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学校管理活动旨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习提供助力。笔者结合当前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特在下文分析目前小学学校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突破路径,旨在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困境;突破
引言:
校园环境的教育活动质量能够产生很大影响,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旨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效率。学校管理工作思路和模式改革,旨在突破传统学校管理工作模式局限性,积极反思传统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教育引导手段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高效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更新管理观念
以“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小学学校管理者需要引领管理观念更新,以正确的管理理念驱动有效的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工作实际效果。
首先,积极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但是在吸取经验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避免盲目照搬管理模式,在考察学校、学生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探究更具可行性的管理方案。如利用网络电子问卷调查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以匿名形式进行调查,提升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1]。借助大数据系统分析调查结果,寻找学校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其次,传统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学生以被管理者的身份出现,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身份并不对等,这种管理理念比较滞后,无法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意识,使学校管理工作比较被动、效率低下。新时期,我们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活动,如在校内设置“学生信箱”,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学校管理、建设的意见,学校管理者需及时回应学生的建议与质疑,将可行的建议纳入学校管理规划之中。或是在各个班级中设立班委会,鼓励其他学生通过班委会反映自己对学校管理的建议,以此提升学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感。
最后,学校管理者应从宏观角度看待学校教学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把握二者的联系[2]。学校管理者应更新管理观念,改变校园管理的氛围,使应试教育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调整评价管理工作成效的各项指标,改革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与此同时,学校管理者应将能够体现学生素质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基于自身特长不断深入学习,体现教学管理的人本理念。
2.改善管理软环境
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做支撑,管理者仅注重打造硬件环境,忽视软件环境塑造的行为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应当进行改变,小学学校管理者应当注重校园内精神文明的建设[3]。第一,加強校风建设,不断完善校规校纪,并在管理过程中执行、落实校规校纪,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在良好的校风环境中,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能更加顺利地开展。第二,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如在特殊节日举办与节日主题密切相关的活动,在雷锋日开展学雷锋活动,鼓励学生将助人为乐的精神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校园公屏上轮播《小兵张嘎》、《地道战》等电影的片段,营造爱国教育氛围;开发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举办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传承民族文化;结合社会时事开展生命教育,如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3.完善管理体系
制度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管理工作的依据,具有实效性的学校管理工作需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支撑。与学校管理有关的制度应以明确的形式呈现出来,起到约束、警示的作用[4]。例如,学校管理者以海报的形式展示部分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校规校纪,并将海报张贴在学校的文化长廊中。或是制作校规校纪的横幅,将横幅挂在校园的显眼处,以此提醒师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各个班级则可以制作特色化的班规班纪,以黑板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相关内容,引导班内的教师、同学自觉遵守班规班纪。具体而言,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管理者的责任。为提升管理效率,学校可在管理体系中单独设立管理部门,将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的具体负责人身上,确保负责人起到管理、监督的作用。二是明确负责人的管理范围,通过准确界定管理范围,避免漏管现象的出现,切实提升管理效率。三是明确管理任务的主次关系,实现均衡管理。小学学校管理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因而实施综合性管理的难度较大,应当提升教学管理效率,为防止出现管理盲区,管理者要制定均衡化的管理目标体系,如要求教务处负责教学方面的工作,德育处则负责校风校纪的管理工作等。
4.组建高素质管理团队
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在帮助我们摆脱传统学校管理工作困境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第一,管理者需充分考察学校管理的实际需求,组建结构均衡、能力全面的管理团队,为解决不同管理难题奠定人才基础。第二,强化对管理队伍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建立动态化的人才培训机制。在信息化教育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尤其需要关注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提升,以此提升管理效率。另外,学校还要注重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育,使管理人员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摆脱学校管理困境。
结束语:
科学的学校管理模式对师生发生均有积极意义,小学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短板,需要我们结合当前基础教育发展形势和需求,选择科学的指导理念,调整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全面实现教育管理目标。上文重点分析了小学学校管理的困境以及突破路径,希望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白廷俊.浅谈小学学校管理的困境及其突破[J].学周刊,2018,21(26):132-133.
[2]张宏庆.浅谈以人为本模式下的小学学校科学管理策略[J].学周刊,2019,21(33):202-203.
[3]黄成敏.小议新时代下的小学学校教学管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09):320-321.
[4]罗健.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策略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6,06(02):118-119.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困境;突破
引言:
校园环境的教育活动质量能够产生很大影响,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旨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效率。学校管理工作思路和模式改革,旨在突破传统学校管理工作模式局限性,积极反思传统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教育引导手段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高效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更新管理观念
以“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小学学校管理者需要引领管理观念更新,以正确的管理理念驱动有效的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工作实际效果。
首先,积极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但是在吸取经验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避免盲目照搬管理模式,在考察学校、学生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探究更具可行性的管理方案。如利用网络电子问卷调查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以匿名形式进行调查,提升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1]。借助大数据系统分析调查结果,寻找学校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其次,传统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学生以被管理者的身份出现,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身份并不对等,这种管理理念比较滞后,无法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意识,使学校管理工作比较被动、效率低下。新时期,我们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活动,如在校内设置“学生信箱”,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学校管理、建设的意见,学校管理者需及时回应学生的建议与质疑,将可行的建议纳入学校管理规划之中。或是在各个班级中设立班委会,鼓励其他学生通过班委会反映自己对学校管理的建议,以此提升学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感。
最后,学校管理者应从宏观角度看待学校教学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把握二者的联系[2]。学校管理者应更新管理观念,改变校园管理的氛围,使应试教育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调整评价管理工作成效的各项指标,改革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与此同时,学校管理者应将能够体现学生素质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基于自身特长不断深入学习,体现教学管理的人本理念。
2.改善管理软环境
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做支撑,管理者仅注重打造硬件环境,忽视软件环境塑造的行为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应当进行改变,小学学校管理者应当注重校园内精神文明的建设[3]。第一,加強校风建设,不断完善校规校纪,并在管理过程中执行、落实校规校纪,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在良好的校风环境中,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能更加顺利地开展。第二,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如在特殊节日举办与节日主题密切相关的活动,在雷锋日开展学雷锋活动,鼓励学生将助人为乐的精神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校园公屏上轮播《小兵张嘎》、《地道战》等电影的片段,营造爱国教育氛围;开发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举办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传承民族文化;结合社会时事开展生命教育,如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3.完善管理体系
制度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管理工作的依据,具有实效性的学校管理工作需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支撑。与学校管理有关的制度应以明确的形式呈现出来,起到约束、警示的作用[4]。例如,学校管理者以海报的形式展示部分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校规校纪,并将海报张贴在学校的文化长廊中。或是制作校规校纪的横幅,将横幅挂在校园的显眼处,以此提醒师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各个班级则可以制作特色化的班规班纪,以黑板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相关内容,引导班内的教师、同学自觉遵守班规班纪。具体而言,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管理者的责任。为提升管理效率,学校可在管理体系中单独设立管理部门,将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的具体负责人身上,确保负责人起到管理、监督的作用。二是明确负责人的管理范围,通过准确界定管理范围,避免漏管现象的出现,切实提升管理效率。三是明确管理任务的主次关系,实现均衡管理。小学学校管理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因而实施综合性管理的难度较大,应当提升教学管理效率,为防止出现管理盲区,管理者要制定均衡化的管理目标体系,如要求教务处负责教学方面的工作,德育处则负责校风校纪的管理工作等。
4.组建高素质管理团队
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在帮助我们摆脱传统学校管理工作困境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第一,管理者需充分考察学校管理的实际需求,组建结构均衡、能力全面的管理团队,为解决不同管理难题奠定人才基础。第二,强化对管理队伍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建立动态化的人才培训机制。在信息化教育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尤其需要关注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提升,以此提升管理效率。另外,学校还要注重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育,使管理人员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摆脱学校管理困境。
结束语:
科学的学校管理模式对师生发生均有积极意义,小学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短板,需要我们结合当前基础教育发展形势和需求,选择科学的指导理念,调整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全面实现教育管理目标。上文重点分析了小学学校管理的困境以及突破路径,希望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白廷俊.浅谈小学学校管理的困境及其突破[J].学周刊,2018,21(26):132-133.
[2]张宏庆.浅谈以人为本模式下的小学学校科学管理策略[J].学周刊,2019,21(33):202-203.
[3]黄成敏.小议新时代下的小学学校教学管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09):320-321.
[4]罗健.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策略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6,06(0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