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情境,引发分类整理的需要;师生合作,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激发兴趣,小组合作分类整理;自我尝试,独立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自我尝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0-92頁的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略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类标准和记录方法。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过分一分,知道可以按种类对物体用打钩的方法进行分类,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分类记录的方法,学生很可能把某一种全部数出,再用数字表示,而不是采取找一个记录一个的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活动演示、小组合作、作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分类整理的需要
1.我们来到了童心小学里的童心园内,你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
(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办?(板书:分类)
3.你准备怎么分类?你这样分类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按老师和同学、活动项目、男女生等分类)
为了便于整理,我们一般列成表格:可以列成横式的表格,也可以列成竖式的表格。刚才我们是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板书:按不同标准分类)
【设计意图:解决“什么是按不同标准分类”的问题。根据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引发学生要进行分类整理。在分类中,孩子们提出不同的想法,有的将人按老师和同学来分,有的按下棋、看书、做游戏来分,有的按男女生来分,为了便于观察,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记录。这时教师适时提出:刚才大家是按人的身份、活动项目、性别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让学生明确刚刚经历的过程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二、师生合作,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
1.我们选择一种分类标准来学习如何整理。(选择以男女生性别为标准分类整理)
(1)拿出设计好的横式、竖式两种统计表格,请两位学生上台。
(2)师生讨论分工:老师在图上圈记号;台下的同学报性别;台上的同学在表格内用符号表示结果。
(3)在活动前,让学生说一说要注意的问题:有序观察(不重复不遗漏);一一对应(图上找一个,表上勾一个)。
(4)活动开始,师生配合完成。
(5)评价在此过程中师生的表现及统计结果。(从分工明确、统计结果正误、书写格式等多方面评价)
【设计意图:解决“如何进行分类整理”的问题。学生已经分好类,那该如何整理呢?结合学生在一年级“分一分”学习中已有的学习经验,可以采用画“√、口、〇”等符号记录数据,通过学生上讲台,师生合作完成按性别的分类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们在示范中学习了分类整理的方法及要注意的细节,同时还培养了孩子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三、激发兴趣,小组合作分类整理
1.刚刚我们按男女生性别进行了分类整理,下面我们分别从另两种不同的分类中各选一种表格,小组里合作分类整理,行不行?
2.你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
3.打开数学书第90页,小组分工合作分类整理。
4.汇报,评价。
5.分析表格,回答问题,板书。
(1)教师、学生有多少人?
(2)看书、下棋、做游戏的分别有多少人?
(3)图上一共有多少人?
求一共有多少人有三种方法:3+12=15(人)、7+8=15(人)、5+4+6=15(人)。为什么结果都一样?
④反问:要解决第1个问题,应该根据哪一种分类?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6.小结:不同的分类标准解答的问题不一样,但是总数都是一样。
7.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有什么体会?(分类的结果很清楚,不同的分类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解决“为什么要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问题。当学生们整理好表格后,可以提问:通过分类整理,你知道了什么?并反过来思考,知道这个问题是通过哪种分类的结果知道的?由此明白,不同的分类整理获得的信息不同,解答的问题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分类标准,但是不管怎样,每种分类的总数是一样的,所以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分类总数计算验证整理的数据是否正确。】
四、自我尝试。独立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指一指各有几个?
2.还可以按什么分类?各有几个?
3.自己独立按颜色和形状分类。
4.汇报,交流。
5.从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出示邮票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可以怎样分类?独立填写统计表。
邮票可以按(方向)分类:(横向、竖向)可以按(面值)分类:(200分、100分、80分)可以按(内容)分类:(人物、花卉、建筑、器皿)
3.视频展示汇报。
4.生活中有需要进行分类整理的,举例。
5.对小组成员进行分类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有层次地递进,学生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的认识程度增进。同时通过对生活中有需要分类整理事例的列举,让学生感受到按不同标准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及它的作用,加深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的认识。】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自我尝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0-92頁的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略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类标准和记录方法。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过分一分,知道可以按种类对物体用打钩的方法进行分类,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分类记录的方法,学生很可能把某一种全部数出,再用数字表示,而不是采取找一个记录一个的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活动演示、小组合作、作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分类整理的需要
1.我们来到了童心小学里的童心园内,你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
(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办?(板书:分类)
3.你准备怎么分类?你这样分类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按老师和同学、活动项目、男女生等分类)
为了便于整理,我们一般列成表格:可以列成横式的表格,也可以列成竖式的表格。刚才我们是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板书:按不同标准分类)
【设计意图:解决“什么是按不同标准分类”的问题。根据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引发学生要进行分类整理。在分类中,孩子们提出不同的想法,有的将人按老师和同学来分,有的按下棋、看书、做游戏来分,有的按男女生来分,为了便于观察,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记录。这时教师适时提出:刚才大家是按人的身份、活动项目、性别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让学生明确刚刚经历的过程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二、师生合作,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
1.我们选择一种分类标准来学习如何整理。(选择以男女生性别为标准分类整理)
(1)拿出设计好的横式、竖式两种统计表格,请两位学生上台。
(2)师生讨论分工:老师在图上圈记号;台下的同学报性别;台上的同学在表格内用符号表示结果。
(3)在活动前,让学生说一说要注意的问题:有序观察(不重复不遗漏);一一对应(图上找一个,表上勾一个)。
(4)活动开始,师生配合完成。
(5)评价在此过程中师生的表现及统计结果。(从分工明确、统计结果正误、书写格式等多方面评价)
【设计意图:解决“如何进行分类整理”的问题。学生已经分好类,那该如何整理呢?结合学生在一年级“分一分”学习中已有的学习经验,可以采用画“√、口、〇”等符号记录数据,通过学生上讲台,师生合作完成按性别的分类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们在示范中学习了分类整理的方法及要注意的细节,同时还培养了孩子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三、激发兴趣,小组合作分类整理
1.刚刚我们按男女生性别进行了分类整理,下面我们分别从另两种不同的分类中各选一种表格,小组里合作分类整理,行不行?
2.你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
3.打开数学书第90页,小组分工合作分类整理。
4.汇报,评价。
5.分析表格,回答问题,板书。
(1)教师、学生有多少人?
(2)看书、下棋、做游戏的分别有多少人?
(3)图上一共有多少人?
求一共有多少人有三种方法:3+12=15(人)、7+8=15(人)、5+4+6=15(人)。为什么结果都一样?
④反问:要解决第1个问题,应该根据哪一种分类?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6.小结:不同的分类标准解答的问题不一样,但是总数都是一样。
7.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有什么体会?(分类的结果很清楚,不同的分类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解决“为什么要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问题。当学生们整理好表格后,可以提问:通过分类整理,你知道了什么?并反过来思考,知道这个问题是通过哪种分类的结果知道的?由此明白,不同的分类整理获得的信息不同,解答的问题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分类标准,但是不管怎样,每种分类的总数是一样的,所以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分类总数计算验证整理的数据是否正确。】
四、自我尝试。独立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指一指各有几个?
2.还可以按什么分类?各有几个?
3.自己独立按颜色和形状分类。
4.汇报,交流。
5.从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出示邮票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可以怎样分类?独立填写统计表。
邮票可以按(方向)分类:(横向、竖向)可以按(面值)分类:(200分、100分、80分)可以按(内容)分类:(人物、花卉、建筑、器皿)
3.视频展示汇报。
4.生活中有需要进行分类整理的,举例。
5.对小组成员进行分类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有层次地递进,学生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的认识程度增进。同时通过对生活中有需要分类整理事例的列举,让学生感受到按不同标准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及它的作用,加深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