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贽在《水浒传》评点中提出了“叙事养题”说,纵观整个小说批语和《水浒传》文本,可以看出“叙事养题”的“养题”方法,也就是悬念设置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增加小说情节的波折,延缓小说中人物矛盾的爆发和解决;暴露并且激化人物的矛盾冲突,从而增强悬念的力度;暂时停止或者中断叙述矛盾冲突;巧妙运用伏笔、照应来设置悬念。用这些方法可以达到“趣”、“奇”、“妙”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李贽;叙事养题;养题;悬念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兴盛期。伴随着小说创作的兴盛,小说理论也逐步发展起来。小说评点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统的诗话词话等共同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的一种形态。小说评点不但推动了小说的传播,而且建构了中国古典小说理论。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对于小说《水浒传》的评点,不但使这部小说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还促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发展。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署名李贽评点的《水浒传》版本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容与堂刊行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另外一种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袁无涯刊行的《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这两种版本中哪一种是李贽评点《水浒传》的真正版本,历来学术界争论不休,未达成统一意见。本人赞同戴望舒、欧阳待发、王利器、叶朗等学者的看法,认为袁无涯刻本才是李贽评点《水浒传》的真正版本。
李贽在评点《水浒传》中,较为系统地论述“叙事养题”说。《水浒传》第二十八回写武松被发配孟州,刚进牢城营就得罪了差拨,但令人奇怪的是,他非但没有受到报复,反而得到了许多优厚待遇,不但武松莫名其妙,读者也产生了疑问。李贽在此评道:“前一路来层层叠叠,写出供亿之情,使人疑惑,愈不可解。此得叙事养题之法,说破处始豁然有力。”在这里,李贽借用八股文写作术语“养题”,来指在叙事过程采用一些方法使小说行文曲折有致,避免情节平铺直叙,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好奇心,增强作品的趣味性。从李贽提出的“叙事养题”的语境来看,“题”在这里没有很明确的含义,大致是指使小说情节曲折变化、跌宕起伏的各种要素。
从李贽提出的“叙事养题”的上下文语境来看,“养题”主要是充分展开小说中的矛盾或者营造一种反常的气氛,做到行文曲折有致,避免平铺直叙,从而使作品富于悬念。此处,如果写武松和差拨、管营之间的的矛盾突然爆发,双方动起手来,或者写施恩在武松第一次过堂时就解救武松,那么,这里的“题”就一下做完了,没有展开来写,虽然故事结局相同,但读者读起来会感到索然无味。
从李贽对小说的所有批语以及《水浒传》的文本来看,他所提出的“叙事养题之法”不仅仅是简单地展开小说的矛盾冲突,它基本上包括小说中的所有设置悬念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宛转,以此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纵观李贽评点《水浒传》的批语,可以看出,他提出的“叙事养题”之“养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增加小说情节的波折,延缓小说中人物矛盾的爆发和解决。
小说中经常用的制造悬念的方法,是在叙事时,增加小说情节的波折,延缓小说中人物矛盾的爆发和解决。这是李贽在评点《水浒传》时最为注意的的一种悬念制造方法。正如之前所提到的,《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武松因为替兄长报仇,杀了嫂子潘金莲及其奸夫西门庆,被发配到孟州,刚进牢城营,差拨索要“人情”,被武松顶撞回去,之后他又得罪了那里的管营,在封建社会,囚犯得罪了监狱的主宰差拨和管营,无异于自寻死路。但是,接下来武松非但未受任何报复,反而受到了一种又一种分外的优厚待遇。读者读到此处,不知道差拨和管营葫芦里到底买的是什么药,从而为武松接下来的命运担忧,然而,小说在这里并不急于交代武松受优待的具体原因,而是将叙事节奏放慢,先写管营两次派人送好酒好菜给武松,然后详细叙述管营派人给他带去干净衣服,并带他去洗澡,接着写管营为武松安排了一个干净单独的住处,不但武松不知道原因,读者也莫名其妙,不知究竟。当武松一入牢城营就顶撞得罪了差拨、管营,读者会为武松接下来的命运担忧,接下来小说却不断写武松受到一系列的优待,这时读者一方面想要知道管营为什么优待武松,一方面也为武松接下来的命运担忧,因为在此之前,同是被发配的林冲,到沧州后刚开始也受到优厚待遇,但是后来,读者才知道这种优待背后是谋害人命的的陷阱,难道武松也会遭到林冲同样的命运?此处,出现了不符合人们生活经验的反常事件。延缓交代出现反常事件的原因而造成未解开的谜团,紧紧地吸引住了读者。小说此处通过叙述武松顶撞得罪差拨、管营却得到优待这一反常事件,对背后的原因却一再延缓交代,而构成悬念。
通常情况下,文学叙事是越简洁就越好,但是在这个地方,叙事的节奏越慢、越繁琐,就越能营造神秘、紧张的气氛,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李贽说的“层层叠叠”,就是在一定情况下将叙事节奏放慢,将矛盾的爆发和解决一再进行延缓,从而达到“使人疑惑,愈不可解”的目的,将读者的心“悬”在半空中。如果单独来看这一段,读者是不知作者的用意的,也体会不到作者的行文妙笔,反而会感到拖沓沉闷。然而,在武松发配孟州的故事情节中,这一段的行文是非常巧妙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成功地吊起了读者的一种急于探其究竟的好奇心理,从而给读者带来了审美愉悦。
二、暴露并且激化人物的矛盾冲突,从而增强悬念的力度。
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让主人公和生活环境发生冲突,并不断激化这种矛盾冲突,是使悬念力度增强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当小说主人公与生活环境之间的这种矛盾被暴露之后,再三强调和主人公敌对的一方势力的强大和对主人公构成的巨大威胁,将矛盾冲突激化,这样,二者冲突的结果怎样,就成为读者的一个关注焦点,从而构成悬念。
这也是《水浒传》評点中李贽极为注意的一种营造悬念的方法。小说第二十七回中,武松因杀嫂被发配孟州,一到牢城营,就有犯人忠告他如果有人情的信件,就早早和银两一道给差拨奉上,省得皮肉受苦,但武松不肯低头。随后因为差拨索要“人情”,武松出言顶撞,得罪了差拨。之后,通过同牢的犯人的描述,使我们知道了差拨、管营的强大势力,也渲染了武松处境十分危险,这样既暴露了武松与环境的尖锐矛盾,同时也写出和武松相敌对的一方势力之大和武松处境的危险。本来读者已经在为武松接下来的命运担心,谁知接下来,武松在见管营时,说话语气却更为强硬,气氛变得更为紧张,矛盾也变得更加尖锐。对此,李贽评道:“语愈硬,事愈险,使人着急,急转才妙。”在这里,武松本来就已经置身险地,对管营说话语气又更加强硬,使自己的处境更为危险,进一步将矛盾激化,即出现了李贽说的“急转”,这样悬念的力度就大大增强了。而矛盾越尖锐,也就越能“使人着急”,这样读者的阅读兴趣被引发,作品的阅读趣味也大大增强了。 三、暂时停止或者中断叙述矛盾冲突。
在矛盾冲突很尖锐的时候,也就是矛盾冲突结果眼看着就水落石出却又没有最后见分晓的关键时候,小说此时却将矛盾冲突的叙述暂时中断或者放慢,这样使冲突的结果处于悬而未决的一种状态,也是构成悬念,达到“养题”的方法之一。《水浒传》第七回中,林冲因为得罪了高太尉,被发配到沧州,在经过野猪林时,官差董超、薛霸受高太尉的指使,准备在这里杀害林冲,林冲央求无果,薛霸用水火棍向林冲的脑袋劈过来,林冲生命受到威胁,正在这个危急关头,小说却结束了这一回,中断叙述这一矛盾冲突。在此李贽眉批道:“须绝险处住,使人一毫不知下韵,方急杀。若说到下回雷鸣一声,便泄漏春光,惊不深,喜不剧矣。”这里李贽所说的“绝险处住”,就是在危急关头将矛盾冲突的叙述暂时中断,使人不知下文如何。小说前文已经交代了陆谦接受高太尉的命令,用钱财贿赂公差董超、薛霸,准备在发配沧州的路上暗害林冲,情况变得危急起来,读者不禁开始担心林冲的性命。野猪林是一个非常险峻的地方,很多好汉的性命在这里被结果,眼看林冲将要遭受灭顶之灾,此处作者却中断了对此事的叙述,悬念由此出现。这也是中国小说的一种极为常见的“养题”方法。中国小说,尤其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常常叙述到关键地方,往往中断叙述,出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的语句。再如《水浒传》第四十六回,石秀、杨林去祝家庄进行探路,结果杨林被捉拿,石秀在祝家庄里因地形不熟迷路了,被庄中的一个老人救了。石秀向老人打听巡夜的人之后,拜谢了老人,并向老人询问出庄的道路。此处李贽评道:“忽然斩断,有煞笔,又留歇,情况更有转笔。”此处,小说停止叙述祝家庄的情况,杨林被捉拿,石秀去打听消息在祝家庄迷路,究竟石秀能否成功打听到消息,形成悬念。而接下来老人留石秀住宿,石秀打听祝家庄消息又有了可能,因此李贽认为此处“更有转笔”。
四、巧妙运用伏笔、照应来设置悬念。
悬念,其实就是“将问题提出,并延缓回答”,在小说创作上,不管是“将问题提出”,还是“延缓回答”,都离不开伏笔与照应,这也是李贽评点《水浒传》经常提到的一个“养题”方法。而“伏笔”和“照应”经常是连在一起的。“伏笔”既可以是文章的前一段为后一段埋下线索,也可以是上文对于下文的一种暗示,是写作中经常用的一种手法。它的主要作用是使上下文结构紧凑、严密,使读者读到后文时,不会使人感到突兀,使上下文浑然一体。伏笔也是形成悬念的一种手段,在小说里,为马上要出现的人物作简要交代或者对即将要发生的事件作出预先暗示,当这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或者事情在某个场合出现时,悬念就形成了。在《水浒传》评点中,李贽数次论及伏笔在小说悬念制造中的运用。《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发配孟州,经过十字坡时遇到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夫妇。张青在叙述自己夫妇二人身世时说:“小人曾分付浑家道:‘三等人不可坏他,第一,是云游僧道。……’”李贽评道:“此一段叙述往事,映前伏后,用意灵远。”在这里,张青说自己夫妇二人虽然开黑店,但是不伤害僧人、道人性命,由此为后面与鲁智深结识并拜为金兰埋下伏笔。悬念由“提出问题”和“给出答案”两部分构成,在制造悬念中,伏笔能使二者保持一定联系,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而照应是指文章上下文的关照呼应,它是对前面内容的一种呼应,体现了后文是在前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使上下文之间相互联系,从而使文章显得脉络清楚、气血贯通。如《水浒传》四十二回写李逵准备回家接母亲上梁山,路上遇到拦道抢劫的“假李逵”李鬼,在李鬼告饶后放了他,后来发现李鬼夫妇二人准备谋害自己,就杀了李鬼,李鬼的妻子逃走,不知去向。接着李逵回家接到母亲,在带母亲上梁山的途中母亲被老师吃掉,李逵盛怒之下连杀四虎,当地的猎户将此消息报知曹太公,李逵受到款待。随后小说写村里人都来曹太公家看热闹,其中就有李鬼的老婆。在此,李贽评道:“绝妙关目,前看李鬼老婆走去了,竟没下落,谁想到此。”“关目”原是戏曲用词,泛指情节的安排和构思。“绝妙关目”指戏剧构思巧妙、情节安排精彩。李贽指出了小说中照应的妙用,李鬼妻子在这里出现,既照应了前文李鬼妻子逃得不知去向,也为后面李逵的遭遇埋下伏笔,有一石二鸟的妙用。“提出問题,并延缓给出答案”是悬念的形成机制,它本身就暗含着一种相互照应的关系,上文中,李鬼被李逵杀了之后,李鬼的妻子却找不到了,一些读者会问:“李鬼的妻子呢?到底去哪儿了?她会不会对李逵的命运产生影响?”但是小说却再三延缓提供答案,由此形成照应,这也是小说进行“养题”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法。
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明清章回小说,重讲故事。而悬念,则是使故事富于趣味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悬念可以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也可以使小说产生“趣”、“奇”、“妙”的效果。李贽在《水浒传》评点中经常用到这些字眼。如《水浒传》七十三回,李贽在李逵所说的“太公,我是蓟州罗真人的徒弟……”这句话后面评道:“说的有因。文字如此照应,乃妙。”因此,小说运用“叙事养题”法,能使作品趣味性增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获得较强的审美愉悦。“趣”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最早是用来评论诗的。宋代严羽以“趣”论诗,他在《沧浪诗话》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唐盛诸公,唯在兴趣”,认为唐诗的妙处在于“兴”和“趣”,体现了他重视诗的“趣”。明代以来,“趣”也受到一些文学家的关注,但更多地被用来评点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上。在小说、戏曲的评点中,李贽用的最频繁的词就是“真”、“趣”、“妙”,而文学作品的审美愉悦功能主要就体现在 “妙”、“趣”上。这是“叙事养题”达到的重要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 辑校.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2]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黄霖编.中国历代小说批评史料汇编校释[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5]陈洪,沈福身.李卓吾小说创作论评述[J].天津社会科学,1983(2)
[6]李金善,陈心浩.“奇”解——明清小说评点范畴例释[J].河北学刊,2009(3)
【关键词】:李贽;叙事养题;养题;悬念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兴盛期。伴随着小说创作的兴盛,小说理论也逐步发展起来。小说评点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统的诗话词话等共同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的一种形态。小说评点不但推动了小说的传播,而且建构了中国古典小说理论。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对于小说《水浒传》的评点,不但使这部小说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还促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发展。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署名李贽评点的《水浒传》版本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容与堂刊行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另外一种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袁无涯刊行的《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这两种版本中哪一种是李贽评点《水浒传》的真正版本,历来学术界争论不休,未达成统一意见。本人赞同戴望舒、欧阳待发、王利器、叶朗等学者的看法,认为袁无涯刻本才是李贽评点《水浒传》的真正版本。
李贽在评点《水浒传》中,较为系统地论述“叙事养题”说。《水浒传》第二十八回写武松被发配孟州,刚进牢城营就得罪了差拨,但令人奇怪的是,他非但没有受到报复,反而得到了许多优厚待遇,不但武松莫名其妙,读者也产生了疑问。李贽在此评道:“前一路来层层叠叠,写出供亿之情,使人疑惑,愈不可解。此得叙事养题之法,说破处始豁然有力。”在这里,李贽借用八股文写作术语“养题”,来指在叙事过程采用一些方法使小说行文曲折有致,避免情节平铺直叙,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好奇心,增强作品的趣味性。从李贽提出的“叙事养题”的语境来看,“题”在这里没有很明确的含义,大致是指使小说情节曲折变化、跌宕起伏的各种要素。
从李贽提出的“叙事养题”的上下文语境来看,“养题”主要是充分展开小说中的矛盾或者营造一种反常的气氛,做到行文曲折有致,避免平铺直叙,从而使作品富于悬念。此处,如果写武松和差拨、管营之间的的矛盾突然爆发,双方动起手来,或者写施恩在武松第一次过堂时就解救武松,那么,这里的“题”就一下做完了,没有展开来写,虽然故事结局相同,但读者读起来会感到索然无味。
从李贽对小说的所有批语以及《水浒传》的文本来看,他所提出的“叙事养题之法”不仅仅是简单地展开小说的矛盾冲突,它基本上包括小说中的所有设置悬念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宛转,以此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纵观李贽评点《水浒传》的批语,可以看出,他提出的“叙事养题”之“养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增加小说情节的波折,延缓小说中人物矛盾的爆发和解决。
小说中经常用的制造悬念的方法,是在叙事时,增加小说情节的波折,延缓小说中人物矛盾的爆发和解决。这是李贽在评点《水浒传》时最为注意的的一种悬念制造方法。正如之前所提到的,《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武松因为替兄长报仇,杀了嫂子潘金莲及其奸夫西门庆,被发配到孟州,刚进牢城营,差拨索要“人情”,被武松顶撞回去,之后他又得罪了那里的管营,在封建社会,囚犯得罪了监狱的主宰差拨和管营,无异于自寻死路。但是,接下来武松非但未受任何报复,反而受到了一种又一种分外的优厚待遇。读者读到此处,不知道差拨和管营葫芦里到底买的是什么药,从而为武松接下来的命运担忧,然而,小说在这里并不急于交代武松受优待的具体原因,而是将叙事节奏放慢,先写管营两次派人送好酒好菜给武松,然后详细叙述管营派人给他带去干净衣服,并带他去洗澡,接着写管营为武松安排了一个干净单独的住处,不但武松不知道原因,读者也莫名其妙,不知究竟。当武松一入牢城营就顶撞得罪了差拨、管营,读者会为武松接下来的命运担忧,接下来小说却不断写武松受到一系列的优待,这时读者一方面想要知道管营为什么优待武松,一方面也为武松接下来的命运担忧,因为在此之前,同是被发配的林冲,到沧州后刚开始也受到优厚待遇,但是后来,读者才知道这种优待背后是谋害人命的的陷阱,难道武松也会遭到林冲同样的命运?此处,出现了不符合人们生活经验的反常事件。延缓交代出现反常事件的原因而造成未解开的谜团,紧紧地吸引住了读者。小说此处通过叙述武松顶撞得罪差拨、管营却得到优待这一反常事件,对背后的原因却一再延缓交代,而构成悬念。
通常情况下,文学叙事是越简洁就越好,但是在这个地方,叙事的节奏越慢、越繁琐,就越能营造神秘、紧张的气氛,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李贽说的“层层叠叠”,就是在一定情况下将叙事节奏放慢,将矛盾的爆发和解决一再进行延缓,从而达到“使人疑惑,愈不可解”的目的,将读者的心“悬”在半空中。如果单独来看这一段,读者是不知作者的用意的,也体会不到作者的行文妙笔,反而会感到拖沓沉闷。然而,在武松发配孟州的故事情节中,这一段的行文是非常巧妙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成功地吊起了读者的一种急于探其究竟的好奇心理,从而给读者带来了审美愉悦。
二、暴露并且激化人物的矛盾冲突,从而增强悬念的力度。
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让主人公和生活环境发生冲突,并不断激化这种矛盾冲突,是使悬念力度增强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当小说主人公与生活环境之间的这种矛盾被暴露之后,再三强调和主人公敌对的一方势力的强大和对主人公构成的巨大威胁,将矛盾冲突激化,这样,二者冲突的结果怎样,就成为读者的一个关注焦点,从而构成悬念。
这也是《水浒传》評点中李贽极为注意的一种营造悬念的方法。小说第二十七回中,武松因杀嫂被发配孟州,一到牢城营,就有犯人忠告他如果有人情的信件,就早早和银两一道给差拨奉上,省得皮肉受苦,但武松不肯低头。随后因为差拨索要“人情”,武松出言顶撞,得罪了差拨。之后,通过同牢的犯人的描述,使我们知道了差拨、管营的强大势力,也渲染了武松处境十分危险,这样既暴露了武松与环境的尖锐矛盾,同时也写出和武松相敌对的一方势力之大和武松处境的危险。本来读者已经在为武松接下来的命运担心,谁知接下来,武松在见管营时,说话语气却更为强硬,气氛变得更为紧张,矛盾也变得更加尖锐。对此,李贽评道:“语愈硬,事愈险,使人着急,急转才妙。”在这里,武松本来就已经置身险地,对管营说话语气又更加强硬,使自己的处境更为危险,进一步将矛盾激化,即出现了李贽说的“急转”,这样悬念的力度就大大增强了。而矛盾越尖锐,也就越能“使人着急”,这样读者的阅读兴趣被引发,作品的阅读趣味也大大增强了。 三、暂时停止或者中断叙述矛盾冲突。
在矛盾冲突很尖锐的时候,也就是矛盾冲突结果眼看着就水落石出却又没有最后见分晓的关键时候,小说此时却将矛盾冲突的叙述暂时中断或者放慢,这样使冲突的结果处于悬而未决的一种状态,也是构成悬念,达到“养题”的方法之一。《水浒传》第七回中,林冲因为得罪了高太尉,被发配到沧州,在经过野猪林时,官差董超、薛霸受高太尉的指使,准备在这里杀害林冲,林冲央求无果,薛霸用水火棍向林冲的脑袋劈过来,林冲生命受到威胁,正在这个危急关头,小说却结束了这一回,中断叙述这一矛盾冲突。在此李贽眉批道:“须绝险处住,使人一毫不知下韵,方急杀。若说到下回雷鸣一声,便泄漏春光,惊不深,喜不剧矣。”这里李贽所说的“绝险处住”,就是在危急关头将矛盾冲突的叙述暂时中断,使人不知下文如何。小说前文已经交代了陆谦接受高太尉的命令,用钱财贿赂公差董超、薛霸,准备在发配沧州的路上暗害林冲,情况变得危急起来,读者不禁开始担心林冲的性命。野猪林是一个非常险峻的地方,很多好汉的性命在这里被结果,眼看林冲将要遭受灭顶之灾,此处作者却中断了对此事的叙述,悬念由此出现。这也是中国小说的一种极为常见的“养题”方法。中国小说,尤其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常常叙述到关键地方,往往中断叙述,出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的语句。再如《水浒传》第四十六回,石秀、杨林去祝家庄进行探路,结果杨林被捉拿,石秀在祝家庄里因地形不熟迷路了,被庄中的一个老人救了。石秀向老人打听巡夜的人之后,拜谢了老人,并向老人询问出庄的道路。此处李贽评道:“忽然斩断,有煞笔,又留歇,情况更有转笔。”此处,小说停止叙述祝家庄的情况,杨林被捉拿,石秀去打听消息在祝家庄迷路,究竟石秀能否成功打听到消息,形成悬念。而接下来老人留石秀住宿,石秀打听祝家庄消息又有了可能,因此李贽认为此处“更有转笔”。
四、巧妙运用伏笔、照应来设置悬念。
悬念,其实就是“将问题提出,并延缓回答”,在小说创作上,不管是“将问题提出”,还是“延缓回答”,都离不开伏笔与照应,这也是李贽评点《水浒传》经常提到的一个“养题”方法。而“伏笔”和“照应”经常是连在一起的。“伏笔”既可以是文章的前一段为后一段埋下线索,也可以是上文对于下文的一种暗示,是写作中经常用的一种手法。它的主要作用是使上下文结构紧凑、严密,使读者读到后文时,不会使人感到突兀,使上下文浑然一体。伏笔也是形成悬念的一种手段,在小说里,为马上要出现的人物作简要交代或者对即将要发生的事件作出预先暗示,当这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或者事情在某个场合出现时,悬念就形成了。在《水浒传》评点中,李贽数次论及伏笔在小说悬念制造中的运用。《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发配孟州,经过十字坡时遇到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夫妇。张青在叙述自己夫妇二人身世时说:“小人曾分付浑家道:‘三等人不可坏他,第一,是云游僧道。……’”李贽评道:“此一段叙述往事,映前伏后,用意灵远。”在这里,张青说自己夫妇二人虽然开黑店,但是不伤害僧人、道人性命,由此为后面与鲁智深结识并拜为金兰埋下伏笔。悬念由“提出问题”和“给出答案”两部分构成,在制造悬念中,伏笔能使二者保持一定联系,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而照应是指文章上下文的关照呼应,它是对前面内容的一种呼应,体现了后文是在前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使上下文之间相互联系,从而使文章显得脉络清楚、气血贯通。如《水浒传》四十二回写李逵准备回家接母亲上梁山,路上遇到拦道抢劫的“假李逵”李鬼,在李鬼告饶后放了他,后来发现李鬼夫妇二人准备谋害自己,就杀了李鬼,李鬼的妻子逃走,不知去向。接着李逵回家接到母亲,在带母亲上梁山的途中母亲被老师吃掉,李逵盛怒之下连杀四虎,当地的猎户将此消息报知曹太公,李逵受到款待。随后小说写村里人都来曹太公家看热闹,其中就有李鬼的老婆。在此,李贽评道:“绝妙关目,前看李鬼老婆走去了,竟没下落,谁想到此。”“关目”原是戏曲用词,泛指情节的安排和构思。“绝妙关目”指戏剧构思巧妙、情节安排精彩。李贽指出了小说中照应的妙用,李鬼妻子在这里出现,既照应了前文李鬼妻子逃得不知去向,也为后面李逵的遭遇埋下伏笔,有一石二鸟的妙用。“提出問题,并延缓给出答案”是悬念的形成机制,它本身就暗含着一种相互照应的关系,上文中,李鬼被李逵杀了之后,李鬼的妻子却找不到了,一些读者会问:“李鬼的妻子呢?到底去哪儿了?她会不会对李逵的命运产生影响?”但是小说却再三延缓提供答案,由此形成照应,这也是小说进行“养题”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法。
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明清章回小说,重讲故事。而悬念,则是使故事富于趣味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悬念可以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也可以使小说产生“趣”、“奇”、“妙”的效果。李贽在《水浒传》评点中经常用到这些字眼。如《水浒传》七十三回,李贽在李逵所说的“太公,我是蓟州罗真人的徒弟……”这句话后面评道:“说的有因。文字如此照应,乃妙。”因此,小说运用“叙事养题”法,能使作品趣味性增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获得较强的审美愉悦。“趣”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最早是用来评论诗的。宋代严羽以“趣”论诗,他在《沧浪诗话》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唐盛诸公,唯在兴趣”,认为唐诗的妙处在于“兴”和“趣”,体现了他重视诗的“趣”。明代以来,“趣”也受到一些文学家的关注,但更多地被用来评点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上。在小说、戏曲的评点中,李贽用的最频繁的词就是“真”、“趣”、“妙”,而文学作品的审美愉悦功能主要就体现在 “妙”、“趣”上。这是“叙事养题”达到的重要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 辑校.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2]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黄霖编.中国历代小说批评史料汇编校释[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5]陈洪,沈福身.李卓吾小说创作论评述[J].天津社会科学,1983(2)
[6]李金善,陈心浩.“奇”解——明清小说评点范畴例释[J].河北学刊,2009(3)