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印度的独立被看做是大英帝国解体的重要标志,虽然英国仍然以一种宗主国的姿态,用赦免的口气给予印度独立。英国要让世人看到,从殖民地有秩序地退出,是宗主国经过反复思考做出的明智决定,是对殖民地最大的恩赐。这种近乎上帝的心态,模糊了殖民地在帝国瓦解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殖民地问题中,英国一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战后交困的经济,频繁更迭的政权,还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都构成了英国从殖民地离开时的无奈和不舍。
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获得自治权的那刻起,英帝国就已经处在解体的边缘,直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种解体变成了必然趋势。更多的自治领域使殖民地有了自己的发展,开始频频向英国发难,一步步索要独立的权力。
被逼无奈的英帝国不得不思考,是否应该对从前的制度稍加改变。“一战”之后,一些自治领已经拥有了独立的外交权,可以在国际中独立地行使权力,这让英帝国看到,从前的主仆关系不再被认可,双方应该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于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就有了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英联邦正式成立。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爱尔兰自由联邦和纽芬兰,都成为英联邦的成员,有独立的自主权。大英帝国竭尽所能,用这种蹩脚的“平等”方式,将这些蠢蠢欲动的国家以另一种方式,留在大英帝国的怀抱里。当然,这种所谓的平等只是一个诱饵,这些联邦成员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自主权,更多的时候还是跟在英国后边亦步亦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无疑给了众多殖民地一个重大的转折机会。很多殖民地在“二战”期间表现出惊人的民族意识,强大的民族洪流劈头盖脸打在英帝国身上。不管是殖民地军队在“二战”中对抗法西斯的英勇表现,还是本身发展起来的民族经济和政治生活,都让英帝国瞠目结舌。再加上“二战”后,英国在内政外交上表现出的力不从心、“英国病”的折磨,都加剧了英属殖民地走向独立的渴望。大英帝国的解体已成为不可挽回的悲哀。
从印度的独立,到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从缅甸和斯里兰卡的独立,到苏伊士运河权的丢失,都在告诉英帝国一个简单却难以接受的事实——大英帝国气数已尽。英国人并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于是千方百计给帝国寻找一个替身。一些殖民地独立后还会继续留在英联邦内,包括印度。根据《威斯敏斯特法案》,英联邦的成员必须与英国一起以英王为元首,效忠英王。但是印度在独立后走的是共和道路,也有自己的国家元首,不可能以英王为元首。这个时候,英国又考虑其与印度之间的关系。如果让印度离开英联邦,就等于在南亚、东南亚为自己培植了一个反对欧洲的亚细亚集团,这不利于英联邦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而且“二战”之后的冷战局面。一旦上升到军事行动,印度将是英国最好的后勤基地和交通要道。基于这些原因,英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印度的支持。1949年,英联邦经商讨后决定,不再强调英联邦成员对英王的效忠。1950年,印度正式成立了共和国,并成为英联邦内的第一个共和国,这也为后来独立的殖民地以共和国的身份留在英联邦开了先河。至此,英联邦演变成一个人种相异、不同文化、不同体制的国家联合体,其原先的性质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而英国人习惯于把英联邦看做是帝国的替身。
英国人只有在联邦制得到认可的时候,才能给失去帝国的伤感情怀一点安慰。这不仅是出于帝国情感的需要,更是自身利益的需要。在“二战”之前,这些殖民地给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市场,每年英国从殖民地得到的贡赋就足以维持一个帝国的生存。如果失去,那将是无法预计的损失。何况在“二战”之后,英国患上了难缠的“英国病”,不能再雪上加霜。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英帝国土崩瓦解的速度加快了,为了苏伊士运河发兵埃及,这无疑是在与阿拉伯世界为敌。这一举动让英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跌至冰点,约旦和伊拉克相继发生大规模的反英运动,迫使英国忍痛离开。美国想乘机取代英国在中东的地位,于是高举反殖民主义的大旗,堂而皇之地成为殖民地人民的救世主。接着,更多散布在中东的英属殖民地独立。
英帝国越来越虚弱,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年迈的帝国更接近死亡。不过这一切还没有结束,英帝国还要继续承受不可避免的痛楚。时间走向了60年代,英帝国的解体还在继续进行,非洲沸腾的反英浪潮磅礴发展。更多的非洲殖民地走向了独立,接着散落在南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也争相脱离英国。到了70年代,大英帝国维系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彻底从历史长河中消失。
“二战”结束以来,几乎在每届英国首相手里都会流失几个殖民地,这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因此似乎也没有人以殖民地的流失量来衡量一届政府的能力。不过怎么处理即将流失的殖民地,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丘吉尔的坚定,到艾德礼的无奈,从麦克米伦对现实的接受,到撒切尔将现实写进政策,各界政府态度的转变,也充分地说明了历史动向。
一直到1997年7月1日的来临,当“米字旗”从香港上空缓缓降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奏响的时候,大英帝国正式告别了世界,成为一段曾经。在此之前,中、英经过了22轮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行使主权”。
然而马尔维纳斯群岛就没有这么幸运,它要承受来自英国和阿根廷两个国家的压力。在南大西洋,靠近阿根廷东南沿海海区有一群岛屿,阿根廷人称之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则称其为福兰克群岛,更多人习惯称之为马岛。两个国家围绕着马岛的斗争已经持续了100多年,英国人称自己首先发现了这个群岛,应该有控制权,然而阿根廷人一直认为这个离自己国家不远的地方本应是阿根廷的领土。1982年,双方因此而进行了74天的战争,史称“马岛海战”。
大英帝国的解体给英国人留下了一段遗憾,给历史留下了一声唏嘘。在帝国逐渐没落的时候,英国人固有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传统思想随着帝国的瓦解而发生变化,人们从以往的思想桎梏中解脱,带给英国新鲜的思想空气,这应该也是英帝国瓦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很多人发现传统的思想变成了一种束缚,人们在竭力挣脱过去的枷锁,希望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个性。这是人们对传统的反对,是对战争不满的直接反映。而且这个时期,媒介有了一定的发展,报刊、杂志、电视、电影进入普通人家,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生活空间以外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于是,英国人的衣食住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服装。英国人一向以保守传统的形象出现。男性服装更多体现绅士姿态,而且在什么场合穿着什么样的服饰,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男性服装趋向于随意舒适,较之从前更能彰显男性的矫健和伟岸。女性的服饰则出现了更大的变化,由于妇女在战争中也奋斗在前线,为战争提供劳动力,她们不得不脱下长裙,换上简单的裤装,后来成为了一种时尚。
20世纪中叶的英国服装还有一点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模糊了阶级的差别。工装裤、牛仔装、夹克、T恤等服饰渐渐成为上流人士和中下层平民都穿的服装,就连代表整洁的白色衬衫也在20世纪后期流行到中下层阶级。
20世纪60年代,一位名叫玛丽·奎特的英国女设计师首次设计了超短裙,保守的英国第一次出现了膝盖以上的裙子。超短裙凸现了女性秀美的腿部轮廓,性感慢慢成为一种潮流。历来以保守形象示人的英国大胆突破束缚,成为世界时尚的弄潮儿。
英国的食品和住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单调的食品结构趋向于多元化,一些意式、日式等餐饮流入英国,使英国的快餐性质发生变革。住房则趋于简单化,更多构造简单的红砖公寓房被认可,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购房方式,贷款和分期付款。
住房条件变好,吸引了更多人到城市购买住房,这加快了英国人口的流动频率。乡村人口纷纷涌进城市,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城市人口则厌烦了市区的喧嚣,开始回到乡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流动,又促使交通工具的改善,地铁、公交车、私人轿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人一改其传承了几百年的保守性格,大胆突破,令世界刮目相看。很多人都不看好英国会在摆脱传统思想方面有什么新成就,甚至认为其根本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来迎合新思想的到来,然而英国人在20世纪中后期的表现,令这些人瞠目结舌。
不管是殖民体系的崩塌,还是大众生活习惯的改变,都是大英帝国瓦解的最好见证。英国人对传统思想的反叛,并没有改变其留在血液之中的帝国优越感,不然就不会想方设法找英联邦来代替逝去的帝国了。
(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白金汉宫的倒影——看日不落帝国的兴衰》 )
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获得自治权的那刻起,英帝国就已经处在解体的边缘,直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种解体变成了必然趋势。更多的自治领域使殖民地有了自己的发展,开始频频向英国发难,一步步索要独立的权力。
被逼无奈的英帝国不得不思考,是否应该对从前的制度稍加改变。“一战”之后,一些自治领已经拥有了独立的外交权,可以在国际中独立地行使权力,这让英帝国看到,从前的主仆关系不再被认可,双方应该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于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就有了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英联邦正式成立。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爱尔兰自由联邦和纽芬兰,都成为英联邦的成员,有独立的自主权。大英帝国竭尽所能,用这种蹩脚的“平等”方式,将这些蠢蠢欲动的国家以另一种方式,留在大英帝国的怀抱里。当然,这种所谓的平等只是一个诱饵,这些联邦成员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自主权,更多的时候还是跟在英国后边亦步亦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无疑给了众多殖民地一个重大的转折机会。很多殖民地在“二战”期间表现出惊人的民族意识,强大的民族洪流劈头盖脸打在英帝国身上。不管是殖民地军队在“二战”中对抗法西斯的英勇表现,还是本身发展起来的民族经济和政治生活,都让英帝国瞠目结舌。再加上“二战”后,英国在内政外交上表现出的力不从心、“英国病”的折磨,都加剧了英属殖民地走向独立的渴望。大英帝国的解体已成为不可挽回的悲哀。
从印度的独立,到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从缅甸和斯里兰卡的独立,到苏伊士运河权的丢失,都在告诉英帝国一个简单却难以接受的事实——大英帝国气数已尽。英国人并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于是千方百计给帝国寻找一个替身。一些殖民地独立后还会继续留在英联邦内,包括印度。根据《威斯敏斯特法案》,英联邦的成员必须与英国一起以英王为元首,效忠英王。但是印度在独立后走的是共和道路,也有自己的国家元首,不可能以英王为元首。这个时候,英国又考虑其与印度之间的关系。如果让印度离开英联邦,就等于在南亚、东南亚为自己培植了一个反对欧洲的亚细亚集团,这不利于英联邦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而且“二战”之后的冷战局面。一旦上升到军事行动,印度将是英国最好的后勤基地和交通要道。基于这些原因,英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印度的支持。1949年,英联邦经商讨后决定,不再强调英联邦成员对英王的效忠。1950年,印度正式成立了共和国,并成为英联邦内的第一个共和国,这也为后来独立的殖民地以共和国的身份留在英联邦开了先河。至此,英联邦演变成一个人种相异、不同文化、不同体制的国家联合体,其原先的性质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而英国人习惯于把英联邦看做是帝国的替身。
英国人只有在联邦制得到认可的时候,才能给失去帝国的伤感情怀一点安慰。这不仅是出于帝国情感的需要,更是自身利益的需要。在“二战”之前,这些殖民地给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市场,每年英国从殖民地得到的贡赋就足以维持一个帝国的生存。如果失去,那将是无法预计的损失。何况在“二战”之后,英国患上了难缠的“英国病”,不能再雪上加霜。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英帝国土崩瓦解的速度加快了,为了苏伊士运河发兵埃及,这无疑是在与阿拉伯世界为敌。这一举动让英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跌至冰点,约旦和伊拉克相继发生大规模的反英运动,迫使英国忍痛离开。美国想乘机取代英国在中东的地位,于是高举反殖民主义的大旗,堂而皇之地成为殖民地人民的救世主。接着,更多散布在中东的英属殖民地独立。
英帝国越来越虚弱,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年迈的帝国更接近死亡。不过这一切还没有结束,英帝国还要继续承受不可避免的痛楚。时间走向了60年代,英帝国的解体还在继续进行,非洲沸腾的反英浪潮磅礴发展。更多的非洲殖民地走向了独立,接着散落在南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也争相脱离英国。到了70年代,大英帝国维系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彻底从历史长河中消失。
“二战”结束以来,几乎在每届英国首相手里都会流失几个殖民地,这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因此似乎也没有人以殖民地的流失量来衡量一届政府的能力。不过怎么处理即将流失的殖民地,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丘吉尔的坚定,到艾德礼的无奈,从麦克米伦对现实的接受,到撒切尔将现实写进政策,各界政府态度的转变,也充分地说明了历史动向。
一直到1997年7月1日的来临,当“米字旗”从香港上空缓缓降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奏响的时候,大英帝国正式告别了世界,成为一段曾经。在此之前,中、英经过了22轮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行使主权”。
然而马尔维纳斯群岛就没有这么幸运,它要承受来自英国和阿根廷两个国家的压力。在南大西洋,靠近阿根廷东南沿海海区有一群岛屿,阿根廷人称之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则称其为福兰克群岛,更多人习惯称之为马岛。两个国家围绕着马岛的斗争已经持续了100多年,英国人称自己首先发现了这个群岛,应该有控制权,然而阿根廷人一直认为这个离自己国家不远的地方本应是阿根廷的领土。1982年,双方因此而进行了74天的战争,史称“马岛海战”。
大英帝国的解体给英国人留下了一段遗憾,给历史留下了一声唏嘘。在帝国逐渐没落的时候,英国人固有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传统思想随着帝国的瓦解而发生变化,人们从以往的思想桎梏中解脱,带给英国新鲜的思想空气,这应该也是英帝国瓦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很多人发现传统的思想变成了一种束缚,人们在竭力挣脱过去的枷锁,希望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个性。这是人们对传统的反对,是对战争不满的直接反映。而且这个时期,媒介有了一定的发展,报刊、杂志、电视、电影进入普通人家,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生活空间以外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于是,英国人的衣食住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服装。英国人一向以保守传统的形象出现。男性服装更多体现绅士姿态,而且在什么场合穿着什么样的服饰,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男性服装趋向于随意舒适,较之从前更能彰显男性的矫健和伟岸。女性的服饰则出现了更大的变化,由于妇女在战争中也奋斗在前线,为战争提供劳动力,她们不得不脱下长裙,换上简单的裤装,后来成为了一种时尚。
20世纪中叶的英国服装还有一点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模糊了阶级的差别。工装裤、牛仔装、夹克、T恤等服饰渐渐成为上流人士和中下层平民都穿的服装,就连代表整洁的白色衬衫也在20世纪后期流行到中下层阶级。
20世纪60年代,一位名叫玛丽·奎特的英国女设计师首次设计了超短裙,保守的英国第一次出现了膝盖以上的裙子。超短裙凸现了女性秀美的腿部轮廓,性感慢慢成为一种潮流。历来以保守形象示人的英国大胆突破束缚,成为世界时尚的弄潮儿。
英国的食品和住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单调的食品结构趋向于多元化,一些意式、日式等餐饮流入英国,使英国的快餐性质发生变革。住房则趋于简单化,更多构造简单的红砖公寓房被认可,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购房方式,贷款和分期付款。
住房条件变好,吸引了更多人到城市购买住房,这加快了英国人口的流动频率。乡村人口纷纷涌进城市,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城市人口则厌烦了市区的喧嚣,开始回到乡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流动,又促使交通工具的改善,地铁、公交车、私人轿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人一改其传承了几百年的保守性格,大胆突破,令世界刮目相看。很多人都不看好英国会在摆脱传统思想方面有什么新成就,甚至认为其根本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来迎合新思想的到来,然而英国人在20世纪中后期的表现,令这些人瞠目结舌。
不管是殖民体系的崩塌,还是大众生活习惯的改变,都是大英帝国瓦解的最好见证。英国人对传统思想的反叛,并没有改变其留在血液之中的帝国优越感,不然就不会想方设法找英联邦来代替逝去的帝国了。
(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白金汉宫的倒影——看日不落帝国的兴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