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易混拼音的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yus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很多小朋友都很聪明:只要教师带过几遍,他们就能把诗或者拼音背下来;当教师让学生齐背时,全班总是背得很整齐。这样,粗心的教师就认为他们全懂了,可是一到考试,才发现他们掌握的拼音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差,我们在授课时,应该注意这个特点,并在这上面下工夫。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智力增长速度高峰刚过,但智力还是高过成人。对一些感兴趣的东西,他们都会很快记下来,而且对诗文和拼音的背诵也很快。然而,当具体到某一个字母和汉字时,他们就会弄混淆。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学效率,就一定要把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
  如:声母中的“b”与“d”、“p”和“q”这四个字母,尽管是教师编成儿歌让学生背,在做题时还是有学生做错了——他们记不牢。后来,我尝试用游戏来帮助学生辨别拼音,刚练了20分钟,学生就都会了。
  我的舞蹈游戏是这样的:左脚画圆“bbb”,右脚画圆“ddd”,左手画圆“ppp”,右手画圆“qqq”。最后,我问他们:“脚是在上面,还是下面?”“下面。”“那什么字母的圆在左下面?”“b。”“什么字母的圆在右下面呢?”“d。”再问:“手是在上面还是下面?”“上面。”“什么字母的圆在左上面?”“p。”“什么字母的圆又在右上面?”“q。”就这样,学生跳了一会儿舞,都把平时难记的东西记下来了。
  再如:韵母中“ui”、“iu”、“ei”、“ie”的教学,我曾用了很多时间去讲:“i”、“u”在一起时,“i”在前就读“iu”的音,“u”在前就读“ui”的音。“i”和“e”在一起时,“e”在前时,就读“ei”的音,“i”在前时就读“ie”的音,并且还编成儿歌来讲。可是做题时,学生还是错了。后来,我把学生放到操场上,用“字母碰撞法”的游戏来教学,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游戏是这样的:在四个学生的背上分别贴“i”、“u”、“i”、“e”四个字母,“i”、“u”为一组,“i”、“e”为一组。当“i”在滑梯下面时,“u”从滑梯上面滑下撞上就发“ui”音。另外三个韵母的教法同上。不一会儿,学生们就都记住了。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形象思维,遇到难关,要会另辟蹊径。用愉快形象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走出枯燥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生活,还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要教好这门学科,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高尚的品德修养、高超的教学艺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多彩的生活实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方法,整堂课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或是照本宣科,势必让学生失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思品课的重要性  大部分学生一提到思想品德课,首先想到的就是讲大道理,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此,作为这门学
期刊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等同于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重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
期刊
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我以为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我通过学习摸索,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尊重每一位“学困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的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我们要把握好这一导向,积极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
期刊
【摘要】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充分挖掘并有效地利用插图,能培养小学生的发现能力、想象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价能力。本文将谈谈如何有效地运用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插图。  【关键词】教师 小语插图 有效利用  众所周知,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丰富多彩,意味隽永。它是画家在忠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基础上进行构思的—种创作。插图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易激发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合作越来越重要。所以合作竞争已成为新世纪接班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作为班主任,我越来越觉得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合作竞争意识的培养也应成为班主任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善于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课程积极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的提出解放了学生的学,也对老师的教指明了新的方向。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我对于这一新理念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一辈子的自学能力。如
期刊
一、评价的界定与功能  评价的实质在于价值判断。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评价的解释为:“评价,evaluation,指事物价值的判断。”美国《心理学词典》对evaluation一词的解释是:“evaluation,一般说来指对于某事的价值作决定。”评价的目的、理念、标准、程序方法、评价对象和评价者、评价结果的解释利用,是构成评价过程的要素。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根据一定的理念和标准,依靠特定的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小学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
期刊
教育是知识传播和应用的主要条件或手段,学校是造就人才的摇篮。新时代的学生,已不再是仅要填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责在现今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极力思考。”我们要当点火者而非灭火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愉快活泼地成长,成为真正灵动智巧的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学习创设恰当的情景  心理学家布朗指出:知识是具有情景的,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的;学习只有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