛的性格。  在李共标关于
期刊
采访的当天,恰巧是蓝天的生日,他用他亲手制作的盘子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生日蛋糕。你很难想象像蓝天这样一个看起来洒脱随性的“80后”小伙做出来的陶瓷竟然会如此传统又精致。他感慨地说:“真的是一眨眼的工夫,我做陶瓷都有将近十年了啊!”  在蓝天的眼中,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环节都有相应的陶瓷器物相配,吃饭用碗、喝茶用杯,如果离开了“用”,手工的行为便脱离了造物的本质。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出他对实用性的思考,生
期刊
这是一个夫妻作坊,张志权与苑小蕾共同创办了“蝉一手工陶坊”,他们要为忙碌于都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一种古雅的文化氛围。  走进小两口位于陶瓷街的小店中,琳琅满目,大大小小的陶瓷产品摆放整齐,他们的陶艺器皿主要以青瓷和白瓷为主,种类包括花瓶、茶具、食器等生活化的产品,结合景德镇特有的影青釉及哑光白釉,釉面温润如玉,光滑细腻。运用彩绘手法,图案大多以山水花鸟为主,或简单的块面,充满童趣。我想,这些图案也许就
期刊
结识罗骁,是因为一只茶叶罐。  冬天的时候,开陶瓷店的朋友从仓库中理出了一个我从未见过的茶仓。罐子腹圆缩口,器型丰满而不显笨拙。盖子如一片莲叶,稳妥而又轻盈,让饱满的器型顿生动态。但让我一见钟情的,还是表面丰富的釉色与质感。亚光的黑底上洒落着无数大大小小炸裂的气泡,透出表层之下蓝绿变幻的水色,而积釉较厚的部分则如同海底岩礁,质如石砾。我急切地问朋友这只新罐子怎么卖,她得意地笑着说:“这是我的海底两
期刊
刘其弈和陈知音的工作室位于景德镇的城市边缘,这也是他们生活的家。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与柴窑为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顺着一条乡村的土路走到尽头,我们找到了他们的家,门口有一座其弈自己搭建的柴窑,旁边堆满了柴烧所用的木料。在这个宁静的乡间,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纯粹。屋子直通户外,客厅面朝一片稻田,满目的翠色和草木香扑面而来,让人不自觉地安静下来。屋子里到处充满着朴拙的柴烧陶器,而我看到更多的是自
期刊
2014例外夏装发布会  “原点·2014例外”夏装发布会在三亚举行,以向、淡、栖、返四个篇章返回山水之本、自然之脉,将自然的肌理、生活的形态融入服装设计,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注入创作。于山石水色、于自然与生活之间,返璞归真,这是对艺术的感受,是对生活与创作本质的体悟。舒展自由的衣裙,与欲曙的天色、旋转的风车,构成了一幅意蕴悠远的画面。  雅诗兰黛上海首家专门店摩登绽放  2014年新年伊始,雅诗
期刊
总有些人漂洋过海,来到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小城追寻自己对陶瓷的艺术梦想。金秀泫来自韩国首尔,2011年,她来到梦寐以求的景德镇,学习陶瓷;仲恒,一个东北男孩,之前从未接触过陶瓷,2007年远离家乡,开始在景德镇接受系统的陶瓷学习,脚踏实地地走过每一步。两个“景漂”在学习中相爱了。于是他们决定将生活的感悟融入到创作中去,专注地沉浸在属于自己的陶瓷世界里。  他们的创作源于金秀泫爱喝咖啡的习惯。金秀泫和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