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小组管理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一轮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方式,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學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老师和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所以作为教师不仅仅重视“教”,更要重视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去“学”,去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改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中的发现,探究和研究认识活动显示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批判与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特性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表达。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验和实践,养成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创造一种氛围,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舞台,也是目前推行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也可以说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我校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结合我班实际,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不断优化小组合作管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 完善小组划分
  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学生个体特点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同质学习小组。每一个合作小组一般由4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后进生,两名是中等生。组问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发展的机会,便于公平竞争。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每隔一段时间,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作相应的变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的人数组合使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效果明显。
  2 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小组合作的责任感,在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协作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协作员在整个小组中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当然这种角色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我们还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细则,规定好每个组长组员的职责分工,小组如何学习、如何展示、如何提问,也有明确要求,让小组有“法”可依。
  3 建立激励机制
  首先搞好小组的评价量化考核,我们制定了完善的量化考核细则,内容包括思想、学习、课堂表现、纪律、卫生等各方面;量化考核分小组自评、专门的量化小组(班委组成)评、教师评三结合,以此为依据,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评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各方面的优秀组员(如:发言精彩的、善于问难质疑的、积极举手的等)。在评价时要注意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首先,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其次,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以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 搞好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内有组报、组刊,体现本小组的特色,项目有自我简介,喜欢的格言,为班级出谋划策的金点子,小组自我评价,反思与收获,优秀日记习作等。定期开展组报展评、优秀日记展评。各小组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自己的设计的组徽,甚至还有激励本组的组歌。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实施,学生基本适应了这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此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如:课堂纪律有时显得乱,纪律不好维持;课堂效率有时比较低,完不成教学任务;在自学阶段,学生不独立思考,习惯照抄参考书现成答案;小组讨论问题时,只注意本组的展示任务,对其他组展示任务重视不够;小组发展不平衡等等。
  总之,这项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实验,不断完善。我认为,这一模式关键要重在内容而不在形式,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实践。我坚信,只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会表演的很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入了这么一个误区,就是教师用自己或者教学参考书中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被扼杀了。新课程改革给了我们语文教学一次“拨乱反正”的机会,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提倡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彰显个性,张扬自我,将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创新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1 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参加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文对小学生现阶段的自身特点与学习特点展开研究,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只有抓住了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进行有效指导,帮助每位学生取得学习进展。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出在教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有效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教学效果是由学生的参与程度來决定的,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就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的能力。要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学校教育的任务相当迫切,其中班主任工作尤其重要。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班主任工作,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 班主任工作 对策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使职业学校如沐春风。如何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服务型人才成了摆在职
期刊
【摘要】纵观当前语文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教学生认认字,读读书,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来没有一点兴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点学习积极性都没有,更不要说学习效果会有多好了。通过观察无数的教学事例,分析发现,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学中缺乏情感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领会语文教学的特点,正确处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和灵魂,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平凡甚或是繁琐的工作,但在平凡和繁琐之下,却蕴含着其重大意义:传播人类思想文化、造就社会有用人才、培养社会新生一代等。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且任重道远。  【关键词】班主任 教育  责任 方法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
期刊
文本细读,字面意义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文本。在新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应当是“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而行”的文本细读。要上好阅读课,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本细读是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本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教学成为一种时尚,不可否认,它使课堂热烈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了,学生的个性
期刊
下面就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感受,谈谈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 消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和对任课教师的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是真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习较落后的同学,往往存在着一种自卑心理,主观地认为任课教师、同学等都在轻视并厌弃自己。以致对真正关心他们的老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为了消除上述心理障碍,老师应怀着深厚的情感,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