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载体,是弥补国家课程的在设置过程中的普及性、基础性的特性,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适合的课程。基于此,学校开发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个性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数学;数学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要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基于此,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以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需要为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置,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个性的创新人才,为教师提供因材施教的素材,对国家课程做以实际补充。因此,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有必有的。
一、校本教材的开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为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有有效性,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校要求教师教学中达到四基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数学校本课程,使学生在基础学习的基础上,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课题引领,组建课程开发团队。
为使课程开发更为有效、科学,学校数学团队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申报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由数学学科教务主任为课题研究主持人,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实践者、研究者、引领者和监督者。研究人员中,有一名省级数学学科骨干教师,是学校“幸福教育”特色课程的初始建设者,对数学课程的建设也颇有建树。一名省级数学学科带头人,曾为汽开区进修学校数学学科教研员,正承担十三五市级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程建设的实施与研究》,并已进行前期研究。参与课题的研究人员,均为各年段数学教师,是一线教学的实践者,能更充分地针对所教学生的特点,实施、验证、研究、修订,对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更有草根式的发言权。
(二)培训学习,组织研制校本课程。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组成员,通过讲座、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使课题组成员了解本课题研究专业理论,了解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了解本课题研究对我校教育教学必要性及其指导意义,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与理论。依据学校校情、教师教情、学生学情,学校确立了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目标与内容,形成了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从学校整个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并編写小学数学校本教材。初稿由教学校长、教务主任、学科组长进行反复审阅,并印制成册。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为使校本课程能有效地开展,学校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数学课采用(2+35+3)的形式,每天2分钟口算训练,35分钟国家课程,3分钟进行与当堂学习内容相匹配的思维训练,即校本教材的运用。教师在上课后对校本教材编制的有效性、科学性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数学校本教材《小小数学家》由最初的1.0版本到2.0版本,形成了质的飞跃。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学校也非常注重对课程开发、教师使用、学生学习的评价。学校检查校本教材的开发情况,教务处、德育办检查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利用教学质量检测、学生活动展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多维度、多主体进行综合性评价。
四、校本课程开发成果
(一)构建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理念体系。
1.初步形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标准”1.0版本。
由于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还没有出台,所以,在带领团队成员充分研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制定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标准”1.0版本。已在全区进行讲座,介绍课题研究成果。
2.系统了解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明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已在全区进行讲座,介绍课题研究成果。
(二)形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建设实施的策略。
1.初步形成了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方法。
2.学校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校本教材《小小数学家》(1.0版本),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拓展以及完善、修改,形成《小小数学家》(2.0版本)。
关键词:数学;数学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要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基于此,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以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需要为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置,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个性的创新人才,为教师提供因材施教的素材,对国家课程做以实际补充。因此,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有必有的。
一、校本教材的开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为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有有效性,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校要求教师教学中达到四基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数学校本课程,使学生在基础学习的基础上,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课题引领,组建课程开发团队。
为使课程开发更为有效、科学,学校数学团队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申报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由数学学科教务主任为课题研究主持人,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实践者、研究者、引领者和监督者。研究人员中,有一名省级数学学科骨干教师,是学校“幸福教育”特色课程的初始建设者,对数学课程的建设也颇有建树。一名省级数学学科带头人,曾为汽开区进修学校数学学科教研员,正承担十三五市级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程建设的实施与研究》,并已进行前期研究。参与课题的研究人员,均为各年段数学教师,是一线教学的实践者,能更充分地针对所教学生的特点,实施、验证、研究、修订,对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更有草根式的发言权。
(二)培训学习,组织研制校本课程。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组成员,通过讲座、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使课题组成员了解本课题研究专业理论,了解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了解本课题研究对我校教育教学必要性及其指导意义,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与理论。依据学校校情、教师教情、学生学情,学校确立了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目标与内容,形成了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从学校整个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并編写小学数学校本教材。初稿由教学校长、教务主任、学科组长进行反复审阅,并印制成册。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为使校本课程能有效地开展,学校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数学课采用(2+35+3)的形式,每天2分钟口算训练,35分钟国家课程,3分钟进行与当堂学习内容相匹配的思维训练,即校本教材的运用。教师在上课后对校本教材编制的有效性、科学性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数学校本教材《小小数学家》由最初的1.0版本到2.0版本,形成了质的飞跃。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学校也非常注重对课程开发、教师使用、学生学习的评价。学校检查校本教材的开发情况,教务处、德育办检查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利用教学质量检测、学生活动展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多维度、多主体进行综合性评价。
四、校本课程开发成果
(一)构建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理念体系。
1.初步形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标准”1.0版本。
由于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还没有出台,所以,在带领团队成员充分研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制定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标准”1.0版本。已在全区进行讲座,介绍课题研究成果。
2.系统了解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明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已在全区进行讲座,介绍课题研究成果。
(二)形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建设实施的策略。
1.初步形成了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方法。
2.学校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校本教材《小小数学家》(1.0版本),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拓展以及完善、修改,形成《小小数学家》(2.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