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求异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知识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不但能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更能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本文结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主要从趣味引导和教学操作等方面,阐述和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求异思维
目前,初中物理采用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属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在思维上也没有得到锻炼,缺乏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若想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善,在原则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求异思维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但大多处于隐藏状态,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来将其激发出来。求异思维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还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旨在促使学生通过这种思维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知识的拓展。
一、采用趣味引导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若想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需要使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作为引导,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会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认真钻研、探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不会退缩,而是积极努力去克服。我们一般所看到的情况,都是成绩拔尖的学生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则会在物理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换句话说,如果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引导,使其对物理充满兴趣,就会使得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在学习中变得积极主动,其学习成效也会提升,物理成绩也会得到提高。
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不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学生只会感到枯燥乏味,不会对其产生兴趣,有些学生甚至因为长期负面情绪的积累,对物理产生“厌学”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对其物理学习起着非常大的阻碍作用,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物理成绩一路下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观念发生转变,将原本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的初中物理教学转变为充满趣味与学习氛围的师生交流课。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列举有趣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使其认真听讲,并且有趣的例子也能使生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易于理解。例如在对“动与静”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教学切入点,不要直接将“动与静”的相关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引用学生熟悉的诗句等与动与静相关的内容。例如引用毛主席的诗《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教师可以说出这句诗的下一句,引导学生说出上一句,从而让学生发现诗句中所包含的“动与静”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其思考为什么诗人在地上坐着却能行八万里,在其思考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对其答案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积极寻求答案,课堂气氛也能被带动起来,从而使得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锻炼。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要使教学太过专业化,而是要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以生活中的现象为例,对物理知识的内涵进行阐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愉悦轻松,使物理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且具有实用性,促进学生更加轻松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并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在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在杯子中放入一根筷子,向学生提问:在视觉上为什么会感到筷子“折断”了,感觉筷子“折断”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会产生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寻找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在各科的学习中,物理属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若想实现在物理方面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就需要对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多安排实践性强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遵循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将学生当作主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其实践性,使其求异思维得到培养。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若想在求异思维上对学生进行培养,就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和思维的融合是实现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为学生安排实践操作的方式,促进其求异思维的发展。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动手操作能力上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其在实践操作时,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分析和解决,使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学到新的知识。教师不能不停地进行讲述,使得学生没有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从而导致其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教师应该做的是启发、引导学生。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从而促进其整体素质和求异思维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其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在“压强”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后,让学生准备硬纸板、水、杯子等物品,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将“压强”知识的讲解暂时搁置,可先让学生将杯子倒满水,随后使用硬纸壳将杯口盖住,再将杯子倒过来。在进行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对水没有流出的现象感到好奇,这时教师就需要及时提问,此时学生基本上都不明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因此其注意力和好奇心也会被激起,使得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其发现更多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
总之,物理是一门和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充满了神秘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物理的学科特点,从生活的角度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发展其求异思维。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还能帮助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趣味引导和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的措施对学生的求异思维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求异思维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玲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主要内容与途径、方法[J].理科考试研究,2015(10):100.
[2]段永发.论中师物理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2015(11):33-34.
[3]陈阴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5(3):65-66.
[4]钟志道.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学生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数理化学习,2015(3):65-66.
[5]龚思贝司.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5(6):35-36.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求异思维
目前,初中物理采用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属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在思维上也没有得到锻炼,缺乏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若想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善,在原则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求异思维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但大多处于隐藏状态,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来将其激发出来。求异思维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还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旨在促使学生通过这种思维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知识的拓展。
一、采用趣味引导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若想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需要使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作为引导,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会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认真钻研、探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不会退缩,而是积极努力去克服。我们一般所看到的情况,都是成绩拔尖的学生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则会在物理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换句话说,如果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引导,使其对物理充满兴趣,就会使得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在学习中变得积极主动,其学习成效也会提升,物理成绩也会得到提高。
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不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学生只会感到枯燥乏味,不会对其产生兴趣,有些学生甚至因为长期负面情绪的积累,对物理产生“厌学”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对其物理学习起着非常大的阻碍作用,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物理成绩一路下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观念发生转变,将原本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的初中物理教学转变为充满趣味与学习氛围的师生交流课。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列举有趣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使其认真听讲,并且有趣的例子也能使生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易于理解。例如在对“动与静”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教学切入点,不要直接将“动与静”的相关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引用学生熟悉的诗句等与动与静相关的内容。例如引用毛主席的诗《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教师可以说出这句诗的下一句,引导学生说出上一句,从而让学生发现诗句中所包含的“动与静”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其思考为什么诗人在地上坐着却能行八万里,在其思考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对其答案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积极寻求答案,课堂气氛也能被带动起来,从而使得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锻炼。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要使教学太过专业化,而是要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以生活中的现象为例,对物理知识的内涵进行阐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愉悦轻松,使物理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且具有实用性,促进学生更加轻松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并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在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在杯子中放入一根筷子,向学生提问:在视觉上为什么会感到筷子“折断”了,感觉筷子“折断”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会产生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寻找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在各科的学习中,物理属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若想实现在物理方面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就需要对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多安排实践性强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遵循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将学生当作主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其实践性,使其求异思维得到培养。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若想在求异思维上对学生进行培养,就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和思维的融合是实现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为学生安排实践操作的方式,促进其求异思维的发展。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动手操作能力上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其在实践操作时,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分析和解决,使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学到新的知识。教师不能不停地进行讲述,使得学生没有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从而导致其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教师应该做的是启发、引导学生。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从而促进其整体素质和求异思维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其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在“压强”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后,让学生准备硬纸板、水、杯子等物品,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将“压强”知识的讲解暂时搁置,可先让学生将杯子倒满水,随后使用硬纸壳将杯口盖住,再将杯子倒过来。在进行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对水没有流出的现象感到好奇,这时教师就需要及时提问,此时学生基本上都不明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因此其注意力和好奇心也会被激起,使得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其发现更多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
总之,物理是一门和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充满了神秘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物理的学科特点,从生活的角度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发展其求异思维。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还能帮助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趣味引导和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的措施对学生的求异思维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求异思维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玲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主要内容与途径、方法[J].理科考试研究,2015(10):100.
[2]段永发.论中师物理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2015(11):33-34.
[3]陈阴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5(3):65-66.
[4]钟志道.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学生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数理化学习,2015(3):65-66.
[5]龚思贝司.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5(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