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效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4-0069-02
小学数学课堂时间有限且宝贵,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关注的重点。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小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使学生更加积极配合教学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任课教师不能将目光限制在授课内容上,应关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一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巧妙引入新课。做好教学内容研究,明确每节课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引入新课时,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也可結合学生兴趣引入新课,如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故事等的情境引入新课,尽快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巧妙组织语言,增强幽默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巧妙组织语言,注重幽默感,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的表述出来,如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做比等,加深学习印象,使其更好的理解所学,使课堂变得有趣,让学习成为乐趣,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创设以下情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径一条没有桥梁的大河,岸边有一位摆渡老人。老人要求师徒四人只有正确解答以下题目,才答应帮他们过河。题目为:如图1所示,ABCD为长方形,面积为36平方厘米,其中E、F、G,分别为AB、BC、CD的中点,H为AD边上任意一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该题目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神话故事《西游记》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趣味性较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被充分激发。教师告知学生,只有认真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这一章知识,便可顺利得出结果,帮助唐僧师徒四人顺利过河。最终学生认真听讲,学得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ah÷2和相关知识。再回到教师创设的问题,联系所学,便不难解答,即,分别连接HB、HC,显然三角形AEH和三角形EBH、三角形HBF和三角形HFC、三角形HDG和三角形HGC等底同高,它们的面积分别相等,由此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即S阴=36÷2=18平方厘米,学生在积极帮助唐僧师徒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
像这样用学生耳熟能详或喜欢的故事创设情境,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最后还巩固了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知识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应用是否得当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做好教学方法总结与反思,在教学方法上多花心思,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并做好教学方法优化。一方面,做好教学方法总结。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做好不同教学方法总结,认真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实施难易程度,做好各教学方法效果评估,明确教学方法适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后,认真分析原因,如为教学方法问题,应注重与学生沟通,认真听取学生意见,通过理论学习以及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需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教学课堂教学的关键。
例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3)”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教学,即,借助多媒体展示如图2所示的游戏。游戏规则为:使用鼠标拖动②中的图形至七巧板中的对应位置,看哪个学生做的又快又准。
讲课期间,教师可邀请几名学生到讲台上动手游戏,使学生真正体验一下图形的旋转和平移的变化过程。
众所周知,小学生比较喜欢玩游戏,基于小学生的这一爱好,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变化过程,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加深学生记忆,更加深入的理解图形的运动,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3.注重正面评价
小学生学习中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课堂上,教师更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专心听讲,积极探究。因此,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需要适时表扬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认真观察学生表现,如听课是否认真、回答问题是否积极等。当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时,教师应及时并适当的给予表扬,尤其是课堂上忽然闪现的“智慧”,或言语或肢体语言,如摸摸学生的头,向学生比个大拇指等,教师的正面引导,更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在“精神”鼓励的同时注重适当的“物质”奖励。在学生学习或行为进步较大时,教师可通过发放小奖品、贴小红花、加分等方式进行奖励,要求其再接再厉,激起其前进的动力,并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计算1999×2003-1998×2004
该题目涉及的数目比较大,如按照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不仅计算繁琐,而且容易出错,因此,教师给予学生指导,使用数形结合法进行求解,即,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如图3所示图形。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结合题干,究竟1999×2003-1998×2004的值为多少呢?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联想所学的面积知识,可知1999×2003的值刚好为①和②的面积,而1998×2004为②和③的面积。此时有部分学生思考后认为1999×2003-1998×2004的值等于①的面积减去③的面积,显然学生的思考结果是正确的,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进行正面的评价,要求其他学生继续认真思考,在这些学生的引领下,学生抓住了“数”与“形”之间本质上的联系,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获得预期教学效果。
4.做好学习跟踪
小学生虽然求知欲旺盛,但自律性差,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做好学生学习情况跟踪,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及时发现与回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做好课堂学习效果跟踪。每节课将要结束时,教师可对照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解答,或让学生说说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以及遗憾,根据学生的回答而暴露出的问题,教师则做重点巩固和辅导,使学生深入理解、真正所学,而非死记硬背。另一方面,注重階段性学习效果跟踪。为掌握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及时巩固学生所学,避免学生忘记所学,教师可定期开展复习等教学活动,即,根据近阶段所学设计相关习题,特别是与其它知识点容易混淆的习题,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做题速度和作业错题率,评估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及时讲解,要求学生对照自身,分析错题原因,及时查漏补缺。
例如,在讲解“圆柱与圆锥”知识点后,为跟踪学生知识掌握牢固程度,教师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解答:一根长4米,底面直径为4厘米的圆柱形钢材,将其截成同样长的3段,则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
结果发现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得出正确结果。部分学生因无法想象截成三段后的情境,导致解题出错,得知学生出错原因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动态展示这一过程。最终学生通过对比截取前后表面积的变化,得知截取后表面积的增加量刚好等于四个底面积,则:S增=22×3.14×4=50.24平方厘米。
教师通过当堂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教学关键,一方面,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将教学目标细分到每节课上,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时间利用率。另一方面,教师应做好教学方法研究,推广与应有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教学理论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扎实掌握所学。
参考文献
[1]胡婉桦.刍议做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2019(01)
[2]王兆成.探究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效率提升策略[J].新课程(中),2018(10)
[3]谢东玲.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