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之器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dezhufangch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其弈和陈知音的工作室位于景德镇的城市边缘,这也是他们生活的家。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与柴窑为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顺着一条乡村的土路走到尽头,我们找到了他们的家,门口有一座其弈自己搭建的柴窑,旁边堆满了柴烧所用的木料。在这个宁静的乡间,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纯粹。屋子直通户外,客厅面朝一片稻田,满目的翠色和草木香扑面而来,让人不自觉地安静下来。屋子里到处充满着朴拙的柴烧陶器,而我看到更多的是自然的生活状态:一碗自制的纯天然凉茶,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用的都是其弈亲手烧的杯碗。在这里,阳光和风可以自由地来去。看着窗外阡陌之间,刘其弈憨然一笑:“这就是农村生活,每天听闻鸟语花香,摘摘野果尝尝溪水。我们俩还挺自在的。”
  刘其弈的容貌中有几分侠风道骨的味道,陈知音性格中则保留了一份难得的和悦与温婉,他俩选择在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潜心创作,感觉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其弈负责器物的制作,知音则精心地将作品拍摄下来,希望以最朴素的方式与喜爱的人一同分享。他们的创作和生活,没有任何捷径和投机取巧,所以从他们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最诚实的美感,从中散发出的质朴和自然也与这样的环境合二为一。
  其弈的作品以茶具、生活器皿为主,古朴别致中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气质。


  他坚持每一步都依靠手工,连泥土都是他们亲自去景德镇的山头田间挖取、提炼、淘洗而来。这种从自然中获取的方式,做出来的器皿更加真实,哪怕一只小小的杯子都如此细腻。与一般华丽光亮的釉料不同,其弈的作品色泽更加温暖,层次也更加丰富,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各不相同,虽然质地粗犷有力,但是散发出一股古拙的美感,每件都如艺术品一般丰富沉稳,质朴浑厚。其弈说:“每件作品都像我的孩子一样,我说不出哪个好,哪个不好,我从制作到把它们放入窑中,直到出窑前我都不知道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总是有出乎意外的收获。”这也许就是其弈迷恋柴烧的原因吧。火与土的共舞,其弈与窑的对话,这种最原始的方式结合成美丽的作品,朴实中带着丰富的色彩,内敛却富有深遂的隽永气韵。
  柴窑烧出来的器物本身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然味道,一件柴烧作品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泥土、火、木、窑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以木材为燃料进行的陶瓷烧制,器物的色泽完全来自土坯与火候的交融,再借由灰尘自然落在器皿上形成一种天然的亮度。因泥土本身不同的个性形成的釉色会呈现不同的基调,而且由于窑内温度不同,烧制出的器皿效果也大不相同,有亚光、亮光、粗糙、细腻等各种不同的质感。总而言之,柴烧作品每一件都独具个性,无论结果还是过程都是美好的,这就是柴烧的难得可贵和令人着迷的地方。柴窑烧制的时间比较长,三十多个小时的时间,其弈会让自己放空,把一切都交给窑,然后在自己觉得舒服的时候停下。“每个人烧制的喜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木灰掉落在泥土上一层一层累加的效果,还非常在意器皿放置的位置,受火面或背火面呈现的效果。这其实是件很难的事,同时又非常简单。无论怎样,在我看来,柴窑烧出来的都是惊喜。”其弈把自己作为参与者,见证一窑作品的微妙变化,从中得到了无穷的温暖与满足。你很难想象,他这样年纪轻轻,便能把柴烧这种厚重和朴拙的东西诠释得如此美好。
  自从大二开始涉猎陶艺,其弈心里早已设想过无数遍自己搭窑的场景,现在的这个窑是其弈建的第三个柴窑。窑炉的设计不断修改,一次次循环往复,窑在一点一滴中不断完善,最终达到了他心中最满意的效果。现在的其弈,在创作上的一切已经可以驾轻就熟。窑火不再野性难驯,器物形态也变得规整。揉泥制器,劈柴生火,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从每个细节中去追寻一种韵味,其中获得的踏实和满足,是旁人无法真切感受的。
  对其弈而言,他的作品是在一个不断失败和长久的积累中慢慢成熟的。经历了三十多窑的磨炼,如今的他创作时更加轻松自如。在他的眼里,器皿和柴窑都是有生命的,他能做的只是制作然后放进窑内,效果自然天成。也许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安静的乡间环境,他为自己的生活创作的同时,也就创造了属于他的生活。


  其弈始终强调自己只是一个玩泥巴的手艺人。一路走来,面对那些质疑的声音,他也是淡然一笑,继续从容过他的柴窑生活。“现在的生活状态都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的,很纯粹,也很踏实。这里夜不闭户,平凡而真实。我拿着自己平日做的东西,可以去和村民们交换,好像回到了古代。”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年轻人少有的宁静。
  从泥土中来,在万变的窑火中逐渐寻得美的痕迹,其弈和知音给了我们一份难得的安静生活。采访结束的时候,恰巧遇到了前来送茶的村民,明天他们就要开始忙活做茶了。生活,如此忙碌而简单,实在令人着迷和向往。


  伴随着景德镇的山风和茶香,其弈和知音的乡野之器,韵味悠长。

其他文献
知名设计师广煜的一篇访谈里提到过一件事,这件事影响了他的职业观。有一次他到导师的工作室,看到上百张名片放在一起,而这些竟是同一个人的名片,版式也没什么区别。经过解释才知道,每一版,设计师都在字距、行距上有细微的调整,用来比较字体的灰度和视觉上的平衡,而这用去了一星期的时间。  在我不算长的职业设计师生涯中,客户的修改要求充斥了我大部分的工作时间,甚至工作以外的休息时间都在不停的加班和无止境的修改,
期刊
朱亮的工作室简直就是一个玩具的王国,有木质袋鼠、恐龙、机器人、变形金刚,一个个活灵活现,造型简约而生动有趣,看着就高兴,忍不住想要逐个把玩。顽皮随性的风格好像在传达一种如木一般的生命力,引导着我们重拾玩具所带来的欢乐美好的回忆。  “班门乐府”是这个王国的名字,朱亮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毕业后回国自创了木制玩具品牌,专注于创作有趣且充满情调的木制玩具。在创业初期,朱亮也曾迷茫彷徨过,直到他决心把自己对
期刊
“品物流形”落户余杭,身处静谧的“荆山翠谷”,三层楼的工作室明亮通透,到处陈列着纸质的座椅和花瓶,干净且素雅,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一种安静温暖的感觉。而这股暖意恰巧也来自那两位正在制作纸浆的工匠阿姨,我想,这就是“品物流形”取天然之材,制实用之物的最真实写照。  初见张雷,完全符合我想象中设计师的样子,长发、沉稳。有着十年设计师经历的他,在最初的几年也备受煎熬:日复一日的修改方案,不断满足客
期刊
雕塑系毕业的孙昕和朋友一起成立了设计工作室“什么Design”,在经历了一系列雕塑创作后,他切身地体会到设计应该是相对更单纯、直接的,所以他把设计定位在日常生活中,别出心裁地选择水泥作为主要原料,创作出很多实用又有设计感的产品。在他位于杭州转塘镇的工作室内,满满当当地陈列着他的水泥产品,有成品,也有半成品。在最显眼的位置摆放了“水泥音响”,一扫科技带来的冰冷感,低调却富有现代的气息。  孙昕选择水
期刊
当清廷的端庄与英式的优雅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纺织品专业的洪雪芬,在她的“East Meets West”系列作品中,以中国清宫服饰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服装风格相结合,一方面希望借此回顾彼时朝代曾经辉煌的服饰文化,也希望能用这股兼具中式含蓄内敛及欧式浪漫华丽的柔美风格,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有其独特的民族印记,洪雪芬说:“设计
期刊
“不惑”是设计师汪浩与合伙人裘航共同创立的陶瓷品牌。在没见到汪浩之前,我以为这一定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洗尽铅华的沧桑男人,可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汪浩一身休闲装扮,风度翩翩,身上带有一种明朗皓洁的儒雅气质,他说四十不惑多令人伤悲,三十也可以不惑。  对于“不惑”,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汪浩一段时间的积累、沉淀的总结。他信奉智者不惑,无意强调自己的人生正处在怎样的阶段,相信只有学习钻研,才不会迷惑。大学时期,汪浩
期刊
“铁打出”的工作室隐藏在杭州转塘镇的山腰上,两层楼高的仓库里有些昏暗。房间四处分布着打铁的工具,发出冷冷的光。而这些许寒气又迅速被锻炉里涌出的股股热浪驱散, 李共标正在为一套茶托进行煅烧氧化的处理。  李共标与我想象的铁匠大相径庭。说到打铁,我直觉地想到电影中挥锤锻剑的英勇侠客。与之相比,李共标瘦小很多,穿着一件普通的针织外衣,系着围裙,反戴棒球帽,几句招呼寒暄已显木讷内敛的性格。  在李共标关于
期刊
采访的当天,恰巧是蓝天的生日,他用他亲手制作的盘子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生日蛋糕。你很难想象像蓝天这样一个看起来洒脱随性的“80后”小伙做出来的陶瓷竟然会如此传统又精致。他感慨地说:“真的是一眨眼的工夫,我做陶瓷都有将近十年了啊!”  在蓝天的眼中,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环节都有相应的陶瓷器物相配,吃饭用碗、喝茶用杯,如果离开了“用”,手工的行为便脱离了造物的本质。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出他对实用性的思考,生
期刊
这是一个夫妻作坊,张志权与苑小蕾共同创办了“蝉一手工陶坊”,他们要为忙碌于都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一种古雅的文化氛围。  走进小两口位于陶瓷街的小店中,琳琅满目,大大小小的陶瓷产品摆放整齐,他们的陶艺器皿主要以青瓷和白瓷为主,种类包括花瓶、茶具、食器等生活化的产品,结合景德镇特有的影青釉及哑光白釉,釉面温润如玉,光滑细腻。运用彩绘手法,图案大多以山水花鸟为主,或简单的块面,充满童趣。我想,这些图案也许就
期刊
结识罗骁,是因为一只茶叶罐。  冬天的时候,开陶瓷店的朋友从仓库中理出了一个我从未见过的茶仓。罐子腹圆缩口,器型丰满而不显笨拙。盖子如一片莲叶,稳妥而又轻盈,让饱满的器型顿生动态。但让我一见钟情的,还是表面丰富的釉色与质感。亚光的黑底上洒落着无数大大小小炸裂的气泡,透出表层之下蓝绿变幻的水色,而积釉较厚的部分则如同海底岩礁,质如石砾。我急切地问朋友这只新罐子怎么卖,她得意地笑着说:“这是我的海底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