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什么读《论语》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2009sh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论语〉选读》是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材,初中也有关于《论语》的课文,不同的阶段如何教出不同的特色,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
  
  许多东西在历史的流逝中消融了,但经典却永远不会消融,它们表现一切,包含一切,并且超越一切。《论语》就是这样一部经典。它在问世之初,就经历了一个不断精致化的过程,然后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汩汩而出,流淌至今。今天,我们面对《〈论语〉选读》,解读《〈论语〉选读》,一个重要的教学指向,就是来追寻我们的精神之源。为此,我们首先要廓清一些教学误区。
  第一,一味执迷于《论语》的文字学意义。解读《论语》,当然要从文字入手,只有通过文字解码,才能探索这穿越两千多年的秘密。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师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将《〈论语〉选读》当做一则则文言语段,按照惯常的文言解读程序,从语法角度,作一个常态的语言推理与演绎。但是众所周知,《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对话。从语法角度看,它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我们刻意从语言文字角度教学《论语》,必然是劳而少功。
  而且即便要进行语言文字教学,也不应是静态的、单纬度的知识传递,而应是动态的、多纬度的辐射型知识互动。如《周而不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的“周”和“比”,《〈论语〉选读》的解释分别为“团结”“勾结”。这样的释义是否传达出了这句话的全部内涵?这时候,我们不妨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解释,比如“忠信为周,阿党为比”(孔安国《论语孔氏训解》),“周是博遍之法,故谓为忠信;比是亲狎之法,故谓为阿党”(皇侃《论语义疏》),“周,普遍也;比,偏党也”(朱熹《论语集注》),让学生在前人丰厚的学养中作出更贴切的选择。还有同一篇中的“便辟”与“便佞”,课本将前者解释为“谄媚逢迎”,将后者解释为“巧言善辩”。这样的释义是怎么来的呢?关于“便辟”,马融《论语马氏训说》释为“巧避人之所忌以求容媚”,朱熹《论语集注》说:“便,习熟也。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直。”关于“便佞”,郑玄《论语郑氏注》说:“便,辩也,谓佞而辩。”皇侃《论语义疏》说:“便佞,辩而巧也。”朱熹《论语集注》说:“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把这样的学术背景呈现给学生,他们才能明白词语的联系与差异,并进而由这些细微的差异探析《论语》的微言大义。
  第二,津津乐道于《论语》的文章学意义。《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连缀成篇的,而《〈论语〉选读》则是由编者根据主题来辑录的,除了《沂水春风》和《为政以德》的部分章节,其余均不具有典范的文章学意义。《〈论语〉选读》虽然是按主题来辑录,但正如编者坦言,“凡本版语文教材(如初中语文课标教材、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部分)已选的,本教材不再选录”(《〈论语〉选读·前言》),这就使得同一主题下还有部分语录未能选录,如此一来,原本紧密联系的段落就可能被割裂。同时,这种人为的语录集合,并不等同于一篇规范的文章,不具有文章必备的入题、过渡、承接等文章学因素,甚至段落与段落之间也缺少关联。
  而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于分析《过秦论》《六国论》这样的典范文章,面对《〈论语〉选读》这样的特殊文本,或无所适从,或“以不变应万变”。逐句逐句地分析句意,逐段逐段地概括段意;讲这个词用得好,讲那句话说得好。遇上“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周而不比》)这样略带意蕴的篇章,就大谈归谬法,讲孔子不直接回答,而是先反问再作答的精妙。一旦遇到《沂水春风》这样完整的篇章,就津津乐道于“问志、言志、评志”,进而还要探究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
  又有这样一种说法:读《论语》是为了了解孔子,为了了解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确实,《论语》是了解孔子的最好的文字材料,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最经典的著作。但为孔子而孔子,为《论语》而《论语》,会置学生于消极接受的地位,使《〈论语〉选读》弱化为一门纯粹的知识传授课。唐太宗《帝范》中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我们只有立足于《论语》的文化平台,用《论语》来解决学生的心灵困惑,来滋润学生的心理焦虑,才能在阐发《论语》现代意义的过程中,达到继承《论语》传统价值的目的。
  我们可以以《高山仰止》中关于子路的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例:“(1)找出文中所有关于子路的句子。(2)补充其他文本中关于子路的叙述。(3)学生探究: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发现子路是个怎样的人?(4)学生探究: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人?”就设计环节而言,它是严谨而又合乎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精神的。学生充分占有材料,然后进行个性化解读,解读中又暗含归纳与演绎两种思维能力训练。但解读的结果只有一个:孔子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让人“高山仰止”的人。
  我们不妨对这个教学设计作一点简单改动:“(1)找出文中所有关于子路的句子。(2)补充其他文本中关于子路的叙述。(3)如果子路是你的同学,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4)作为老师的孔子,是如何看待子路的?(5)如果孔子是你的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
  比较两种设计,不难发现,前者的教学指向在于让学生知道孔子以及子路是怎样的人;后者则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在体验中达成评判,进而完成对《论语》、对孔子的解读,突显《论语》在当代的文化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高山仰止》反映的是孔子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现状,如果文本远离学生生活,那又如何体验和评判呢?《沂水春风》是一篇反映孔子政治理想的文章,教学设计时,教师常常会以“孔子为什么会赞同曾皙,孔子的政治理想到底是什么”为最后归结点,但我们认为只做这样的归结还不够,我们还应该继续引导学生探究:(1)在这样的年代,在这样的年龄,孔子为什么还依旧执著于这样的理想?(2)如果是你,你会如此执著于自己的人生理想吗?
  即便是政治命题,也可以通过走近孔子、走进《论语》的方式,在体验和评判中,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启迪自己的人生觉悟。接受经典与体验经典,一词之别,境界大分,结果大异。
  总之,今天我们读《论语》,或者说开设《〈论语〉选读》这门课,是要有一个明晰而且正确的教学目标的。文字意义、文章意义、文化意义,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联?哪一种才是《〈论语〉选读》的终极教学目标?如果是文化意义,那么又当如何达成这种目标?这一切的一切,还有待我们不断地探究。
其他文献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8年考纲》)于3月8日如期颁布。与2007年《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7年考纲》)相比,《2008年考纲》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均没有变动,仅在考试内容方面作了细微调整,延续了“考纲”稳中求变、变中创新的特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删除“常用”二字。扩大了字词考查范围    《2008年
2009年全国18套语文高考试卷中,有16套试卷设置了语言表达(或称语言文字应用)部分。随着愈来愈多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区进入高考,课程改革精神、理念的逐步渗透与推广,语言表达的赋分在变化。今年浙江卷18分、辽宁卷20分、宁夏海南卷(全国卷III)20分、安徽卷24分。有的把原来的第一大题(客观选择题)与第六大题(语言表达主观题)合并为第1I卷,比如安徽卷。  第一,设题材料继承了往年紧扣时代脉搏,生
2006年高考各地所出的诗歌鉴赏题题型比较多样,显示了自主命题的特色,但这些多样的题型涉及范畴不外乎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三个方面。下面拟从这三方面对今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作个具体分析。    一、表达内容    1.识记常识  文学常识是文学鉴赏的基础,但作为考点,在各地考卷中出现的不是太多。其实,中学生了解点相关文学常识是完全必要的,关键是不要太把它当一回事。上海卷将诗歌鉴赏与文学常识结合起
【摘 要】教师做事要为创造美好的生活服务,为建构幸福的人生服务。做事之时要不断地尝试创意、创新与创造。正确聚焦,快乐做事;避免误区,幸福做事;遵循规律,积极做事;学会分离,健康做事;彼此润泽,把事情作为磨砺和完善人生的土地、舞台、机缘,享受教育职业的幸福。  【关键词】教师 教育家 幸福做事 成长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教师经常有烦恼、抱怨、焦虑、挣扎的消极情绪,很多教师经常表现出忙碌、无序
编者按:2008年12月6日,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召开学术年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围绕语文课改,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大家充分肯定了语文课改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通过研讨,与会代表对新世纪语文改革有了较为全面、辩证、清醒的认识。    一、课改的成绩有目共睹    针对八年
田贺书《伤仲永》这节课超越了“语文教学”,实践着“语文教育”:教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言语智慧和人生智慧,增长学习语文和做事的才干,使学生越来越聪明。一、汲取言语智慧,教学生学语文  “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1],田老师本节课所教的就是“学本身”。  1.教学生阅读之法——披文入情,理解“文本之道”  “披文入情”就是通过文字走进文本,咬文嚼字理解文意,即以文本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基于此,落实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情境中逐步落实人地协调观念,通过不断剖析案例,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要素进行区域认知,达到提升综合思维的要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一
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课《芦花荡》一文塑造了一位老交通员的英雄形象。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通篇用“老头子”来称呼这位老英雄,不妥,应该称呼“老爷爷”,这样更能表示对他的尊重和敬佩。  我请学生们举手表决,全班四十一人,有六七位同学认为应该叫他“老爷爷”。于是,我决定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从衣着打扮往往能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白光》《祝福》以及散文《范爱农》都涉及了人物的死亡问题,但令人奇怪的是鲁迅在展示人物生命终结时,都在某些层面上做了隐性的处理,似乎在努力暗示着什么。这样处理尽管给我们理解文本带来一定难度,但却体现了鲁迅高超的创作技法。  我们先来看孔乙己的死。孔乙己是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到了要讨饭的地步,但他却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毛病,抄
自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以来,关于语文的性质问题,一直纠缠不清,至今未绝。新课标前言部分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此,赞同也好,质疑也罢,我们必须承认语文新课标是新世纪指导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语文本质属性的“二元统一论”还是基本能够体现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所以,与其在“姓什么“上做文章,还不如在“教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